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三輪相比二輪摩托有什麼優點和不足之處?

時間 2021-06-04 01:17:23

1樓:大黃蜂

俄羅斯URAL邊三輪,為後輪和邊抖輪雙驅動(應該是帶差速器,是否帶鎖或者人工鎖止尚無資訊),是否能改變偏向和爛路通過性呢?

2樓:Patient

我個人認為,邊三的優點是停車的時候不用腳支地能帶更多的東西,乘車人有更多的選擇,拉風帥氣,缺點是操作流暢度沒有二輪高,體積大,也會有停車不方便的可能,

3樓:騎摩托的倉鼠君

優點……我想想啊

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出來它有啥優點……

永遠不用再為坐高問題發愁算不算?

畢竟你再也不用為了等紅燈停車時踮著腳尖……騎行體驗很特殊?

壓根都不能用一般兩輪的駕駛習慣……

回頭率高?

呃……我媳婦到現在都覺得那是跟鬼子進村有一比除了這些以外我真的想不出來它有啥優勢

畢竟是戰時資源緊缺情況下補充機械化步兵的最廉價手段現在社會的所有意義就剩奇妙的體驗和情懷了

不過我就是因為這兩點剛剛預定鑫源的自由風

準備體驗一下

缺點的話,我倒能給你列一大堆

比如說騎行彆扭

總忘了旁邊有個鬥

即便是兩驅的烏拉爾急加速急剎車時也很難走直線跟汽車一樣堵車

招手賤的大人和熊孩子

換輪胎麻煩

總有人跟你說這是日本鬼子騎得

右轉彎拐小了容易翻車

左轉彎時速度快了點剎車也會翻

剎不住跑不快

掉坑里沒邊驅不好出去

一堆麻煩事

不過這擋不住我喜歡它的感覺

打包好應急和露營用品

往邊斗裡一扔

帶上狗悠哉悠哉的離開城市

到乙個適合野營的地方扎好帳篷……

你可能會說其他的摩旅也是這樣啊……

抱歉,畫風馬上不一樣了

你從車斗裡拿出了摺疊桌和摺疊躺椅

開啟汽爐子

摸出切菜板和刀子

從斗子一側的水箱裡接了一公升水給自己泡點茶

然後開始處理買來的漢堡肉/培根/雞蛋/飛餅……順帶把備胎架拆下來放在了火上

開始烤你出門時買的二斤肉串,大腰子,肉筋,板筋……順帶再烤點香菇韭菜啥的……

唉……火不夠唉……再去從車裡摸乙個氣罐裝個噴燈頭天快黑了,晚餐也差不多了,你舒舒服服的坐在躺椅上擼著串,看著天邊的晚霞……

從邊箱裡摸出來的一提啤酒雖然不涼了,但喝起來也不錯……旁邊的狗子在咯吱咯吱的啃著雞骨頭

一切都那麼歲月靜好

不遠處好像也有兩個摩旅的小夥伴在紮營……管他呢天完全黑下去了,你從水箱裡放點水清洗了餐具,突然覺得有點冷……你感嘆自己帶著汽油爐是個絕對正確的決定

不過天黑的很快,你啥都看不見了

沒轍只能拿出來乙個100w的LED營地燈

接在副電瓶上

周圍20公尺的地方亮亮堂堂

裝好汽油爐,你從後備箱裡拿出睡袋,順便把車頭上綁的毯子也解了下來回頭看看,那邊的小夥伴們好像在煮泡麵?

夠辛苦的

鑽進帳篷

半夜,雨嘩嘩下起來了

雖然是防暴雨的帳篷,但是紮營時沒注意選好地方,地下開始積水了你罵罵咧咧穿上雨衣

把帳篷裡所有東西都塞進防水包,只留下毯子和睡袋帳篷也不管了

直接跑到車子那裡,把所有行李都拿出來

反正都是重型防水包,全堆已經濕漉漉的帳篷裡自己則把邊車的座一拆,整個人鑽進邊車,順帶蓋好篷布邊車不到1.5公尺,有點短,不過縮著腿也不是不能睡,就是雨滴砸在金屬邊鬥的聲音太大了。

閉上眼養養神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

從邊車裡探出頭

哇,空氣真好

旁邊露營的小夥伴呢?

咦,他們的地勢不錯,沒積水

不過好像車子倒了

差不多就是這樣感覺……

4樓:美麗的噩夢

邊三比二輪略為穩固,速度不快如果打滑邊三不會倒,摩托就會倒。邊三可以坐三個人,摩托只能坐兩個。邊三佔面積,摩托隨便乙個地方都可以放。

話說你要邊三幹嘛?以前派出所才用的車。摩托上山下鄉都可以為什麼不要?

我報了二輪電單車,覺得繞樁太難該不該換三輪電單車?

任天鏜 在現有考試體制下,如果你會開汽車,並且車位感較好。考三輪電單車繞樁確實比二輪電單車容易。三輪電單車不需要控制油門平衡,只要怠速行車,把路面寬度用完盡量繞大一點,等後輪過中線再往回轉向就不容易撞桿了。二輪考試用車由於油門有時候很卡,不小心容易誤操作。特別是有的考試場地用的是彎梁無離合款式。比跨...

高中一輪結束,但效果差,二輪三輪是該跟輔導機構還是跟學校

十秒鐘教你學會人民公社化與農業合作化的區別 麻醬研研 我不能絕對得說那個更好,我只能說這取決於你的有效努力,無論選哪個,只要你真真正正認真了,都是好的。提醒一下,如果你僅跟輔導機構,那你就更容易鬆懈,你的潛意識裡會告訴你,你可支配時間多了,那麼有時放縱的時間也就多了。我記得我高三時也常迷茫,但有一段...

為什麼非機動車(包括電二輪,三輪)在非機動車道或者輔道很空的情況下仍然更願意走機動車道?

UV拉伸 首先您文中描述的機動三輪,應該屬於機動車,是應該行駛在機動車道的,二 三機動車等燈而不是兩段式過馬路,也屬於法律法規要求。很多不合理的事情,換個視角去親自體驗一下往往能得到答案,俗話說實踐出真知。比如作為輪換使用各種兩輪和四輪的駕駛員,我會覺得很多只開四輪的過來分析兩輪的行為是不夠客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