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進長安後李建成主要負責什麼方面的活?

時間 2021-05-30 16:23:37

1樓:秋菊落英

先問是不是,來看問題描述:

有一些人,知道「唯物史觀」卻不知道「唯物」,不看事實,不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學會了機械模擬,為規律而規律,到頭來都變成形上學了——聽說過「人無法兩次掉進同一條河裡」嗎?

而且就算要模擬:當年蕭何在關中拼命搞糧食是送給誰的啊?

難道在某些人眼中,西漢開國是劉邦坐在後方看著蕭何給韓信送糧的??

蕭何的後勤功勞大,是因為劉邦頂在前線;

李建成(ps還得加上李淵)的後勤功勞大,是因為李世民頂在前線???

把李建成比作蕭何「後勤之功」的人,是在潛意識把李世民放在劉邦那個位置上了啊。

吐槽完畢正經說一下那句「人不可能兩次掉進同一條河裡」,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本質和劉邦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以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時唐朝的宰相班子為依據,來看看李淵的基本盤吧:

尚書省:

尚書令:李世民(這個從建唐以來一直沒變化)

尚書左僕射:裴寂,前隋晉陽宮副監,李淵建唐後拜尚書右僕射,武德六年遷左僕射——這位算是李淵的老部下、心腹級成員尚書右僕射:蕭瑀,前隋內史侍郎、蕭皇后之弟,因雁門之圍時進諫被貶河池郡守,投唐後拜內史(中書)令,武德六年遷右僕射

中書令二人:

李世民,武德八年抗擊突厥後加拜中書令

封德彝,前隋內史舍人,江都兵變後逃至長安,拜內史(中書)舍人,武德八年遷中書令

門下侍中二人:

李元吉,武德八年拜侍中

陳叔達,南陳宣帝之子,前隋絳郡太守,太原起兵路上投唐授黃門侍郎,武德四年遷侍中

此外另有檢校門下侍中:

裴矩,前隋內史侍郎、尚書左丞、中書侍郎,江都兵變後逃至河北被竇建德俘獲,授右僕射;竇建德兵敗後入唐,授殿中侍御史,太子詹事、檢校侍中

宇文士及,隋右衛大將軍宇文述之子,尚輦奉御,掌管禁軍,江都兵變後逃歸長安,授秦王府驃騎將軍,從平宋金剛、王世充等,武德八年權檢校侍中。

以上內容出自《舊唐書·列傳第十

一、十三》《新唐書·列傳第二十

五、二十六》,即武德時期重要大臣的合傳。

總結一下就是:九個宰相,三個兒子(有兼任),五個前隋遺老……要是刨除掉親兒子,李淵實際培養的親信就只有乙個裴寂,還是個只有文職沒有軍功的親信(說沒有軍功其實不準確,因為乙個月丟半個山西省的戰績真不是一般人能打出來的……)

注:以上只統計了玄武門那一年的在職宰相,不包括此前出任過納言(門下侍中)的楊恭仁、太子左庶子禮部尚書鄭善果、前任刑部尚書皇甫無逸等。如果把上文中的提到的「武德重臣」傳記讀完,只會更加誇張。

說李淵像劉邦的,劉邦身邊有這麼多秦朝遺老???

本來,唐朝的開國宰相中,曾經有乙個劉文靜,晉陽起兵時招募豪傑、出使突厥、守潼關擒屈突通立下過大功,是和唐政權一起成長起來的中堅力量——很不幸,武德二年就被砍了……

還有洛陽之戰後「冊勳太廟者九人」中的竇抗&竇軌,是李淵故妻竇皇后的族兄、關隴軍事世家中最能倚靠的力量——竇抗武德四年「因侍宴暴卒」了,竇軌被李淵下獄了……

還有前隋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在李家入關降唐時曾被委以重任,封蔣國公、拜兵部尚書(唐初兵部有「六品以下武職自行擬注」之權)——然而當武德九年李淵將屈突通從洛陽召回朝中的時候,已經不能(敢)再讓他執掌位置機要的兵部了,只先後出任了刑部、工部。

更有甚者,上文提到的「遺老班子」投唐後唯一為唐朝征戰有功的宇文士及,還跟著李世民(並屈突通一道)上了玄武門。

此外,李淵還有一系列非常有特點的操作,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暫且叫它「貴族-鄉土二元體系」:

李安遠,隋絳郡正平縣令(山西省新絳縣),晉陽起兵路上「舉全邑而會兵機」與郡守陳叔達一起投唐——然後李淵收了陳叔達,李安遠出任「右一統軍」(當時李世民為右都督),後來從徵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成為鐵桿秦王心腹;

豆盧寬,隋河池郡梁泉縣令(陝西省鳳縣),唐軍入關後「與郡守蕭瑀率豪右赴京師」——然後李淵收了蕭瑀,豆盧寬為秦王府司馬、天策府從事郎中。

齊善行,竇建德左僕射(唐何延之《蘭亭記》傳為竇建德妹婿),竇建德擊敗宇文化及後,又吸收了隋臣裴矩為右僕射制定法度律令——竇建德戰敗後,李淵收了裴矩,齊善行為秦王府左二護軍。

包括當年的晉陽縣令劉文靜,勸李淵起兵時給出的理由也是「文靜為令數年,知其豪傑,一朝嘯集,可得十萬人」,此後一直與李世民過從甚密,從徵薛舉、鎮長春宮,最後還被李淵給殺了。

俗話說秉性難移,歷史人物也不例外,史書上乙個人的言行舉止經常會表現出強烈的一貫性。李淵在「保留貴族,踢走豪傑」這個問題上前後表現就相當地一致,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四次!

其實有一句話,「唯物史觀」「真相帝」們倒是沒說錯:李淵身為開國皇帝,太原起兵時的主要家底和在關中大族中的威望都是出自李淵,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李世民絕不可能奪位成功。

只不過,這個「特殊情況」,並不是什麼被掩蓋的不可告人的陰謀,而是李淵自己用一種近乎自斷根基的做法,將天下拱手送給了李世民。

當然,由於李淵起兵時的家底和在關隴舊族中的威望,為唐朝鞏固關中、穩定後方、建立政治體系、打下日後征戰的基礎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所以李世民只能利用『(功)(蔭)資不對等』這一矛盾,伺機向李淵發起決戰,而不能像某些權臣那樣直接廢立皇帝;

但是,說玄武門之變是唐朝的「二次開國」(「二次革命」這個詞被人指責過太現代就不說了,其實明明是「革命」這個詞更加古老)並沒有問題——因為它的本質,是統治集團內部的新勢力對舊的既得利益者在政治地位上的顛覆。

話說,李建成不是沒有尋求過破局,比如拉攏羅藝(招降進京的隋末河北勢力)、李瑗(幽州大都督廬江王)等人,只是當時大局基本已定,勢力範圍已成,有點為時過晚了。

更何況,李淵後期恢復九品中正制的做法,幾乎將這種前朝遺老與新朝功臣之間不可調和的利益矛盾擺上了檯面,李建成又能代表哪一方呢?

代表遺老?李淵都輸了;代表功臣……人家讓你代表麼?

至於李建成進長安後到底做了什麼,看史書就行——

隱太子建成,高祖長子也。大業末,高祖捕賊汾、晉,建成攜家屬寄於河東。義旗初建,遣使密召之,建成與巢王元吉間行赴太原。

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領軍大都督,封隴西郡公。引兵略西河郡,從平長安。義寧元年冬,隋恭帝拜唐國世子,開府,置僚屬。

二年,授撫軍大將軍、東討元帥,將兵十萬徇洛陽。及還,恭帝授尚書令。武德元年,立為皇太子。

二年,司竹群盜祝山海有眾一千,自稱護鄉公,詔建成率將軍桑顯和進擊山海,平之。時涼州人安興貴殺賊帥李軌,以眾來降,令建成往原州應接之。時甚暑,而馳獵無度,士卒不堪其勞,逃者過半。

高祖憂其不閒政術,每令習時事,自非軍國大務,悉委決之。又遣禮部尚書李綱、民部尚書鄭善果俱為宮官,與參謀議。四年,稽胡酋帥劉仚成擁部落數萬人為邊害,又詔建成率師討之。

軍次鄜州,與仚成軍遇,擊,大破之,斬首數百級,虜獲千餘人。(此處省略坑殺六千稽胡細節)……及劉黑闥重反,王珪、魏徵謂建成曰:"殿下但以地居嫡長,爰踐元良,功績既無可稱,仁聲又未遐布。

而秦王勳業轉殖,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今黑闥率破亡之餘,眾不盈萬,加以糧運限絕,瘡痍未瘳,若大軍一臨,可不戰而擒也。願請討之,且以立功,深自封植,因結山東英俊。

"建成從其計,遂請討劉黑闥,擒之而旋。——《舊唐書·卷六十四·列傳第十四·高祖二十二子傳》

具體時間可與《資治通鑑·唐紀一~七》對照著讀。

2樓:陳錯錯先生

說好聽點是後勤保障啊,不過有李淵在也輪不到他拍板。還有李世民出去打仗,李淵還厚臉皮說長安供食空難,讓他自己想辦法,這個後勤補給我看也是夠嗆。

呂布在長安被李傕擊敗後,為什麼先後投袁術,袁紹,張楊,而始終不肯主動投曹操呢?

北海洛基武安國 呂布被李傕郭汜打敗之後,先後投奔了袁術 袁紹和張楊,至於為什麼先投奔袁術而沒有投奔曹操,大概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來不及。當時的情況是李傕郭汜進犯長安,呂布抵擋不住,大敗,將數百騎出武關,惶惶如喪家之犬,必須就近選擇較強的勢力作為投靠物件。袁術恰好符合這兩個條件。首先是近。早在董卓...

王自健在今晚80後脫口秀時常提起李誕 王建國等。為何李誕們從未在節目中提過王自健?他們私下關係如何?

鬼谷 私下關係要私下的人才知道。我只說作為觀眾和的我能看到的。李誕以前在王自健的段子裡叫蛋蛋,王建國叫建國。他們那時是今晚八零後脫口秀的幕後編劇,後來又到台前來說幾個小段,再後來成了常駐卡司。今晚八零後脫口秀裡我沒聽過王自健說自己以前相聲搭檔以及同門師兄弟什麼的。不知道你聽到沒有。這能說明他們私下關...

病人的病情為什麼在進醫院後突然惡化?

奉小小 因為很多人都不喜歡在有小問題的時候去醫院,能拖就拖,小病拖成大病。一般去醫院都是病人覺得很不舒服的時候了。這兩天看我媽看牙的深切體會。 啊喵不吃魚 在醫院見過不少。其實歸結原因大多數是每個人的適應和抵抗程度不同導致。越是那些基礎疾病多的病人活的時間可能越長,因為病人已經適應機體長期的病理化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