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從哪個時期開始,秦國對六國的戰爭開始以滅國戰爭為目標作政治準備?

時間 2021-05-14 10:24:11

1樓:鐵木真

好問題。

秦並非一開始就以滅國為目的:秦的國家戰略就兩個字「強秦」,只是在不同階段,秦之強的目標遞進了,孝公時期,秦強的表徵為自立、不被諸侯所卑,即「自立不卑」;惠文王中後期一直到昭襄王前期,秦強的表徵成為了參與中原際會,擴大自身影響力,謀求更大發展空間,即「東出」;昭襄王中後期,特別是長平之戰前後,強秦這一國家戰略的表徵才轉向了「一天下」。

具體可以看我之前的乙個回應:秦為什麼能統一六國

2樓:南山小山君

秦國和齊國並稱東西二帝時候,此前秦國雖強也不過是和之前的魏國差不多,此時齊、楚、趙也不過稍弱秦國而已,不過自齊國滅宋後六國未免齊國做大六國伐齊,徹底斷送齊國的野心使齊國由頂尖淪為二流,東方六國勢力大為削弱。

3樓:軒曉

秦國一統天下的野心事循序漸進的,真正有了一統天下的想法應該是在嬴政時期吧,孝公,惠文王,昭王這幾位秦王的歷史使命你可以這樣看,強國,東出破合縱,成為戰國第一強國,到了嬴政時期一統天下。所以說如果答主問秦國何時有了一統天下的雄心,自然是在秦王政的時期

4樓:傑杰傑杰叔

水到渠成吧,我倒不覺得是那個時代是為了什麼政治

秦一直被視為蠻夷,被中原各國鄙夷了幾百年

就好像乙個農民他從經濟學士等已經達到了乙個城市人的標準,但是總有那麼幾撮城市人的高傲而看不起這個農民戶口,誰的祖宗不是農民呢,或者說誰的祖先不是野人呢?誰不瞧不起誰啊

既然一直被瞧不起,也有這個實力了,那就要進城看看,當個城市人,秦估計也是這個想法吧

當年可不像現在這樣,城市買個房,落個戶,就變城市人了,過幾代就成真城市人了

春秋戰國也沒那個國家的地賣給你啊,怎麼辦呢,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唄

動手動著動著,發現這些「城市人」也不怎麼樣啊,真不怪秦動手能力太強,只怪六國太弱

5樓:

問:劉邦什麼時候開始以建立新王朝為目標作準備的?

瞎說的:我高祖皇帝年輕時候就立下了大丈夫當如是的志向,自然是從小就開始準備的。

認真的說:劉邦成為漢王真正擊敗項羽後才初步明白自己有可能建立乙個新王朝,才開始準備並努力建立和穩固乙個新王朝。

以上,這樣的道理適用於任何偉大事業的建立。

6樓:float dream

秦以滅國為目標至少是在照襄王時期,惠文王時期還是在蓄力,秦至少在當時不具備滅國能力,昭襄王執政期間也是以削弱六國為第一要務,但大規模殺傷六國有生力量的意圖已經很明顯,其執政中後期尤其秦齊趙三國均勢被打破後,滅國之心已經很明顯了,因為他眼裡僅有趙國具有威脅。所以我認為樂毅滅齊為節點,秦的滅國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7樓:

秦國從步步強大到蠶食六國奠定了霸主的地位。

秦孝公商鞅變法開始。秦國就有以斬首換軍功,以功勞換爵位的傳統。但是投降之人一般不殺。也未有到對其他國家滅國如此瘋狂的目的。

秦國以滅國戰爭為目的開始應該是秦昭襄王後期。昭襄王之前都是合縱連橫以爭奪城池與列國臣服為目的。戰爭勝利對方投降,降卒也可放回諸國。

秦昭襄王後期有兩個著名的人物推動了這件事的發展。丞相范睢與武安君白起。

范睢主張殺降卒。因為一旦投降之人放回仗豈不是白打了。周而復始。勞民傷財。此意見正中昭襄王下懷。

此時戰神白起以秦國做後盾,又以個人魅力連戰連捷。先後幾次大戰。尹闕之戰全殲韓魏聯軍24萬。

水淹郢城10萬餘人。上當之戰前後韓趙魏死亡不下20萬。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人。

前前後後小小仗加起來,白起時期殺六中國人數不下於百萬。

六國此時兵力銳減。再難與秦國抗衡。也為秦始皇一統奠定基礎。

8樓:飄雪之夜

如果是兼併戰爭的政治準備的話,秦國自戰國開始就這麼做了,而列國也都是這麼做的,但由於秦國受到地理位置的侷限,只能向西兼併蠻族、向南兼併巴蜀,沒有列國火併中原那麼有觀賞性。如果說特指針對趙魏韓齊楚燕的所謂「滅國」戰爭,我認為最早的應該是魏冉攻大樑。

9樓:景大狗

我覺得這個問題和「曹操是啥時候想要取代漢朝」是有類似之處的。

答案就是,一開始是完全沒有這個心思的,後來到了有進無退的時候,就必然得把一統天下作為政治綱領了。

不過,滅國這事在當時實在是太普遍了,老流氓楚國乙個國家就滅了不止200個國,收掉乙個小國弱國就是一頓早餐功夫的事;但是滅掉乙個七雄級別的大國就不一樣了,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想都不敢想的。這其中原因除了想要滅掉強國需要付出的戰爭資源過大之外,還有因為鯨吞一大片領土而導致會得罪其它強國的利益。

不過戰國時期第乙個滅掉大國的國家並不是秦,而是齊國,他滅掉了宋國 - 乙個國力當時已經不見得在南韓之下的強國。也正是因為此,齊國遭到了可怕的反噬,導致自身也幾乎差點被滅。但是齊國畢竟當時兩大霸主之一,所以五國聯軍也只能是割肉,而無法真正滅亡這個國家。

秦國開始琢磨滅七雄級別的強國的事,大概是昭襄王時期,長平一戰後野心膨脹開始真的以為自己可以吃掉趙國了(其實也不是想要吃掉整個趙國,畢竟趙國太大了,代郡等地秦國也沒想法),結果當然是也遭到了反噬,雖然沒有齊國慘,但是也殘了一段時間。

然而,這之後魏、楚兩國幹的一系列事件卻導致當時局勢有些失控。

1,魏國野心過於膨脹妄圖鯨吞南韓結果失敗,但是徹底廢了南韓

2,楚國鯨吞了原宋國故地和魯國

3,魏楚在玩殘了天下之後又陷入了自相殘殺和內部劇烈鬥爭

4,鑑於當時周王室已經式微,這一系列事件導致當時的國際上有人開始看到乙個不一樣的一統天下的可能性,並且,在這些人看來,一統天下是對自身利益的最優解,也是大勢最終的必然走向

這樣劇烈變化而又轉瞬便逝的局面,也使得親政之後的始皇野心極度的膨脹並開始了一統天下計畫。

(未完待續)

10樓:多弗拉門戈

在嬴成蛟降趙(一說伏誅)之前,秦國並不具備統一六國的內部條件。

在楚考烈王逝世之前,秦國並不具備統一六國的外部條件。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理解,具體怎麼理解看個人。

當然,如果是《大秦帝國》裡的情節,那秦國從西元前350年前後就已經把吞併六國作為戰略目標了…

11樓:犀首

在秦頂住六國各位之後

前318年公孫衍率五國攻秦,前286年蘇秦率六國攻秦,前247年魏無忌率六國攻秦。

在秦殲滅六國有生力量以後

秦惠文王時期修魚之戰秦將公子疾率軍斬殺魏軍8萬,漢中之戰斬殺楚軍7萬;秦武王時期甘茂率軍攻破宜陽斬殺韓軍4萬;秦昭襄王時期伊闕之戰白起率軍斬殺韓魏聯軍24萬,鄢郢之戰白起率軍溺死、斬殺楚軍10數萬,華陽之戰魏冉白起斬殺魏軍13萬、溺死趙軍2萬,野王之戰白起率軍斬殺韓軍5萬,長平之戰斬殺、俘虜坑殺戰役趙軍45萬,汾城、河東嬴摎率軍斬殺韓軍9萬。

在秦恢復元氣以後

邯鄲之戰秦軍損失二十萬,加上長平之戰十數萬。在昭襄王以後,孝文王、莊襄王、始皇帝前期開始休養生息恢復元氣。

在地緣政治壓制六國之後

秦惠文王時期攻河西、收巴蜀、奪漢中、搶商淤,在地緣版圖上對楚國和魏國形成優勢;秦武王時期拿下宜陽轉守為攻;秦昭襄王時期合縱滅齊(兩極中的一極)、南下江漢(將楚國趕出江漢地區)。

12樓:行啊

首先,徵西戎和伐蜀才是秦國積累實力最重要的兩個步驟。《韓非子》說很多問題的根本都是國力問題,所以不要只盯著滅六國……[1]

其次,秦滅六國並不是最早的滅國戰,不要只盯著秦……[2]

另外,乙個國家被滅,其他人從中得好處這件事,首先這不是靠手段可以避免的[3];其次,這件事在秦弱時是對秦有利的,在秦強時別人是不敢的……

戰國時期關東六國哪個國家被秦國打的最慘

哦哈哈呵呵 魏國沒得講,遠交近攻打的主要就是韓魏國,由於地理位置原因,秦國每次出關都要先經過魏國附近,理所當然魏國被打得次數最多,同時也是最慘的。 飄雪之夜 三晉其實都挺慘,不過我選趙國吧 因為打魏國齊楚下手比較重,打南韓魏國下手比較狠,但好像只有打趙國這件事情上秦國取得了冠軍。 景大狗 韓 趙 魏...

商鞅變法時期六國為什麼不攻打秦國?

景大狗 魏國和秦國一直在河西 上郡互毆。秦楚是世代盟友。其它幾國腦子又沒病,那麼強大的魏國你不打,放著乙個人畜無害的反魏好朋友秦國打幹嘛。何況你就算想打,隔著魏國你都打不著 秦那赤兔武安對 不要開上帝視角,當時只有三個強國 魏楚齊,強國打弱國打贏了,弱國圖謀變法變強,是弱國自己的內政,強國只要管好其...

戰國時期為什麼東方六國明知道秦國才是最大的禍患,他們之間卻會進行相互攻伐?趁火打劫的事情非常的多。?

lliupeipei 因為中國歷史上在之前,還沒有用法家路線能夠統一全國的經歷。東方六國的君主門萬萬沒想到,千年一遇被自己趕上了。後世再走秦國路線的國家可就沒有那麼好運了。主要貴族國家迅速聯合起來,因為會發生什麼查查書都能知道。 什麼?秦國是最大的禍患?沒聽說過 秦國是最大的禍患?那打一頓 吧 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