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 植物油和黃油在烹調上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5-09 23:03:04

1樓:zhuyi

除了本身風味上的差別,最主要就是煙點不同,菜油煙點可以達到240度以上,橄欖油大概就200度左右,豬油只有200度以內,而黃油只有150度左右。油溫高低對烹飪尤其是炒這種做法影響巨大,因此也決定了不同的油類應用領域。

另外提一句,喜歡烹飪的人,家裡備乙隻紅外測溫儀是很有必要的,這貨現在真心便宜。

2樓:懶懶的大塊頭

在國外生活,各種肉排的「煎」以及像意麵的「炒」往往都需要用到黃油。個人覺得黃油特別符合西餐的烹調,熱鍋後放下小塊黃油,不多久,滿屋都是四溢的奶香。並且以個人燒飯經歷來看,黃油更容易使食材受熱均勻,食材只需放上去,都不用鍋鏟來回運作。

等食材出鍋後,除了食材本身的香味以外,往往伴隨著隱隱的奶香,對完整的一道菜來講非常加分。

3樓:

還是不要吃豬油了,膽固醇太高。

小時候連炸過油的渣子——油知了(我只知道是這個發音)——都喜歡吃,現在其實也挺喜歡那個味道的,不過很少吃了。那些明顯對健康不利的東西還是算了吧。

4樓:渣叔

本人是東北城鄉結合部人,但城也只是小縣城,在高中以前家裡基本一直在用葷油,也就是豬油在做飯,簡單回答一下豬油的特點。

豬油本身是熟的,所以在我們當時物質匱乏的情況下,是可以直接拌飯吃的,東北大公尺品質自然不用說,熱騰騰的公尺飯,抹點豬油一拌,特別香。

做菜的話,豬油會給菜增加植物油所不能帶來的「香」味,但具體是怎麼香形容不上來,也許是肉味吧,豬油清炒的蔬菜會比植物油的好吃太多,尤其是「酸菜」這種食材,東北有種做法叫「孬」,大概是先炒後燉,不加白肉和血腸之類的食材的話,用豬油做是勉強可以吃的,用植物油做基本就是難以下嚥了。

5樓:Felix

味道略有區別,炒菜的話豬油味道重,植物油炒熟後幾乎無味,黃油奶香。然後中式點心起酥用豬油比如說鮮肉月餅,西式的起酥用黃油,像牛角包丹麥包之類的,有的大餅會用到植物油加麵粉做成油酥包入

豬油真的比植物油更加不健康嗎?

周寅 健不健康不知道,反正各大頂級食用油企業基本沒伸手到動物油這塊,因為不掙錢,黃婆賣瓜,還能說瓜不好?你看燈塔國賣糖的真的是有錢 埃索特亞 好吃就行了少吃就行了我都吃五花肉喝可樂了還談啥養生要不加點枸杞 豬油是真的香小時候某天吃油渣突然就吃頂了再也不吃了還好豬油可以接受沒有錯過許多美味 葉子雨記 ...

為什麼植物油比動物油營養價值高?

Robert 環球 所有的理論都是空洞的,甚至是無聊的。根據我對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縣的抽樣調查,他們最主要的食用油就是豬油!而不是植物油 發言完畢。 胡君 首先明確乙個概念,所有油脂都是脂肪酸的混合物,無論是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區別就在於組成油脂的脂肪酸成分和所佔的比例。大部分植物油,由於富含不飽和...

配料表裡的「精煉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嗎?

劉磊 棕櫚油經過氫化等工藝加工後才有可能改變其碳鏈順序,出現反式脂肪酸,但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並且即使在氫化油裡出現,含量也較低,使用這類油脂生產的蛋糕 植脂末等相應的含量更低,正常來說食用後對人體沒有危害 趙劍 反式脂肪酸確實會經常存在於精煉植物油裡,但精煉植物油卻未必一定含有反式脂肪酸。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