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蔚來20kw充電樁

時間 2021-05-09 17:30:45

1樓:公尺太白

沒別的不好,就是太貴了,1.68萬想想都貴的過頭了,所以市面上做這個的挺多的,但是也沒看到多少人買,我就想最後這些生產商都賣給了誰,也沒看到倒閉

2樓:

我感覺這個20KW是給我量身定做的

說沒用的我也理解,有很多客觀條件才能覺得「有用」,買東西就應該是買合適的

我自己住在某個小區裡面,每年車位費幾千塊,我沒交,我按天停的,一天5塊,便宜。所以我沒有固定車位,我經常停在小區的外來訪客車位里。想裝充電樁就要去交錢了,我不捨得交那幾千塊。

我每週週末都會去我爸媽家吃飯,中飯或者晚飯,每次1,2小時在那邊。我爸媽是宅基地,所以沒有什麼停車費,車位費的概念的,充電樁只要符合手續就能裝。

新車主直接購買20KW的快充樁,只需要9800,所以我覺得還行,畢竟原價1w多。

每週我的公里數都夠撐到週末的,所以每次我都可以趁吃飯的時候充電,時間一點都不浪費。

錢可以買時間,對我來說超值。

(油車我不是不喜歡,是拍不到牌照)

3樓:

我自己安裝了這個20KW的充電樁,功率實打實的20kw。安裝這個充電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家裡有2輛電動車。乙個多月使用,我覺得這個充電樁對於個人實際意義不大。

是面向商業客戶設計的,比如酒店,民宿,商場等。如果物業自己安裝在地下室的車庫,乙個充電樁可以覆蓋旁邊的8個停車位,可以有效減少個人安裝充電樁和物業的矛盾,增加物業安裝充電樁的積極性,從而方便業主

4樓:

這個真不好評價,但是感覺是乙個技術儲備,並沒有真正推廣的意義,就好像之前的84kwh的811電池包一樣。聽上去很美好,但是實際使用風險還是很大。

技術層面的不去考慮,就看實際使用邏輯。

首先我們能夠看到20kw的充電需求顯然是滿足今後100kwh、120kwh電池組的,因為這樣滿充大概需要5-6個小時,是乙個合理的充電時間。而如果日常使用只有一半需要充電,20kw的充電時間減半可能只要2、3個小時。換到現在比較流行的7kw的充電,幹如果充100kwh那得14個小時左右,但實際上每天實際行駛里程可能也就一半,這樣大概7個小時就能充滿。

都是睡一晚上的事情,兩三個小時和七八個小時,有啥區別。

所以對一般家庭來說,就算是100kwh的電池組,只要你不是每天開500公里以上,那麼一天充電時間也就六七個小時,甚至更短,那麼就沒有必要上20kw。而如果真的某一天是完全行駛,那麼寧願選擇快充了,半個小時左右充滿80%,其餘回家再補。

至於說每天用盡電量都要充電十個小時,那麼可能你需要選擇搬家了。

5樓:舊曾依舊

先說結論,一點用沒有。

1、假設一位996社畜,每天上下班100公里,開一台百公里耗電22度的大型電動SUV,晚上10點插早上8點拔,就算是用3KW隨車充也充進了30度電,不香嗎?

2,假設你明天要旅行,正好前幾天都沒充電,那麼用7KW充一晚上不香嗎?

3,假設你昨天晚上也沒充電,那麼外面180KW直流樁不香嗎?

4,假設你夠軸,拿中大型SUV跑DD還是人歇車不歇那種必須裝直流樁,那麼上TB買乙個20KW國標直流樁才6000不香嗎?

6樓:默默

20kw充電樁肯定有技術的部分,這部分 @乙個kebab 進行了解讀。除去技術部分,20千瓦充電樁可以籠統概括為「走在正確的邏輯上,但超前於現實」。

1、走在正確的邏輯上

純電動汽車從削峰填谷的角度,是充分利用夜間電量。以現在7千瓦的充電樁功率,夜間低廉電價時間只有8個小時,只適合56度電左右的純電動汽車。

當蔚來汽車推出100度電版本時,意味著充滿一次電需要14個小時。即便可以利用戶外快充充電樁,也需要考慮將家用充電樁充電時間控制在8小時以內,20千瓦時未來可充電上限是160度電。

2、超前於現實

新開樓盤以及老樓盤沒有預料純電動汽車發展如此迅速,在停車場充電樁配備的充電功率是一定的,且無法覆蓋每個車位。

蔚來推出20千瓦充電樁,占用功率約等於3個7千瓦充電樁,物業應該如何平衡?隨著純電動汽車的普及,先申請充電樁的使用者提前占用了資源,後來使用者需要安裝新充電樁時不可避免的要產生競爭。

如果現有充電功率被完全占用,後續繼續申請的新能源車主需要付費給供電公司增加充電功率,費用該如何計算。

乙個車主占用三個充電樁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20千瓦充電樁在小區安裝時遇到不少阻力。

7樓:不服不行

關於充電樁,筆者認為,大眾的移動充電樁是乙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電池車為了充電,就要準備固定車位。現在的現實是地面停車場,車位有,誰先停,就是誰的。有相當多的車主處於這種狀態。

如果,這時可以把充電樁移動到車子邊上充電。將會是多麼方便。下班回到家,充電。到夜間,移動充電樁到建築物固定電源口充電。

這樣一來,電池車需要固定車位的難題將迎刃而解。充電再也看不見長長的電纜。充電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這樣,上海的想買電池車的人就不必再需要審核。這對買車的和賣車的都是好訊息。

移動充電樁應該像乙個拉桿行李箱,或大或小,看你車子電池包的大小。這樣,DM車的移動充電樁是最輕便的。甚至可以裝進後備箱。

缺點,你要準備一筆不小的錢裝備移動充電樁。但是,移動充電樁可以用做汽車電池包的備胎。移動充電樁應該大於汽車電池包,而且由於充放電電流穩定,使用壽命會遠高於汽車電池包。

8樓:廣龍先生

我不知道所謂新建小區的變壓器容量會怎麼設計。但是根據建築用電設計規範,住宅小區每一戶的容量是8kW,然後全小區留15%裕度。

在地落車庫裝充電樁的,都在佔全小區業主的便宜。所以,做為業委會成員,我堅決不同意裝充電樁。想裝,要掏錢租用小區變壓器容量。

9樓:姚一濤

難用啊…難批啊…

等真正有了新能源就會明白,小點的功率3.3kw或者…7kw就足夠足夠足夠家用了…

晚上回家到早上出門…即便只有7個小時(通常為10小時左右)也能7x10=70度電了…

你的車一夜還真吃不下那麼多…

所以!重點來了!

只要能裝的上充點電樁…而且走居民用電比多大功率的樁更實在…

10樓:shui0908

蔚來是上市公司,需要不定期發布一些訊息來提振股價。同時也需要製造話題來維持其技術領先和服務全面的形象,就是那種人無(換電)我有,人有(7kW慢充)我優(20kW准快充)的形象。

考慮到蔚來汽車的均價已經到了40萬以上,相信有部分未來車主是住別墅的,有更好的電力條件。提供乙個付費選項來滿足這部分客戶,同時製造一定的話題吸引大眾眼球,不也挺好麼。

11樓:Jerry Xia

20KW根本沒必要做成直流,三相電32A就夠了,220*32*3就有21kw了,畢竟家用充電的主流還是交流電。現在發現了蔚來的缺點就是不支援三相交流電,使得其不得不推廣這麼乙個直流家用樁替代,但這個樁就無法給插混車充電了,無論如何依舊好過特斯拉的樁不對外開放。像賓士的GLE350e 有31kwh的大電瓶,在國外是支援直流快充的,到了國內就閹割了直流快充而是加入了3相電交流的支援,這種更加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情況。

12樓:

剛下單了20kw的快充,雖然銷售顧問勸我說沒必要。

手機出快充的時候,我覺得沒必要,反正晚上睡覺都充,快點慢點有什麼區別。

然後真用上快充了,看慢充就不可忍了。

雖然車的跟手性沒有手機那麼強,不過我個人是覺得。。。有備無患。

13樓:hhu

作為大部分心目中的國內第一高階電動車,蔚來做這件事屬於豎立品牌形象之舉。

但對於未來的技術迭代而言,應該有更優先順序的事情。因為20kw的家用「快充式」慢充樁和7kw的慢充樁沒有區別。

14樓:單忽悠

想不到20kw的使用場景,可能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力。

首先對小區配電網不友好。

7kw足夠用了,就算是100kwh的電池,1晚上也能充滿。

甚至3kw的便攜充都夠用,我一般用到還剩20-30%開始充,充到80-90%,避免充到100%。一晚上也夠了。

突然臨時有事而車又沒電(這種情況我2年都沒遇到過1次),用外面60kw+的快充不香麼。

15樓:

雖然20KW快充對車主體驗更好,尤其是上了100KWh電池以後。

但是這是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做法!

現在,國內的車位和小區變電站都沒法滿足7KW充電樁的使用,很多小區都不能裝充電樁,蔚來給使用者搞了個這麼大功率的其他使用者更不用想了。

另外,都能安裝家充樁了,充電已經很方便、很方便了,真的有必要一晚上充那麼多嗎?

16樓:Terry Ye

100kw的電池包需要更大功率的充電樁,11kw的家用交流慢充樁充滿電需要10個小時左右,20kw的直流充電樁能將時間縮短一半,讓使用者多了一項充電方案,不急的時候可以不用去外面的超充充電。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普及最重要的乙個制約因素就是充電不便利,持續在充電技術和設施上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充電樁越來越普及,為何蔚來還要堅持自建換電站?

Dennis 換電跟充電效率差太多,其次這是服務體驗,當你在那裡排隊等充電或者等著充電完成時,別人幾分鐘就走了,這差別不大?雖然充電站電池儲量有限,但這不是車主擔心的問題,這是蔚來擔心的問題 Kenny.Chan 理論上,如果全球的汽車都變成電動車,然後所有的電動車都支援換電並且統一的換電標準或者按...

如何評價蔚來ET7?

1AMTHE3T1G 一台滿足我幾乎所有對電動車幻想的車。可能比較拗口哈。我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時間已經有些年頭了。既然搞不起大排量高效能的燃油車,在我眼裡電動車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我是在2018年年底接觸的特斯拉model 3。那會這個車還沒有中國產,基礎款車價都在五十w左右。家裡親戚提了一台長續航四...

如何評價蔚來汽車的品牌定位?

小王子 蔚來汽車品牌定位分析 蔚來 造車新勢力先行者。蔚來成立於 2014 年,為國內高階純電動汽車製造商。公司於 2018 年 9 月 12 日在紐交所上市 NIO.N 為繼特斯拉之後在美國上市的第二家純電動汽車製造商。自主造車新勢力領先者,定位高階純電汽車 公司通過超跑 EP9 車型樹立高階純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