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最近周圍買馬自達的人多了起來,馬自達的車好麼?

時間 2021-05-11 14:36:31

1樓:小少爺

實話說,馬自達的綜合素質應該是中上水平三大件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優異的配合,隨心的控制,每個馬自達車主都了然於心。

有人說本田發動機好,但他斷b柱,有人說大眾高階,但他雙離合,還要戴頭盔,有人說bba好,好吧,多數型號bba確實好,但他貴呀,溢價太高,花幾萬賣個標,重點是bba也並不是每個人的追求,有一部分群體只是想找一款安全好開,省心的車,這類人不是很看重面子,就是圖個省心,馬自達的客戶群體其實就是那些對生活有一定追求,但又不特別張揚的年輕群體。

網路時代在發展,人們對車的認知也越來越多,不光是車,如果你深入了解馬自達的歷史,你也會覺得馬自達的精神真的很吸引人。

2樓:三國哥哥

好不好這個不知道。

在我住的地方的地落車庫就看到不少馬自達,還有輛新馬6停在我旁邊的車位,挺好看的。

不過下午開車回來,停好出來。

突然,一聲巨響,從背後響起。我正納悶著這車庫沒見過跑車來過啊。

回頭一看,一輛馬自達剛啟動發動機!!!

3樓:Snike

2023年1-6月:106,345輛。

2023年1-6月:97,330輛。

可能單純是你那邊比較喜歡馬自達吧。

再以下面這條新聞來說,喜歡一汽馬自達概率比長安馬自達高點。

總和下降情況下,一汽馬自達同比增長1.88%。

4樓:王亞輝

如果說哪個品牌能堅持品牌理念並真正從消費者安全利益出發,即使會犧牲市場份額也不妥協的話,那就馬自達了。在汽車行業裡,最近幾年聽到最多的詞彙就是「大屏」、「多屏聯動」、「炫酷」、「黑科技」種種,從某種角度看,這是未來的「大趨勢」,但對消費者的安全不一定是加分項。

在這個「大屏時代」,馬自達在去年竟然宣布自己要取消中控螢幕,這種逆勢而為的反常行為,讓友商側目。

據馬自達北美公司人機互動與資訊娛樂工程師介紹:「根據我們的研究,當駕駛員在任何車輛中觸及觸控螢幕介面時,他們會無意中向方向盤施加扭矩,並且車輛會偏離其車道位置。而且,在使用觸控螢幕時,駕駛員必須看向螢幕,這也增加了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這和我在高校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馬自達造車的初心-造一台好開的車沒變。

我非常佩服和尊敬馬自達敢挑明去做這樣的事情。

最近周圍買馬自達的人多了起來,我相信除了「視網膜效應」以外,是因為馬自達品牌正在慢慢被更多消費者所接受,下面說幾點原因。

如果說汽車顏值,我想沒人敢去否認馬自達的設計,回看魂動設計從1.0時代到2.0時代,型麵關係處理、汽車姿態、造型語言都做到了極致,光影流轉,魂動紅色彩語言也深入人心。

魂動設計理念讓馬自達建立起了強大的品牌形象,共有的元素就是現在全系車型的標誌性家族前臉和被稱為「魂動紅」的品牌色,但仔細看每款車,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個性。

擁有FR跑車極致造型的Mazda RX-VISION,體現了馬自達對光影的掌握能力,而RX-VISION概念車嘗試運用「減法美學」,通過去除冗餘元素,打造出「餘白豐盈」的極簡造型,通過極致細微的光線變化,賦予汽車生命感。

馬自達VISION COUPE,車身外形設計上改變了以往富有節奏性的運動美感設計,極力去除冗餘元素,以簡約的立體結構呈現極致美學。中心軸線由前方車標貫穿至後方車標,呈現了硬朗且柔韌的鋼性車身,同時更有極簡車身腰線融入與車輛運動相同步的線性變化的光影動感效果,通過細微的光線運動為車型帶來了更為自然的生命感。

而在內飾方面,則通過打磨立體空間的深度和貫穿前後方向的車軸,構築了兼具速度感與寬敞度的車內空間。

開過馬自達的老司機們普遍認可的觀點是馬自達的轉向精準,方向盤轉向力度適中,操控性很好,對於真正喜歡操控性的車主朋友們來說不可多得。變速箱給人的感覺像是能領會不同油門開度下駕駛者的意圖,油門非常線性,降檔積極速度非常快,這點對於車輛的操控性、駕駛感受的提公升是非常巨大的。

安全性:美國的IIHS碰撞測試得分足以證明安全性,在過去幾年的測試得分可以看到,馬自達平均得分均在前列,2023年小型SUV從去年的8款減少至3款,馬自達品牌幾乎在售的馬自達3兩廂/三廂版、馬自達CX-3、馬自達CX-5和馬自達6車型均得到了該等級的認證。

再回到車載大屏上,中控多聯屏被看成是未來的趨勢和潮流,成為各大車企打「黑科技」「酷炫」的手牌,但是馬自達卻宣布,在未來所有新車型上取消大尺寸中控螢幕,僅保留一小塊的顯示屏,馬自達從研究出發,認為當駕駛員在任何車輛中觸及觸控螢幕介面時,他們會無意中向方向盤施加扭矩,並且車輛會偏離其車道位置,這會增加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不願意妥協,這就是馬自達。

不使用觸控螢幕,而是使用手邊的旋鈕、按鍵控制,在無需再探身去操控螢幕的同時也讓車輛的功能更易於掌控,這降低了手眼配合對分心的影響,也可以通過盲操完成大部分互動任務。在智慧型網聯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馬自達這一操作真可謂是「逆勢而行」,但是就是這份倔強的堅持會讓使用者安心,因為馬自達在真心實意的為使用者考慮。

隨著95後00後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崛起,主打"年輕牌"已經成為各大車企爭搶市場的殺手鐗,如今的主流消費市場也已經從以往的10萬元公升級至了15~20萬這個價位區間裡,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關注起這個價位裡較為運動年輕化的車型,而馬自達的很多車型就在這個區間內,尤其是對日系車有著獨有情懷的年輕消費者,更是非常推崇馬自達的顏值和品牌的調性。

Z世代年輕人喜歡在網路上發表觀點,不主動去迎合他人,堅持自我,熱衷於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夥伴和圈子,這恰恰是馬自達的調性,現在越來越多的Z世代群體認知上更認可馬自達產品的價值。

總結

馬自達就像乙個倔強但溫柔善良的小孩子,特立獨行但堅持自我,就像我們每個人內心都住著這樣乙個小孩子一樣,當我們熟悉了他以後,就會喜歡他,愛上他。

5樓:Bryan

非常好畢業買了馬自達cx5 滿足了我所有用車需要 7萬公里沒有任何毛病操縱感優秀

去年剛入寶馬320 不是說馬自達沒能讓我滿意而是買寶馬的心情就是你老婆溫柔體貼善解人意但是別人介紹給你個一樣漂亮的36d妹子你還是想認識的

6樓:孫芃茂

你要知道那可是被稱為「東瀛寶馬」的車,日系中最運動的品牌,買它的人應該是看中了兩點:1.操控,底盤2.外形

其中操控佔很大一部分

7樓:膽小如鼠式坦克

馬自達是乙個很有個性的品牌。跟大眾,豐田,日產不一樣,馬自達的定位更偏向於討好駕駛者。所以說馬自達旗落車型的操控都屬於同級別領先水平,外形設計的有運動感,創馳藍天變速箱的換擋速度非常快,很好開。

跟上述品牌比起來,缺點也很明顯:車內空間小,尤其是後排,不僅空間小而且車窗也小,坐起來比較壓抑(為了上揚的腰線和運動的外表犧牲的);懸掛偏硬,路況不好就會顛簸(為了操控犧牲的);車內噪音水平也一般(據說駕駛者更喜歡聽發動機的咆哮)。

換句話說,如果是家庭一輛車,父母坐後排,馬自達是不如大眾豐田日產(以及多數不主打運動品牌)舒適的。然而馬自達運動的定位,主要的市場應該是面向20-35歲的年輕人的。可以說馬自達的增長代表了中國汽車市場需求的微妙變化, 比如:

父母們自己也有車了,年輕人可以不用去過多考慮滿載的情況。汽車進入中國家庭本身就晚,當代4、50歲的人也還有能力和需求去學開車。歲數再大估計就沒那麼多心思也沒那麼旺盛的需求了。

收入增長,可能馬自達作為主要市區短途通勤的車,不用肩負長途出行的需求了。

消費觀念改變,物質和服務的豐富使得人們不再追求冗餘的功能性。至少不用主觀上為了使用頻率很少的需求提心吊膽,比如為了一年拉一次貨或者搬家買一台MPV。相比之下,美國,歐洲和澳洲的人工貴的髮指,所以導致了皮卡和旅行車特別流行。

為什麼買馬自達

三天三夜 本來要買AXELA,幾乎鐵定了,結果乙個朋友過來陪我看車,覺得後排太壓抑,然後看著看著就看上了cx30,然後他幫我試駕了一次,我完全新手不敢開,稀里糊塗就定了30,一次沒開過就定了,當時還是忐忑不安,不過提車之後開了幾次覺得還不錯,昂科塞拉還是壓抑了一些。 Xi Yang 我的選擇極其非主...

為什麼感覺最近周圍買川崎電單車的人多了起來?車怎麼樣?

暴躁的正太 因為川崎是日系四大車廠最弱,所以繼續擴充套件市場,中國是非常好的選擇。你看川崎的車型,都是乞丐版,Z900,Z1000這麼大排量都只有乙個ABS。川崎技術相當落後,所以這幾年賣命搞渦輪增壓,250四缸玩噱頭,而真正的車架 電子配置 外形設計 全系發動機的動力都不如其他3家。為什麼在中國火...

最近感覺心情莫名的低落 焦慮。覺得周圍的人都比自己幸福,比自己漂亮,比自己聰明,我是不是心裡有問題?

有桃堪釀酒 我有時候也會這樣,哪怕別人都覺得我很優秀了但是自己還是不自覺的和更好的人比。假如說真的因為這些問題感到焦慮的話首先應該先在內心說服自己吧,然後再去正視自己,提高自己才是最關鍵的 雪16 算是心裡問題吧,不過應該是人成長所必須經歷的,因為我之前也有過。那時的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後來就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