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齡20年的老司機和3個月駕齡的新司機,誰開車更安全?

時間 2021-05-30 12:12:22

1樓:壽安一白丁

五萬公里是個坎,跟駕齡沒多大關係。

過了這個數,基本各個路況都多少經過了,也就有了起碼的應變能力,可以認為是老司機。

三個月駕齡?我不看好這個司機,就算他悟性很高;20年駕齡,也未必就是好司機(十萬公里以上除外)!

安全都是從不安全的實習期渡過的,為什麼實習期有一年?不是沒有道理的,你自己悟。

沒有十萬八萬公里的磨礪,也就算不上什麼老司機。所以答案是不是已經有了?

2樓:知不道

三個月的肯定不行啊,車況都沒摸透。20年駕齡的車況路況之類的應該沒啥問題,就怕開車習慣不好的。我乙個親戚不止二十年駕齡但是高速容易打瞌睡,變道不打轉向燈,喇叭也很少按,坐他車走高速都不敢睡覺。

3樓:丁孟騏

正確的開車和走路一樣是不需要意識的本能行為,就像你不需要想怎麼怎麼走路才能不撞到別人和鐵門。

一切需要過腦子才能做出下一步反應的開車都是不熟練的危險的不安全的馬路殺手的對社會不負責任的。

技術和經驗皆可的駕駛者即使在危急情況也不需要任何思考身體就可憑肌肉記憶做出決策和反應。100km/h的速度下,1秒就是28公尺,思考半秒做出動作再半秒,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誰也別跟我說開慢點,要開慢點的都別開車,把空調室外機背身上室內機掛頭上對著臉吹屁股後面平板車拖個汽油發電機走路就行了。

4樓:

開車講究「防禦性駕駛」,這是靠經驗積累的。新司機拿駕校和交規學的東西去照本宣科,無論實戰經驗還是心理素質都是比不過老司機的,答案很明顯。

5樓:

其實不用老是看最右側的鏡子,基本上看自己左側鏡子和車內的倒後鏡就足夠了,不時瞟一眼了解一下四周的車況就行了,相當於定時拍個照,基本上就知道四周的車相比自己開得快還是慢。畢竟路上開成游蛇一樣的不多,真的老遠看到了,就讓一下。在路上最安全就是跟著車流速度,和別人保持一定距離就行了,變道時就要看看準備變道那一側的倒後鏡,前後仰多觀察一下,打燈兩三秒後再實施變道,別人不肯讓沒關係,再等等,總有人會讓你的。

6樓:非魚

老司機儘管得心應手,還是越開越膽小,知道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知道如何規避風險,應對意外;新手是一種心有餘力不足的狀態,而且往往對風險認識不足,不能及時發現,出現意外,處置常常只是一種直覺反應。二者不可比。

7樓:黃鈺宸

先說結論,當然是你爹。駕駛畢竟還算是個熟練工,經驗很重要。

我駕齡也有三四年了,越發覺得駕齡三十餘年的父親開車技術極為紮實。

據我了解,他當年16歲學車,是在駕校住6個月,駕校車應該是老解放或者不知名的蘇聯車型。

駕校所學內容包括:如何上落車樓,如何進入車後廂,怎麼持握方向盤、更換輪胎、發動機變速箱原理、簡單的機械維修等,甚至包括了冬季柴油凍住,每到下午學習結束,要用管子把油箱裡的柴油嘬到桶裡。這些都是他親口所說。

剩下的,全是經驗。他親身經歷了滿街自行車驢車的時代,開翌日(音譯,應該是俄羅斯品牌)冒煙、重車拉煤倒檔才能上去坡、駕駛過賓士300sel,開虎頭奔在當時剛修好京津唐跑220,再到現在滿街都是車。至少我從小的記憶中他沒出過任何事故,剮蹭都沒有。

唯一一次讓車上的我受傷是為了讓過路的流浪狗,踩過一腳重煞,當時我還小,好像是一台夏利或哈飛中意,磕到了腦袋。

題主穩穩的開,慢慢來。誰也都是從新手過來的。

駕齡1年剛過實習期,開車的時候心裡還是特別緊張怎麼辦?

天天無聊 找個車少人少的地方,來幾次地板油,再來幾把急剎,熟習自己車的效能。再找個老司機找個擁擠的地方多跑幾次。新手緊張的原因多半是不熟習自己的車,踩多少油門車有多大的動力心裡沒底,所以才緊張。過彎帶剎車,十字路口有人無人腳放剎車上,前方有車擋視線看不清左右別超車。高速路視線別看車頭,看遠方。看車頭...

新手上路為什麼要三年駕齡以上的老師傅陪同?他們會不會緊張?

披法袍的非洲兔子 老師也好,教練也好,他們的作用就是憑藉自己的豐富經驗給新手提供及時反饋的。通過他者的反饋,可以快速糾錯,快速成長。自己乙個人的練習開車,一些並不安全的操作無法被自我發現,長此以往,充滿壞習慣的駕駛技能最終有可能會釀成大禍。所以玻璃心不可取,厚著臉皮請人指點。如果你覺得他指揮的不對,...

20 個月的寶寶被別人家 3 歲左右的孩子打了,對方媽媽不僅不道歉還破口大罵,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孫瑞雪教育機構 碰到類似的事情,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評估。對方家長如果是個講道理的人,那麼很好操作,據理力爭就行了。公共設施都是誰先選擇誰先使用,後來者要等待的。如果對方是胡攪蠻纏的 不講理的,那麼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止損,及時止損。你在當下把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你就會看到孩子的情緒,可能是難過,可能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