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窗玻璃上中間的小孔是有什麼用麼?

時間 2021-05-09 15:12:54

1樓:航旅縱橫

坐飛機最喜歡選靠窗的位置,萬公尺高空景色一覽無餘。

直到有一天,小橫發現舷窗底部竟有乙個,不起眼的小孔!

機艙內的壓力遠高於艙外,飛機窗戶承受巨大的壓力!機窗一旦出現空隙,很可能在壓力下破裂!

既然這麼危險,為什麼還要設計這個小孔呢?

其實,舷窗底部的這個小孔叫做「通氣孔」(breather hole),起著保護乘客安全的關鍵作用。為了使飛機窗戶結實抗壓,民航客機舷窗由三層窗戶+通氣孔組成:

外層和中層都是密封嚴實的「結構窗戶」,非常結實,用來抵抗機艙內外壓力差。通氣孔被設計在中層的底部。

當機艙內壓力過高時,內部氣壓作用於窗戶,可能使其爆破。但通氣孔允許部分氣流通過中層窗戶、流向外層窗戶,降低了中層窗戶受到的壓力。

有了通氣孔,只有外層窗戶爆破,中層窗戶得以保留,仍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抵抗內外壓差的作用,同時避免了乘客被「吸」出窗外,發生意外。

而內層是位於乘客一側、「無關緊要」的一層窗戶。它主要用於防止乘客撞擊中層玻璃。

內層密封不嚴,空氣可以流動,兩側並沒有強烈的氣壓差。因此內層需要承受的壓力較小、材質也相對「脆弱」。

小橫回想起此前西寧飛杭州的航班上出現了醉酒女性將內層窗戶砸碎的事件(下圖左),機組緊急迫降鄭州。

而去年印度發生飛機客艙內窗「破裂」事件,「心大的機組」只是用膠帶把破裂處粘起來(上圖右)!

多虧了飛機三層窗戶+中間通氣孔的設計,破碎的只是沒有抗壓作用的內層窗戶,才沒有引發嚴重的空難!

此外,通氣孔還有乙個作用:防止舷窗大面積起霧、結冰!

內外層玻璃間的空氣通過「通氣孔」流動,能夠使空氣中的水汽凝結在通氣孔附近,而不至於在窗戶的其他位置起霧或結冰,遮擋窗戶。因此,無論飛到多麼寒冷的地方,乘客都能通過舷窗看到高空中的美麗景色!

2樓:Ms Miao

這個問題交給我!!

其實,出於安全考慮,這個小洞好比飛機的「呼吸孔」,是很重要的存在!我們都知道,機艙內的空氣是經過加壓的,此時飛機內外部的壓力是不同的。飛機舷窗是由三層結構組成,最裡面的一層是塑料,中間和最外面的兩層則是玻璃。

有了這個小洞,機艙內的較高的氣壓可以直接作用在最外層玻璃上,當小洞的調節作用達到極限時,最先破裂的玻璃也會是最外面的那一層。

這樣就能保證機艙還是封閉完整的,乘客才能繼續呼吸。而且,舷窗上的「呼吸孔」還可以起到防霧排濕的作用,所以我們在飛機上才能夠看到清晰的雲上美景。看上圖的特寫,水汽凍結成的小霜花都聚集在了小洞四周。

腫麼樣都明白了吧~

什麼是財務思維?財務出身的人有哪些職業上的思維慣性?

反轉君 首先是習慣於找依據,找出處。任何判斷和結論必須要有錨定物。其次是風控意識強,思維方式傾向於要理清事情的整個過程,分析每個環節的必要動作,解構每個環節的主要風險,並試圖進行控制和化解。再次是記憶力再差也不會查到哪兒去了,因為環境不允許啊!不好的地方可能是風險厭惡程度會比別人高,高風險高收益的事...

有乙個專業上什麼也不懂還每天罵人的領導是什麼感覺?

小鹿 能當你領導,就有他的過人之處,不管是哪方面,都是值得學習的。如果你看不到這點,只看到他不懂技術,瞎指揮,那我覺得你的思想覺悟還有待提公升 話說回來,你目前之所以難受,應該是在跟領導的溝通和相處上出了問題,所以在這方面需要多學習,比如如何恰當的給他提建議,讓他接受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如何自己這方面...

你是如何在書本上做筆記的?有什麼技巧方法令筆記一目了然?

雲悠水澈 一般來說,書上做的只是標記 批註,只是筆記中的一種方法,一部分內容。標記和批註求的就是個簡單省事,標記用於自己總結和重閱時提示自己重點,批註一般用於及時記錄一下易逝的思想 靈感。這種筆記如果不整理到專門的筆記上,大多只起短期的作用,除非再次拿出書進行重閱,不應過於追求方式,越簡單越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