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刻意追求純電動車的0燃油指標,插混車型是不是更適合市場 更適合普通人?

時間 2021-06-30 16:07:37

1樓:David mon

我剛看到混動3.x到4.x公升油耗的時候,也是很振奮的

不過冷靜下來按我自己的用車情況一分析,其實對我這樣的用車者吸引力也很有限:用油車的時候,一年大概6000~7000公里。又買了電車以後出去使勁浪也就一年1萬公里。

假如買個超低油耗的混動車,應該也不會比電車跑更多了。

這樣的話,比拼油耗,一百公里省3公升,一年省兩三千塊錢,跟燃油車比的話,車價的差距得好多年才能補回來。

而跟電動車比的話,如果有私樁,從來不用跑加油站,省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家用樁電費特別便宜,用車成本即便跟HEV比也低很多。

純電系統簡單,比燃油車簡單,更比燃油+電力雙系統的混動車簡單,沒有內燃機等高溫惡劣工況部件,沒有什麼必須定期保養的專案,理論上故障率也更低。可能有人擔心電池,不過8年以上的保證也足夠了。

現在電池的成本已經比較低了,而且將來還會繼續降低,電動車已經走到即將不需要補貼也能有足夠競爭力的地步了。現在三者比較還是電動車最貴,但估計很快純電動車的成本可能跟同級別HEV接近,甚至會跟同級別燃油車接近,低於系統更複雜的HEV。到時候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用車情況自由選擇,到底買用車成本最低但主要針對近距離出行的純電,還是跑遠途多希望補充更快更方便,或者稍微多花點錢兩者的好處我全都要?

2樓:兩天

你也說了,人們出行是短途為主。

反正我還是選純電,不為別的,就為了保養、維修省心省力,即使其他方面純電和混動拉不開差距的情況下。

比亞迪前不久推出了DM-i混動技術,產品力非常出色。當時我還真有想嚐嚐鮮的想法。

後來冷靜了,再讓我選,我還是選純電。

因為用車習慣已經變了。開了幾年電車,已經習慣了電車的特性了。

日常用車就是兩點一線,省去了跑加油站的功夫。充電就在家裡充,回家插槍,第二天滿電拔槍,無縫充能。這一點看似沒什麼,實際用車體驗提公升巨大。人那,有時候真就是這麼懶。

偶爾跑長途就在快充樁上對付個三四十分鐘就夠了,還避免了疲勞駕駛。

下一台車會選擇續航500公里以上的,用車體驗還能再提公升一丟丟。

為什麼豐田不產純電動車?

夏水稻 為什麼諾基亞不做智慧型機?戰略布局問題唄,遇到革命性的產品,神馬企業都得臣服。看答案有人提到環保,節能神馬的,電動車大力發展進入人們視野也不過才六七年,普及率和占有率還非常低,意味著研發投入不足,技術革命進展就緩慢,這麼著急否定也太草率了吧。 蛇精病 記得看到一位大牛在某個講座中講到,大型電...

純電動車是如何啟動的?

菜鳥諮詢師 燃油車和EV其實差異還是很大的 燃油車的啟動與上電 燃油車啟動開關一般有2檔 上電和啟動發動機,區分的非常明確,首先上電是鑰匙擰一檔或者一鍵啟動按一下,此時不踩制動踏板,此時車內電器上電,而發動機不啟動,發動機啟動汽油一般有兩種不同方式,各家啟動不一樣,一種為踩剎車踏板,鑰匙擰到底,或踩...

純電動車如果不損壞電池以及核心部件的話,理論上是不是多深的水都可以過去?

Xzen 不是的你以為是船麼 更何況船也會沉瞬間過去那種理論可行 可以做實驗 開啟水龍頭手指快速移動 如果你侵泡時間越長越沒有保障 春天裡的大呲花 請問核心部件都不工作,你是推過去嗎 你這個問題就用在油車也適用啊,你細品 發動機等核心部件不損壞的話,多深的水都能過去 是不是也很有道理。 勤勞的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