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兒子養老送終的多還是女兒養老送終的多?

時間 2021-05-08 04:11:12

1樓:行走的檸檬蛋糕

女兒多。女孩心細,平時關照的多,兒子心一般較粗,不知道怎麼照顧,我朋友的親戚病了,住院,患者的弟弟拿了幾個饢就探病去了,說病人喜歡吃,關鍵是住院手術,不得吃點軟乎,好消化的嗎?完全想不到,可能是男女的思維方式不同。

2樓:白貓律師

我身邊都是女兒養老的,男生有心無力吧,生理結構決定不擅長家務,不是孝不孝順問題,就像讓女生修洗衣機,大部分也不會修。

養老眼力見很重要,每天兩次燒熱水;每天洗抹布;加濕器加水,隔兩天清洗,濾網要麼曬,要麼微波爐打下消毒,鼻子聞聞就知道要不要換;內衣手洗,外衣床單機洗;老人衛生,不自理還要常翻身,按摩,幫他們敲敲,陪著說話,吃水果;家裡冰箱裡得是老人想吃的,惦記著晚上吃什麼,買,早上拿出來化凍,換著樣做。反正家務這事,有心做,每天閒不了,凑活的,地不粘就覺得屋子挺乾淨。

因為不常做家務,沒有意識,所以即使顧保姆,兒子也常常不知道保姆應該幹什麼,家務掛一漏萬吧。

我見過的家庭,男孩不搗亂就不錯了,能常回家看看的都少,有乙個客戶,父親快七十不自理,母親照顧不了想送養老院,兒子堅決不同意,但也不能來照顧。女兒母親後來送養老院,沒半年,得病去世,兒子要買墓地厚葬,然後一直鬧分家,覺得都是女兒母親的錯,現在在走分家析產程式。

3樓:奇諾隨筆

當然是小兩口給養老送終多。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按照中國平均年齡80歲算,去世時孩子應該是50-57歲。而中國男性退休年齡是60歲,女性幹部55,工人50。父母去世時男性應該還在上班。

不過到90後這一代估計既沒辦法給子女帶小孩又沒時間照顧父母。因為65歲才退休。

男女個體存在差異,家庭分工不同但都是在為家庭做貢獻。

4樓:老狼請吃雞

通常情況是女兒更細心貼心,兒子更管大事,但是孝順父母、贍養父母、為他們養老送終是人性使然,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順不分兒子女兒都應報養育之恩,孝子床前一碗水,勝過墓前一噸灰!

5樓:fengbin

分情況,養老送終,薰點是養老,照以前的規矩那必定是兒子給養老,送終只是最後一程!但當今社會,,,,,很可笑,很多老人含辛茹苦,把養大並培養成才的子女給送出國門啦,然後,真到養老有問題時,又說國家的民政機構不建全。

而真正靠子女養老的老人,那兒還有選擇的權利!不管兒子!還是女兒,靠著誰算誰!

不要說;靠兒子,靠女兒!80後,獨生子女!當時口號「只生乙個好,國家來養老」,現在這個大兒子不給養老啦,難到死啦不成!

努力活著吧,多鍛鍊身體,盡量不生病,真得啦不治之症,一經證實!那個樓高,跳那個,聽著悲涼,實則心歡!苦中做樂吧……

6樓:寄南煙

大部分還是兒子養老送終哎,雖然去醫院你看到很多陪著看病的是女性,但並不代表是他們的女兒。比如我爺爺奶奶生病,一般是我媽我大伯母再加上乙個保姆阿姨,我爸和大伯工作忙不會有時間經常去醫院的。兩個兒子負責出錢,兒媳婦負責陪老人看病,護工和保姆負責照顧老人。

我外公外婆生病都是我舅媽和我表姐陪著去看病的,反而我媽不會陪我外婆看病。不是我媽不孝順,而是我外婆情願麻煩兒子兒媳婦也不願麻煩我媽。我爺爺奶奶也是這樣,自己女兒嫁到別人家,本來就很辛苦了,自己生病就更不願意再麻煩女兒了。

7樓:扯淡的青春在江湖

女兒多,我所在的社群都是這樣的,女兒給老人餵飯穿衣端屎端尿,兒子好的可以輪著來不然都是女兒,或者兒子出錢女兒全程不理人伺候(離不開人)有的兒子不管,就女兒乙個出錢出力忙到一天睡幾個小時

8樓:雪松1118

我聽說和了解到的真實情況是,女兒養老逼終的多。介於中國的家庭倫理和現實狀況,這也不難理解,兒子一旦成立了家庭,大多數時候是兒媳當家做主,如果婆媳關係不好,要想讓兒子養老送終,幾乎不現實,最多給一點贍養費,或者是關懷問候一下,其他的貼心的照顧什麼的,少之又少。

9樓:寶兒

別人家不知道,我們家都是女兒,三個女兒輪流照顧,在醫院的時候,旁邊的老太太,也全指望她嫁出去的女兒在照顧,發兒子從未露面,小兒子已經算不錯了,還偶爾送飯過來,所以,你看呢?

10樓:周羲

家庭教育真的很關鍵,無論男女,只要家庭教育合理有效,孩子有乙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對父母心懷感激子啊父母百年之後肯定都會對父母表達愛意養老送終。

11樓:玩物不喪志

已經養老送終的大部分七八十歲以上老人了,他們那一代兒女普遍都多,我發現,家裡幾個兒女要是孝順幾個都孝順,要是不孝順幾個都不孝順,可能乙個看乙個的吧。那一代人傳統的很,死也要死在兒子家,家裡有兒子的幾乎沒有住在女兒家的,我身邊的例子都是。即使兒女平時不孝順,但真到了父母生病或不能自理時,沒有乙個置老人不顧的,該送醫救治送醫院,該照顧拉回家照顧。

送終絕對是兒子,操辦喪事一切由兒子主導。

12樓:迷路指南

回答了很多家長里短的問題,我一般都是說我身邊的事兒或者是我的見聞。

說實話以我的所見,養老送終的一般都是兒媳婦或者是女兒。

13樓:暖男

前提得先同時有兒子和女兒,要不然只有1個孩子或者無子女,不涉及這個問題。開心點,人生的路很長,過好每一天,珍惜在一起的時間,只要心裡有對方,即使最後一刻因為什麼原因沒在身邊,也不會遺憾。

14樓:職業教育管理

一般都是兒子養老送終,只有女兒的,那就是女兒養老送終。

肯定是女兒貼心一點,不論是父親還是母親,人老了,擦擦洗洗的總是女兒方便一些,到位些。

兒子心細的少,婆媳關係好的,兒媳侍候婆婆還行,公公就不方便了。

兒女雙全的,女兒孝順的也侍候,也有女兒不知道好歹的,不知道心疼父母的,別說接屎接尿了,連瞅都不瞅一眼!

人,老的時候啥待遇,全在年輕的時候咋做人,咋待人處事!

15樓:輕舞飛揚

看地區看老人的,有些老人就是要兒子養老送終,女兒是潑出去的水什麼都不用管,只要老人去世後回來哭幾下送上山就行了。有些是都叫女兒出錢出力,兒子不管事的。還有一種就是花費護理都平分,但是老人手裡留下來的不動產是給兒子的,現金首飾之類的喪事過後兒子女兒平分。

16樓:小D有點苕

這要看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在農村生活的,大多是兒子為父母養老送終;在城市女兒為父母養老送終的反而更多。

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為父母養老送終是天經地義的事,這也是法律賦予子女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在中國農村,養兒防老傳統思想在很多地區可謂是根深蒂固,正是受這種傳統思想影響,在中國廣大農村,兒子贍養父母,並為其養老送終的情況居多;在城市,養兒防老思想已經被淡化了許多,這與城市市民見多識廣有關,與社會的發展進步有關。當然,不同地區、不同城市兒子或女為父母養老送終的比例也不盡相同,經濟發達的沿海城鄉,女兒為父母養老送終的比例要高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女兒為父母養老送終比例要低些。

但總體上看,在中國的城市,女兒照顧父母日常生活的居多,且比例高於兒子。

17樓:大公尺

醫院女的陪的多,是因為女的退休年齡早。而且男的照顧老人,那粗手粗腳還不如請護工呢。

不孝順啥都沒用。

自己醫療保險交足,多買幾套房子當遺產。

你住院了兒女都積極。。。。

要是真腹黑可以買壽險,活過100以後每多活一年,保險給的錢都翻番,他們照顧你絕對精心。

18樓:SHEN9791118

兒子和女兒是分工合作的

養老時候是女兒,送終時候是兒子

提供補貼是女兒,獲得財產是兒子

拿出錢來是女兒,操辦葬禮是兒子

做飯答謝是女兒,收穫帛金是兒子

打掃房間是女兒,獲得房產是兒子

19樓:王子與公主

分地區吧。

我所生長的地方習慣是兒子養老,且生病伺候和拿錢辦喪事(因為地區的原因分子錢很少,辦喪事至少5萬多,是虧錢的)。女兒會不定期買東西看望,當然只要願意也會在生病的時候照顧。

當然女兒是不繼承的,大家都懂的規則,也幾乎無矛盾。

20樓:

養老送終是兒子,女兒的一般是獨生女。

醫院照顧一般是女兒或者媳婦兒(北方人講的兒媳婦),費用多數是兒子分攤,女兒只幫忙照顧。

21樓:NK地主家的傻兒子

這個問題太寬了,我感覺還是自己手裡得有錢,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他們到了中年壓力很大,最後所有的壓力大多數都反應在經濟上,自己有錢了至少不用給孩子增加經濟上的負擔。

22樓:宇文保險師

看人的。理性一點就是自己還有錢,那麼養老送終的話兒子女兒都會在,畢竟現在看錢做事太多了。雖然我說的有點過分了,把人性說的太那啥了,但是老了還有一筆錢,的確能讓兒子女兒多上心。

公婆想要靠兒子養老怎麼辦?

ting夕顏 我覺得可以離婚了,娘家重男輕女,所以大概是這樣我很缺愛,自卑。其實我條件還可以,985,國企,娘家雖然重男輕女條件也還行。可是卻找了乙個家境很差的男人。為什麼呢,這種男人家境差,所以心機會相對重。加上我家不重視,我自己又傻。他父母開始作就是09年我老公剛出來兩年,當時他收入還行,存了大...

兒子不贍養老人怎麼辦

張釋予 好多類似的家庭,主要責任就是重男輕女,養父防老就是笑話。女兒養老人還不知道感恩,感覺是天經地義的,根本沒有特別好的辦法。為了減輕你媽媽的負擔,你要做的是和你父母商量一下,找個有威信的中間人,和你舅舅好好溝通溝通。他不養也得出贍養費,要溝通就徹底做個了斷,別到最後不了了之。看著特別簡單的事情,...

送父母去養老機構是不是不孝?

思念 我認為只要老人不覺得你不孝就不是不孝。每個家庭情況不同,老人身體狀況不同,對養老的理解也不同,只要和老人溝通好了,老人願意去養老機構 而養老機構又能很好的照顧到老人,你自己有時間也經常去看看老人,他們感覺到不是被你拋棄了,只是換了一種養老方式,這樣就是大孝。千萬不要把人送到養老機構你不管不問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