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沙苑之戰高歡的東魏戰勝了宇文泰的西魏,那麼歷史的走向會如何?

時間 2021-05-31 17:16:34

1樓:

這麼說吧,高歡的東魏繼承了北巍以來所有的矛盾與暗雷,時不時就會暴雷

而西魏等於「重開秦漢天」,公司的經濟體系、政治體系乃至軍事體都是全新的,沒有任何一件政治負擔

2樓:佛狸

以高歡幾個兒子的神經病,加上短命,一兩次戰爭的勝利改變不了歷史,北周統一北齊是大勢所趨。北周宇文護雖然專權,但在鞏固北周及宇文氏家族基業是有大功的。後來還有雄才大略的北周武帝,高歡的子孫們有什麼勝算?

宇文贇雖然不正常,如果活得長一點,楊堅能不能活下來都成問題,沒楊家什麼事,更別提李家了。

3樓:十四郎

其實沙苑之戰中戰略目標對於高歡來說是簡單模式,對於宇文泰來說是地獄模式,二者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在戰爭初期的閏九月初二,高敖曹率兵圍住恆農(就是弘農,為了避拓跋弘的諱)的時候,宇文泰就已經輸了百分之九十了。當時高歡的右長史薛琡分析的很明白:西賊連年饑饉,故冒死來入陝州,欲取倉粟。

今敖曹已圍陝城,粟不得出,但置兵諸道,勿與野戰,比及麥秋,其民自應餓死,寶炬、黑獺何憂不降!願勿渡河。

當時西魏的「連年饑饉」有多嚴重呢?史書有載人相食,死者什七八。十個人裡可能只剩兩三個能活著,而且也是餓得皮包骨的狀態!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宇文泰才決定攻取弘農,奪取糧食。

時關中飢,丞相泰所將將士不滿萬人,館谷於恆農五十餘日。

為啥在弘農停留這麼久呢?因為只有這裡有吃的,過了這村兒沒這店了!所以當高敖曹完成合圍的時候,按照中國傳統武學,宇文泰自己知道他已經輸了。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明確下:沙苑之戰,在高敖曹包圍弘農之後,高歡都不用一心取勝,只要保證不敗,那西魏也會在饑荒的打擊下支離破碎,就算不滅亡也所去不遠。高歡輸的起,但是宇文泰輸不起。

此時無論西魏還是東魏,最精銳最有力的軍隊還是以騎兵部隊為主。就如高敖曹所部,當初大破爾朱氏精兵「契胡」,被稱為「天下驍銳」。所以宇文泰也只能選擇暫且退讓以避其鋒芒。

及戰,高祖不利,軍小卻,(爾朱)兆等方乘之。高岳、韓匈奴等以五百騎衝其前,斛律敦收散卒躡其後,昂與蔡俊以千騎自栗園出,橫擊兆軍。兆眾由是大敗。是日微昂等,高祖幾殆

與齊神武戰沙苑,(李)弼率軍居右,而左軍為敵所乘。弼呼其麾下六十騎,身先士卒,橫截之,賊遂為二,因大破。

先有高敖曹以騎兵分割爾朱氏戰陣,後有李弼以騎兵對西魏分割包圍。異曲同工,這是當時最流行的騎兵戰術,後來一直應用到隋唐,演化出戰法「倒捲珠簾」。楊俊、李世民都是個中好手。

可是由於戰鬥損失,西魏家底沒有東魏那麼厚,已經供不起這樣一支精銳騎兵了,到了邙山之戰後,甚至打破傳統,對軍隊進行了大換血:於是廣募關隴豪右,以增軍旅。

關西由於地緣政治,因地制宜多有關隘、山地、城堡,關隴軍團以山地步兵為主力。

(河清二年)時大雪之後,周人以步卒為前鋒,從西山而下,去城二里。諸將鹹欲逆擊之。詔曰:

"步人氣勢自有限,今積雪既厚,逆戰非便,不如陣以待之。彼勞我逸,破之必矣。"……仍令(段)韶率騎追之,出塞不及而還。

可見後來西魏(北周)軍隊構成都變成了步兵為主,一是因為步兵相對於騎兵,訓練成本、維護成本低廉,二是兵源補充方便。

軍隊的改革,再次加重了關隴貴族的話語權。試想如果東魏長驅直入滅亡西魏,那關隴貴族是否能夠像歷史那樣崛起就不好說了。畢竟東魏特權階層的構成先以舊鮮卑貴族為尊,其次是鄴城在高澄扶植下崛起的新興漢族地主階層,關隴集團最好的待遇也不過是第三梯隊。

所以初期假設鏈條就是:

西魏滅亡——關隴集團成為下層地主——隋唐不能建立

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畢竟乙個集團的興起不是只有一次機會,也有可能在高氏統治時期關隴集團一樣得勢。之後也有可能仍然有隋唐或者其他名稱的新王朝,但是王朝構成可能會有出入。

而滅亡西魏的東魏,毫無疑問會加快建立北齊的腳步,高氏統一北方與南方對峙。但是根據高歡的繼承人們來看,能否維持北方的統一並吞併南朝還很難說。

如果被喜歡的女生說沙雕?

哈哈哈我和我喜歡的女生經常會在一起分享有趣的事,有時候只有一句沙雕真的沒什麼。沒有下文了只是不知道怎麼接。她跟我聊天的時候我也會說她沙雕。她也會反噴我鴨 你個春蟲蟲 這要看你跟她的關係了如果關係好的話這沒什麼好在意的普通的好朋友之間打鬧而已關係還沒到這種程度的話那就是真的在說你沙雕了隱藏的全句就是 ...

2023年的維也納之戰,如果讓康熙時代的清軍對陣奧斯曼帝國會是什麼情景?

康熙慘敗 康熙拼了老命拉出十萬人去和葛二蛋四萬人決戰,還是主場優勢,最後只是慘勝 奧斯曼火器能把葛二蛋吊起來打,人力資源也比葛二蛋好,工事水平完爆葛二蛋,康熙怎麼打 剛入關的清軍還有一戰之力,康熙則是費拉不堪了 馬健雄 我在唐朝你在漢,咱倆打架為哪般 著名相聲 關公戰秦瓊 不考慮後勤?不考慮距離?這...

如果沒有參和陂之戰,那麼後燕能否取代北魏的位置?

不訴離殤 不能。慕容垂病逝年齡70 他的弟弟慕容德去世的時候69 也就是說慕容垂家的人,從遺傳上講,年齡上限在70左右,參合陂的失敗應該是導致慕容垂提前死亡的重要原因,但是就算沒有參合陂,慕容垂最多也就只能活1 3年 那麼對戰雙方還是慕容寶和拓跋珪 拓跋珪5歲的時候,代國被前秦滅了國,由此流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