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一問 來這世間一趟,修行悟道或有欲有求,終為何?

時間 2021-06-02 16:36:47

1樓:在劫

來世間這一趟,經歷了萬千種種吧。重要的是過程和延續。

過程呢有開心,有快樂,有悲傷,有離別。你站在乙個高度角度,這種種不就是一場修行。

延續呢,就是把生命的希望延續下去。把你所走過的坑,告訴下一代,讓他們茁壯成長,避開你所踩的坑,在垂暮之年,你會發自內心的感慨和欣慰。

據說在最後的關頭,你會回憶起你這一生的種種。最終時間到了。

2樓:九答

人的生命就像夏天荒坡上生長著的狗尾巴草,在風的舞弄下他會起勁地搖動著他的尾巴,冬天一來,他就要枯萎了,把尾巴上的草籽散落在泥土裡,來年春天,會長出一大片蓬蓬勃勃的狗尾巴草,年復一年。狗尾巴草是為何?沒有為何。

緣生緣滅,不過如此。只有修行悟道,超越三界,我們才算出離能自己的生命自己做主,或許才有為何。

3樓:安那般那

人只要活著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來,這是天性

修行悟道是為了呼吸停止後找到更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這跟現實中的天天向上是乙個道理。

修行悟道在生命的每一時每一刻,在有慾望和所求所得之間修行和悟道.

修行悟道、有欲有求終是為了找到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通過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而認識和了解世界、了解一切已知和未知的事件和問題,並且通過修行悟道的道行境界提高,有欲有求將變成無欲求!

無欲無求,身心靈終得解脫 .

所以提這個問題的人多半是被世事纏身不能自拔、找不到到解決方案的人!

4樓:XTD

人法天地,道法自然;至高至上,同塵和光:世生世間,商品物質;人生在世,無外名利:無名之名,不利之利;非言名利,同曰名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之至者,善趨善福;利之至者;福安吉祥:佛制戒貪,非唯棄利;利己利眾,是為大乘:

人生在世,難脫名利;過得此關,非佛即仙。。

5樓:

你是想問真正的原因,還是你來這裡個人的原因呢?

後者的話要去問你的心,心裡多少有些直覺。或者看看你究竟在意些什麼,感興趣些什麼,想追求些什麼。

前者的話,簡單來講,我們這個業力平衡的宇宙裡。有一些人是外來的,他們的原因不好說。

而原住民呢,這就要追溯到這個宇宙的意義了。

比方說這個世界是一本書,作者寫這本書是為了什麼呢?通常來講,只有主角和主要配角能夠沾上一點邊。其他的都是背景板。

或者說他是乙個夢,那麼對於做夢的人來說或許有點意義,但是夢本身的話,多數人在其中,還是個背景。你也可以稱之為大勢,但是你所謂的大勢也不是由你們來決定的。

後面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思考,僅供參考。

6樓:子非魚非羊

一種說法:

耐心和適當時機……每件事在該來的時候就會來。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許多人希望的時間表那樣。我們必須接受凡事來臨的時間,不要強求。

但人生是無盡的,我們不曾真的死去,也從未真的出生。我們只是度過不同的階段,沒有終點。人有許多階段,時間不是我們所看的時間,而是一節節待學的課前世今生-生命輪迴啟示錄》

等到沒有要學得課了,你就不會再來了。

佛經中的說法:

人生酬業。

眾生是受業力驅使而來,一邊消業一邊造業,沒完沒了。所以要修行,脫離苦海。

7樓:白蒺藜

無謂為何。

有為何,就有了目的,有了慾望。慾望成則喜,不成則悲,既落入所謂的「輪迴」。

無謂為何,既來之,則安之,來來往往,皆雲煙過眼。走過,路過,如是而已。

無終,無始。

只是我在。

8樓:吳佳

因欲而有求,修行悟道,修身修的就是欲,悟道後,行的就是道。有慾望有需求是因為生而為人,純心有汙濁。修行就是去汙求純心初心,純心有汙蒙蔽智慧型,修行最終目的是得智慧型。

前因後果,願您早日開悟!吉祥!阿彌陀佛

9樓:潛心

區別在於,你是想跟隨世俗名利榮辱的價值觀,走世人都在走的那條虛妄狡偽的路?還是想走一條本真修行之路,雖然後者路上人稀,卻是一條值得的,不會後悔的路。

10樓:西柚秀

我認為入世的人是為保持活著的狀態,然後進一步是實現自我價值。

人活著都會有或深或淺的七情六慾,擺脫不了的最底層的需求就是吃和睡。

或許我們都會想過「如果人不需要吃飯睡覺也能活下去那該多好」,但是在現有的知識背景下我們知道人的意識不能脫離肉體存在,為了活著並且保持良好的狀態就必須攝入能量和適度休息。

為了活下去我們就要勞動謀生,為了活得更好,也就是實現高層的精神需求我們就要有理想和目標並且為之努力,我們作為俗世中的人基本上做的也就是這些。

PS:我覺得即使是沒有思考過人生的人也可以參考社會中其他人的生活方式照葫蘆畫瓢一樣地活下去,過得也不一定不開心,可能這就是傻有傻福。

此外在青春期一旦開始思考人活著的意義,是很容易抑鬱的,不能深想。要相信,人活著本身就是有意義的。

11樓:站在外面看裡面

都是為了追求心裡的需求,乙個字:欲。悟道修行,只為擺脫煩惱,魂歸自然而超脫自然。

有欲有求,只是追求塵世煙火,尋求另一種的舒適、快樂。二者有精神境界上的的區別,但本質是相同的,所以為什了佛門會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以凡事不可執念,如此,方可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12樓:道盡希言

誰提的這種問題??真是臭狗屎。

真正修行悟道的,哪個人會是因為「為了什麼而去做的」?都是被動的結果,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上路,且已經無路可退。

13樓:雲中眠

答案分成兩部分,上半部分是你怎麼來的????

你怎麼知道你是來享福的,還是來受苦的?前世種種你知道嗎???

所以說答案本身就是問題,問題本身就是答案。

下半部分是你的今生過往。

形形色色,千人千面,在你對這個世界逐漸加深理解的過程中,你的體會,感悟與所得。

就是你的答案。

要是有了幫助的話,麻煩把答案回覆一下。

14樓:Metaplasia

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存在是為了成全天道宇宙的擴張星球的誕生與毀滅生命的誕生與毀滅平行宇宙的誕生與毀滅都是為了成全天道可以說是為了這無窮無盡的變化。無窮無盡的變化就是道也是永久不變的。

修行是為了超脫一茬又一茬的輪迴。是超脫人類這個群體乃至萬事萬物之上最大的欲求。

15樓:巫婆

來世間輪迴,是為了求得智慧型,追尋智慧型,是為了解脫。解脫即為開悟,開悟了的你,不再會有任何回答不了的疑問、迷惑、困苦、執迷,你的心隨時充滿喜樂自在。

16樓:安心

從有為達無為。欲求有精進與煩惱的區別,順道的善法欲就是好的,貪世間欲就是煩惱的。通過善法的欲求,引發精進的動力,通達無為的真諦。這就是修道

17樓:嗯嗯

過去的不必留念,將來的不必害怕,要明白「活在當下」四個字就會快樂很多。

讓自己變得輕鬆愉快,將煩惱用酒精洗掉。第二天醒來又是全新的一天。

我活得不長,也就二十來個年頭,目前的個人感覺少一點自己想要的就會多一分快樂。

雨來了就讓它澆我臉上,反正躲也躲不過,不如利用它好好感受一下淋濕是什麼感覺。

畢竟如果死了,不知道還能不能享受淋雨。

我相信,我來這個世上肯定是願意開心而不願意鬱鬱而終的!

18樓:老夫聊發

走上修行悟道之路,也是一種欲求,對人生大道的追求。人一生不就是在不斷體驗經歷探索嗎,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過程重要。精神世界得道了,還管它百年之後一抔黃土作什麼?

19樓:薛無斜

你有沒有想過人經歷生的時候也會經歷死去的時候,或許體驗的另乙個維度的我們,我們可能從未真正的死去,我思故我在。

然後問個問題,我們做事一定要為了什麼,或者一定要有意義嗎?你認為的有意義是否真的有意義?

我認為生命輪迴本無意義,經歷體驗一切便是彩色,我內心告訴我我不能什麼都不做,我必須順著他。

20樓:索多瑪

人生終無意義,每個個體活著的意義其實就是來匡正人生有意義,這句話第一次聽到是周國平先生說的。就中國儒釋道三家教義之根本,儒家講究安身立命,治國平天下;佛家講究窮一生,為來生;道家講究羽化得道獲永生!如果真回歸生命的本願,正給自己乙個活著的理由,哪就為愛活著吧,為你愛的人,為愛你的人,足矣…

21樓:塵修

這個問題,自己曾經也苦惱過。

想了想,有兩點:

1.理想化。來世間說明自己的靈魂還不夠完美,它需要繼續完善,捶打。修行也好,有欲有求也好,都是觀察世界,體驗煙火,修補自己的靈魂,由內而外的昇華自我……

2.現實點。修行悟道說明你已不是很在乎物質生活,已看清、看淡某些人事,開始注重精神世界,追求更高一層的境界;有欲有求說明你自己本身還缺乏生活體驗,在人間煙火中找尋自我,汲取營養,淬鍊自己。

22樓:蓮華生

其他方向的修行懂的不多,我只說一下佛修

修佛本質上修的是心,怎樣的修心呢,就是消除五毒四心,這裡面也就涵蓋了題主所說的欲求

為什麼要修空,修的沒有了五毒四心?因為只要你身上還有這些東西,還有欲求,那麼就超脫不了六道輪迴

佛修一道超脫輪迴的方法,就是讓六道輪迴對你不再有「吸引力」,可以把六道輪迴比喻成乙個大型的吸鐵石,五毒四心就是你身上的金屬釘,只有拔出這些釘子,你才能不被六道輪迴吸過去,才能超脫輪迴。。。。

原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修行悟道是乙個漫長的過程

23樓:善下之

終會知道所謂欲求不過是夢幻一場,但仍須你從夢裡走過才能明白。沒有這些欲求,也就沒有任何成就(感悟,體會,認識)。所謂煩惱即菩提,當你真正明白什麼是煩惱時,菩提也就不期而至。

終究是為了認識這個世界,理解我們為何而來,又即將去往何處。

24樓:漠仙

看你想要什麼,有些人喜歡喝酒,有些人喜歡吃肉。

有些人又喜歡同性,這都是正常的。

只是因為大多數覺得如何,所以才認為是對的了,其實不然,對錯自己覺得就可以了。

問心,問心。大道問心。

25樓:藍顏

來這個世上修行悟道可以讓人覺悟的更深更徹底,從而更快成就菩提佛果!而有欲求,迷惑顛倒,沉淪業海,久難出離,便將一直呆在輪迴幻境中不能自拔,從而使自性蒙無明塵垢,更難成佛!這兩個不同的人生狀態你會如何選擇?!

26樓:Sunny

靈魂在經受各種苦難折磨後,終究會甦醒,向內尋求內心的平靜。逐漸明白人生這一世不過皆為幻象,唯愛是真。但也只有經歷這些苦難和欲求,才能悟道。

27樓:瓅元

修行悟道是解脫

有欲有求也是解脫

殺人放火更是解脫

常人覺的,生是喜,死是悲,得到就是幸福,失去就是悲傷,一輩子太長,只爭朝夕。

但是我覺得這些都是狗屁,大道無形,不知其名,生死輪迴,誰人說的清。

莊周夢蝶,無需迷茫悲嘆。

活著,善良的活著,開心的活著,你只要知道自己是誰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28樓:弘風

悟道了便明白!所謂的現實與夢境!真與假!

痛苦與快樂!生與死!……都是一種感覺罷了!

實際上修行悟道了與愚痴不悟道也都是一種感覺,因為所有的一切沒有增也沒有減!然而不同的是(徹悟見性)悟道的覺,是透徹覺知所有的感覺只是一種感覺罷了!如果說終究為了什麼?

那我問你昨天和昨天的夢又有什麼區別?所謂的十方世界都不真實!因為真的東西是不會變的!

然而不真實並不是說沒有,正如昨天亦如昨夢!「覺」這麼簡單乙個字多少人能懂呢!金剛經四偈句說的明白: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敢問靈魂在這世間多少錢?

王顒禛 如果把人的身體比作一輛汽車,那麼司機就是汽車的靈魂,只不過汽車的司機隨時可以更換,但人體的靈魂一輩子都在人的身體中無法更換。至於價值,每個人的靈魂對他自己來說是無價之寶,倘若失去靈魂只剩下軀殼還有意義和價值嗎?但人的靈魂沒法像物品那樣取出來,因而對別人來說用不上,除非此人對別人有利害關係,不...

人為什麼要到這世間走一遭?

小艾同學 你在天堂過得太無聊了,總是千篇一律的生活,所以要來感受下人間這多姿多彩的生活。最後你發現還是天堂好,天堂沒這麼多煩惱,不需要親情 友情,更不會有愛情,所以沒必要來人間,就算去地獄也好! 僧伽吒經 闢支佛主要是觀察十二因緣,就知道為什麼會有生死輪迴,是因為人的最初 一念無明 有了這一念無明,...

有沒有一瞬間讓你覺得這世間很美好?

格仔 我記得有一回學校讓交四十塊錢,我忘什麼費用了。我們住校的幾個朋友當時基本都沒有現金了,班長說中午前必須交齊,交不上的找班主任說去。我去辦公室跟班主任說讓他幫我墊一下,我下午去銀行取錢還給他,結果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那種感覺真的是憋屈很想哭又氣憤的感覺,氣的不是因為不幫我墊錢,而是那種被當成要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