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到死都不稱帝?

時間 2021-05-06 11:09:06

1樓:愛吃肉夾饃的小妹

因為他是曹操啊!

雖然曹操同志一輩子都被對手罵作"奸賊",恨不得食肉寢皮,可他心裡卻一直以大漢忠臣自居,從小接受的君臣教育,使他不敢觸碰最後的底線。

作為熟練的政治家,大漢的丞相,魏王,軍政大權全在自己手裡,當不當皇帝有什麼區別呢,曹操幾乎一生都在南征北戰,等到穩定下來,已經是風燭殘年,早就看穿了一切,曹操死後,曹丕迫不及待的當了皇帝,比起曹操稚嫩多了,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曹操追求的是夢想是一統天下,開萬世太平,可致死都沒有完成:孤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皆滅,只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曾剿除。追求的是大功業,而不是什麼虛名。

曹操一生除了喜歡玩弄政治和人妻,還真沒其他的愛好。

2樓:tommstein

首先,不是皇帝的職位,享受著皇帝的待遇,沒有必要引起別人的反感。

其次,曹操年輕時候就想著做個忠臣,一直想要墓碑這樣寫:漢征西大將軍曹操。內心還是希望歷史上留下點好名聲吧!

第三,天下沒有統一,曹操不願意當個不完整的皇帝。

第四,漢獻帝是自己女婿,老丈人不好意思搶女婿的位置。

第五,年輕時候沒能力當皇帝,年老沒必要當皇帝。把機會留給兒子,讓兒子有足夠的資本(所有人都有從龍之功,可以都可以得到封賞)去籠絡人心。

第六,東漢氣數未盡,如果曹操稱帝,必然成為眾矢之的。拿隋末的宇文化及說,原本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過幾天逍遙日子。可惜讓權力沖昏了腦瓜,想得不好了,竟想過把皇帝癮,結果呢,賠上了自己的老命,還順帶把妻兒老小帶進了墳墓。

曹操是個夠聰明的傢伙,鍋裡的肉沒煮熟,當然不會用勺子往出撈。

3樓:荀攸

「文若,孤無甚負於你——為你,孤一世未曾稱皇。」

不管別人怎麼認為,我始終堅信,曹操只願當「周文王」,是為了九泉之下,無愧於荀彧……[刀]

4樓:38324

天空黑漆漆的,像是澆了一池墨,幾顆並不閃亮的星星點綴其中。鬍子花白的老人坐在露天的酒桌前,以天為伴,一杯又一杯間不由得臉頰微微發紅。

「孟德,來了就出來喝兩杯吧。」老人依舊是舉起酒杯,對著蒼天,亦或是對著遠去的故人,一飲而盡,彷彿剛剛的話不是他所說。

隨著沉穩的腳步聲,乙個並不雄偉的身軀來到了酒桌前。「文若啊,我的子房吶!今天在朝堂上,你為什麼帶頭頂撞我,譏諷反對我封王的事。是我慢待你了嗎?」

「孟德,你這些年徵袁術,斬呂布,滅袁紹,破劉備,一統天下之一半有餘。於漢室乃中興之功,於百姓成安居之勢,倘若有幸名留青史,難道不是萬代傳頌嗎?你還不知足、想要封王稱帝嗎?

」說罷就欲端起酒樽。

曹操一把奪過金樽,一飲而盡。飲罷,將金樽狠狠地擲於地上,「自古而來,立這麼大功的人,有乙個子孫得以善終的嗎?」

「你那兒子蛇心蠍膽,你那家臣鷹顧狼視,你還用擔心他們不為自己謀後路?你還用擔心他們不會謀奪帝位嗎?一代人幹一代人的事,還不夠嗎?

」荀彧說到激動處,不由強行站起身來,指著曹操罵道「幾代子孫的感懷,和留名千古,精明的曹孟德竟然也分不清了嗎?」

曹操沒有接話,踱步向門外走去。

「帝我不稱了,孫劉我不管了。明日,我送你份大禮,忠貞之名留給你,惡人我來當!」

次日,丞相賜空盒於荀彧,一代漢臣荀令君自盡而亡,畢生做到了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實。

八年之後,一代漢臣曹孟德西去,畢生不曾行篡漢之事。他不是魏武帝曹操,他是漢相曹孟德。

5樓:大漢昭烈

球員A帶球一路披荊斬棘、高歌猛進,正準備突入禁區,邁開大腳,發現防守隊員從四面八方包夾而至,有的甚至準備來個犯規滑鏟,寧可紅牌下場也要把球斷掉。

球員A只能把球往後一撥,稍給了球員B,解決了防守隊員的掣肘,球員B接過球后奮力向前,直搗黃龍,破門得分,贏得比賽。

那麼,就算球不是由A踢進去的,球員A、B代表的球隊目的依然是進球贏得比賽;球員A在突入禁區之前的所有努力當然也不是白費的,只是最後的射門由B完成罷了,論跡不論心嘛。

所以為什麼曹操最終都沒有稱帝,難道真是因為荀彧長了一雙憂鬱的眼睛?

6樓:Cerptcte

216年曹操稱魏王以後,各種禮制離皇帝已經只差一步了。217年立曹丕為太子,後事也已經塵埃落定。但是218年開始,曹操就在長安、漢中奔走,219年又要遙控樊城戰事。

220年初,終於解決了關羽,理論上有機會朝最後那一步衝刺,但曹操自己也掛了。上帝視角來看,220年戰事很少,曲演在河西的叛亂直接被蘇則郝昭幾個人自行搞定了,於是曹丕即魏王后不到一年時間,就代漢稱帝,可見如果曹操多活個一年兩年,事情基本就會朝那個方向走去,不會有太大差別。

7樓:火龍果

曹操並不想稱帝,而且曹操189--199年的操作,注定了其職業生涯上限,不具備稱帝的條件。

稱帝需要達到什麼狀態?很簡單,戰功無數,任賢用能,盡早使天下或至少北方統一,休養生息。

曹操可並沒有做到後半段,前者也是毀譽參半。不說別的,諸葛亮張昭等人,就是曹操給浪沒的。。。至於北方統一,我只能說,如果曹操189--199這段沒有反覆出么蛾子,那麼其實河北地區4年甚至3年就可以統一(官渡不缺糧,而不坑降卒,202年冀州旱災前去支援。

)那麼這樣的環境下曹操是有稱帝的條件的。

然而曹操到真正統一北方,其實已經是213年了。這時候的曹操內憂外患不斷,稱帝更是會授人以柄。再加上曹操自己一直都認為「廢立之事天下之之不祥也」所以他最終沒有選擇稱帝。

8樓:鏡裡朱顏

我覺得主要是赤壁戰敗,年長體弱精力不足,王莽袁術等反面教材及大漢天命所在這幾點。

試想曹操赤壁大敗孫劉,或者像武則天那樣長壽,82-66,十六年的時間,曹丕在位不過七年,若假魏武十六載,天命在漢或魏?

9樓:aogutu葛忠濤

第一,曹操的性格比較隨性,能擺脫秦始皇締造的第一人榮耀,不稱帝就不稱帝,不會思想煎熬太多。

第二,曹操稱不稱帝都要面臨未來家族敗落被清算的風險,那麼,自己反正對稱帝沒啥執念,就留給後人有事做。自己加官加到底了,已經把後人可以做的事做的差不多了,就留個稱帝的事給後人吧。

無論後人稱不稱帝,都還可以圍繞著稱帝的事做事。就等於果實只要還在樹上,雖然果實所有權早就到手了,但只要還沒摘,大家都還會抱有觀望的一絲姿態。一旦把果實摘了,就等於賭局結束算賬了,算完賬就要開始下一局了。

曹操自己不稱帝就是因為對新的一局沒有很大把握。曹丕要是不稱帝,就可以兩條路努力,要麼在威脅要稱帝的路上努力,要麼在真的稱帝後的路上努力。

曹丕稱帝了,那留給他後代就只有死守帝位一條路了,聚焦了。

生存不是結果論,它是時長延續路,

功高不功高,影響延續的路子選擇餘地,

稱帝不稱帝,影響延續的路子選擇餘地。

每個人境況不一樣,

曹操是要拖延在這一局,

劉備是要期待新的一局,

孫權是握著籌碼觀望入局時機,

所以對稱帝的選擇不一樣。

10樓:gunsroses

聽易中天的乙個觀點,三國之前是門閥貴族的時代,各大家族靠互相舉孝廉做官,壟斷仕途,東漢末年的亂世導致曹操(太監的孫子),劉備(前好幾代就沒落的貴族)等軍閥登上歷史舞台,特別是官渡之戰軍閥還大勝了門閥。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寒門子弟沒有上公升通道的話,軍閥治國還得依靠門閥的支援,曹操一生都沒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沒稱帝。

他兒子曹丕最後為了稱帝只能用九品中正制向門閥妥協,換取門閥的支援。最後稱帝的後果是讓門閥重新掌權,司馬家族把曹家廢了。

緊接著的東西兩晉又是門閥大族的天下,,直到隋發明了科舉制,才讓寒門子弟逐步取代世襲貴族,讓官僚階層取代門閥掌權。

為什麼曹丕稱帝,背罵名的卻是曹操

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很多人有個誤解,就是 魏國是曹丕建立的 曹吉利一輩子都是漢臣。實際上,魏國就是曹吉利本人建立的,這個時間比曹丕正式廢漢要早許多年。魏國開始是 公國 後來公升級 王國 再公升級還能是什麼?當然是 帝國 了。曹吉利建立魏國,直接將漢 帝國 的大片優質領土私有化,以魏國國君的身份兼任漢...

為什麼拿破崙稱帝就是偉人,袁世凱稱帝就遭人唾棄?

曹操打了一輩子天下,最後都沒敢稱帝。他袁世凱就改了個旗號,就敢稱帝?況且你也不看看他奪的是誰的革命果實,孫國父啊。沒有孫國父,還能有我黨的今天嗎?拿皇對外輸出資產階級革命,影響了歐洲幾代人的思維,動搖了歐洲封建體系。袁世凱對人類發展進步並沒有多大意義,當代中國政治人物還只有毛對政治概念的一些創造產生...

曾國藩為什麼不稱帝?

洋芋炒土豆 一 大清咸豐四年 公元1854 年 的一天,煙浪滾滾的江面上,一位渾身濕透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搖曳起伏的小船中瑟瑟發抖。船上幾名神色各異的小兵悄聲的交頭接耳 Oh my god,他居然跳江了,幸好咱們手快啊!濕身的男子對這幾位不置一詞,心裡卻暗自讚嘆起自己的演技來 這求死之心演得多麼真切,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