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曹魏 季漢 孫吳 司馬晉同時存在,誰最有可能一統天下?

時間 2021-12-20 19:14:30

1樓:

把川渝劈開足見這圖之可笑,從江州出發到成都走內中外三條水路完全無險可守,這就是天然的乙個地理單元,非要把江州隔山隔水地劃給北方?漢中也擱著秦嶺劃給北方?大益州都快給你拆爛了,有這種畫法嘛?

至於荊州劈一半揚州劈一半就懶得吐槽了…

2樓:

我強迫症,這塊看著難受。

現代省份劃分以明清省界為基礎,劃分規律是犬牙交錯,山河相間。軍閥割據通常遵循山河形便規律。拿現代省界套軍閥割據界不合常理。

3樓:lvjjing

看著圖比較好說事,首先說結論,肯定是魏最有可能統一天下。

魏,看似天下四分,但最精華的中原地區,看地圖,全都在魏手裡,地圖中袁紹的基本盤青、幽、並(這個不確定,可能屬晉,幷州和異族相鄰,人口極少,有沒有對整體實力影響不大)、冀和曹操的基本盤兗、徐、冀都屬魏,除了乙個被董卓禍害的基本十室九空、可有可無的司州,魏國,仍然是赤壁之戰時期,那個強大至極的魏。地圖看來似乎是魏只佔到天下的四分之一,但其真正實力,已經是天下的一多半在手。

晉也佔了一部分,看起來應該是雍、涼、司三州。220年,司州在董卓禍亂之後,基本十室九空了。就算題主開恩,晉佔據的司州是鼎盛時期的司州,但晉有一半地盤是地廣人稀的雍涼地區,那裡無時無刻的羌族等少數民族的不停叛亂,正是拖垮了漢朝國力的源頭之一。

因為這個,晉最多就是個自保有餘,進取不足。

吳控制地大概是揚州、交州、荊州江夏郡,全部處於南方,地方雖然不小,但在當時大部分屬於不毛之地,只有揚州北部和吳屬荊州還算湊合,其它地方瘟疫、瘴氣、山越、南蠻橫行,有選擇的人都不會往那裡跑。如果是隋朝之後,南方經濟開始強於北方,但也僅限於江南,至於廣東廣西那一帶,直到宋朝都仍然是流放犯人的首選之地,所以看似四分之一的地盤,其實綜合實力很差。但也因為瘴氣、瘟疫等原因,外人來進攻,這些疾病比吳的軍隊還厲害。

吳可以空間換時間,拖到敵方疾病爆發,所屬地形防守上一流。

漢(蜀)排最後,基本盤大概是益州和荊州南陽郡,看地圖漢中居然在晉的手裡,荊南四郡在吳手裡,給漢(蜀)這麼個送命地圖,題主你是認真的嗎?這漢(蜀)的地圖也太絕望了吧,漢中在別人手裡,不光不能直接北上,還得留大量兵力防止晉從漢中進攻益州。漢(蜀)佔荊州南郡和其餘三國都接壤,本來可以作為戰略縱深的荊南四郡卻在東吳手裡,考慮到和益州首府成都相隔千里且崇山峻嶺阻隔的實際情況,南郡可算是孤懸於外,基本就是要靠南郡一郡之力抵擋三國的輪番覬覦,這地方不管誰來守,早晚還得丟。

漢這裡完全沒有打出去的路線,一旦出兵荊州,就是遭遇三家夾攻,根本就不可能有統一的機會。

4樓:觀海聽風

你這圖四家實力根本不均衡。

依我看應該這麼分配:

魏國河北加上濮陽北海陳留許昌;

晉國西北加上漢中上庸洛陽襄陽宛;

吳國半個荊州江夏長沙桂陽加上揚州,汝南合肥下邳;

蜀國半個荊州江陵武陵零陵,加上益州南中。

即使這樣我還是覺得丞相能統一

5樓:安隨波

魏,不用問

晉開局除了守不住的巴州和堆滿匈奴人的幷州之外全是不徵兵都自養不能的準無人區,最有錢的是漢中——

漢居然沒有漢中,南中有毛用?要速推漢中,偏偏還要抽時間清除江州永安的晉軍才能建立有效防線;守葭萌關的蜀漢幾乎沒有北伐能力;

吳原本還好點,但是你把安徽南部給了魏……也就是說這是曹魏濡須口完勝且順勢渡河之後的局面,東吳荊州和揚州戰區已經被分割,曹軍已經渡過長江,東吳滅亡已經是旦夕之間;

這個地圖不會四國大戰,三五年之內晉和吳就沒了,留下葭萌關蜀漢死磕,能堅持多久的問題而已

6樓:

怎麼說呢,我建議把重慶劃歸蜀漢,山西幷州劃歸曹魏,淮南江北之地給孫吳分點盡量北境恢復原世界線版圖。

不然總感覺這個圖展現出來的好危險.....

有機會做一下我設想的四家圖

7樓:歸妹趨無妄

沒聽過春秋戰國時期,有乙個典故

叫「三家分晉」嗎

雖然內容不一樣。

但若按題主的表述

晉是還要被三家分晉

魏對晉之戰

鍾繇:降了吧我兒

鍾會:若能舉兵東向,亦不失做仲達!

開個玩笑

晉朝沒有魏國的根基,哪來的勇氣,和魏國對戰,憑藉雍涼的兩路人馬?

220年是個關鍵年,死了多少曹魏蜀漢的猛將?劉備沒有夷陵之戰,蜀漢精銳二代都在啊。

三家攻魏這個事,難以避免。

孫堅在,死都不可能做大魏吳王吧,至少東吳還有孫策、周瑜。

司馬懿搞不好接受大魏冊封,但司馬懿的野心注定不甘心為人下。

所以?司馬懿仗曹魏的基本盤在後方支援都被武侯打得不敢出戰。

自立為王搞不好被武侯刷經驗。

220年,五虎上將都在啊。

晉的鐵桿忠臣….哎難說

縱然有名將

張飛、關羽、龐統、黃忠、魏延、法正、諸葛亮,還有夷陵死去的二代目,夠不夠晉朝吃一湖?

搞不好司馬懿第乙個亡國。

還是三國啊

8樓:李響

不如,曹操魏,在陳留,曹操,郭嘉,荀彧,夏侯惇,典韋曹丕魏,在許昌。曹丕,陳群,夏侯尚,曹真,曹休。

曹叡魏,在汝南,曹叡,滿寵,張郃,田豫,毋丘儉。

司馬懿晉,在長安,司馬懿,鄧艾,王基,州泰,高柔。

司馬師晉,在司馬師,司馬昭,諸葛緒,郭淮,衛灌司馬炎晉,在洛陽,司馬炎,賈充、荀勖,羊祜,杜預。

劉備蜀,在小沛,劉備,關羽,張飛,簡雍,孫乾。

劉禪蜀,在成都,諸葛亮,趙雲,廖化,馬岱,劉禪。

劉諶蜀,在永安,劉湛,姜維,羅憲,傅僉,趙廣。

孫堅吳,在柴桑,孫堅,祖茂,程普,黃蓋,韓當孫策吳,在建業,孫策,太史慈,周瑜,張弘,張昭。

孫權吳,在吳,孫權,呂蒙,陸遜,凌統,諸葛瑾。

另外還有,

袁紹,在鄴城,顏良,文醜,沮授

袁譚,在南皮,辛評,郭圖

袁尚,在平原,逢紀,審配

袁術,在壽春,紀靈,雷薄,閻象

劉表,在襄陽,蒯良,蒯越,黃祖

劉琦,在江夏,黃忠,魏延,

劉琮,在江陵,蔡瑁,張允,

劉焉,在漢中,張魯,龐羲

劉璋,在梓潼,嚴顏,張任。

公孫瓚,在北平。

公孫康,在桑平。

孔融在北海。

陶謙在下邳

呂布在濮陽,

張燕在晉陽。

董卓在安定。

馬騰在天水,

韓遂在武威。

9樓:苟利

雖然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但我認為還是魏和漢最有可能,其中魏可能性略大於漢。晉是存活概率最小的。

本文分成結盟、開局、實力、戰略目標這四個步驟分析。

漢:首都成都。主要城市:漢中、永安、成都、南中等。國土面積龐大但實際生產地區很小,實力較弱。主要國土是四川盆地和漢中地區。

晉:首都長安。主要城市:長安、晉陽、涼州。國土更龐大,但勢力最弱。三國時期,西北除了關中外,還比較荒涼,晉擁有的富裕地區是幷州和長安附近。

魏:首都鄴城。(注釋:

曹操後期的大本營一直是鄴城,而許昌只是漢獻帝的居住地。許昌雖然號稱首都,實際上帝位已經不如鄴城了。曹丕的首都確實在洛陽,但是曹操時代,鄴城還是更重要一些。

所以答主暫且認為,鄴城是首都)主要城市:鄴城、下邳、洛陽、合肥、北平、南陽。最富裕,也是最大的土地,最對的人口。

吳:首都建業。(注釋:

由於孫堅的土地其實很小,所以只能按照孫權時期來分析。孫權的大本營在很多地方都有過,比如吳郡、武昌(現鄂州)、丹徒、建業(一說寫作建鄴)。但是吳國中後期使用最長的首都還是建業。

)主要城市:建鄴、襄陽(圖中似乎把襄樊算作吳勢力了)、江陵。

綜合實力:魏>>吳>晉≈漢

剛開局,四位皇帝都登上寶座,高高興興吃吃喝喝幾天後,就要考慮準備第一輪戰爭了。這一輪戰爭,往往是決定性的,會有至少一方勢力的實力被大大削弱。

蜀漢開局

(防守)

這一輪戰爭,蜀漢是最有優勢的。這一輪戰爭,蜀漢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防守布局。因為巴蜀之地,本身就是防禦的依靠,無論面對北方長安的威脅,還是東邊荊州的威脅,都可以通過地形進行防守。

歷史上蜀漢滅亡,是魏晉(是魏國,但實際已被晉控制)集全北方的力量,才攻略成功的。此時晉的實力遠遠不如當年的魏+晉,蜀漢也沒那麼弱,所以完全不需要考慮被進攻的問題。同樣,川蜀西部的防禦也依靠地形,長江在三峽已經很凶險,東吳水軍幾乎無法逆流而上,陸軍也很難進攻。

(進攻)

蜀漢一定會進攻。但是並不能完全確定進攻方向。

進攻荊州可能會讓自己陷入四戰之地的被動,進攻西北的難度較大。可能會在前期進攻上庸,先進行小規模戰爭。

(防守)

其實晉的防守壓力也不算特別大,但是比蜀漢難度加大了很多。

晉的防禦主要在:對蜀漢的隴右和長安、對魏的長安(潼關)、對魏的北方(幷州)、對吳蜀魏的上庸。

但是好處是長安由於有潼關守衛西邊,離漢中又道路艱險。如果不是被兩路進攻,暫時不會威脅到長安。

(進攻)

進攻主要目標還是魏國。攻略蜀漢的成本實在太大,和魏的接壤很多,所以很可能會把放向對準魏。但能不能勝利不一定。

(防守)

防守壓力最大,但自身軍事實力也最強。同時面對吳、晉兩方面的壓力。

主要防禦方向在:對吳的合肥、對吳的襄樊附近(不確定圖中襄樊歸屬)、對晉的洛陽(來自長安方向)、對晉的冀州(防禦幷州方向)。

(進攻)

對晉吳選乙個進攻。可能會從吞併幷州開始慢慢的進行。由於害怕兩線作戰,不會出現舉國兵力猛攻一方的情況。

(防守)

全靠水軍優勢進行防禦。荊州會需要很多陸軍防禦,但首都建業沒什麼大風險。主要防守方向:對蜀漢的荊州、對魏的荊州、對魏的江東。

(進攻)

吳可以主動進攻。從大本營出發,進攻蜀漢會很麻煩,但是進攻合肥方向是也行的。

或許讀完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吳蜀聯盟的印象。但是事實上這種同盟是不可能存在的。吳和蜀幾乎無法同時進攻乙個敵人,且吳蜀之間有互相進攻的可能。

事實上,由於吳、晉不接壤,吳晉同盟才是最可行的。同理,蜀魏是天然的聯盟,也是因為不接壤,不可能互相攻打。對角線的兩家,是天然的盟友。

即使不簽訂任何合約,實質上也不存在互相進攻的可能。

蜀對於同盟的需求最低,因為即使兩面受到進攻,也能通過地形進行防守。一般人除非真的想不開,否則不會開局就進攻蜀漢(消耗實在是太大,還有可能被偷家)。

魏對於同盟的需求最高,魏如果不和晉、吳結盟,很快就會陷入兩線作戰。魏的目的肯定是穩住一邊,立刻攻占另一勢力。由於魏沒有長江水站的經驗,第一目標可能仍然是晉。

晉對於同盟的要求也很高。晉和魏幾乎無法避免一場大戰,但是蜀漢如果傾盡國立進攻關中,晉就幾乎無法避免受到決定生死的打擊。晉的同盟物件更傾向蜀漢,因為即使晉魏結盟,晉也很難短時間攻破蜀漢,一旦魏翻臉,長安危在旦夕。

吳對同盟的要求也不低。吳可以保護住首都建業,但是如果在魏吳交戰的時候,蜀漢進攻荊州,吳很可能丟失荊州。所以吳會盡全力和蜀漢結盟。

關係如下:

蜀——魏:天然盟友

吳——晉:天然盟友

吳——>蜀:有結盟意向

魏——>吳:有結盟意向

魏——>晉:在魏吳破裂情況下,魏有結盟意向

晉——>蜀:有結盟意向

蜀——>吳、晉:無強烈結盟需求,但與一方戰爭時,會選擇與另一方結盟

魏:

與吳結盟的情況下,盡快攻下晉的核心地區。最快速度成為北方霸主。

漢:

趁天下大亂,進攻其中一家,取得利益。然後圖謀天下。如果魏主力進攻晉,蜀漢會偷襲長安。如果魏主力進攻吳江東,蜀漢會進攻荊州。

晉:

穩住蜀漢的情況下,和魏決一雌雄。爭取和吳在同盟的情況下,讓魏陷入兩線作戰。

吳:

防禦來自魏蜀的力量。在確保與漢聯盟後,進攻魏。

假如羅貫中不是蜀漢粉,而是曹魏或者孫吳粉,那麼《三國演義》會發生哪些情節上的變化?

M3小蘑菇 呂伯奢的家人真要殺曹操了 此城中有妓女否 會變成賈詡想出來的斬首行動,把曹操騙進城後滅了曹操曹丕都成了文能念詩治國,武能舞劍打仗的全能型人才兩夏侯 曹仁 許褚 典韋 張遼 徐晃 張郃等會取代五虎將的位置,一群謀士會取代諸葛亮的位置 抒一下一家之言吧。如果是曹魏粉呢,大致就是在 三國志 的...

曹魏在抵禦季漢北伐時先後投入了多少兵力?

簡文 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帝曰 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既合兵書致人之術 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馬步騎五萬拒亮。諸葛一伐 諸葛亮復出,急攻陳倉,帝驛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 虎賁使衛郃,因問郃曰 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郃知亮縣...

假如劉備統一三國,那季漢和季漢後的歷史會是怎麼樣的?

賀書鳳 漢朝如果能第三次續命成功,以劉禪這種放權性格和兄弟兒子少的特性,基本平衡能有,於是應該能攔住五胡南下。於是估計這就夠創立起一種新的政治理念,就是歐洲的王權天賦。中國的歷史是在輪迴中達成了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的理念,覺得盛衰興亡乃歷史規律,但如果季漢續命成功那就不是這麼個想法了。就好像英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