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明帝曹叡是在張頜擊敗馬謖前親征長安,還是在這之後?

時間 2021-06-08 07:32:22

1樓:萌鐵鎚

試試新功能哈哈哈

我認同題主的說法,不過我並不認為明帝紀與諸葛亮傳有矛盾。

首先街亭之戰並沒有乙個精確的時間,三國志明帝紀、曹真傳、張郃傳、後主傳、諸葛亮傳、馬謖傳、向朗傳、王平傳都沒有提到街亭之戰具體發生在何時,為了確定精確的時間,我甚至去翻了一下姜維傳和吳主傳,都只能確定是在228年春,而不能確定具體月份。從明帝紀中「夏四月丁酉,還洛陽宮。」可以得知,街亭之戰及諸葛亮撤軍,都應在四月之前。

那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概持續了三個月,這是給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最長的時間。

而從街亭的水源來看,當時水沒結冰。而根據街亭的地理位置,街亭的水源是有兩個月左右的結冰期,那麼街亭之戰發生在二月或三月的可能較大(按農曆)。同樣的,諸葛亮前期的一系列勝利也需要時間,如果街亭之戰發生在正月那時間就太緊了,由此確定街亭之戰大致可確定在二到三月。

而按明帝紀原文:二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斬達,傳其首。魏略曰:

宣王誘達將李輔及達甥鄧賢,賢等開門納軍。達被圍旬有六日而敗,焚其首於洛陽四達之衢。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縣為上庸郡,錫縣為錫郡。

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魏書曰: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帝曰:

"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既合兵書致人之術;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馬步騎五萬拒亮。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

右將軍張郃擊亮於街亭,大破之。亮敗走,三郡平。丁未,行幸長安。

我在網上檢索,有人說太和元年(227年)十月丙寅是十月初四,那麼按照干支表:

如果沒有閏月,那麼228年春季只有正月和三月有丁未日。而如果是三月,陳壽應明寫三月丁未,而不會只寫丁未,也就是說陳壽也認為曹叡應在正月就到了長安,只不過前面陳壽用了紀事本末體的雛形,先交代了諸葛亮北伐的結果,然後才寫曹叡到了長安,給讀者造成了誤會。陳壽並不只在這一處留下了這種毛病,其他地方也有,有機會讀到了再來補充。

如果當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採納魏延建議,斜插子午谷翻秦嶺奇襲長安,那麼第一次北伐就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諸葛不惑 侃侃而談的諸君不知有幾人去過子午谷呢?就這樣的地勢,這樣的地形,魏國不會設防?一萬奔襲之師,怕是沒有看到長安就被砸成肉夾饃了。再說讓你過了子午谷,你以為就是一馬平川了?神禾塬 樂遊原 鳳棲原,哪個不可以憑藉地勢堅守。pass 以上情況還有忽略冬季寒蟬,夏季暴雨等等一系列情況。 慢著這屎有毒...

假如沒有發生街亭之失,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不是真的能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第一次北伐是最有希望獲得最大戰果的,孔明第一次北伐目的根本不是什麼關中,而是涼州三郡。如果成功了,就和當年秦國東出六國劉邦東出關中的事態可謂一摸一樣了。那時天下姓啥還真不好說。不是非要滅掉魏國才行 三國是世兵制,此時曹魏兵力青黃不接,動員不出太多有戰力之兵。曹丕剛死,國家還未從國喪陰影走出,新君政務...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是逆天而行嗎?

南街空巷漸微涼 我們先說說,為何諸葛亮要在最後一次北伐 屯兵五丈原 五丈原,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為秦嶺北麓黃土台原的一部分,原上地勢平坦。南靠秦嶺,北臨渭水,東西皆深溝,形勢險要。五丈原為三國時諸葛亮北伐曹魏 屯兵用武 死而後已的古戰場。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隔渭河對陣,後因積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