為什麼全世界都是沿海城市更發達?

時間 2021-05-08 09:45:38

1樓:200斤不重

實際上,有個發展時序問題。

全世界,依託本土文化發展的,並不多,也就中國,印度,阿拉伯,歐洲前三者有一些脫離沿海地帶的內陸城市,而歐洲,因為地中海,海運發達的不要不要的,從羅馬時期就繞著地中海發展了,結果就是,歐洲大部分大城市是在羅馬營寨城的基礎上發展的。

美洲,非洲,澳洲,東南亞等等,基本都是從大航海時代的殖民地發展起來的,自然,也是從沿海先開發的。

2樓:梁非凡

從古至今經濟發展都與交通運輸息息相關,沿海城市大多地勢平坦視野開闊,無論陸路交通還是水上交通都十分便利,利於和外界交流,經濟文化都會比較發達

3樓:李墨

我本人才疏學淺

1主要在於沿海不然出現港口這種產物伴隨港口的的建立在沒有大型貨運飛機的時代海運是進出口的主要方法.然後就是一步快步步快形成中原發展落後與沿海地區.

2老話說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在當下社會海鮮成為高階的代名詞就注定了沿海一部分基層的強勢崛起成為所謂的「海鮮大王」 乙個城市的基層崛起隨後而來的必然是基層崛起之後對城市的返哺

4樓:花雨說情

雖然不能說全部都是,但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尤其是中國。

我們有時說「資訊不對等」造成落後和吃虧。這一點,中國的地域差異表現的很突出。

首先看地理位置的優勢,沿海城市與內陸城市接壤,同時,又能通過海運解除海另一邊。

商業與文化解除上,沿海城市更為便利。距離是阻礙交流的乙個重要因素,時間上也如此,交流與商業往來,都考慮距離與時間成本,近水樓台先得月就是這個道理。

沿海城市是國家地域的邊緣,也是國家對外往來的前沿,最先受到衝擊的威脅,也是最先覺醒,吸收有用資源知識文化等,在威脅下往高處走,又有往來獲得的資源作為墊腳石,所以,發展速度更快和更敏銳,常常居安思危,努力生存,有強烈的發展壯大需求。

再有,就是地域造成的人文風氣。內陸城市是在國家的中心內地,與外界接觸很少,相對看起來安全,人們形成了安逸的習慣,往往想到的是就算爆發戰爭,首先也是沿海城市,交通的單一化,也造成交流的閉塞,所以大家會看到,往往沿海城市流行過後,內陸城市才開始流行追趕,生活慢半拍,發展也慢半拍。缺少了進步的危機驅動。

以上是沿海城市發達的主要原因。

內陸城市經濟有可能超過沿海城市嗎?

慕容復的大燕帝國 如何超過?題主這四個城市來看,沿海永遠不會被超過。當然你要是換成成都和溫州,重慶和連雲港,那江浙認輸。上海面前就是東海太平洋,最大的海洋,去往美國日本極其方便,背後是最大的大陸和第二大水量的長江腹地。全中國最得天獨厚的就是上海,沒人超的過。廣州近距離有香港,南下就是東南亞,除開中日...

有哪些小眾冷門的沿海城市地點推薦旅遊?

多肉大鴨梨 小眾地點的話比較想推薦福建泉州,在泉州上大學,對這個城市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泉州無論是景色還是美食,都有一種穿越到台南的感覺,甚至有著比台灣更正宗的閩南風味 距離廈門兩小時以外,泉州是福建人經常去的地方,這裡的海灘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 西沙灣月亮灣惠安女風情園 清澈見底的海水絲毫不輸給三亞,...

生長在沿海城市遭遇颱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字看久久不認識了 胡建沿海某小城,小時候經歷過超級颱風,06年桑美,記得那時候晚上在家裡是不敢睡覺的,整個房子都在搖,誰叫我們這是颱風登陸地。後面幾年基本上就沒經歷過超級颱風了,所以對於我們胡建人來說,不是超級颱風16級以上,你好意思叫颱風?就當做下雨天了,恩,也是節假日233333,不過超級颱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