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算抄襲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嗎?

時間 2021-05-05 13:24:37

1樓:sydneyhugh

有的建築是發明涵蓋本體的語言,有的建築是完美運用建築語言。不存在抄襲,但存在藝術本體的高低。

朗香教堂(Chapelle Notre-Dame-du-Haut de Ronchamp)一出,把諸多建築師的路給堵了。因為朗香教堂一些列的建築標識性語言一直延續至今,這就是朗香教堂在建築本體語言上的貢獻,這也就是朗香教堂的偉大以及朗香教堂的瑞士法國建築師Charles-douard Jeanneret的偉大之處。

它的建築標識語言包括:

光影雕刻,星移斗轉,光影設計(Shadow Design)

曲線飄逸的屋頂

內嵌結構隱蔽性

整體形態的美學寓意

無論它逸動的形,隱藏的結構,非對稱的各個立面被當作二戰後第乙個後現代建築,以及作為戰後運動表現主義的代表建築絕對無可厚非。而它多材質,對建築能量的考慮,新老的結合一直影響到現在。

那麼朗香教堂的建築語言被突破(內構外翻)可能要到蓬皮杜藝術中心,以及福斯特了。而這種突破卻在建築圍護上多被詬病。

而它的飄逸屋頂直到龐大的雪梨歌劇院還是被再次證實建築與環境關係的建築本體語言的不斷被複製。

,每每落入圈套。

那麼這些建築本體語言既然發明不了,就拿來用吧。

2樓:Simon

2、如果說流線和平面如此之相似,那肯定是有借鑑,但是安藤也不是傻抄,人家二次創作了。

3、安藤自己答:我借鑑了光。 明明平面流線像,和光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 mig-29 ,F-15,蘇-27很像? 為什麼空客和波音很像? 為什麼超跑,也有不少共同點,都是抄來抄去?

不,因為設計條件和設計訴求相同,往往導致相似的設計結果,要求越相似,越精確,越細節,設計的結果越趨於唯一。 想要有朗香那樣的光效,光之教堂選擇這樣的平面流線安排,恰恰可能是最合理高效率的。

可以說安藤這個回答,才是最高妙的。

3樓:千手柱間

關於這個問題安藤自己做過回答,他的意思是,我抄的是光和空間,不是形式。

我覺得題主很認真,很好。

建築不是科學研究,大部分是經驗的繼承,少部分是創造,所以,抄襲我覺得並不可恥。問題在於是否得當?是否有自己的表達?

如果得當,符合環境與當下的條件,如果有自己對空間追求的表達,我覺得完全可以大方抄襲。

建築學習沒必要扭扭捏捏,喜歡誰就去學習,只要足夠真誠,都能在抄襲中找到自己的特色。

4樓:

有趣的問題,其實能從這倆以光聞名的教堂之比較中讀出很多資訊。

題主原圖當出自《建築師》雜誌2023年第12期中古月煒所寫的《光的教堂與朗香教堂形態結構關聯研究》一文。該文從體驗的視角對比了二者在空間與流線層面的相似性,揭示了二者平面在拓撲上的關聯。

但美中不足在於,該文中雖敏銳地對二者進行了拓撲比較,證明了其相似性,但對相似性之成因的闡釋仍有不足。

而既然安藤在關於光之教堂的論述及其他回憶中反覆提及對朗香教堂的感受,不妨繼續揣測安藤親口承認過多次的對他影響至深的朗香教堂與光之教堂的關聯——這種揣測或許並無法將我們引向設計過程的真實,卻也能將我們帶向對設計結果更有效的理解。

重點應在於對朗香教堂中牆與窗之特殊性的理解,在此發六七年前所作同題材小文一篇,或許稚嫩,但觀點大概能說清了。

《特殊的牆與特殊的窗》

以上幾張分別是柯布草圖及最終方案及建成方案平面。通過對比閱讀可以發現如下幾點:1.

總體布局一開始便確立為乙個近似喇叭開口的形狀,南側牆體從第一張草圖便得以強調;2.因功能需要中期開始加入幾個曲線的告解室,此時的座椅布置在面向祭壇的左手邊;3.後期調整將座椅移向了另一側並平行於南側牆體布置。

繼而帶來如下問題:1.為何是南側牆體得以強調 2.牆體伸出部分為何從一開始便故意被向外彎了一下 3.看似雜亂的開窗是否都是出於同樣目的

其中,問題三最容易得出答案——南側窗皆為彩色玻璃,是對傳統教堂彩色玻璃畫的再現,營造室內的宗教氛圍;東向牆體較薄,開洞也較小,這樣早晨太陽可以以較低的角度射進教堂室內從而給禱告者以星空的遐想——唯獨其中乙個窗洞例外:位於東側牆體右上位置處,是乙個通透的龕,裡面放置著聖母瑪利亞像。

仔細研究聖母像,則會發現其有一處旋轉的設計——聖母像可以向外轉180度,從而使室外的小山坡變成乙個露天教堂,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立面草圖中那乙個多出來的小平台的作用。

既然是要給大眾使用,那麼露天教堂的視線必然不能夠受到遮擋,這又同時解釋了第二個疑惑——為何將其南側牆體向外掰彎。

最後的問題是,為何強調的是南側的牆體。柯布全集中指出,教堂所在地原有乙個破敗的教堂遺跡,柯布將原址中的石塊也用於新設計之中,填充於南牆,牆體自然比其它幾個厚。至於在南側,多半是處於對光線的考量——Sunny強烈,故而配合彩色玻璃窗更能增強其神秘感,牆體做厚利於遮陽的同時也可以利用Sunny和斜向的窗台塑造出雕塑般的空間體驗。

原朗香禮拜堂,於二戰時炸毀

待填充的南牆

至於座椅的調整,則是出於對空間的身體性考量——座椅貼近牆面且斜向布置的好處是,人們在聽牧師布道之時可以免受側向斑斕的光線的干擾。

至此可以開始開啟腦洞大膽揣測,安藤的光之教堂斜牆與光線與朗香教堂之間的關聯:

1.因為朗香教堂中南牆上處無論從形態、厚度以及方向都是最為特別的,所以安騰在純粹的長方體體量的光之教堂中保留了同位置牆體方向的不確定性,使其成為一堵斜向的牆,而後反向折回使建築呈現出內斂姿態,同時也增強了十字路口位置處關於主要流線的導向性;

2.朗香教堂內部座椅的斜向布置表明柯布西耶希望人們不受西側彩色光線的影響,同時也對比出了對面那面牆的設計——儘管造型有變化,但多為白色,且無開窗,對人不會有干擾。基於這一點,光之教堂中則將其直接抽象成簡單直接的牆體,去除了一切變化,並刪掉了該方向的門;

3.朗香內部的三個弧形告解室由於功能需求及體量縮減故而在光之教堂內部只保留乙個,並轉變成具有日本特色的入口處玄關;而內部,同樣處於坡地的光之教堂強化了朗香教堂中不甚明顯的高差,並將其作為一大特色,令牧師處於最低點,強調出設計主旨;

於是,光教堂的大概形態已被勾勒出來。之後,安藤要做的,是將其模數與地形因素再次代入,綜合考慮宗教中常用於隱喻的數理關係,並通過各處構造的再設計,將原空間抽象到極致。

以上推測,恰恰體現了安藤對前人設計精確的理解、高度的抽象,以及對細節的執著追求,並不能以「抄襲」二字簡單概括——這既抹殺了安藤的努力,也無益於我們對其進一步學習或理解。

各位初學建築的同學,應當時刻提防乙個致命的陷阱:儘管大家經常對所謂大師作品與建築史經典之間的關係津津樂道,卻又同時懷著不知從何而來的獨創性心態, 對歷史的價值完全忽視,或對學習的物件諱莫如深。需要永遠記得,設計上的「新」,通常並不同時意味著「好」。

以九宮格為母題的空間訓練或經典案例

柯林羅對柯布與帕拉迪奧之間關聯的闡釋

王昀對密斯與賴特關聯的理解

我們並不祈求永恆。我們只希望事物不失去所有意義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

5樓:路安

突然發覺光之教堂牆上開窗引入光源的形式有種致敬朗香教堂的感覺,所以來搜這個問題。這樣看平面形態和流線也很像了。期待有了解這兩位大師的大佬來幫忙解答。

如何看待構詩建築的種子教堂與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設計相似?是致敬 借鑑,還是抄襲?

高思遠 這個不能算是抄襲吧,只能說是有借鑑,種子教堂的空間和氣氛要比安騰的光之教堂明亮柔和的多,主要也就是借鑑了十字架光窗的處理,混凝土是常見的建築材料,不是專利產品,清水混凝土也不是,雖然安騰做的出類拔萃。現代建築的歷史就是一部互相學習,互相借鑑,互相影響的歷史,看看柯布西耶的追隨者,密斯的追隨者...

關於安藤忠雄的直島問題一則?

夏目彰彥 安藤忠雄不多言,想說的是豐島美術館,內藤禮的母體概念真的是讓人心醉,在豐島的時候和我的老師總結了一點,叫做 作 物 形 不可創造物的形態 煎煮泊士 正好去過,內部是挺美的,混凝土的縫隙中竟然長出了草 可惜正遇上日本據說二十年一遇大雪,大多的館子都關閉了,只去了這麼乙個館子 館子裡,最有感覺...

如何客觀全面地評價安藤忠雄的建築作品 住吉的長屋 ?

蔡承智 其實這個獎項應該頒發給居住在這間房屋的主人。可以將生活過到如此斷捨離,一直呆在那麼 苦 的空間裡,也算是成佛了 z陳 以那種地形條件來說,我覺得這樣算是很不錯的解決方案了。中庭的設定保證了採光通風,這樣外牆可以不開窗少開窗又保證了隱私,至於下雨麼,可以給中庭加個玻璃頂。 有幸在五月的時候親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