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天啟帝朱由校?

時間 2021-05-07 04:26:56

1樓:瓦剌戰神朱祁鎮

乙個死的時候才23歲的毛頭小夥子懂得還用魏忠賢制衡東林黨?那是不是我23歲親征瓦剌也是利用王公公制衡文臣武將啊?你當明朝皇帝個個都是朱厚熜?

這貨也就是死的早,多活十幾年名聲比我還要爛得多。

2樓:林登萬

我就想吐槽一下:歷史評價是乙個很主觀很沒意思的東西。

舉兩個例子:王安石和太平天國。

王安石自有宋八百年來都是妥妥的奸臣小人,像朱元璋這種政治家和王夫之這種歷史學家都是這麼評價他的。但是進入近代以來王安石的評價直接逆轉了,變成了偉大的政治家,無畏的改革者。你說哪個更正確?

明明王安石的史料沒發生什麼變化,歷史評價卻來了乙個兩極反轉,你說歷史評價這東西有啥意義嗎?

另乙個就是太平天國了。在傳統評價,在傳統評價中,太平天國就是賊寇,妥妥的反派。而某個年代時他們卻是偉大光榮正確的農民起義領袖,而那個年代過去後太平天國的歷史評價又有轉回傳統的趨勢。

其實歷史評價本身沒啥意義,有意義的是當下主流的歷史評價所透露出的意識形態。所謂歷史就是上層建築,是意識形態的產物,可謂信然。

3樓:光光

一般書上都是這種態度

天啟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乙個災難時期,在明朝沒出息的統治者中,天啟皇帝的名聲最壞。

還沒見到明史方面有名氣的學者寫書試圖拔高天啟和魏忠賢的。

網路上的爭議就當它不存在吧。

4樓:雪之夏

中國主流史界對他評價一般,什麼木匠文盲等等。我的史學水平比不過權威,但我覺得其實他還算維持了明王朝的基本盤。

遼東那邊靠用孫承宗,袁崇煥基本是穩定了,當時西北百姓還能有口飯吃,全國也沒有什麼大的叛亂,內部靠魏忠賢搜刮點錢。

當然明王朝最主要的問題,比如土地兼併嚴重,朝廷貪腐依舊沒得到解決,當然這事也別指望朱由校能解決。

所以他在表面上工作是差不多做好了,明王朝也還過得去,但這根本問題沒解決亡只是時間問題。

5樓:兆 愚

當皇帝是及格的。

他的好弟弟要花十七年才能把北京折騰完蛋。

天啟朝的遼東戰事雖然不順利,但也基本穩定,流寇還真只是小山頭當個大王。天下局面完全沒有崩壞的樣子。

6樓:leap

能說什麼呢。

首先大坑已經被他爺爺挖下了 1 不喜歡長子,又沒那個魄力換人。結果基本上就是冷虐待:父子情淡薄,物質待遇缺乏,教育不重視,更談不上給太子搭個合適的班子以及鍛鍊的機會了。

2 後期不給內閣放權。 結果就是首輔形同虛設,沒權力沒威望,在後來沒給繼任者帶來足夠的幫助。

接著他老爹把坑挖的更深了,乙個月就死了。

於是熹宗在毫無思想準備,教育程度嚴重不足(以皇帝的標準而言)又沒有能幹輔臣協助的情況下就登基了,而此時明朝已經是風雨飄搖了

熹宗的心性也不適合當皇帝

7樓:赤焰烏

只要好好看書都知道山海關外是哪朝丟的,老百姓讓壓榨到極限要大規模造反是哪朝幹的。

不過某圈後金野戰都贏不了明軍了,還能說什麼?我大明不過付出了全軍覆沒的代價就殺了八旗多少多少人,如果不是後金會亡靈召喚我大明就贏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還能說什麼?失敗者的藉口比羊身上的毛都多,比光線的折射角度都刁鑽。

8樓:填坑者

魏公公是個做實事的人跟東林黨那幫廢物可不一樣,遼東在萬曆的時候崩潰了,可是在魏公公的經營之下基本穩定,滿桂趙率教是可以在正面戰場擊敗後金的,天啟要是活的久一點明朝大概率不會亡國,可惜崇禎一上台砍了魏公公,自己不懂政治與軍事,任用袁崇煥這種人品低劣又無能的小人,遼東這苦寒之地,你根本就不用進攻,守著山海關拉著蒙古北韓毛文龍一起把後金困死就完了,圓嘟嘟一上台跟錢龍錫合夥弄死毛文龍,又坐視後金征服北韓蒙古,得到了蒙古的力量後金才真正成為乙個無法徹底征服的力量,這袁崇煥之罪真是罄竹難書,實乃滿清入關第一功臣

9樓:靈泉

自學成才的英年早逝的明憲宗弱化版,沒有平衡好朝政。但是,掌控好了打手集團。積重難返的問題,天災人禍,吏治腐敗,不是他短時間能解決的。治大國如烹小鮮,還是徐徐圖之為好。

10樓:15345678446

我認為是個聰明愛玩自私但是起碼能鍛鍊成及格君主但是還沒鍛鍊成那種人的皇帝,就從他的奏章來說,很難說這人沒有乙個皇帝的能力,起碼知我感覺這人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但是從他挖空地方存銀只為了修三大殿來說,又讓人覺得這個人沒有與人民為一體,從他對待親王來說更是雪山加霜加重人民負擔,根據歷史來說,他走在了文人的對立面(這個不是說天啟是好的),但是這對他的評價很不好,要不然紅丸案的朱常洛幾乎沒做什麼事,天天床上運動還能得到好評呢?這麼說吧,他的上限是明憲宗,但是明憲宗這種皇帝也不是隨便出的(個人認為是永樂以後的第三皇帝有人給宣德,但是因為英宗的關係和教育太監讀書和放棄更多的土地(儘管有人指出這是個好方法)),下限來說,我認為起碼比崇禎和建文皇帝和英宗強的多 ,總體來說我認為排在這幾個皇帝前面是沒問題的至於有為之君沒有事實依據還是不亂說了。

11樓:照怕水熜克金

我該說他幸運還是不幸呢,20出頭就英年早逝,但同時也躲過了滅國之災。首先,朱由校肯定是貪玩的,畢竟年輕人嘛。其次,題主說的牽制作用,這個也不好說,畢竟我們都是事後諸葛亮,或許皇帝壓根沒有意識到,就覺得太監對他好,所以他也對太監好。

總的來說,我還是覺得朱由校挺可惜的,死太早了。

12樓:喬見鬼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一種說法:用魏忠賢來平衡東林黨。

東林黨與以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並無本質區別,他們的行為都是在排除異己,黨同伐異,爭權奪利。雖然滿口仁義道德,貌似忠良,但他們的政治主張於治國施策、解決朝廷問題方面都無任何幫助。

明末已經是內憂外患,如果讓東林黨把持朝政,實施他們的政策主張,明朝只怕會滅亡的更快。

天啟皇帝朱由校是不是真的很蠢很單純?

天啟帝朱由校並不愚蠢,我們現在看到的他是乙個 木匠皇帝 是乙個懂得藝術的皇帝,但是他並不是乙個單純的皇帝,更不是乙個沒腦子的皇帝。魏忠賢是在天啟年間壯大的,成為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的九千九百歲,各地為其建造生祠,就連袁崇煥這些都沒能倖免。這些事情天啟帝朱由校並不是不知道,他心知肚明,但是明朝後期文官...

如果天啟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命長些,明朝會那麼快覆滅嗎

用生命在耍帥 南明都可以苟延殘喘地活著,更別說崇禎天啟了,不是不肯這樣嘛。魏忠賢能當到了九千歲,建生祠,歷史上絕無僅有,你想想啥概念,能感受到大明已經病到骨頭裡了。就算後面天啟殺掉魏忠賢,也挽救不了。天啟放任宦官至此,殺不殺魏忠賢,水平能有多高?後面天啟不殺魏忠賢,魏忠賢既然都做到九千歲了,說不定再...

朱由檢 朱由校兩兄弟之間誰的能力更強?

天啟剛即位的時候,瀋陽還在明朝手裡。天啟二年,後金就已經清空了關外所有的明朝據點。我在地圖上稍稍卡了一下。如果崇禎真的向他這個好哥哥看齊的話,那麼照著他這個好哥哥的失地速度,崇禎四年之前八旗就應該推過了曲阜逼近徐州,皇太極可以和衍聖公談笑風生了。 信之湯湯 乙個好漢三個幫,可看看大明朝,自從朱棣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