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如何稱呼自己的國家?

時間 2021-05-30 16:12:08

1樓:曜陽

誓表 「臣構言,今來畫疆,合以淮水中流為界,西有唐、鄧州割屬上國。自鄧州西四十里並南四十里為界,屬鄧州。其四十里外並西南盡屬光化軍,為弊邑沿邊州城。

既蒙恩造,許備藩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自壬戌年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州交納。

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墜命亡氏,踣其國家。臣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弊邑永有憑焉。」

南宋國主趙顯降表大宋國主鳷,謹百拜奉表於大元仁明神武皇帝陛下:臣昨嘗遣侍郎柳嶽、正言洪雷震捧表馳詣闕庭,敬伸卑悃,伏計已徹聖聽。臣眇焉幼衝,遭家多難,權奸似道,背盟誤國,臣不及知,至於興師問罪,宗社阽危,生靈可念。

臣與太皇日夕憂懼,非不欲遷闢以求兩全,實以百萬生民之命寄臣之身,今天命有歸,臣將焉往?惟是世傳之鎮寶,不敢愛惜,謹奉太皇命戒,痛自貶損,削帝號,以兩浙、福建、江東西、湖南北、二廣、四川見在州郡,謹悉奉上聖朝,為宗社生靈祈哀請命。慾望聖慈垂哀,祖母太后耄及,臥病數載,臣煢煢在疚,情有足矜,不忍臣祖宗三百年宗社遽至殞絕,曲賜裁處,特與存全,大元皇帝再生之德,則趙氏子孫世世有賴,不敢弭忘。

臣無任感天望聖,激切屏營之至。

2樓:劉大壯

除了大唐、大宋,還有皇唐、巨唐、皇宋。這裡的巨、皇意思和大相同

此外在朝代前加大字,至少西漢時就有了。司馬相如《封禪文》就提到「大漢之德,逢湧原泉」

3樓:豐子楚寧

北京動物園後面的五塔寺現在是石刻博物館,裡面有中國歷朝墓碑,看上面墓誌銘一目了然。我前幾年去的時候,記得裡面唐朝人墓誌銘也是自稱大唐。

4樓:易冉弦

這個說法來自明朝學者朱國禎。

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二「國號」條

他認為國號前加「大」字,「始於胡元」,而今人所刻之書給漢唐宋國號前加「大」字是「失其初矣」,不符合原本的情況。實際上是他讀的史料太少。

@溫體仁 已經舉了不少史料,我補充一些來證明宋代的國號實為「大宋」。

先查宋史最基本的三本史書。

乙巳,詔因所領節度州名,定有天下之號曰《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

太祖皇帝自宋州有天下,國號大宋,得禮之變,與漢同符《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百六十五

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巳,大赦,改元,定有天下之號曰《宋史本紀第一·太祖一》

宜改顯德七年為建隆元年,改國號為大宋。《宋會要輯稿·禮五四·改元詔》

關於《宋史》和《長編》中「定有天下之號曰宋」的說法,許是《宋史》抄的《長編》,而且沒有用「國號」的字眼而用「有天下」應該是強調「宋」字的由來。在後來北宋和遼國的文書互動上,多是「大宋」。

而南宋的史料依據就更加全面了

丁卯,謝克家以「大宋受命之寶」至濟州,帝慟哭跪受,命克家還京師,趣辦儀物。《宋史本紀第二十四·高宗一》

大宋受命之寶即傳國璽。

寶慶元年,新錢以「大宋元寶」為文《宋史·食貨下二·錢幣》

「大宋」這一國號已印在發行貨幣上。

後來元朝在北方也發行過這種貨幣,「大朝」即元朝早期在漢地的國號。

側聞虜人嫚書,欲書御名,欲去國號「大」字,欲用「再拜」。議者以為繁文小節不必計較,臣切以為議者可斬也。夫四郊多壘,卿大夫之辱;楚子問鼎,義士之所深恥:

「獻納」二字,富弼以死爭之。今醜虜橫行與多壘孰辱?國號大小與鼎輕重孰多?

《宋史·卷三百七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胡銓上書孝宗皇帝,反對議和,其中一條提到金人議和的條件包括去除國號中的「大」字,可見國號為「大宋」。

————2015.8.27更新————

南宋給蒙元的降表

漢朝人會稱呼自己國家為「漢王朝」嗎

看了幾個回答,似乎大家都沒能理解提問者的意思,只有乙個人說對了。提問者的初衷是當時的人自稱 我大漢王朝 是否正確,重點不在大漢,而是在王朝。但是 朝 這個字只有後人稱呼前人才會用,例如我們現在看古代,都會用漢朝 唐朝 宋朝 明朝這類稱呼,因為它們早已覆滅,早已是歷史。但是如果是在當時那個朝代,他們只...

如何優雅地稱呼自己的男票?

屈麥季 愛人 這個稱謂帶有一種老式的浪漫。今天常說的 寶寶 過於肉麻小氣,老公 略顯輕浮流俗,哥哥 給人骨科錯覺,先生 太過正經且不夠大眾,恐非人人能當得起。我個人覺得,一聲 愛人 未嘗不是嚴謹的克制的 莊重的穩妥的,老式的暗戳戳的浪漫。男女通用,公私皆可。尤其在現代社會的戀愛氛圍下 在年輕女孩子的...

戰國時期各個國家的君主是如何相互稱呼和自稱的?

飄雪之夜 君主也是人啊 國家領導說的也是普通話啊。君王怒斥 威王勃然怒曰 叱嗟,而母婢也。談笑風生 齊威王 魏惠王會田於郊,惠王曰 齊亦有寶乎?威王曰 無有。惠王曰 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威王曰 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