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金能夠長期對峙?

時間 2021-05-30 16:06:58

1樓:乙個汽車維修員

雖然宋費拉不堪,但金在《紹興和議》後也日漸費拉化。兩個弱雞都無力啄對方,所以長期對峙。

2023年《紹興和議》時,宋向金稱臣,「世世子孫,謹守臣節」,宋歲貢銀25萬兩,絹25萬匹。

2023年《隆興和議》時,宋不再向金稱臣,世為叔侄之國,「歲貢」改稱「歲幣」(「貢」和「幣」用詞的微妙差別,大家品品),且變少了,銀20萬兩,絹20萬匹。

2023年《嘉定和議》時,又改回了靖康之恥後的伯侄關係,歲幣增加到30萬兩銀子,30萬兩絹。

《嘉定和議》後伯侄倆更加費拉不堪,這時武德豐沛的蒙古人崛起了……

2樓:滑鼠墊很大

金兵扶植張邦昌後就退去了,主要原因是打容易,管理難,既然金銀財寶布匹綢緞美女佳麗已經到手了,南方那麼熱,他們不習慣,也就沒必要再呆了。

接著金人開始過上了逍遙放縱的日子,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現在鞋已經穿上了,自己的命已經很值錢了,有大把的時間與金錢去和成群的美女逍遙,誰也不想再過刀口舔血的日子了,哪怕自己戰鬥力強,但殺敵一萬,自損一百,誰想成為那一百呢。

金兵戰鬥熱情下降,戰鬥力跟著下降,而宋人民族仇恨現在很高亢,你不打過來,我確實也不太敢打你,但你敢過來,我也不能像之前那麼軟弱了,我現在沒鞋穿了,我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金降宋長,加上宋的經濟實力強,哪怕是南宋,雙方得以長期對峙。

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結論,這只是從戰鬥力角度看

3樓:鼙鼓漁陽

南北對峙的三個地方四川、荊襄、江淮南宋都控制住了,同時鍛鍊出一批能打仗的軍事將領以及幾支雖不能野戰破敵但是能守城自保的軍隊,在人財都不缺但是也不是很多的情況下,雙方力量達成平衡,所以就南北對峙了。

4樓:氣吞萬里如虎

宋金能夠長期對峙歸根結底還是實力使然,雙方實力大體上相等,誰也無法一口吞下誰去,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是長期對峙,雖然在外交禮遇上,南宋一直比較屈辱,而且要事實上的納貢。

從疆域面積上講,南宋的面積長期穩定在二百萬左右,金國的面積在360萬左右,不過金國東北地區當時開發程度有限,實際支援比較有限。如果這樣看的話,兩國實際穩定控制下的面積差不了多少。

從人口規模上看,金國鼎盛時代人口五千多萬,這已經差不多是兩漢時代的人口巔峰值了。南宋的人口規模更大,有八千多萬。歷朝歷代都有藏匿人口的,所以這個數值不是兩國最高的人口數值,只能說是官方控制下的最高數值。

從經濟能力上看,中國在南宋時代經濟重心正式南移,南宋孝宗時代南宋進入了鼎盛時期,江淮、江南、兩湖、成都平原、廣州一帶是南宋最為繁榮的幾個中心地區。雖然全國經濟重心南移了,但是金國也控制了兩淮以北的原有中原廣大地區,雖然遭受了多次戰亂,但歷經多年的恢復,加上原有的經濟基礎,仍然是有著相當實力的。遼國當年僅僅有了幽雲十六州就在地緣上佔據了優勢,經濟上有了起色,而金國囊括華北平原、河南山東地區,經濟上遠強於當年的遼國。

北宋的財政收入峰值為1.6億貫,南宋比北宋面積少了三分之一,高峰也達到了一億貫左右,常年也能維持七八千萬的收入。金國的收入多少不清楚,但如果說其比南宋高,也不無可能。

從軍事能力上看,軍力上,南宋總體的確是弱於金國的,尤其在軍隊野戰上,以步兵為主的南宋軍隊很難正面對抗衝擊力和韌勁都很強的金國騎兵。不過考慮到南宋的國防戰略一直是防禦性的,作戰地段的環境十分複雜,江河水網交錯,金國的騎兵優勢發揮時候會受到一定限制。再者,實際作戰中,還要考慮將領的臨機應變能力和一些偶然的運氣成分,所以難以判斷。

不過總體軍力和機動力上,金軍確實強於南宋。

從地緣戰略上看,金國雄踞北方,南宋一如南朝一樣,偏安南方。南宋也是對六朝攻守經驗最為認真總結的,因為這事關生死。雙方雖然沿著淮漢秦嶺對峙,暫時難以分出勝負,不過總體地緣戰略上,金朝略佔優勢,但是金國也不同於以往的北方對南方的優勢那麼明顯,因為金國沒能完全控制整個北方,西北的西夏始終有相當的實力,而且北方的蒙古日漸崛起,逐漸成為金朝的最大隱患和威脅,這些都抵消掉了金國對南宋的些許戰略優勢。

從文教正統上看,金國已經是乙個比較先進的封建國家,而且漢化程度更甚於遼國,其國內漢人的比重佔據絕對多數,慢慢的女真一族也逐漸接受了漢化,尤其是關內的女真貴族。南宋時代文化教育方面又有了新發展,主要是程朱理學的發展。不管宋金文化怎麼發展,核心都是儒家傳統文化的進一步深化和擴充套件。

正統,這個很複雜,但一般人都認為,雖然兩宋沒有如漢唐那樣的大一統,但畢竟繼承於唐朝五代,是中國正統象徵,這方面,南宋略有些所謂的心理優勢。

宋金的實力一直是大體平衡的,但在雙方的交往關係史上看,則南宋基本上是以屈辱存在的,金人從上到下對南宋一直是輕視的,即便到了宋金關係的後期,依然如故。自宋金爭戰以來,金朝極為輕視宋朝,到金宣宗南逃河南時仍然宣稱:「宋人何足道哉!

柔懦不武,若婦人然。使朕得甲士三千,可以縱橫江淮間,卿其勉之。」而南宋則畏懼金朝,時人劉克莊曾指出:

「蓋自南渡以來,國家畏敵之病,何其深入骨髓也。昔也,畏敵之新焰;今也,畏敵之餘威。有可強之勢而自貶以趨弱,有可勝之理而預憂其必敗。

紹興和議、隆興和議的屈辱不說,嘉定和議竟然得用宰相韓侂胄的頭來換取一時的苟安,以致於時人十分不滿,發出了:「自古和戎有大權, 未聞函首可安邊」的慨嘆,四川制帥安丙也對宋金屈辱關係十分不滿,也有過「自古和戎掌權柄,未聞磕頭可安邊」的憤慨。南宋內心對金國有著仇恨不假,靖康恥的恥辱已經深入了南宋一代又一代人的骨髓裡,但與之仇恨一併帶來的則是對金國的恐懼,而且對金國的恐懼遠甚於仇恨。

南宋與金國經歷了多次戰爭,最後都以和議收場,每次和議雖然基本疆界未有大的變動,但歲貢在增加,屈辱也在增加。疆界方面,雖然沒有基本的變動,但卻基本都是南宋退讓的多,南宋幾乎每次反擊都能收復和尚原、金商和唐鄧二州和兩淮以北的海州、泗州和宿州逼近徐州,但每次都得再退回去。其實南宋完全可以不交換這些地方,哪怕多給些錢來保住這些實際的地盤。

和尚原與大散關互為表裡,失和尚原,則大散關危險,這點吳玠、吳璘、胡世將、鄭剛中、楊存中、吳挺、安丙、崔與之等歷任四川和朝廷大員不止一次而且不厭其煩的和朝廷和皇帝講,但都無濟於事。唐鄧二州是襄陽的遮蔽,虞允文也不厭其煩的和宰執和皇帝說,結果還是沒用。海陵王南下攻宋的戰爭裡,西路吳璘率川陝軍隊歷經苦戰光復了隴右州郡,德順之戰正處在關鍵時候,孝宗一紙命令,吳璘無奈撤軍,南宋精銳損失不少,而且隴右州郡再度淪陷。

本來如這樣的失敗是可以避免的,但還是沒有避免。這次戰爭也是南宋最好的一次機會,可以爭取更大的勝利和戰果,為和議中爭取更多的權益,但是沒有,歸根結底還是南宋高層心理的畏敵情緒。

5樓:叢林大盜

趙構對儲君說過,大致意思是,與金開戰,對金來說是勝負問題,對大宋就是存亡問題了。可以看出南宋是沒有意願和實力去主動吞金。抗金復國的鬥爭和以中興四將為代表的優秀將領使南宋有一定的抗爭實力,不至於亡國。

6樓:sy wan

很多人都低估了金,一說起南宋就是經濟文化發達,而金還是茹毛飲血的野蠻人,覺得南宋的實力是金的好多倍,覺得南宋只要上下齊心認真北伐就一定能滅了金

事實上南宋與金和遼與北宋的關係完全不同。金佔據了整個北方,雖說南宋時經濟重心已經南移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巔峰期的金人口五六千萬,只是略遜於南宋。中後期金已經完全封建化,文化經濟發展,兩個國家是實力相當,平起平坐的兩個大國,並不存在南宋賞點歲幣就打發了金。

兩個國家都沒有滅了對方的實力

為什麼看待宋遼金歷史的時候是以宋為中心的?

厲建強 遼代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再加上文明的起步較晚,還有頻繁的戰爭,因此遼的文學並不是很發達。但是遼國的文學有乙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漢文化與契丹文化的緊密結合。從金代統治者的角度來看,中原的漢文化不再是外來的文化,它與契丹 奚 渤海北方各族文化一起被女真人所認同,成為金文化的有機組成。北部民族的文化...

你們覺得宋茜長得像金智媛嗎?為什麼?

莫妮卡 不覺得比如可愛古靈精怪的風格還有眼睛帶電有木有?甩宋幾條街了呀而且宋的膚色比較黃皮 get 不到她的顏值沒什麼大紅代表作金智媛的三流之路安利安利簡直就是鹽系甜系都可駕馭在太陽的後裔裡氣場不輸女一 金智媛女神 最後一張對比圖是wb上搬的,忘了作者註明,侵刪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我可以刪 對不起 ...

為什麼蘇聯和平演變後美俄仍然對峙?

賴根 俄羅斯這種土地人口到了一定級別的國家,沒有誰可以依靠,鬥爭才是出路,妥協沒有最慘只會更慘 中國也是同理,戰術性暫時妥協可以,戰略上只有鬥爭才有出路,只有鬥爭才能和平 位卑 因為世界的資源是有上限的,西方手裡的資源也是有上限的,這意味著西方國家不可能讓所有歸順者都共同致富 共產主義?簡單說就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