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伯格曼的《芬尼與亞歷山卓》

時間 2021-07-10 12:40:40

1樓:曜靈

伯格曼總是在自己的電影中變相地呈現自己的童年陰影和失衡的家庭。這部《芬妮與亞歷山卓》應該是伯格曼所有電影當中最「好看」的一部了,畫面很美,分鏡也很好,就是敘事效率有點低。

《芬妮與亞歷山卓》海報,cc重製版

我看的是三個小時版本,另乙個版本五個小時。三小時版本的有些東西沒有交代清楚,比如說,亞歷山卓的母親為什麼要嫁給那個神父,電影沒有詳細說明她是什麼時候愛上神父的,之後兩人關係又變得很惡劣,也是不清不楚。起碼我知道了,乙個人孤獨,總比陷入一場糟糕的親密關係好。

最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是伯格曼對自身童年的美化,是乙個美麗的謊言。我看過伯格曼的自傳《魔燈》,伯格曼的童年與電影情節有很多相似之處,伯格曼的父親就是乙個迂腐的神父,喜歡以嚴厲的刑法懲罰別人。伯格曼曾經因為尿床被關進櫃子裡面,父親還騙他說廚櫃裡有個喜歡咬人的怪物。

電影中亞歷山卓撒謊說自己要被賣去馬戲團了,和伯格曼小時候如出一轍,同時,他們都被很嚴厲地懲罰了,因為,父母覺得小孩子分辨不出現實和幻想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而電影中的神父——亞歷山卓的繼父,就是現實中伯格曼父親的對照,最後神父因為火災被燒死,透露出伯格曼對自己父親的嘲諷。

電影名字雖然叫做《芬妮與亞歷山卓》但明顯的,亞歷山卓才是主角,亞歷山卓和其妹妹芬妮的戲份根本不對等。在電影中,妹妹是亞歷山卓的乙個對照,同樣反對者繼父的嚴厲和迂腐。但在現實當中,伯格曼與妹妹的關係卻不太好,伯格曼在自傳中透露了小時候的自己曾經想要通過掐妹妹脖子來殺死她,卻沒有成功。

而現實中,妹妹是比較受父母喜愛的乙個。

伯格曼早在童年時期就對電影情有獨鍾,這在這部電影也表現出來了,那就是亞歷山卓非常鍾意自己的魔燈玩具,伯格曼在自傳說自己被關進櫃子的時候,總是會幻想櫃子裡面有個手電筒,在放著電影,可見電影在伯格曼的童年乃至一生都占有重要地位,最終他也選擇了以電影為媒介輸出自己的東西,成為了電影中聖三位一體的一員。

2樓:時光之塵

伯格曼的一生追求的幾個問題,終於也給出了答案,上帝存不存在不重要,面對定會到來的死亡也無需恐懼,就像沉默三部曲詮釋的,愛永遠是鏈結人類情感的紐帶,這部電影凸顯伯格曼的導演功力,他能讓人因美學忘記情感也能讓人因情感忽略美學。90分鐘的電影可以冗長,300分鐘的電影卻如一瞬.

如何評價英格瑪 伯格曼?

提子 其實伯格曼所有的電影都是一部電影。解構親密關係,揭穿 鏈結 假象,然後鏡頭定格在一雙迷茫的雙眼.都是在描繪人本質就是孤獨的,不可能通過與他人的鏈結消除,也不可能通過信仰方式消除。塔可夫斯基和伯格曼一樣,也有這癖好,安東尼奧尼,也差不多。我不太喜歡他們這型別的,只要一部就能說明人本質孤獨這個事實...

如何欣賞伯格曼 費里尼 塔可夫斯基 戈達爾?

阿一 初看塔可夫斯基的作品時還是青少年,一瞬間被吸進去了,因為完全徹底的異於以往一切的觀影經驗,他是那種全然未見的但是第一瞥即似曾相識如此熟悉,彷彿來自上輩子的視覺體驗,不知道看到了什麼,如夢如幻如泡影如 鏡子 戈達爾是讓人願意標榜的,我是看戈達爾的 毋寧說我是能認出戈達爾的,他的光芒是智性的,是給...

如何在曼省的溫尼伯辦理旅遊籤轉學籤

落基山隱士 楓木人 不想在曼省以外辦理旅轉學,那麼就可以選擇曼省內部辦理。曼省內部辦理的話就分2種方案 私立學校和公里學校。題主說的MITT辦理旅轉學正是公立學校旅轉學,但是我不太推薦題主選擇MITT辦理,因為題主自己也說了是零基礎,如果英語零基礎的話在公立學校辦理旅轉學需要的時間太久了,中間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