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朱元璋所殺的 功臣 真的是被冤殺的嗎?

時間 2021-05-13 03:55:57

1樓:風雨行者

一方面,朱重八確實下手狠了些,為了他兒子能順利繼位,能在繼位後掌控住局勢,駕馭住整個官僚集團,於是就把不好駕馭的功臣勛貴全給提前清除了,剩下的都是好駕馭的庸碌之輩。反正朱重八在位期間,已經為明王朝設計了一整套極為完備,極為細緻的制度體系,後代子孫即便能力有限,照著幹,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守成就是了。

另一方面,朱重八打天下所依靠的淮西集團,能力是有的,膽量也大,而且喜歡套「兄弟」近乎,不怎麼講究「禮節」。在打天下的階段,大家為了乙個共同的奮鬥目標,也沒時間考慮其它問題,沒時間注意細節。但是在坐穩了江山之後,有些繁文縟節漸漸就被提上了日程,劉邦不也是「馬上得天下」,卻沒有堅持「馬上治天下」麼?

朱重八也是這樣,在享受了皇帝的榮耀之後,官威漸漸就立起來了,為了更好樹立威嚴,也就得找些人開刀,以嚇唬嚇唬更多的吃瓜群眾。淮西集團中的特立獨行,喜歡張揚的人們,就成了這個階段的犧牲品,為朱重八及其子孫做貢獻了。

2樓:奧德修斯

看如何定義該殺咯。基於皇權的角度,所謂有可能威脅皇權的人都該殺,以此為基準那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如果按照罪罰等量,比如殺人者死這個基準的話,被株連的那些人一定有大量是沒有殺過人的,從他們的角度來看自然是很冤。

3樓:知秋一葉

說「冤殺」,那麼我們需要首先搞清「冤殺」的定義,冤即冤枉,冤屈;殺即殺死,以此定義觀朱元璋時期所殺「功臣」的話,確實是這樣,我們來看乙個最典型的例子——藍玉,捕魚兒海大盛,封國公,可以說恩寵有加了,但是藍玉最後死的罪名是啥——謀反;關於藍玉是否要謀反,《明朝那些事兒》中已經詳細的進行了分析,所以,以謀反罪殺藍玉,確實是被冤殺。但是藍玉是否該死呢?捕魚兒海得勝歸來,只因守關將士開關的速度慢了點,便命大軍強行攻打關城,這是什麼行為,這給皇帝什麼感覺:

是不是我的宮門開慢了點,你也要率軍攻打?除此之外,受封國公之後,行為絲毫不知檢點,縱容家丁犯法,侵占田地,私自更換軍中將官,甚至將手伸進了東宮,大將結交東宮,自古以來就只有乙個結局——死。所以,對於藍玉來說,幹了這麼多不法之事,就只有死一條路,所以,朱元璋殺他,對他來說不冤,但是對於給他「謀反」這個罪名確實有點冤。

藍玉可以說是朱元璋時期武將勛貴(文臣也有,主要是勛貴)階層的乙個典型代表,跟著朱元璋打下天下,由於知識文化的欠缺,導致受封後以功臣自居,作威作福,橫行不法,讓朱元璋痛下殺心,因此,這些功臣殺他們不冤,只是罪名安得有點冤而已。

4樓:先森

冤殺肯定是有的,但藍玉絕對是自己作死的

玉長身赬面,饒勇略,有大將才。中山、開平既沒,數總大軍,多立功。太祖遇之厚。

浸驕蹇自恣,多蓄莊奴、假子,乘勢暴橫。嘗佔東昌民田,御史按問,玉怒,逐御史。北征還,夜扣喜峰關。

關吏不時納,縱兵毀關入。帝聞之不樂——《明史》

藍玉身長面赤,有勇有謀,有大將之才。中山、開平二王死後,藍玉多次統領大軍,也多次立功,朱元璋對其優禮有加。藍玉便日漸恣意驕橫,蓄養了許多莊奴、義子,乘勢橫行霸道。

藍玉曾強佔東昌民田,被御史查問,藍玉大怒,將御史趕走。藍玉北征南返時,夜抵喜峰關,守關官吏沒能及時開門接納,藍玉便縱兵毀關,破門而入,,,,,感受一下吧

關羽到底是被誰殺的?其目的是什麼?

一帆風順 外語是被潘璋的部所獲。關羽是被孫權殺的。孫木又本不想殺關羽。被謀士左鹹說曹操昔日待他很好,但是也擋不住他去找玄德。所以孫權聽從他的言語。殺了關羽。後來才有劉備起兵打吳國的事。 成冠伊 題主的問題恐怕是聽到諸葛借刀殺關羽等弱智猜想,上面已經有人回答過了。殺他的只有乙個人 孫權。這個決策到底有...

被三國殺中的隊友坑,是種怎樣的體驗?

Stick Parker 上次我主,3號位標袁術,整局遊戲都在給我妄尊,還一直強調自己很強能頂住忠臣主公1v2,結果2號內奸收了他之後一亮是忠臣然後到遊戲結束都在說我zz 奶罐 開局主公用的界司馬懿,看見七号位界馬超而且還是個先鋒將軍,不像是不會玩,就覺得此人必定是反賊 其實後來結束了才知道是忠臣 ...

(東宮)李承鄞的大哥真的是丹蚩人殺的嗎?

格仔的格格 是不是丹蚩人殺得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帝想對丹蚩動手。兩次刺殺應該一次是二皇子安排的,兩個人都想除 一次是皇后安排的,只想除掉太子。 第一次高相和皇后刺殺未遂 他倆只想殺大皇子,因為要想扶五皇子李承鄞當傀儡皇帝,沒想到小五從小就是白眼狼王,還有外掛程式,還有自帶旺夫體質的老婆小楓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