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使用者因給書籍差評 機翻痕跡太重 被網友舉報至學校,知名評論人發聲 這是雙方的悲劇。你怎麼看?

時間 2021-05-12 01:47:00

1樓:

行業內九成以上都是機翻後人工編輯,這幾乎已經是標準流程了,專業術語叫譯後編輯(MTPE),怎麼就成了「人身攻擊」了?機翻跡象明顯說明譯者不熟悉作品,不認真後期編輯,該學生說的沒問題。

2樓:歸拙

看了上面幾位大佬貼出來的翻譯內容對比,我嚴重懷疑韓燁在翻譯中大量使用了機翻,具體步驟應當為,先機翻,然後自己再稍微改寫一下。比如「我期待有個上帝」這一段,裡面的「掃射」一詞無論怎麼看都不能這樣直譯過來,應當是按照老譯本那樣意譯為「像機關槍一樣提問」或者「不斷追問」。

皇帝沒穿衣服他自己心裡知道,大家也知道,但是不敢說,乙個孩子不小心說了真話,這個皇帝就惱羞成怒了。

我的評價是,韓燁一定大量使用了機翻,而且自己沒怎麼校對,意思意思就出版了,真省事兒。

想想我手裡那本很老的商務印書館翻譯的《羅馬史》,真是覺得現在一些搞翻譯的的越來越浮躁,自己不下功夫也就算了,還不許讀者說。

自己吃的這碗飯,還不讓別人評價,這種心態適合去寫《平安經》。

3樓:惟願卿安

姓韓的你很丟人 (我已經畢業了你可以舉報到學校取消我的學位)我認為哪怕你們兩個擺出陣仗拿出段落來比一比,讓人家小菇涼認錯服軟好歹也是在文學翻譯這個框子裡的事兒

要不然您就把人家當傻X

現在可好

往學校這麼一舉報(網民可不會知道你這個好友A到底是誰,那都是你)丟人啊咋,被人罵了,告老師

小學生都嫌丟人

4樓:白朗

我覺得問題大家都已經說過了,中國的文學類學術圈越來越裝著端著,我其實對網路文學不太感冒,但正統文學的新生代也愈發乏力,竟然要淪落到讓全世界的人給《少年的你》的原作者這種道德敗壞的抄襲作者捧臭腳的地步,正統文學,你們還真是支楞不起來啊。唉,可能是肯停下來看一整天紅杜鵑的人再也沒有了吧。

機翻內容海了去了,我看《皇帝新腦》就非常機翻,屢次氣得我跳腳——本來我還對tb購買評價裡的「翻譯太差了」抱有「這個買家是不是在裝逼」的想法,直到書到我手裡,我發現譯者很多句子譯得狗屁不通,我都想上去說:放下書,求求你,我來。

當然,皇帝新腦是本好書,並且是科普,譯得不好頂多沒有譯本*通俗易懂*這種加分點,而不會像韓燁的《休戰》這樣成為徹頭徹尾的減分項。

敬贈韓燁女士:您如果在此事中確實有摻足,那我確實要覺得您學術不端了。

5樓:

最近高校學術圈的瓜太多,奇葩太多

也不知道到底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所以才死命蹦躂還是會看到乙個蟑螂的時候說明已經滿屋蟑螂了技術和文學性書籍的翻譯,真的很考驗譯者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不要丟掉英語啊,有時候真的要靠看原著呢

6樓:fbilo

很簡單的利益關係,出版社為了省錢,不願意找業內的專家翻譯,更喜歡找大學教師拉一幫學生組草台班子翻譯,學生便宜嗎,懂的都懂。清華出版社當初就是這麼把牌子癱掉的。

認認真真的翻一本技術書,可能花乙個技術專家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出版社就希望花個萬兒八千的打發掉譯者。等書的下一版出來了,把原譯者踢掉,找一幫學生簡單改一改,賺得更多,時間久了,有興趣翻譯的人寧願出免費的網路版也不想受出版社的氣了。

就是這麼回事。國內的出版社不尊重譯者不尊重技術,爛掉是必然的。

7樓:

有個槽不吐不快!呵呵,譯者永遠是被壓榨得最狠的「低端勞動力」,翻譯圖書稿費低到令人髮指,還希望人家用愛發電嗎?譯者也是人,翻譯的時候精力高度集中,非常耗腦力,需要查很多資料,遠不止把對應的詞找到這麼簡單!

什麼國內時候才能重視起來譯者的價值啊!!!!!!!不給馬吃草還想讓馬跑,想得美!摳摳搜搜,真是夠了!

而且很搞笑的是,在這個人人都會說幾句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的時代,誰都忍不住對翻譯指手畫腳,感覺自己很懂,殊不知你以為的工作組是working group,但是人家是task force。爭取活到譯者價值被認可的那一天。

8樓:

機翻,若翻譯的準確漂亮,我會看的。科學的發展,能做到這樣的地步,不是好事嗎?機翻,難道帶著某種原罪。竊以為,罪過實不在機翻二字,這兩字的實際意思是啥,大家都懂吧。

機翻,等於作弊嗎?好像沒有規定,翻譯該怎麼做吧,當你翻譯的時候,現場有監考的,不許使用這樣那樣的工具和手段?只要活幹的漂亮,說的過去,能省事就不搞的麻煩,這是人類的本性,咋就成了人格的侮辱。

——機翻,果真帶著一種叫作「作弊」的原罪嗎?

9樓:江以遊

現代科技水平下,使用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CAT)是具有專業素養譯者的共識。

巨量的語料庫資源為平行文字的比對提供了可能,可以說,CAT工具是人工翻譯的良好助力。

機翻並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罪惡,好比跑步的鞋子或者爬山的拐杖。

但,任何翻譯工具的主體應該是人,而不是機器本身。

如若機翻可以代勞全部的工作,那要譯者有何用?

總結:翻譯使用CAT輔助十分常見且必要,機翻痕跡過於明顯則是譯者的角色缺失。

Bu gan gao sheng yu,

Kong jing tian shang ren.

10樓:Travis L

機翻痕跡重的意思,是被原文語言的語法格式限制不做改變,並沒有達到目標語言條件下通順不生硬的要求

總說的「翻譯腔」就是一種表現,強調對而不強調順,意思沒偏但說的不是人話

好的翻譯,本身一定是好的作家,你可以在歷史上找,都是如此這個所謂的翻譯,還能找到人站台,學歷低不了,也不可能不知道他是裝不知道

就是惡人,可以隨便罵

11樓:醉月

我要是這個學校校長, 我先自己翻翻這本書,然後直接上豆瓣給評個五星差評。

md,飯做不好,還不讓人說了?

要不你把飯錢給我。

12樓:皇帝的財寶

反映了什麼問題?重點絕對不是「機翻痕跡是否嚴重」,也不是「舉報是否正當」,而是「誰進行了批評教育?依據呢?」

細思恐極。

這年頭,對YL的舉報簡直就是一舉乙個準,對某些二次元作品,比如很長名字的那個,對某些網文作品去,比如mdzs,再比如在群裡吐槽社群sj,還有這次。

這類舉報為什麼那麼有用?而且是越來越有用?之前我還想著多人舉報有用是因為三人成虎,紅毛舉報有用是因為經濟支柱力量大,現在看起來不然,乙個社群sj,甚至乙個翻譯的好友A都可以讓舉報落到實處。

所以,在我看來,這個問題上最可怕的是為什麼舉報落到實處了?看目前的事件程序,批評教育高同學的應該是其學校工作人員了。那麼,學校工作人員是如何看待本次事件的?

是否了解本事件的是非曲直,到底站在那一邊?

如果說,高同學作為乙個學生個體無力對抗業界大佬,那學校呢?不保護自家學生,反過來對之批評教育,勒令其公開道歉?

因此,在本次事件中,高同學的學校難辭其咎。

話說回來,想想近年的種種,如某高校章程修改,出現現在這類事件似乎又是必然了。

還是少說幾句吧。

13樓:翼犀稀

不是,你們罵誰沒關係,但球球你們不要隨便用一星來對待普利莫萊維呀!

我們可以針對譯者,但是這本書的確不差呀,我讀完後覺得翻譯也還過得去呀。。

再比如汪天艾翻譯的洛爾迦詩選也是公認還不錯的。我們可以吐槽,可以批判這些人的行為,但不要人云亦云,最後錯過了很多不錯的好書。

14樓:沒有名字

我碰到過翻譯很生硬的作品,不管作者翻譯的是否準確,但文字優美和通順方面確實存在問題。這件事應該也是這種情況吧,不過說是機翻就有些草率了。但是作為舉報的網友我覺得做得有些過,這點小事需要這麼較真嗎?

也許每個人看法不同吧,網路上什麼言論都有,我認為只要不太過分沒必要上公升到真人。面對面有時言辭也會很過激,難道也一定要對方道歉嗎?

15樓:萌遁

我首先說明下,任何東西,機翻是沒問題的。

機翻,無罪。

我以前玩遊戲,英語的,日語,甚至還有德語的!

感謝機翻,雖然很多劇情對話十分晦澀,但,能看懂!

我在破站機戰圈多少有些名氣,機戰這遊戲早年全靠漢化組。

和不少漢化組成員都有一些接觸。

前期工作就是機翻。

機翻減輕大量的人力勞動,一點錯沒有!

但是,我玩了那麼多機戰漢化版,沒有乙個是語言邏輯不通的!

都是玩家們反饋,漢化組辛勤矯正潤色的付出!

話回到韓某的這本書上,你是馬來西亞人嘛?

還是你平時說話就這麼說?

還是你們圈裡說話都這麼說漢語??

別欺負我沒看過西班牙語的漢化書!

你就是機翻,

就是機翻

就是機翻!

拿機翻說自己翻譯的,還不讓別人說是機翻,

你好大的官威啊!

指機翻為馬嗎???!!!

豆瓣千萬別重新開放評分系統,

不然結果大家心裡都有數!

16樓:沛然如風

對於翻譯我不懂。

在我印象中,外文翻譯難道不是再創作的過程?譯者不但要求有較高的外文水平,還要有較高國內文學素養。

按照原文翻譯,中國人是理解不了外文的美感的。因為文化背景不同。同樣一句話,在外文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是搞笑的,但是在中國人看來只是覺得尷尬。

同樣的事物在外文中可能是十分隆重誠摯的,而在中國人眼中可能只是覺得敷衍。

一樣的場景轉換,外文覺得唯美的東西,而中國人可能會覺得無厘頭。

既然無法用同樣的語意邏輯結構來完成應有的情感和美感輸出,難道不應該自己用中文再創作一番麼?

誠然再高明的翻譯都無法粘合文化上鴻溝,但至少已經盡力彌補了不少。

如果只是簡單地組合簡併一些片語句意的翻譯,那還真不怪人家說「機翻痕跡太重」。

17樓:

我第一反應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像機翻,而不是真正指責機翻。我覺得的確像,翻譯本來就是讀者評判的,沒有讀者(口譯則是聽眾)意識,整天在和原文打架,換字遊戲(老姚語錄),自己認為翻得再好,都是不通

18樓:

悲觀有段時間不想看新聞,因為有太多讓人難受卻無能為力的事。所以就來知乎上看看專業問題和回答。如今,知乎上也充滿讓人難受的事!

朱門裡食肉糜

19樓:

另外想說的是,這個事情反映了公共和私人領域的界限。本來是私人領域的事兒,動輒訴諸公共權力,就讓人感覺很煩躁。動用公共權力來壓制私人,本身這種行為就足夠讓人反感了。

況且,學術圈首要的不是自由民主的風氣嗎?就衝舉報者的行動來看,不配為學者。

真真沒意思。

20樓:aahh1

說實話,這種風氣很不好。寬鬆的文學批評環境應該是容許合理批評的,文學接受問題原本就複雜,更何況是翻譯文學,跟原文本隔了好幾層,更應該接受不同讀者的觀點意見。何況所謂「機翻痕跡」並不是字面上機器翻譯痕跡,而是讀者對於文字翻譯的生硬或詞不盡意的形容詞性表達,並非完完全全字面上的意思。

從這個象徵性用詞的誤讀導致的一系列反應來看,翻譯出現的問題也就可以理解了。

關於機翻痕跡翻譯問題,其實很少有讀者具有真正的將原語言文字的原本與譯本互相參照比較閱讀的專業能力,因此這個問題無法過多闡述,只是翻譯確實不是那麼簡單容易的一件事。期待國內翻譯環境及文學批評環境的改進優化。

豆瓣對初級使用者門檻高嗎?豆瓣怎麼快速幫助新使用者帶來認同感?

王一文 文藝?只有沒去過沒用過的人才說覺得 文藝 豆瓣的負面效應也不是 文藝 所造成的。那些分析產品的人別再教條主義了成麼,去註冊個賬號去找個小組待上一段時間,看看大家喜聞樂見的都是什麼不好麼,乙個勁兒的閉門造車,不知道做產品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搞清楚使用者的需求麼?一入豆瓣深似海,從此炮友是路人 這...

為什麼很多豆瓣使用者都看不起人人使用者?

田香 每個人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愛好,很不喜歡別人動不動就不喜歡別人這樣,也不喜歡別人那樣,別人什麼樣管你什麼事?人人管豆瓣什麼事?要使用者自身的愛好。 徐穎逸 我覺得人人就是乙個和同學朋友分享近況的地方啊,你幹嘛非要把它當獲取知識的地方,然後吐槽它的資訊有多劣質呢?不同的平台是不同的交際圈子。 ...

為什麼豆瓣老使用者對於豆瓣大部分改版都非常排斥?

丁炫 首先從人群上講,當變化發生的時候,總有人支援,有人反對。支援的人不太會跳出來說,因為現狀符合他的需求 所以就顯得反對聲音很大,如果有可能,研究一下反對的佔比,就可以判斷實際情況到底如何了。其次,使用者是很容易對體驗產生忠誠度的,習慣是很有力量的事情,習慣被打破的不適應感也是很強烈的。最後,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