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張士誠?

時間 2021-05-07 00:25:52

1樓:

張士誠是個人傑。

有人很喜歡說他不如朱元璋。我感覺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本身不屬於同一體系的。

相對於朱元璋而言,張士誠不屬於紅巾軍體系。

所以張士誠的所成長的環境遠不如朱元璋來得好。朱元璋相當於上的是清華北大重點培養,張士誠基本上就是野雞大學自學成才。

所以兩個人的境界就有了本質的區別。相對而言,這在前期還顯現不出來,但是越到後期就越致命。

2樓:「已登出」

張士誠是個典型的蘇北人。

張士誠老家是現在的江蘇鹽城市大豐區白駒鎮。這地方建國後由揚州分出,劃給鹽城來扶植鹽城經濟的。張士誠生在大豐,發家在泰州,暴富在蘇州。

他發財之後就不思進取,整天花天酒地了。可以看做是強化版的劉強東。

3樓:森推月下門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朱元璋是真龍猛虎。張士誠則是小富即安的地主頭,有勇氣,有人氣,卻無爭奪天下的氣量。吳地無險可守,有財氣,卻無王氣。辛辛苦苦經營,到頭來都是便宜了他人

4樓:ac8869221

陳友諒與張士誠是朱元璋遇到的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對手,在朱元璋打下應天之後,與這兩位做了鄰居,由於搶占了張士誠的地盤,自從朱元璋進駐應天的那天起,張士誠就沒有放棄過對朱元璋的討伐。陳友諒是個有野心的梟雄,為了實現自己的霸業兄弟可殺、頂頭上司也可殺,殺朱元璋更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而朱元璋通過多年的經驗也對兩人作出評價:

張士誠器小,陳友諒志驕

朱元璋在應天扎穩定下來以後,就考慮如何擴張自己的勢力,但想要擴張勢力就必須把自己的這兩個鄰居給解決掉。而關於先對誰下手,手底下人與朱元璋產生了很大的分歧,手下人將士普遍感覺應該先對張士誠先手,因為張士誠所佔之地較為富庶,而且相對於陳友諒,張士誠的實力也更差一點,攻打起來也比較容易一點。但朱元璋卻持相反的觀點,並且最終力排眾議,決定先打陳友諒。

朱元璋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決議,主要就是基於自己對兩個人的認識:張士誠是鹽販子出身,骨子裡是個小商人,雖然佔據富庶之地,但野心其實並不大,所圖的不過是乙個安穩富足的日子,只要不把他逼急就不會給你玩命。而陳友諒則不同,此人心狠手辣,不知道義為何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只要自己與張士誠開展,陳友諒必然會趁機攻打自己,到時候腹背受敵,失敗在所難免。

後來的事實證明,朱元璋的判斷完全正確,在與陳友諒的爭鬥中,張士誠只是象徵性的討伐一下就回去了。

朱元璋平民出身,起義前當了多年的放牛娃、和尚,沒有讀過兵書,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能夠對局勢把握如此之精準,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也正是因為朱元璋近乎天生判斷力,他才能最終實現雄圖霸業。

5樓:煮酒

東南形勝,他得其財,朱元璋得地利,陰差陽錯地三吳門戶江陰鎮江都沒能拿到手,只能以湖州平江為險,長江以北,理論上是均勢,巢湖水道為朱元璋所有,二人平分揚泰這條向北水道,朱元璋得大運河,張士誠得裡運河,海堤這條陸上便道還有海道為張士誠所有,總體張士誠江南江北轉運兵力比朱元璋相當,但內河水軍轉運是極慢的,周軍分割為兩大江南江北戰場比較明顯,採取總體自守相機攻取揚州鎮江的戰略是比較合適的,未攻取鎮江揚州前張士誠地理上不可能像陳友諒一樣齊集所有主力找朱元璋拼命,如果僅憑一半實力就能擊破盤踞江西安徽還有金陵朱元璋,那是不是張九四英雄氣太破表了?

朱元璋的評價是出於他自己的角度,等他擊破陳友諒,整合完漢軍水軍,放大周軍內河水軍戰略轉運弱點,毫無疑問張士誠敗局已定,鄱陽湖水戰之前張士誠集結一半主力在不利地形不利軍力下找朱元璋拼命反而有一兩分風險,可從張士誠的角度看,天下割據的並非只有朱元璋乙個,這麼幹就算打敗朱元璋奪取金陵為別人火中取栗的風險極大。

6樓:量墨

守成有餘

早生了兩百年,要是讓他來代替嘉靖萬曆

那我可就吹一波:終我大明,無昏君

還得回來補一句:

朱祁鎮不算大明人,他是蒙古人。

7樓:溫潤如玉

施耐庵是張士誠同鄉,早期入幕張士誠,後對張不圖進取,不聽勸柬心灰意冷,憤而出走隱居鄉里寫成《水滸傳》。張士誠前期創業似晁蓋,後期是宋江原型,接受元的招降後又反覆不定,對百姓仁義,執政治理地方水平在各路反王中最高,亂世之下江東百姓基本能夠安居樂業。基業穩定後偏安蘇杭富貴地,小富即安,不圖稱霸天下成就帝王之業,照武行者說法冷了手下弟兄們的熱血雄心。

最後面對老朱勸降,戰鬥到底,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不失大丈夫英雄本色。

8樓:現在過去是將來

謝腰!不懂!只知道有這麼個人。

可以結合清帝退位後,各省割據來對比看。

自始皇統一六國開始,統一華夏就是政治正確!不要只看區域性!

9樓:司宵子

朱元璋:士誠器小易盈。意思就是張士誠戰略狹隘,胸無大志,容易滿足,小富即安。

張士誠作為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其在反元鬥爭中所起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他在江浙地區建立政權後,也實行了一系列恢復經濟和民生的措施,減輕了許多農民的負擔。

張士誠是不是宋江的原型不知道,但是宋江是無法和張士誠比的,張士誠雖然失敗了,但他仍然是乙個英雄。而宋江只是乙個小人,偽君子而已。

為什麼張士誠不在鄱陽湖之戰時攻打朱元璋?

因為當時的實力對比是陳友諒大於朱元璋,張士誠打朱元璋,陳友諒贏了就能放過他?其實他最好的辦法是廣羅兵馬,與朱元璋假意聯盟,再勾結一波元廷,反正陳友諒和他隔著,一時也顧不上他。無論誰贏,立馬出兵吃下朱元璋的地盤。朱勝則失去後方,陳勝則雙方實力持平,足以僵持。當然,這都是馬後炮,這種東西,對於時機的把握...

為什麼「壞人」陳友諒和「好人」張士誠都失敗了?

我也喜歡 明朝那些事兒 如果說史書都是客觀的 這一定是不客觀的。我們就從現實,身邊的角度來看好了。你說乙個企業做到成功 就以成功上市為標準吧 能簡單以好人和壞人為標準來衡量嗎?我覺得,所謂成功具體到某乙個人身上,就是各種因素加在一塊,帶有一定的偶然性。用當年明月先生的話說,就算不是朱元璋,也會是王元...

假如朱元璋 張士誠 陳友諒三人再次相聚,他們會聊些什麼?

陳友諒 現在辦一點事情真難。老大總是疑心疑鬼,看的不遠,跟不上節奏。朱元璋 是啊是啊。那該怎麼辦呢?張士誠 身為員工,就要踏踏實實幹活。老闆讓你做,就好好做,別想得太多。陳友諒 你能說我想得太多嗎,快沒資金了。而人家北面老牌團隊又重新聚攏了一大波人馬。朱元璋 是啊。我給老闆賣命那麼久,幸好賞給我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