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全面電動化的大趨勢下,未來買車會有什麼新的考量因素嗎?

時間 2021-05-09 05:47:11

1樓:「已登出」

1.純電動汽車盡量別買,除非: a.有自己的充電樁 b.基本上只是市內短途代步 c.市內貨運

2.考慮到油耗: 買真正的混動車,目前只有豐田,本田,別克,雷克薩斯, 就乙個標準: 看電池放完電,全油行駛的油耗,真假混動一目了然.

3.考慮限號: 混動車中,只有幾個型號能掛綠牌.

在電池技術主要是能量密度和充電速度突破之前,純電動汽車應用場景很窄. 即使電池技術突破了,大功率充電設施的配置也要能跟得上才行.

真水無香:粗略計算轎車在不同速度下的能耗及續航已買電動車的車主,可以比較一下.

2樓:德州紅鼎吉利

電動汽車是大趨勢,但是能全民用上電車畢竟短暫的一兩年實現不了,十年內能實現就很不錯了。所以等實現的時候你現在買的車正好該換了

3樓:多味葵花籽

拋開傳統車的因素,以智慧型化來考慮,那麼當然就是系統!系統!系統!

你不會想買乙個車載系統卡成狗,只能當傳統車來開的「新」車吧?在可預見的未來,車載系統將成為除了電腦,手機之外的第三個戰場。誰的系統更流暢,安全,易用,可擴充套件,誰將占領這個高地。

可惜在這上沒看到我們彎道超車,如果像系統那樣人做電腦作業系統我們跟後面做,人做手機系統我們再跟後面做。那麼我們在車載系統上扔將落後。--真可惜

4樓:彈丸一擊

相信我電動汽車目前需要考量的就是電池的各項效能指標,未來仍然是電池的各項效能指標。因為其他方面都有汽油車的先例可以借鑑。

5樓:弘文

設想一下,當汽車進入全面電動化之後,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新一代的移動智慧型終端,手機存在的問題基本都會有,充電時間,作業系統,電池耐久性,上網訊號強度,不同車系的互動性等都會成為我們可能面對的問題。

除此之外,針對汽車的移動工具特有屬性,安全性、修理便捷性以及斷電後的移動能力(非純電續航)也都有可能成為我們考慮的新要素。

6樓:墨痕

新能源行業將會迎來爆發期!特斯拉的中國產化將會帶動中國產電動汽車行業化,就像當年蘋果進入中國市場,那麼電動汽車維修人才將會供不應求,北方汽修從業汽車教育行業20餘年,斥巨資打造了新能源自動駕駛實訓室,與華為5G合作,讓北方的學生站在技術的前沿!

7樓:張生先

個人或家庭第一輛車,未來四到五年買車的話還是以汽油車和油電混合為主,純電就不要考慮。

解決了必要用車的情況下,我個人想法是走走極端,要麼大排量汽油車,要麼買純電當個大玩具玩。

電瓶車怎麼看怎麼不靠譜,他應該是下個十年的產物,現在應該算是第一批的電動車在路上跑,跑十年之後再視情況而評價電動車。東西是好東西,等突破了技術瓶頸的時候是汽車的新的時代了,現在還早,等一波氫燃料車。

8樓:呼乎糊啦

電車在北方冬天基本上是廢了,電只是新能源的一種,說不定哪天研發出了以尿為動力的車,到時候開一半沒燃料了,你下來方便一下就又能動了。

9樓:Hunter D

汽車的未來是電氣化electrification,不是電動化electro-motorization。

國內專家們動輒「汽車N化」,電氣化、智慧型化、互聯化、輕量化、共享化,但大多數人都會故意混淆電氣化和電動化的區別。

比如歐***郭**等幾個禍國殃民的「專家和院士」,典型的為了自己一己私利置良知和國家利益於不顧。

當然中國被這群既得利益者乎忽悠瘸了腿之後,還順帶著帶偏了歐盟,也是讓人覺得滑稽。

汽車電氣化一直在進行,只有更高比例的電氣化才能確保智慧型駕駛進化到無人駕駛,實現汽車共享,完成產業革命。當然除了北美和大東亞之外其他地方只有極少數城市(如新加坡、耶加達、杜拜、阿布達比、倫敦、巴黎)能夠完成該目標,所以我看著歐盟在2023年決定走BEV路線就覺得搞笑。典型被中國賣了一幅拐。

所以這種情況下,未來買新車,首先考慮的是:

你未來會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無人駕駛汽車和汽車共享?

當然這些十年內不會規模化。所以還是買輛汽油車吧,畢竟二手車值錢。

10樓:抱撲守拙

充電速度技術瓶頸沒有重大突破一切都是扯淡,續航再大總有沒電的時候,續航再小5分鐘能充滿,充電站建設速度和覆蓋面自動會超過加油站,沒有補貼消費者都會選擇電動。

11樓:

看很多回答裡都提到續航問題,鄙人曾有個大膽的想法,電動汽車有沒有可能邊跑邊充電呢!像無軌電車一樣頭頂拉根線,而有這個需求的更多是在高速公路上,開闢乙個充電車道,如果電動汽車普及到一定程度的話,這可能是乙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12樓:做乙個安靜的胖紙

拋開續航,充電這些問題,我有一點疑問。

幾年之後這如果電池效能衰減到影響日常使用,換新電池的錢恐怕也得好幾萬吧。比如眾泰e200這類新車補貼後也就五六萬。那麼電池換不換,不換的話車怎麼辦?

想買臺小電動車,但一直在糾結這個問題。

13樓:saladnut

看了全部回答,絕大部分都答非所問在那口嗨。

開了三個月modelx,下一輛車確定還會選擇電動車,從使用來說並沒有覺得油車有體現出什麼優勢,我開油車續航焦慮同樣會有,因為總是等到見底了才去找加油站加油,開電車反而很少會擔心續航問題,因為我去的大部分地方停下車就可以充電,藍色港灣地下超充吃個飯回來就充滿了。

我來講一下個人之後買車實際會考慮的因素

車內配置是否可公升級,晶元感測器螢幕等等,特斯拉可以公升級晶元電池是否可公升級,蔚來可以換更大容量的電池

軟體是否豐富。

是否有專用充/換電站。

索尼的概念車已經出了,很期待蘋果的

14樓:巴克

真的是大趨勢嘛?我感覺國內的電動車熱正在退燒哎。

個人感覺,如果電池的材料或者技術沒有乙個革命性的進步~

電動車說的再好~也沒有用~

15樓:丁巳

中國進入彎道超車,人類歷史偉大的發明在國外享受了近百年,傳到中國後大眾還沒來得及普遍享受這一偉大的發明,就要捨棄汽油進入電的領域了。中國人的特點是從無到有不會,如果你開發出1,我就會給你創新1.1或是1.

2.。公司3年前買了7個電車,4輛雲100,一輛芝麻,2輛特斯拉,現在雲和芝麻集體趴架。冬天天氣下電量剩餘50以下,車就開幾公尺斷電,特斯拉去一次外縣100多公里,回來電量所剩無幾。

電車唯一不足,就是2手車不值錢,貴就貴在電池上,大步進入改開的時代,環保最後卻要讓汽車付出最大的代價。

16樓:秋木耳

對於消費者來說,未來有很大的可能是不再需要購買汽車了,就如同現在不需要購買自行車一樣。在家辦公,共享經濟是趨勢。當然,汽車收藏者者除外。

17樓:安寧auto

首先汽車全面電動化,這個提法是有問題的。

乙個事物全面變化,是需要很多層面的支撐,並不是有幾個廠商做了幾輛電動車出來就可以了,而且他們的電動車產品線也不完善,特別是一些大的車企也就那麼幾款而已,新勢力品牌還不成氣候,上海大眾一款德原朗年銷量近30萬,趕得上幾個電動新勢力品牌總和了,你覺得是大趨勢,不過是喊破喉嚨吆喝。

在中國,是為了政策和戰略而電動,即便全面推進如果順利的話,預計還是要10到15年,才能在基礎建設等各個方面做得完善一些。另外乙個就是從產品本身來說,各大傳統車企介入之後,車輛本身就不用擔心其設計和品質問題,只有乙個因素影響到電動汽車的使用體驗,那就是電池技術的突破。

18樓:

作為常年在東北生活的人來說,電動車不是很友好,低溫耗電太快了...可能原本500km的續航,在零下20度的環境裡,就要剩下300km的續航了,如果你再開啟暖風...這是車啊!

不是手機啊!兩天一充太難過了...

19樓:歸藏

在電動化趨勢下,續駛里程、充電速度、科技配置、二手車殘值將成為新的考慮要素。

雖然傳統車也涉及二手車殘值問題,但是新能源車的電池成本佔整車成本的25%-40%,動力電池衰減引起的二手車保值率將會日趨重要,需要重點考慮。

動力電池衰減程度需要綜合考慮車輛行駛里程、電池型別,使用者使用習慣,車輛使用環境等因素,比較複雜。現在動力電池領域普遍採用SOH(電池健康狀態)評估電池衰減程度,是目前比較科學的判斷方法。以後應該會有專門的中間機構做類似評估。

目前狀態是新能源二手車普遍沒人買,主要擔心的也是電池衰減問題。

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動車,會增設許多科技配置、黑科技等吸引消費者眼球。在電動化背景下,車輛的意義已經遠非簡單的代步工具,而逐漸成為一種科技產品。所以,造型、科技感也會在考慮因素中加大分量。

20樓:青吡吡

看豐田怎麼走就知道電動車不靠譜,別說特斯拉多好。特斯拉都不是為地球設計的。從豪華車開始標配混合動力的動作看,未來10年會是混合動力的時代。

10-20年後那是燃料電池的時代。電池用不可能是主流。

21樓:Sylen

我們購買老舊汽油車需要考量什麼因素呢?

安全;耐用性;油耗;品牌附加值;配置。

電動車呢?

安全;耐用性;續航里程及充電便利性;品牌附加值;配置。

22樓:Hanson

充電時間問題。普通充電樁,甚至家庭充電能夠控制在20分鐘以內。

電池低溫效能下降的問題。在零下20度能夠保證電池發揮85%,甚至以上的效能。

如果這兩點能夠被克服,電動車至少在家用領域,就可以完全取代燃油車了。

目前出現了換電池和補給車等方案,個人覺得都不太切實際,首先,統一電池的效能可能會影響汽車本身的效能,其次,大塊電池的更換必定需要專業人員,因為每輛車的電池布置很可能不一樣,如果操作不當,導致車輛損壞或出現危險,這就得不償失了;補給車就不用說了,之前蔚來的展示,可以說是脫褲子放屁了(這裡吐槽一下那個老總最後為自己開脫的話「柴油加電車是為了解決偏遠地區沒有充電樁的困難」,那我問你,他們為什麼不直接買輛燃油車?電動車的事,要電動車自己解決,讓燃油車解決的話,還要你電動車幹什麼?)

個人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案,1. 就是超級充電樁,只不過,目前的技術,即使是特斯拉,要想充滿,也還需要半小時以上,還是有點慢。2.

就是提高家庭充電速度(這個應該是非常難,因為有物理瓶頸)

23樓:dirt1992

在電池技術以及充電便利程度得到解決之前,我是不會考慮電動車的。

車去4s維修了,給了一輛代步車

然後就在這短短的兩三天,我得了里程焦慮症。每次踩下電門踏板就會特別關注續航里程的減少。

當然優點不少,平順安靜,短期使用不考慮換電池以及車輛貶值的話,開起來真香。

但是就咱這條件我還真不敢買,家裡只有一輛車的話我跑個長途怎麼辦

24樓:FlyRideR

如果不是被逼無奈,未來新的考量因素就是:盡可能不要買以電力為主要動力的車型。

人類的技術在還沒有達到綜合電耗5kwh/100km之前,電力就不適合作為家用車的主要能源。

並且以我所從事鋰離電池行業的經驗來看,如果有和ev補貼同等水平的資金進入燃料研發的話,燃料技術的革新可能比電池電機技術的突破來的更快。

電動汽車是未來大趨勢嗎?

俠客居主人 汽油機 混動機 純電動長期並存。直到電池技術有重大突破,打破充電時長 長續航 體積小 質量輕 成本低的矛盾瓶頸,會大量釋放普及。 我懷念的 主要看鋰電池技術的發展情況,目前單從汽車使用能源角度看氫燃料電池汽車還是很有競爭力的。主要續航里程可以輕鬆超過燃油車的續航。 一壺濁酒配燒烤 肯定的...

請問飛行汽車,會成為未來的一大趨勢嗎?

詩與星空 我小學時候的作文裡,就暢想了飛行汽車,可惜到現在還沒實現。呂克貝松在 第五元素 裡也暢想了飛行汽車。並在電影裡,做了兩個比較合理的設定 1 某種高效能清潔能源已經普及 貌似是反重力?能基本做到無汙染,飛行汽車不需要額外的體積。2 AI控制飛行汽車的航線,除非緊急情況,不需要人工干預。私以為...

關於電動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

大國戰狼 中國電動車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諸多短板。1 目前還無法成熟做到超快充電或者是換電 2 無法有效解決低溫對電池的破壞性影響,通過材料科技的巨大進步改變改善或者徹底放棄高寒地區,劃出一條線來加以區分,目前是對電池能力的恐慌阻礙了巨大一批消費者的需求 3 每輛智慧型新能源車上有上百枚晶元,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