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的波動性是由它可能出現的地方而構成的概率波嗎?

時間 2021-05-07 07:34:44

1樓:滿招損

概率波完全不等於「座標的機率分布函式」。

概率波就是「機率振幅」,可以說是「量子力學力學量概率波」。對滿足量子力學的基本假設的力學量有意義。

機率振幅的模的平方對該力學量的積分數值上等於處於積分區間的概率。

2樓:朱小明

前面有同學答的很好了,我再多說兩句

第乙個問題,波昂給出的波函式的統計解釋是說: 波函式在空間中某點的強度(振幅絕對值的平方)和該點找到粒子的概率成比例。從這種角度來說的話,描述粒子的波的確是概率波

粒子的波動性本身被提出是因為德布羅意這個人的理論,被發現是因為戴維森革末電子衍射實驗的成功,驗證了前者的理論

波動性是一種概念,指的是粒子的行為與特點,而波函式指的是在現有條件下人類描述這種行為特點的方式,這種描述方式和經典物理(座標與動量)完全不同,就是因為不確定原理的存在,人類暫時無法找到除了概率更好的描述微觀粒子的方式

第二個問題,前面的小學生已經回答的很標準了(這年頭小學生真的超厲害啊)就不多說了

3樓:吳亞東

波動性是說物體具有波的性質,而概率波依舊是把物體當做粒子來看。如果只是概率波,兩個概率波疊加並不會產生干涉現象。所以波動性不只是概率波,這樣理解不太準確。

單個光子具有粒子性大量光子具有波動性這句話對嗎?

張鵬舉是壞人 對。但是單個光子也具有波動性,大量光子也具有粒子性。波動性和粒子性和數量無關,也不是統計上的性質,只不過我們對於波動性的觀測,需要由干涉衍射條紋,通過大量粒子的統計來得到。而對於粒子性的觀測,需要由單個粒子與其餘粒子的作用而得到。所以從最顯而易見的角度,會有上述的結論。單個光子的粒子性...

為何科學家會把物質只分為粒子性和波動性?

楊昇山 對於波粒二象性,原來的只是針對光的現象的。光的粒子說與波動說已經爭論了幾百年。愛因斯坦提出這個說法,就是乙個擱置爭議的說法。後來把這個看法推廣到任何物體了。其實就是個體與群體運動現象的不同描述。 wobushibiaozi 人們只是使用一些形象的概念來解釋抽象的物質罷了 目前人們對於量子力學...

為什麼乙個物體不能同時表現出波動性和粒子性?

似乎現在的答主都會錯意了,題主問的不是為什麼有波粒二象性,而是在承認波粒二象性的前提下,為什麼二者就像乙個硬幣的兩面,不能同時體現。這個想法第一次是由玻爾提出的,稱為互補原理。玻爾對於互補原理這樣闡述 不管量子物理現象怎樣遠遠超越古典物理解釋的範疇,所有證據的說明必須用古典術語來表達。理由很簡單,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