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上下班兩條路 十五公里一小時和三十公里半小時,怎麼選?

時間 2021-05-10 00:25:47

1樓:

就那麼幾個參考因素

時間:後者完勝。

油耗:後者聽起來像是環城路,而前者應該是穿市區的那種路。雖然後者每天多30公里,但因為不用勤踩剎車,反而沒那麼費油。

車損:同上。高速其實並不那麼耗損。

安全:後者時間短,不堵車,交通崗少,所以更安全。

2樓:不呼吸會死

當然選「三十公里半小時」那條路。

前一條路雖然路程短,但耗時長。長的原因或許是紅綠燈多,或許是道路擁堵路況差,但不管是哪種原因,勢必都會造成頻繁的加速和剎車,對車的磨損大油耗也高。

而後一條路雖然長,但相對路況肯定更好,行駛順暢心情也美美的。雖然路程多一倍,但時間也少了一倍,有可能更省油。

心情舒暢還省油,何樂而不為呢!

3樓:

半小時。

趕緊回家不好麼?堵在路上不僅油耗高,而且浪費時間。久坐在車上,對身體健康也沒有益處。

而且,從費用角度來說,相差不了多少。

用半個小時到家多和家人孩子待一會兒不幸福嗎?

4樓:DLno.f

從資料來看:兩條線路,1.15公里一小時,平均車速15km/h;2.

30公里半小時,平均車速60km/h。線路1基本就是連續擁堵或者連續穿越紅綠燈的市區路線,預計會出現較多的起步加速,停車等等,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路怒症,加塞狂。線路2,均速60基本是城市快速道和高速路的結合路線,說明速度下限有一定保障,對駕駛水平中等以上的同學來說,這種狀態相對更安全。

總之,在路上每多一秒鐘就多一秒鐘的各種可能性,故,建議駕駛時長越短越好

5樓:黃生

我上班25公里,以前一直走環城高速,免費,20多分鐘路程,現在高速改收費了,你沒看錯,徵地時承諾免費的高速讓你用幾年就開始收費了,一百多公里的高速幾十個出入口全部加蓋個收費站出來……我能怎麼辦,我換純電汽車,我每天走城區,我走一小時我樂意,我躲車裡笑看風雲。這是我想的……我的電車後天才提車

6樓:38公

類似的,真試過。

珠三角,從另乙個城市到居住的城市 ,全程走高速110公里,全程不走高速126公里。

高速費70元左右,不走高速的話只需要出油費。

換你,怎麼選?那次,我就選不走高速,因為看導航高速要2個小時多一點,不走高速要3個半小

時。結果我走了足足6個小時,開得腳都麻了。

高速是經常會堵車,但就是堵,多走乙個小時而已,但城市道路更麻煩,跨越幾個城市 ,光是紅綠燈,就會讓你抓狂。

以後再也不敢省那幾個錢了。真沒有幾個人願意像我這麼走的,不信你調查一下。

7樓:上杉夏香

哈哈哈哈,我媳婦肯定選近的,我肯定選快的,我媳婦該說了,那麼遠太費油,你就慢慢開還安全巴拉巴拉巴拉。。。換做剛結婚我會耐心解釋緣由,現在,我只會在牙縫裡擠出一句:哼。。。

蹴。。。

8樓:文嶽

開車嘛,只要不是為了路上看風景,只需要時間最短即可,哪怕多給一點點油錢。

同一台車,1.6t的進口小賓士,我送我老婆上班就要繞二環,但是大概就四五個紅綠燈。單邊27公里,均速35,表顯油耗8.4。

我自己直奔單位,單邊13公里,紅綠燈超級多,所以每次均速15到20不等,油耗嘛,從10到15都有。

9樓:魯班七号電腦

對我來說沒有選擇困難,肯定時間段短的,因為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甚至在長途出行時,我為了躲開數個堵車點,會增加兩成左右的里程……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看,排除官方限速外,因客觀因素導致通行速度更慢的路段,交通事故風險機率越高。或者換句話說,導致通行速度慢的客觀因素就是交通事故風險……

基於風險管理意識,我自然會選擇風險更低的道路通行……

10樓:

沒說過路費,先不算,算油耗

15公里一小時,按百公里10個油算,實際上基本不止30公里半小時,按百公里8個油算

15公里合1.5L油,30公里合2.4L油,四捨五入一下,1L。現在每公升油算7塊

30公里的每天多花14元。車損耗算保養費用1公里就算2毛,每天多6塊。

也就是每天多花20元。

不說開車時候的舒適度。您就看看自己每天多出來的這乙個小時空餘時間,值不值20元。

11樓:瘋狂的皮卡超

30公里半小時的高速路油耗超級低吧。 比如我的車市區堵車17油高速可能9個一半了

節約了時間,油耗與公里數對沖互相抵消了。年輕人時間比現階段的金錢重要。

12樓:陽光

這。。。。。。都什麼鬼問題。。。

我明告訴你,我上下班正好100公里6個油1個小時。

市區全長10公里1小時。

我選前者。

我不能選前者的理由是有24.99的路費。

13樓:暴力般流浪

不用考慮,就算30公里的要收費我都走30的,看似花費多了,然而總油耗不會多太多,等於用路費買半小時,來回大約二三十塊,就買到乙個小時,等於早下班乙個小時,人也舒暢很多,太划算

14樓:佔有慾患者

如果讓我選15公里一小時和30公里同樣一小時,我都很大概率選30公里那條路。就是不喜歡堵在路上的感覺。多跑15公里也就七八塊錢而已。

15樓:yuetingqian

就個人而言,毫無疑問,三十公里半小時。

十五公里一小時說明已經很堵了,堵車的時候需要高度集中精神,避免事故和加塞汪,開車巨累,這種情況落車子油耗也不會低的,目測如果是我自己2.0T的車子的話,保守估計12L-13L/100km。

三十公里半小時路況良好,開車心情舒暢,不隨便走神基本沒問題,目測油耗7-8L/100km。

就心情愉悅度、疲勞程度、時間成本而已,30公里半小時完勝,油的話一趟也差不了太多,那話怎麼說來著,時間就是金錢嘛,幾塊錢換身心愉悅+半個小時的悠閒(陪伴家人)時間不香嘛?

16樓:老年性CACZ

別說十五公里一小時和三十公里半小時,就是十五公里一小時和三十公里一小時,我都選擇後者(實際上我通勤橫穿市區20公里乙個半小時,往郊區繞一圈40公里也是乙個半小時)。

無他,後者輕鬆前者抓狂,為啥抓狂,精神一直緊繃。

因為沿途地鐵、供水、排水、供電等等工程施工,車道數量一直在變化,也看不清車道線,所以要一直防止插隊,還要跟行人搶道(市區行人一直綿延不絕,如果一直讓,後車會狂按喇叭)。

不停起步,長期半離合,人簡直要瘋掉。

高速是不可能開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開,窮,開不起,所以沒裝ETC。

如果走高速斜穿市區30公里,不到乙個小時(上下班時間,收費站以及兩頭城市道路堵)

我車的油耗低,一公里三毛錢,二十公里里程差距油錢相差五塊錢左右(橫穿市區百公里油耗去到7公升,繞郊區5公升左右,我有辦油卡,油價稍便宜一些),為了不讓自己瘋掉,這幾塊錢不敢省。

17樓:beiang wei

三十公里半小時!

十五公里得走一小時,那得是多堵……這路程天天走我估計會走得人都不好了……

而且還有一點,堵點多意味著擦刮機率高!大家都路怒了,脾氣都燥起來了,擦刮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18樓:王書聰

就事論事。啥是效率?就是時間和精力。啥是效益?就是油錢車損。

那你就對比時間和油耗這兩樣成本。

你覺得時間值錢,那就不要在乎汽油。你要想省油,就別怕浪費時間。不過油也省不到哪去,堵在路上都做了無用功了。

還有一項成本就是事故風險,在路上時間越長,交通事故風險越大。你不撞人家,可不一定人家不撞你。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要想不濕鞋,少在河邊走。

最後,長期堵在路上也容易得路怒症。會得心理疾病。

總結經驗,油錢再費也是有數的,汽車折舊也可以估算。但是時間和精力都是無價寶。孰輕孰重自行判斷。

19樓:燈影牛肉絲

先說結論,三十公里半小時。

三十公里的路程是發動機正常執行半小時。

十五公里的路程是發動機正常執行加上怠速總共工作一小時。

單從路程來看,三十公里的油耗增加一倍。

但是比較一下發動機的工作時間,這半小時和一小時的油耗差別是多少還不好說呢。怠速的時候也要燒油啊。

不利之處應該是公里數的增加導致保養頻率公升高。

還要考慮擁堵嚴重多消耗的時間,精力,還有可能增加的事故風險。

20樓:歲月老斯基

別說十五公里一小時和六十公里一小時選哪個,就算是十五公里一小時和三十公里一小時,我立馬走三十公里一小時。

這不是油耗的問題,當然,時速15肯定比時速30油耗大,主要是十五公里一小時這得多堵啊,開車的心理必定會很急躁,沒有怒路症也會逼出怒路症

21樓:sai

是我的話,我選三十公里半小時的路。

首先是時間,每天上下班實際每天省下一小時。

其次是花費,距離、時間都有了,速度也就出來了,兩個路線的速度分別是時速15和時速60。

一定是時速60省油,按何況時速15往往意味著頻繁的起步。

以我的車計算,15的時速,再加頻繁起步,油耗能上14;而60的時速,我推算能進6(60%高速,40%縣道開出過5.76)。

走15公里的路線的話,乙個月660公里(22天上下班),總油耗92.4公升(14L/100KM),按油價562;走30公里路線,總油耗79.2(6L/100KM),按油價482。

走遠路乙個月省80塊,還多22小時可支配。

22樓:數說永珍

先說答案:選擇半小時的通勤。

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單程超過30分鐘以上的長期通勤,會導致疲勞症狀和睡眠不足,進而引發心血管問題及抑鬱症風險。

此外,通勤也拖垮了年輕人的胃,為什麼地鐵口小吃生意火爆?為什麼地鐵上的韭菜餅、茶葉蛋的「芳香」屢禁不散?很大程度上通勤占用了上班族大量做飯、吃飯時間。

話說,這能算工傷嗎?

同時,您「到家只想平躺」也跟通勤有關,因為長距離通勤還有「外溢效應」,即通勤佔據的可支配時間越多而影響到通勤者的其他活動,包括導致體育鍛煉時間減少、與配偶、子女和朋友相處的時間減少、休閒時間減少、社交活動滿意度降低。

不過您還得長點心,能不能找到男/女朋友、如何維繫婚姻也得看您下班快不快了

於默奧大學Erika Sandow教授調查了200萬在2023年時已婚或同居的瑞典人,分析他們在2023年至2023年間的統計資料後發現:在結婚最初5年,通勤時間超過45分鐘的人與配偶離婚風險比未超過的人高40%。

長距離通勤還影響您的工作表現。

瑞典的另一項研究要求通勤者在上下班之前和之後以及達到工作場所後在智慧型手機上報告他們的心情。對資料的分析表明,通勤時間較長與稍後工作場所的情緒惡化有關,儘管不是立即表現的。

此外,長距離通勤還降低您的幸福體驗。

來自來自德國社會經濟專家組(GSOEP)的研究:通勤時間每增加18分鐘就會降低的生活滿意度,其程度相當於失業影響的八分之一。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通勤時間越長,對通勤者造成的負面影響越大。困在通勤路上的你,不知不覺地賠了夫人又折兵。

騎車上下班,單程21公里,本來不寬敞的路被各種逆行的佔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氣憤無比,這算心胸狹窄嗎?

來來來,我告訴你個缺德法子,最近我的戾氣也很重,我經常遭遇的是兩公尺寬的非機動車道,頻繁遇到逆行的電動車。更可惡的是這些電動車逆行就逆行,大晚上開個大燈,從老遠的距離上就讓人失明。可惡啊!買四個單車手電綁起來,大晚上就這麼開,來啊!互相傷害!一公尺九加上兩百六十斤的體重!就算撞了還怕他不成啊! 甦醒...

每天開車上下班車程30公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莫兮莫兮莫 哈哈哈哈確認有資格來回答本問題導航27km,實際距離30km。單邊30km,來回60km,一天差不多有一兩個小時花在路程上。住在農村,工作的地方也在農村,並且還是跨區縣的地方,每天早上起床想到要開車40 50分鐘就很苦惱,苦惱自己為什麼不能像其他人一樣工作就在家門口呢?並且沒有雙休。不喜...

在原始森林裡,有兩條路,你會走哪一條?

陳先生 原始森林,一群人。原始森林意味著危險,原始,環境複雜。一群人不作描述,假設各種人格隨即分布,人數10人以上,男女皆有。首先,我絕對不可能乙個人走,能力不夠是主要,就算能力夠,像貝爺德爺那種我也不會選擇乙個人。因為這種環境下乙個人的力量太渺小,頂級野外生存高手也不敢說自己有百分百的把握不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