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不取西北,西南,而要直接打南邊?

時間 2021-05-29 22:18:59

1樓:鷺島笑笑生

這是乙個戰略思考!

此時天下尚未歸順的勢力主要有荊州的劉表、江東的孫權、益州的劉璋、西北的馬騰韓遂、漢中的張魯、交州的士燮、遼東的公孫康。

如果我是曹操,也是先取南方。首先,益州的劉璋暗弱,取守成之勢,實際上也是為強有力的軍閥守成而已,等大軍壓境,文攻武嚇,不戰而屈人之兵,此不足為慮。西北之馬騰韓遂,地處偏遠,幅員遼闊,行軍不易,且有靈活機動的騎兵,戰之則曠日持久,此一路按下後徐圖之;漢中張魯與西川之劉璋類似,也是守成之輩,亦不足為慮;交州的士燮,遼東的公孫康,地處偏遠,依遠交近攻之策,派使者以慰撫,拉攏,以天子之命冊封其朝庭官職,封一侯爺,此二路無憂也。

此時僅剩南方二雄劉表,孫權。劉表年邁,風中之燭,餘下二子,劉琦,劉琮,為爭大位,竟置外敵壓境之險於不顧,自相殘殺。此天之佑我也。

派一能言善辯之士離間,加深雙方仇恨,拉攏一派,打壓一派,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終將二者併吞。

最後,孫權小兒,自恃有長江天塹之隔,江東土地肥沃,偏安一隅,以求自保。這時,因我方將士北人為多,應多造車船,多習水兵,以渡江戰役之用。同時,賄於江東之投降派,暗通款曲,許以渡江之後之名利,拉攏其投降派,分化瓦解江東鷹派,死硬抗曹者。

最終,擇一有利我方之天時,大舉渡江作戰,一舉平定江南,活捉孫權,周瑜。當然還有我曹操日思夜想的二喬。哈哈,銅雀春深鎖二喬!

至此天下平定,曹操選擇遜位,將權柄轉移給世子曹丕……

2樓:蘇硯

涼州是雞肋,如果硬攻,拿下來的價值不如耗費。

益州難入,而且當時的益州還不是天府之國。

荊州是四戰之地,戰略意義極為重要。

兵不血刃的都拿下了荊北,志得意滿的時候,不碰碰江東的孫權對得起南下一趟嗎?

而且倘若當時曹操打贏了孫權,劉璋大概率就直接投降了。劉琦給劉備的那點兵力掀不起大風浪。

3樓:麥兜

曹老闆已經佔據中原,入主荊州

前期玩家基本已經出局了

南下江南基本盤就有了

劉備帶著人到處跑根本不用理他了

假設赤壁功成

留偏師於江南

回許昌一心一意搞權遊就行了

時不時打一打馬超公孫這樣的地鼠

4樓:

關中以西以北,基本都是隴上和河西走廊地區,在當時是很荒涼落後地方,而進入益州,需要經過秦嶺,大巴公尺倉等崇山峻嶺,道路上沒有優勢。向南則為荊州揚州,荊州具有戰略意義,奪取荊州不但擴充了水軍,還遏制了東吳向西發展。取得揚州,擁有魚公尺之鄉的江南,可以推動經濟彌補人力不足。

5樓:龍楚象

但凡征戰,一為資源,二為戰略布局,三為槍打出頭鳥,三國時代,論資源和出頭鳥,西北、西南都不如東吳。曹操本身的戰爭能力有限,打南邊不論是搶奪富庶資源還是形成政治影響力都是最划算的。這叫不得已之舉。

佔西北取西南,順江攻擊東南半壁是滅國之戰,主要是曹魏實力不濟。此外,任何時代都有戰略格局的侷限,漢和三國,傳統的天下格局還以黃河流域為主,西北西南嶺南,納入天下格局是後來逐步發展後才有的。這也是那時候漢朝和羅馬帝國各自折騰卻沒有「遇上」的原因。

時代侷限而已,英雄人物見識都是有限,放到現在,乙個拿手機的孩子肯定格局和眼光比曹操大。其實諸葛亮北伐也不必要,沿著河西走廊開闢根據地,直達西域,建立新的西漢是不是盤子更大?但本質上那不是漢家天下桌子上的菜。

6樓:人比黃瓜瘦

當時劉表病重,死後荊州必然易主。

孫吳剛打下黃祖的地盤,佔據部分江夏,算了開啟了揚州和荊州的通道,進入有了途徑。

劉備駐紮新野,對荊州也是虎視眈眈。

曹操怕徐州之事重演,又怕孫吳佔荊州,進而入蜀,所以打完烏桓,趕緊南下擊劉表。

至於之後的赤壁之戰,完全是順勢而為

7樓:觀海聽風

你明顯沒看過地圖。從西北入川難度遠大於從荊州入川,蜀道難是開玩笑的?

劉備223年就死了,結果263年魏才打到成都,還是靠鄧艾的偷渡陰平。

如果能占領荊州,無論是順流而下直撲建業還是入川都要簡單的多

8樓:Secret

時也勢也。 先不說西北價值低漢人太少被破壞太嚴重的問題,官渡之戰時期事實上西北各軍跟曹操是妥協了的。

收拾完北方之後荊州劉表死了,那肯定先去摘桃子啊…… 你不去摘那別人就會摘。劉備和孫權都等著呢

9樓:

戰略有如下棋。

越是邊角,價值越低。

越是中心,價值越高。

劉表佔據荊州,兵多糧足,實際上劉表也不是毫無作為。

先是招降張繡,屯兵南陽,直接威脅曹操的統治中心許昌。

後來又是收留劉備,甚至有趁曹操遠征烏丸,而偷襲許昌的建議。

總之,劉表的地理位置,荊州本身就包括南陽一部,南陽離許昌很近,而且無險可守,是非常直接的威脅。

一旦攻下許昌,奪走獻帝,號令天下,那麼後果是很嚴重的。

反而孫策想襲擊許昌,雖然有野心有能力有幹勁,並不好辦。因為要從徐州淮揚迂迴。曹操等張遼臧霸陳登告急再救都不遲。

至於十萬,打不過合肥的水平。

關中也沒啥威脅。

關中諸將雖然以馬騰韓遂為首,其實貌合神離,互相矛盾很深。

馬騰與韓遂有殺母之仇。其他大大小小的軍閥政令不一,互不統屬,只是割據而已。野心不大。

而且這個軍閥聯盟內部的凝聚力,是連賈詡的一封信都承受不了的。

一封信就讓他們互相殘殺。

但是他們要是不聯合,乙個乙個的打過去,涼州太大了,各自屯險據守,估計曹老闆都要涼了還沒有打完。

本身又是群盜,起義軍的性質,很難說有什麼野心。

而且地廣人稀,風俗迥異,打到曹操核心需要過武關潼關天險。

所以關中的問題,按照設想還是由鍾繇以政治手段解決。

張魯麼。這人就是個烏龜。自守而已。你什麼時候見他咬過人。

他咬過劉璋?

劉璋不算人,守戶之犬。一輩子兵鋒沒有出過西川。頻頻向曹操示好。只想投降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

所以大軍直接從葉宛奔襲荊州,是最有政治與實際利益的做法。

然後順流而下,所謂順流而下,高屋建瓴,勢如破竹。

這也是荀彧的最後戰略發言。

可惜了。

鸞輿三顧茅廬。漢祚難扶,日暮桑榆。深渡南瀘,長驅西蜀,力拒東吳。

美乎周瑜妙術,悲夫關羽雲殂。天數盈虛,造物乘除。問汝何如,早賦歸歟。

10樓:禕樂

時機不到,曹操南下取荊州是因為聽說劉表病重,結果曹操大軍還沒到,劉表就病(嚇)死了,其子劉崇投降,曹操軍士氣大振,這才想借這個機會順江南下,滅掉江東的孫權,可惜孫權不是劉表,又兼有魯肅這樣的某事,周瑜這樣的帥才,程普、黃蓋這樣的武將,執行了正確的戰略聯劉抗曹、依江自首,最終赤壁一役,曹公燒船北還。

11樓:花果山

西南多山路易守難攻,西北更是地廣人稀土地不肥更不富饒,長途跋涉來平定西南西北收益與付出不成正比;且西南西北自古適合自治,天高皇帝遠即使討伐平定後能否守得住各種游擊起事還是個問題。相反南方盡是長江平原,富饒且人口密集,討伐相對容易且收益較高。這道題是地理常識啊。

12樓:「已登出」

1.先說西北,西涼軍閥混戰,先天條件不足,對曹魏威脅程度低,攻略優先順序低。首先,有鍾繇坐鎮長安,西涼軍閥內部也有矛盾,還有潼關防守,西涼攻入關中的可能性很低。

其次,西涼地廣人稀,打下來也沒有什麼好處。曹操已經佔據北方,戰馬和養馬地都有了。

2.西南方向,漢中+益州。進攻難度太大。畢竟蜀道難,正常思維的人,有荊州這些地方可以打,絕不會先動漢中+益州的。(劉備這種沒有地方可以擴張的除外)

3.荊州對曹魏一直存在威脅。荊州距離曹魏政治中心許昌很近。曹操之前打宛城,也是為了保護許昌安全。

綜合各方面考慮,打荊州是目前最優解,投入回報比可能是最高的。事實證明,劉表病死後,荊襄世家直接當了投降帶路黨,曹操近乎兵不血刃的直接佔據了大半個荊州。然後曹丞相膨脹了,意圖一舉拿下整個南方,沒有好好消化荊州的勝利果實,然後遭遇了赤壁之敗。

如能安心經營荊州兩年,徐圖江東,恐怕曹丞相有生之年有一統希望。

13樓:布林喬亞獵食者

因為正好趕上劉表病逝啊。這麼好的機會怎麼可能會放過去?

曹老闆從官渡之戰開始到基本上統一北方期間,最擔心的就是劉表和孫策背後爆菊。孫策跪了,他弟弟孫權繼位。孫權沒北上反而治理江東土客矛盾,江東局勢已經穩定了,肯定不要打;劉表沒北上,一是防著孫權偷他,二也在防著劉備趁機做大做強。

沒北上但不代表沒實力,劉表也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何況劉表剛接收了劉備。西部當時的馬騰還算好,沒對立;川蜀的劉璋隔得太遠,你夠不到。遼東公孫氏家族也只有一隅之地。

實際上曹老闆已經佔據全天下人口最多的地方,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他可用兵的地方有這麼幾個:

1.打關中,漢中,入蜀,大迂迴式統一天下;跟歷史的北方朝代更替路數基本一致;

2.打遼東,以防公孫家族後面搞事情,徹底穩定北方後再做打算;

3.正面啃硬骨頭,找劉表或者孫權二挑一去硬扛。

在一切都穩定的情況下,1是最優解;

但是,劉表病死了。劉琦沒實權,劉琮和蔡氏那一夥是帶路黨。劉備沒多少力量。於是3的劉表成了最優解。

本來一塊硬石頭突然崩裂粉碎,還有帶路黨投靠你,此時不用兵更待何時?難道等帶路黨心灰意冷?等劉表內部統一後再打?還是等劉備篡了劉表的基底後再打更難對付的劉備?

14樓:欲效淮陰

因為劉表沒了,出現了攻取荊州的最佳時機。

此前孫策新死的時候,曹軍內部也有人覺得可以趁機兼併孫家,只是當時袁紹那口劍懸在頭頂,曹操騰不出手。

15樓:pluto

一方面,是曹操確實飄了。沒辦法,誰讓劉琮那麼慫,八月劉表掛了,九月劉琮就投了。

《江表傳》載曹操給孫權的信: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這封信有好幾個版本,但大意基本如此)可見曹操當時的驕狂。

加上當時孫權也就二十六歲,掌權不過八年,也沒什麼拿的出手的成績。江東內部也人心惶惶,重臣張昭主降,孫權的堂兄弟都準備給曹操當帶路黨了。曹操低估了孫權,沒想到孫權有如此膽魄。

我估計曹老闆一開始根本就沒想打,曹氏和孫氏沒有血仇,相反還有姻親。孫權降了最不濟也不能比劉琮待遇低吧,何必以卵擊石?老曹想著估計江東也就傳檄而定了。

另一方面,曹操對待西北軍閥的態度一直是以招撫為主。(雖然後面逼反了…韓超也太生性了…)

《典略》:建安之初,國家綱紀殆弛,乃使司隸校尉鍾繇、涼州牧韋端和解之。徵騰還屯槐裡,轉拜為前將軍,假節,封槐里侯。

《典略》:十三年,徵為衛尉,騰自見年老,遂入宿衛……及騰之入,因詔拜為偏將軍,使領騰營。又拜超弟休奉車都尉,休弟鐵騎都尉,徙其家屬皆詣鄴,惟超獨留。

從結果看,效果也相當不錯。曹操破袁紹,馬騰就出了大力,後面馬騰一家子搬到鄴城,明顯是要養老了。關中和西北在東漢末年就不太平,今天少數民族搞事明天又鬧內亂,基本就沒消停過,西北軍閥的戰鬥力、在當地的根基遠非孫吳可比。

關中地區地勢險要,也不如曹操占領荊州後進攻孫吳來的方便。

三體人為什麼不直接殺羅輯,而要暗殺?

土豆 不管明殺或暗殺都存在成功和失敗兩種可能,如果成功這兩種方式都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因為當時和葉文潔對話時只有他們兩個人在場,滅口了黑暗森林法則也就不會再有任何人知道了。如果失敗呢?明著來容易引起注意,後面不但不好下手,還有可能會被查出他們殺羅輯的目的,所以讓邏輯死的像意外,哪怕沒死成,也不會有什麼...

為什麼岳不群不直接跟風清揚學劍反而要轉一圈去偷辟邪劍法?

陳老師的忠實粉絲 任我行冷笑道 風老先生是劍宗,你是氣宗。華山派劍氣二宗勢不兩立。他老人家仍在人世,於你何幸之有?岳不群給他這幾句搶白,默然不語。風清揚屬於劍宗,他只要還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天,岳不群就不得安寧,他這個華山派掌門就坐不安穩,跟著風學可能嗎 色階 岳不群屬於氣宗,風清揚屬於劍宗,他們的練功...

伍子胥為什麼不直接投靠吳王僚,而要投靠不讓吳國出兵攻打楚國的公子光 ?

因為公子光勸王撩不用伍子胥。而公子光是認為王僚不該得位,自己才是合法的繼承者,所以怎麼可能給王僚好的建議。伍子胥察覺出來了這一點,推薦了刺客專諸給公子光,公子光大喜。伍子胥從這一點就驗證了自己的想法,明白公子光到底想要幹什麼。於是伍子胥隱居在吳國郊外,同時達成以下幾個目的1.公子光勸王僚不用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