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禪貶關羽為壯繆侯?

時間 2021-06-04 21:46:12

1樓:袁曹學紅樓夢

從這個諡號看,足以體現出劉禪的見識不凡。

關羽的乙個致命缺點就是過分驕傲和居高臨下,俗話說「驕兵必敗」,正好可以用在關羽身上。

關羽對待東吳來聯姻的態度,實實在在的太傷人了,孫劉兩家由盟友變成仇敵,可以說,蜀漢一方責任很大。之所以有後來東吳對蜀漢背後動刀子,東吳偏向於向曹魏示好,可以說,關羽的做人和外交方略都是重大的禍根,而後來的夷陵之敗,也是源於關羽之亡。

關羽的情商比李自成低太多,甚至可能都不如粗人李存瑁。

2樓:打個醬油

諡號是對先人的一種紀念,當然不是什麼人都有,至少,平民百姓是沒有。只有那些名臣武將,才有機會得到的。公元260年,也就是蜀國滅亡前三年,劉禪突然給許多名臣武將,進行追諡,其中戰死臨沮的關羽,也得到了乙個諡號,那就是「壯繆侯」。

關羽是壯繆侯,有些奇怪,難道不是武聖嗎?確實,近千年以來,關羽一直都被稱為武聖,怎麼會是壯繆侯呢?但是這個諡號,傳給關羽的後代了,可見諡號不假。

壯繆侯到底是乙個什麼諡號呢?據記載,武而不遂稱為壯,也就是說本領非常大,本領沒有發揮出來;名與實爽稱為繆,也就是說名聲與實際功績不相稱,總體意思就是說關羽這個人呢,本事是非常的大,但是潛力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社會名聲和實際的本領有些不符,最終,劉禪給了關羽乙個這樣的諡號。

壯諡侯是乙個好的諡號嗎?其實,不算壞,但是也不算好,如果和其他的人相比,就不太好。比如,張飛是恆侯,馬超是威侯,黃忠是剛侯,趙雲是順平侯,總體來說,他們都比關羽好太多了,那麼盛名之下的關羽,真的是難符嗎?

為何得了乙個這樣的諡號呢?

被後世稱為武聖的關羽,到底做了哪些赫赫有名的功績,讓世人覺得不愧為武聖呢?其實根據歷史記載,實際功績確實不多,但是也有一些,至於沒有記載的,也就無從知曉了。

誅殺顏良投靠曹操的關羽,隨曹操一起抗擊袁紹,恰好碰到橫行無忌的顏良,當顏良還在狐疑,關羽是否過來投奔的時候,被關羽以迅雷不及掩耳,給擊殺了。至此,曹操的白馬之危得以緩解,誅殺顏良的功績,讓關羽獲得了漢壽亭侯的爵位,從此,關羽不再是白身,擁有正式的官方身份。

顏良是河北一帶,赫赫有名的將領,為袁紹統一河北,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袁紹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將,能夠獨領一方。他的死成就了關羽的功績,百萬軍中取上將人頭,如探囊取物,名聲一時響徹大江南北。

水淹七軍在關羽猛烈的攻擊下,眼看樊城無法守住。曹操派於禁統帥七軍,援救曹仁。適逢大雨,關羽決堤水淹七軍,于禁抵擋不過,乞降。

剛烈的龐德,視死如歸,結果被關羽陣前斬首,七軍全軍覆沒,威震華夏,曹操膽寒,差點遷都。

後來,敗走麥城,成了關羽一世威名的落幕,身死臨沮,卻成了一場悲壯的結局。這也是劉禪為何稱關羽為「謬「的緣故,畢竟身死臨沮,有本領,最後沒有機會發揮出來。

再後來,歷經唐,宋,明,清,各個朝代,當時的統治者,為了統治的需要,迫切需要塑造乙個忠義無雙的的典型,那麼充滿爭議的關羽,被他們選中了,經過各個朝代的拔高,最後關羽就成了武聖,而不是最初的壯繆侯了

3樓:開天闢海

追封說明認可關羽的地位,壯繆說明不滿關羽的作為。

拿荊州你是配角,丟荊州你是主角。就這還想要個好的評語?沒翻你當年降曹的舊賬就不錯了。

多虧了曾經的知乎使用者「關銀屏」,現在多數淑芬們終於不敢直接宣稱「繆」通「穆」了。

作為替代,他們提出了另一種理論。

我給你們翻譯一下:

史書說,張三就是個xx。結合張三的履歷來看,說他是個xx也確實不冤枉他。現在有人告訴我們,雖然xx是罵人的詞,但你怎麼知道當時也是罵人的詞呢?

萬一在那個年代是誇人的詞呢?雖然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但是這種可能性是有的。

以上出自某「專業」答案。

說真的,要不是看了一眼答題人,我還以為又是炎海飛雪寫的。

4樓:歪史

諡號,是乙個人死後的人生總結,古人有云,蓋棺定論!諡號大概就是定論。人死如燈滅,古代,那些功臣良將逝世以後,皇帝會賜諡號給這個人,往往一字或者兩字,用來評價這個人的一輩子。

雖然說蓋棺定論,人死後有了乙個諡號,後人往往會解讀出不同的意思,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詮釋這個諡號的真實涵義,最為典型的莫過於三國時期劉禪給關羽的諡號:壯繆。

景耀三年,劉禪追諡關張趙馬黃等早期的一些重要大將,其中關羽的諡號是壯繆。正是這個諡號,讓後人爭議千年,有的人主張這是乙個美諡,是誇獎。有的人認為是乙個醜諡,屬於貶損。

關羽本人肯定是不在乎美醜了,畢竟他死了40年之後才有了這個諡號,所以無關緊要。不過,這個諡號的美醜卻關係到蜀漢官方對於關羽的最終評價,事關劉禪和蜀漢的官方態度,後人到是很在乎,也在爭論這個!

然而後人只能根據寥寥無幾的文本來望文生義,不同的人詮釋自己眼中的這個諡號,最後兩極分化。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壯繆兩個字的釋義不同,乙個是美意,乙個是惡意。

導致的結果就是,認為重點是壯的人覺得,蜀漢官方的態度是誇讚關羽,認為重點在於繆的人認為,蜀漢的態度是貶損。雙方根據諡法解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根據先秦諡法總結,壯的解釋是:威德剛武曰壯;赫圍克服曰壯;死於原野曰壯;勝敵克亂曰壯;好力致勇曰壯;屢行征伐曰壯;武而不遂曰壯;武德剛毅曰壯;非禮弗履曰壯。至於繆,名與實爽曰繆;傷人蔽賢曰繆;蔽仁傷善曰繆;武功不成曰繆;名實過爽曰繆。

歪史以為如何正確理解關羽的諡號,首先要搞清楚這兩個字的背後意義,主要就是劉禪選擇這兩個字背後代表的意義,諡號自然是為了闡述乙個人的功過的,也可以闡述生平,壯究竟是什麼,繆究竟是什麼!比如壯,他代表那個意思,究竟是武而不遂呢還是威德剛武呢?

光看壯,諡法的解釋就是好幾個意思,有誇讚的,有貶損的,而繆呢,完全都是醜諡,名不副實,武功不成等都是繆的解釋。

現在爭論最多的,還有乙個點,在先秦時期,繆和穆是通假字,兩個混用,如秦穆公,先秦就做繆公,所以很多人以此認為這個繆實際上是穆的意思。如果是穆,那一下子就好看多了,布德執意曰穆,中情見貌曰穆,實打實的褒獎。不過,當時吳皇后逝世後,劉禪給的諡號是穆,很明顯和繆不相同,說明,最少在蜀漢,穆和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字,所以認為繆是穆,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兩漢時代,諡號依然非常嚴格,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獲得諡號,尤其蜀漢,也就十多個人獲得諡號,相對來說,是非常珍貴的,所以當這幾個人的有了諡號,當時的人都認為是殊榮。

《趙雲傳》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雲乃追諡,時論以為榮。顯然,蜀漢當時的人並沒有人認為這個諡號是有問題的,最少表明,這個諡號不是惡諡,而是肯定、很公平的評價。也說明當時人認為有諡號是殊榮,因為實在太少,而不是說這個諡號是殊榮誇獎的意思。

我們參看關羽的人生功績,主政荊州,襄樊大戰,前期威震華夏,後期因為呂蒙偷襲荊州而功虧一簣,最後敗亡,非常符合武功不成,分明是當時關羽發其襄樊之戰而後敗亡的真實寫照,這就是繆字的本質含義,是真實描寫,不是惡諡。

而壯呢,一樣選的是武而不遂的解釋,因為襄樊之戰的失敗而前功盡棄,威震華夏的成果化為烏有,但是他的功績也不能因為敗亡而抹殺,作為蜀漢前期的重要人物,並不能因為一次失敗而完全否定。

歪史認為,關羽的諡號就是選武而不遂曰壯、武功不成曰繆!關羽的主要功績就是襄樊之戰威震華夏,然而虎頭蛇尾,最後殞命疆場,身首異處,正是武而不遂和武功不成的解釋。劉禪對關羽的態度,沒必要貶損,也沒必要誇讚。

畢竟,關羽自身帶有足夠多的亮點。

再者,劉禪追諡前期功臣良將,在諡號裡面做文章,玩文字遊戲,給乙個看起來褒獎,實際上是貶損的諡號,一生鞍前馬後追隨劉備,最後殞命疆場,論能力,蜀漢鮮有超過他的,論忠心也是忠心不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樣的人如果貶損,那麼蜀漢其他的人怎麼想?

關羽對於蜀漢的重要性,或者說關羽在蜀漢的地位,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在赤壁之戰後,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尤其獨鎮荊州以後,關羽是當時天下除了曹操、孫權、劉備之外最有權勢的人,也是蜀漢除劉備之外的第二號權勢人物。這樣的人能給乙個惡諡?

何況,關羽敗亡,不是他的本意,他的目標也是恢復漢室,是劉備的股肱之臣,因為戰敗而亡,他給乙個惡諡,那劉備夷陵之戰大敗而回,該如何評價?不能厚此而薄比吧,作為乙個皇帝,雙標不能玩得這麼明顯。

所以,歪史以為,劉禪給關羽的諡號在於肯定他,但是沒有褒獎也不存在貶損,而是非常切合的諡號武而不遂曰壯、武功不成曰繆!

5樓:

換乙個角度的話,這件事其實也沒啥奇怪的。

《雲別傳》: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就史料原文來說,前面四個大字寫的清清楚楚「謹按諡法」。

所以,誰能說下這「克定禍亂曰平」出自什麼諡法?

沒有的,但不奇怪。

諡法本就由人制定和總結,「繆」在現存的諡法記載中可能屬於惡諡,但在當時蜀國賜諡的詔書中,未必就是惡諡,也可能是平諡,甚至美諡。這完全取決於統治者的意願,統治者有權修改和增設諡法的用字與解釋。

南朝以前「隱」屬於平諡,蕭衍賜給沈約就變成醜諡。後來議諡蕭子顯時候,有「恃才傲物,宜諡為驕」的說法,於是諡法歷史上首次出現「驕」這個諡號。北魏給高佑議諡「不遵上命曰靈」,這是「靈」字的新解。

只要明白諡法不過是不斷的總結過去,便沒必要拘泥於必須用今人所知的諡法來解釋所有問題。

況且,沒人規定蜀漢必須要用今人能看到的諡法和諡法解釋。「克定禍亂曰平」已經證明蜀漢採納的諡法存在這種區別。

因此,自然存在蜀漢官方採用的諡法對「繆」有不同解釋的可能。

6樓:

我路過,瞎說一句湊湊熱鬧。我三國志沒讀過,三國演義胡亂看了一些,熱衷於發明二手歷史,在這個前提下,我覺得——劉備入川後,關羽有自立的傾向,即使貫徹東聯北拒,保得荊州不失,荊州也未必姓劉。

7樓:清都山水郎

這個問題我不懂,但是,引出了乙個我思考過的乙個問題。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我看有的地方寫做秦繆公。那麼關羽的壯繆會不會是壯穆,模擬於岳飛的武穆?

我也不太懂哈,大家切磋。

為什麼部分人認為劉禪聰明?

故事檔案局 章武三年,三月,成都的桃花開了。我想到了三歲那年荊州的桃園,桃花也是這麼絢爛。我揮舞著木劍在桃園邊的小湖上和張苞 關興追跑。我爹笑笑說 別鬧。我爹摸了摸了關興的頭說 今日桃花爛漫,像極了我們兄弟三人結拜的那天 不如 你們三人今日效父輩事,結為異姓兄弟,自此之後相互扶持,不可兄弟鬩牆。那天...

為什麼關羽會孤軍北伐?

雁默 關羽北伐,在軍事上屬於 奇襲 為什麼關羽會孤軍北伐 這個問題隱藏的是 這應該是實現隆中對的犄角戰略。因為有這樣的預設,所以關羽 孤軍 才會顯得奇怪。然而,這預設根本就是錯誤的。關羽北伐是實現隆中對戰略這種論點,毫無根據,也不合邏輯,因為隆中對的犄角戰略有乙個先決條件,就是 天下有變 事實上,天...

曹操對關羽這麼好,關羽為什麼還要去投奔在當時沒有前途的劉備?

飽吹餓唱 因為關羽是很有能力的性情中人,有能力,則心高,性情,則小中見大易喜易怒,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曹操答應過的秦宜祿老婆事件,不僅沒有兌現而且納為己有,這樣的事情,在有的大將來看或許就是個雞毛蒜皮的小事,但以關羽的個性,應該是足夠給曹操定性評價了 小中見大,此人不足以託付 採姑娘的小火柴 腦補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