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新能源的充電模式和換電模式?

時間 2021-05-30 22:22:34

1樓:陸軍中尉

個人認為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充電效率的提高,換電模式可能會最終退出或邊緣化。

目前,換電模式的確對使用者有一定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來自技術和商業兩個方面。從技術角度看,換電主要是提公升效率,可以將電能恢復的時間壓縮到幾分鐘之內。這一優勢,隨著充電技術的發展會不斷縮小。

未來,半小時甚至十幾分鐘將電量從30%加至80%完全可以做到,這樣一來換電的優勢就被壓縮到很低。換電技術還有乙個重大技術問題,就是為了保持電池的外形、介面和各項技術指標的相容性,廠商在對電池進行迭代公升級時會受到諸多制約,進而影響產品的全面提公升。從商業角度看,目前蔚來向使用者承諾了許多換電的優惠條件,這些優惠需要相當高昂的成本來支撐,是拓展初期市場的商業手段,就換電體系本身而言並沒有一套足以覆蓋成本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就是燒錢買市場。

隨著市場容量的擴大,成本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未來,優惠力度肯定會逐步下降,優惠的減少又會直接影響銷量。蔚來處於兩難的選擇。

另外,由於換電站即要保留充電功能,又有有一定數量的電池儲備,還需要聘用專職人員,其建設和運維成本遠高於普通充電站,又進一步限制了它的普及。

總之,對於之前和當下的客戶而言,的確可以從換電中獲得明顯的利益,但對於廠家而言,這條路能走多遠是個很大的未知數。

2樓:正字在中

作為新能源充電從業者,我簡單講講我對換電模式的新看法和新的認識。

首先先引用特來電董事長於德翔針對充電和換電的觀點:

引用自電動汽車觀察家的採訪:特來電為什麼不做換電

1.換電成本高,轉嫁到使用者身上使用者不會買單,但是不轉嫁,又無法盈利。

2.投資大:換電同樣需要鋪設大的網路,投資規模遠大於充電。

3.電池標準化難。

4.使用者體驗感受差(新舊電池交替使用)。

5.儲能與電網協同難度高,對電網負擔大於對電網削峰填谷功能。

6.安全隱患,與故障責任不清(到底是換電站弄壞了電池還是新能源車開壞了電池)。

乍一看來於董提出的問題條條致命,彷彿給換電模式宣判了死刑。

不過,實際如此嗎?

作為充電從業者,從這個行業萌芽跟進到現在的快速成長階段,也經歷了:

新能源汽車充電埠不統一的14-16年(充電口轉換器)時期,投資成本高時期(甚至超過每瓦0.8元),供電單位卡高壓增容時期(現在部分地區高壓增容還是卡著),燒車扯皮事件,使用者充電慢投訴問題。

實際怎麼解決的?

規則問題由主管單位引導行業龍頭企業合力定製行業標準。

投資成本是因市場需求增加(實際是政策強推帶來需求),參與公司增加,產品產量增加自然降低。

燒車是充電通訊技術提公升,擁有比對充電資料能力後,不再扯皮。

而還有很多問題無法解決,但我還是堅信行業在發展,技術在進步,只要產品需求是真切的,什麼問題都能解決。

那換電到底有沒有產品需求?提出的這些問題是不是死局?

顯然,換電的需求是客觀的堅定不移的政策主導,這些問題也不都是死局。

現在看,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都是政策主導,創造出的需求,誰也沒必要嘲笑誰。

我有以下幾個觀點的:

1.針對換電成本高、收費高的問題,實際就是電池不統一,前期土地承包、高壓成本投入高。那麼解決方法只有乙個:

就是應當由先導型民企建小而美的功率復用換電站(借用其他變壓器設施的富餘電力容量建換電站)。

探出可行商業模式,再由專業的能源管理企業牽頭廣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實際此條就是這個行業在走的路。

2.針對換電站的電池新舊搭配使用者不滿、電池型號不統一的問題:

由主管單位(工信部)牽頭主要車企,指定各里程新能源車的電池介面、尺寸規則。

車身價不再含有電池,而是隨買車配備換電包月卡或按次計費的換電卡(頻率高包月頻率低按次計費),個人車主沒有電池產權(能源管理企業從售車前就買斷了每台車的電池產權)。

此條需較高的換電車保有量及相關國企的社會責任推動。

實際現階段矛盾的是營運車換電佔比高但真換電的車不多。

3.針對電網系統負載無法承擔換電站售電時的負載問題,實際是售電端與需求端未實現直接電力組網(未實現輸出對需求直接輸電,需占用供電企業的電網),這涉及到售電資質及電網組建資質,是電力產業的頂層設計問題,無法建議。

其實,這是【微電網】概念的一種實踐。

4.針對電池自燃事故歸責問題,電池自出廠到壽命結束都是能源管理企業擁有產權,那自然是責任統一了。

行業發展還早,切勿早下判斷。

新能源車換電模式可行嗎?

reddragon珂 個人認為換電模式從技術層面看,肯定是可行的,但是考慮到目前新基建對新能源充電樁的支援程度,短期內國家調控下根本不可能推行,充斥市場的成本太高了 colin 新能源車換電模式我認為是可行的,對於換電模式來說的話可以解決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短 充電難 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此模式可以省去...

對於新能源汽車電池推出的換電模式,怎麼看?

皆電 換電的優勢在於,僅需要3 5分鐘就可以完成補能,加上進出準備時間,體驗也要更接近燃油車一些。更重要的在於,換電模式在根本上解決了現有純電動車的可靠性 二手殘值率等問題,因為動力電池作為純電動車最重要的資產,其本身又無法逆轉逐漸衰減的化學天性,一旦支援換電,那麼這個重資產風險其實就轉嫁到了廠家那...

你怎麼看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你認為未來能實現共享換電嗎?它能否取代傳統充電模式?

隔壁大聖 以上回答對金融工具了解的不多,其實換電加金融工具加新的資訊處理技術,各參與單元成本急劇下降,且能有資本收益 我在調研這一塊,是乙個比新能源車大的盤子,感興趣可以交流 勇者無敵 我覺得沒有前途。如果服務區快充搞定了,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相容性問題非常大。連手機換電池都被革命了,何況汽車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