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中五代十國第一猛將李存孝之死,與史書有哪些出入?

時間 2021-06-08 11:07:06

1樓:

古代的說書人往往會安排乙個BUG一樣的人物在話本開頭幾章,唾沫橫飛地向聽眾吹著他的各種開掛人生,來吸引聽眾。但也會及早將這一BUG給修復掉,因為BUG一直存在的話,會讓聽眾審美疲勞。這或許就是當初說講五代十國演義的說書人,選擇李存孝當這一BUG人物的原因。

李存孝英雄了半生,將自己英勇事蹟定格在了36歲。最後的結局很慘,正史中記載被李克用下令車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馬分屍。演義裡結局是五牛分屍。

正史裡李存孝自恃功高,不滿意只是得了乙個邢洺節度使的封賞,因此鬱鬱不平。加上與他不和的李存信(李克用的義子之一)在李克用身邊進讒言陷害他,李克用本身還對他有猜忌心。所以李孝存心生異志,與李克用要攻打的對手趙王王鎔私下裡通好,更是與李克用的死敵朱溫結交。

這惹惱了李克用,發兵攻打邢州(今為邢台)。

李存孝雖兵少卻極其驍勇,晉軍只能選擇掘溝塹以圍城,而晉軍所掘的溝塹卻也屢屢被李存孝所破壞。後來李存孝誤信軍校袁奉韜之言,任由晉軍深掘溝塹。可待晉軍築成深溝高壘,李存孝卻成甕中之鱉了。

而後,城中糧盡,李存孝只能登城向李克用謝罪乞降,並哭述道:「兒深受大王恩典,官至將帥,如果不是進讒言的小人離間,怎麼會割捨父子之恩,轉附敵人為黨?兒雖然見識偏狹,實在是李存信構陷才到這個地步,如能活著見到大王面,說上三言兩語而死,也是甘心的。

」李克用憐憫他,派劉太妃進城慰勞,太妃帶他進見李克用。斥責他說:「你寫給王鎔的信,列舉我萬條罪狀,也是李存信教的嗎?

」於是把他縛著送回太原,在街市上車裂處死。香港張徹導演的《十三太保》裡,極其震撼地拍出了這個悲慘血腥的行刑場景。一代驍將,就此悽慘收場!

李存孝死後,李克用有十幾天沒心思辦事,私下對各位將軍埋怨了很久。

演義裡將李克用和李存孝的父子關係做了美化。說書人把責任都推給嫉妒李存孝的康君利、李存信,是他們讒言和詭計。他們假託李克用的意思,希望李存孝守城豎起安景思的旗號,因為十三太保當中,只有乙個親兒子,餘都是義子,叫眾人都出了姓,以別骨肉親疏。

又在晉王李克用面前進讒說李存孝要自立。於是李克用把李存孝押往太原,要當面問清楚。可惜李克用當晚喝醉了,吩咐明天審問。

康君利、李存信就合謀,假傳父命,判其謀反,要擒出轅門,五牛分屍!

但李存孝一生力大,五頭牛都拉不動他,反而被他拉到身邊。這個時候,說書人有個很扯的設定,那就是半空中請出了一位金甲神人,要李存孝不得掙挫,說他是奉千佛牒文,玉皇敕旨,他(李存孝)原是上界鐵石之精,降臨凡世,今日功行完滿,要請他上天歸位封官。

於是,李存孝霸氣的說,既然是玉皇大帝叫我死而上天,他怎麼敢不答應。他把阿喀琉斯之踵(自己的命門),告訴行刑軍士,讓他們把他的手筋腳筋先挑斷。五頭牛一拉,身軀分為五塊。

大概因為大家都為李存孝這樣英雄人物叫屈,接受不了他這樣的結局。所以把李存孝的死,說成是上天要收去做神仙了。

呂布認了兩任義父,但為了自己的慾望,都將其殺害邀功。縱觀李存孝的一生,雖然不像呂布這樣反覆無常,奸險忘恩,但李存孝為了在亂世求生,也實實在在反叛了他的義父。只不過李存孝仍然保有了五代十國草根英雄人物中難見到的良知和恩義。

要不以他的能力,不至於束手就擒,一心想要向義父解釋自己不孝之行。

可惜,他的義父李克用,是個標準的五代十國亂世裡的英雄。不擇手段,不計後果,不相信任何人。他將李存孝車裂之後,留下的眼淚,相較於三國的劉備的眼淚要假得多。

如何快速記憶五代十國時期各個王朝?

江口洋介 五代十國 聊 遼 幾句梁 後梁 園堂 後唐 慶,敬 後晉 些許汗 後漢 馬舟 後周 經。五月 吳越 初 楚 五 吳 意難平 南平即荊南 前數 前蜀 龍舟後數 後蜀 民。遙看星漢南北領 南漢 北漢 南塘 南唐 史抒憫 閩 農情。 五代是定都在中原地區的王朝,十國是同時期成立的地方政權。先把這...

五代十國和三國很像為什麼三國知名度比五代十國高的多?

思錄集 和三足鼎立相比,五代時期就顯得非常混亂了,朱溫作為大軍閥率先建立起國家的確有了統一一方的實力,但是朱溫在建立後梁以後很快就隕落了。 百昇飛上天 因為五代十國歷史不太符合古代人道德觀和現代人審美觀,古代人道德忠孝仁義禮智信,忠排第一,可是五代十國多的是有奶就是娘傢伙,真正忠臣又有幾個,王鐵槍王...

五代十國的出現是不是歷史的偶然?

亞斯特拉的索拉爾 五代十國是必然,但是趙宋能苟延殘喘就是偶然了,歷史獨乙份。當了皇帝的家族被下面的臣子瞧不起,竟然不是想著奮發圖強,而是努力討好,舔腚溝子,這也算是獨乙份了。 必然,前唐從安史之亂後就一直和藩鎮糾纏,唐憲宗曾經一度解決了藩鎮叛亂,到其後來去世後,河朔三鎮再次崛起,直到黃巢起義,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