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曹奐這樣立子而臣父的情況還有哪些?是否合禮按法?為何如此決議?

時間 2021-06-06 23:49:42

1樓:

這種事情很多啊!比如溥儀就是這樣嘛!還有明朝的嘉靖皇帝也是如此,為此還鬧出了大禮議,《明朝那些事》裡面講得比較明白。

出現這種情況恰恰是因為禮法。中國的傳統制度是家族制的,乙個個小家庭組成了乙個家族分支,多個家族分支最終組成家族。現實中經常會出現乙個家庭裡面因為各種原因而絕嗣的情況。

傳統文化中,沒有後嗣是很嚴重的事情,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後嗣就意味著祖先沒人祭拜,家族或家族分支就此消亡。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有了過繼的方式。沒有後嗣的家庭從別處抱養乙個孩子來繼承家業,負責祭拜祖先,保證祖先牌位前有人上香,所以也叫續香火。這個孩子一般是從家族的其他分支抱養,實在不行從外姓抱養的,也要改姓。

禮法上,這個小孩是應該斷絕與親生家庭之間的關係的,否則將來孩子長大了,把家產打包帶回原來的家,豈不是虧大了?

禮和情之間就有了分歧。一般來講,禮法最大,人情要讓道。

現實生活中呢,皇帝是天底下權力最大的人,所以有能力和禮法做鬥爭。因此,這些皇帝成年之後呢,往往對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有乙份感情,就和禮法發生了衝突。往往大臣們就要站出來維護禮法,和皇帝作鬥爭。

比如宋朝的濮議,比如明朝的大禮議等等。如果溥儀坐穩江山,日後少不得也要搞給親生父親爭個身份。

這種事情,往往以皇權的勝利而告終。這些皇帝最終都能給自己的親生父母名分。

曹睿是有親生兒子的。只不過很倒霉,被司馬懿廢黜了。總要有人來接曹睿的位子啊,那麼司馬氏就從旁支先後過繼了好幾個給曹睿當繼子。曹奐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後來的曹髦等等。

曹奐既然過繼給了曹睿,從禮法上就是曹睿的兒子,而不是他親爹的兒子了。所以沒有禮法問題。

曹奐只是傀儡,所以也沒資格沒能力給生父爭個名分,否則他爹日後多半也是要追封為皇帝的。

看歷史有個疑問,為何歷史上多是弟殺兄,子弒父,相對來說兄殺弟,父殺子比較少?

天天故史匯 歷史上多見弟殺兄 子殺父卻少見兄殺弟 父殺子,尤其是皇族中,這裡面除了親情的影響外,更多的是現實和文化的影響。皇族中發生的事一般都會記載於史書上,尤其是皇室內部發生的劇烈鬥爭。而弟殺兄 子殺父在人倫上就難以被人們接受,所以成功者往往會事後刪改史書,像唐太宗。而兄殺弟 父殺子之所以很少見到...

歷史上因改革而被報復的都有誰?

蘇東坡。王安石變法改出去,蘇東坡說步子太大,會扯蛋,於是被新黨報復一回。司馬光倒算改回來,蘇東坡說新法不可盡廢,於是又被舊黨報復一回。 生命只有一次 我的有個回覆知乎沒通知我就刪了?這樣你們還好意思批評毛時代?當代人批評當代史是利益攸關,切膚之痛,當代人批評隔代史,是事不關己,異地審判,當代人批評上...

歷史上有哪些是以刺殺成功而聞名的刺客?

KazimierzMarisa 塞爾維亞騎士公尺洛斯 奧比利奇 Milos Obilic 根據塞爾維亞的史詩描述,奧比利奇是拉扎爾大公的繼子。他一直以善於邊疆劫掠和搶劫土耳其人而聞名。因為他妻子和妻妹,也就是布朗克維奇公爵的夫人之間有矛盾,奧比利奇也和公爵發生了爭執。最後因為在決鬥中羞辱了公爵,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