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很萌的人物?

時間 2021-05-05 22:41:42

1樓:林佳蕤

翻了半天居然沒看到豐子愷,覺得他也很符合題主的要求。

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說出來,使你們自己曉得。可惜到你們懂得我的話的意思的時候,你們將不復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開的真人。

你什麼事體都想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對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公尺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頭了,小貓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兩分鐘。外婆普陀去燒香買回來給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盡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嚎哭的悲哀,比大人們的破產、失戀、喪考妣、全軍覆沒的悲哀都要真切。

2樓:三年橫海一孤臣

補充乙個,明末農民戰爭不僅是黃河流域的李自成,長江流域的張獻忠,同時發生的還有江南奴變。

據顧誠的明末農民戰爭史記載,江南奴隸造反,建立了乙個政權。為了壓倒大明,他們的國號,叫天萌國……

天……萌……國

3樓:曹彥士

佐將大人賞鈞令,求望軍民替查菁天父天兄降主宰,天理諄諄誡世人

昨因馬匹放餵養,牧馬之人逃無形

被人亂棍打馬腳,未知何人此狠心倘馬食爾生苗物,理應稟聞願償明何苦傷馬有罪否可恨此人大妖精為此傳令軍民曉,代查報信自拿擒

拿獲打馬賞拾兩,拿逃牧馬一樣銀

求爾識字人指點,遍傳各處共知因是求厚望人來報,拿到就賞報信人

4樓:

哈哈哈哈哈哈哈,忍不住要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鄒忌,覺得他萌萌噠是因為語文書上那篇《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是這樣的: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這是前半部分,說鄒忌早上起床捯飭好了,照著鏡子越照越覺得自己好看(我也是這麼嫑臉的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美貌中),心裡明明知道城北徐公貌美還要傲嬌的問媳婦兒:我比徐公好看嗎?(哈哈哈哈哈哈哈)得到了媳婦兒的肯定後內心激動壞了甚至有點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還要顛兒顛兒的跑去小妾和客人確定一下(客人內心估計是一萬個不願意回答)太傲嬌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結果是小妾與客人都對這個問題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沒想到第二天就見到了徐公本人並啪啪打臉(咦?該不會是自己把徐公請來的吧哈哈哈)被徐公重塑了審美,自愧弗如之餘還忘不了自己的小鏡鏡(魔鏡魔鏡告訴我誰是這個世界上最靚的仔)這不照不要緊一照發現自己更比不上徐公了(嗚嗚嗚,我堅決不承認我醜)

哈哈哈哈哈哈哈,原諒我的笑聲太大,誰還不是個小公主呢,這一系列萌萌噠操作真是要笑死我了

不過最可愛的當然是後面了,晚上睡覺也還為了不如徐公好看耿耿於懷哈哈哈,但是人家思想境界比我們高,左思右想間便參透了其中的真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不僅如此,還把這個道理昇華了並且掰開了揉碎了告訴齊威王: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說服王上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使得齊國威震諸侯。

這個故事由《戰國策》記載,是不是真事無從得知,但讀完仔細一想除了發人深省外也覺得古人很可愛啊

而且其中隱藏的糖簡直要甜死我,他的妻子回答他說: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沒有一點點敷衍的意味。

在我心裡你最好看,誰都不及你!

5樓:

歷史第一段子手:侯白。腦子進水等俗語的創始人

1.素與白劇談,因曰。今有一深坑,可有數百尺。

公入其中,若為得出。白曰。入中不須餘物。

唯用一針即出。素曰。用針何為。

答曰。針頭中令水飽坑,拍浮而出。素曰。

頭中何處有爾許水。白曰。若無爾許水。

何因肯入爾許深坑。

楊素跟侯白在一塊閒聊。楊素講:「現在有乙個深坑,約有幾百尺,你進到這深坑下面能出來嗎?」

侯白說:「我到這個深坑裡後,不需要別的東西,只要有一根針就能出來。」

楊素問:「用針幹什麼?」

侯白說:「用針刺頭出水,讓水將坑灌滿了,我就從水中浮上來了。」

楊素問:「你頭里哪來的這許多水呀?」

侯白說:「丫的我腦子沒進水,幹嘛跳進深坑裡面?」

2.白初未知名,在本邑。令宰初至,白即謁。

謂知識曰。白能令明府作狗吠。曰。

何有明府得遣作狗吠,誠如言,我輩輸一會飲食。若妄,君當輸。於是入謁,知識俱門外伺之。

令曰。君何須,得重來相見。白曰。

公初至,民間有不便事,望諮公。公未到前,甚多賊盜。請命各家養狗,令吠驚,自然賊盜止息。

令曰。若然,我家亦須養能吠之狗,若為可得。白曰。

家中新有一群犬。其吠聲與餘狗不同。曰。

其聲如何。答曰。其吠聲怮怮者。

明鈔本者作怮。令曰。君全不識好狗吠聲。

好狗吠聲,當作號號。怮怮聲者,全不是能吠之狗。伺者聞之,莫不掩口而笑。

白知得勝,乃云。若覔如此能吠者。當出訪之。

遂辭而出。

初時,侯白還沒有出名。他居住的那個縣,新上任一位知縣,侯白當即去拜見。拜見前,侯白對一位熟人說:

「我能讓縣太爺學狗叫。」這位熟人說:「你怎麼能讓知縣學狗叫呢?

真的像你說的那樣,我們請你吃一頓。如果不像你說的那樣,你應當請我們喝一頓。」

於是,侯白進入縣衙裡參見知縣,那些熟人都在門外看著他。知縣問:「你何必再來拜見本知縣呢?

」侯白說:「您剛到我縣,鄉里有不適宜的事情,特意來討教您。知縣大人沒有來上任前,縣里盜賊特別多。

希望知縣大人讓各家各戶都養狗,賊一來狗就叫。這樣,盜賊就會自己停止偷盜的。」

知縣說:「果然如此,我家也必須飼養一條能叫的狗。怎麼才能挑選到這樣的狗呢?

」侯白回答說:「我家裡剛剛生下來一群小狗,他們的叫聲跟別的狗不一樣。」知縣問:

「它們是怎樣叫的?」侯白回答說:「它們的叫聲都是『怮怮』的呀」

知縣說:「你呀完全不會識別好狗的叫聲。好狗的叫聲應當是『號號』,『怮怮』聲的,都不是善於叫的狗。」

在外面察看的熟人們聽到這裡,沒有乙個人不用手捂著嘴笑。

侯白知道自己贏了,於是說:「知縣大人如果要尋找這樣能叫的狗,我去給您尋找去。」說著告辭走出縣衙。

3.隋侯白,州舉秀才,至京。機辯捷,時莫之比。

嘗與僕射越國公楊素並馬言話。路傍有槐樹,憔悴死。素乃曰:

「侯秀才理道過人,能令此樹活否?」曰:「能。

」素雲:「何計得活?」曰:

「取槐樹子於樹枝上懸著,即當自活。」素雲:「因何得活?

」答曰:「可不聞《論語》雲,『子在,回何敢死?』」素大笑。

隋朝人侯白,在州試時考中了秀才,來到京城長安。侯白機敏善辯,當時沒有人能跟他相比。曾經,侯白跟僕射越國公楊素併排騎馬邊走邊聊天。路旁邊有一株槐樹,已經枯死了。

楊素問侯白:「侯秀才你理論道理過人,能讓這株槐樹活嗎?」侯白回答說:

「能啊!」楊素說:「你有什麼辦法讓它活?

」侯白說:「拿來槐樹籽,懸掛在這株樹的枝上,立即自己就活了。」楊素問:

「因為什麼它能自己活了呢?」侯白說:「你沒有聽到《論語》中說,『子在,回何敢死?

』」楊素聽了開懷大笑。

4.白在散官,隸屬楊素,愛其能劇談。每上番日,即令談戲弄。

或從旦至晚,始得歸。才出省門,即逢素子玄感。乃云。

侯秀才。可以玄感說乙個好話。白被留連,不獲已。

乃云。有一大蟲,欲向野中覓肉,見一刺蝟仰臥,謂是肉臠。欲銜之。

忽被蝟卷著鼻。驚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

困乏。不覺昏睡。刺蝟乃放鼻而去。

大蟲忽起歡喜,走至橡樹下,低頭見橡鬥,乃側身語云。旦來遭見賢尊,願郎君且避道。

侯白擔任的是沒有具體職務的散官,歸楊素領導。楊素喜愛侯白健談,每次輪到他值日,都讓侯白來一塊兒戲謔聊天。有時候,從早晨上省衙值班,一直聊到晚上下班,才能回家。

一次,侯白剛走出省衙門口,就遇見楊素的兒子揚玄感。楊玄感說:「侯秀才,可以為我講個有趣的故事嗎?」侯白被楊玄感纏住,不得已,就講了乙個故事:

「有乙隻老虎,想到山中尋找肉吃。看見乙隻刺猥仰身躺在那兒,以為是一塊肉,正想伸嘴去叼,忽然被刺猥捲住了鼻子,驚慌地逃去,一點也不敢停下來歇息一會兒。一直跑到山里,又困又乏,不知不覺中就睡過去了。

刺猥這才放開老虎的鼻子離去。老虎睡醒後,忽然發現鼻子上的刺蝟沒有了,非常高興。它走到一株橡樹下面,低頭看見橡樹果(與刺蝟外形相似)。

於是轉過身說:『白天遇見了你的父親,希望你呀暫且讓讓道。』」

5.前面出自《太平廣記》,這則出自《隋書》

素嘗與牛弘退朝,白謂素曰:「日之夕矣。」素大笑曰:「以我為『牛羊下來』邪!」

說的是大臣楊素與牛弘有一次退朝,侯白就對楊素說:「哎呦,太陽下山了哦!」。楊素聽完,大笑說道:「你是說牛羊(楊)下朝來了嗎?」

「日之夕矣,牛羊下來」是《詩經》中的名句,而「羊」、「楊」同音,「牛」恰好又是「牛弘」的姓,「牛羊下來」又可以理解為「牛楊下朝來」。

6樓:侯莫陳漪

當然是清穿少女最愛、九龍奪嫡C位登基的雍正四郎小禛禛啦!Cosplay鼻祖、朱批賣萌!

大清國第一coser!

展卷提筆的文士、羽扇綸巾的賞荷雅士、秋風中衣袂翻飛的隱士、林間逗猴的胡人、松下撫琴的嵇康、壁上題詞的公尺芾、河邊小憩的農人、纏鬥惡龍的道士、勇斗猛虎的西洋人等等均信手拈來不在話下……

在《雍正行樂圖》中,雍正帝正嘗試將自己置身於多種場景之中,向人展示他多姿多彩的斑斕面貌。既有規坐於書房宮殿,也有馳騁於山林野外,既穿漢服,也衣洋裝,當可謂「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動靜自如,中外匯通。這簡直就是清廷版的Cosplay了,直讓人目眩神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遊走於各種場景之間的雍正帝形象,並不是據其實際活動繪製而成,而是在其授意之下由畫師精心畫作所得。表面上來看,勤於政務而無暇分身的雍正帝,著力覓得一批優秀畫師,為自己量身定做畫像,此舉既可自娛生活以怡情懷,也可以滿足其難以巡行於外所留下的內心遺憾。所以,我們就不必冥思苦想雍正帝在狩獵之時是什麼樣子,而只看其《洋裝俘虎圖》就能一睹這位帝王的英武雄姿了。

這種把自身理想化的行為,真可謂雍正帝的一大發明。

朱批裡的日常任性萌——

批田文鏡折:

「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

批石文焯折:

「喜也憑你,笑也任你,氣也隨你,愧也由你,惱也從你,朕從來不會心口相異。」

放今天也是情話boy100昏!100昏!

批李衛折:

"好事!好事!此等事覽而不嘉悅者除非呆皇帝也!」

批年羹堯折:

「朕亦甚想你」

→_→朕與大舅哥不得不想多的故事

批王國棟折:

「此朕幾案上所汙,恐汝恐懼,特諭。」

黃桑還是挺暖心的_(:з」∠)_

最後是批給最親愛的弟弟老十三的——

雍正批和碩怡親王允祥等請安折

「朕躬甚安。爾等安好麼?對發胖後不堪寓目之事,爾等絲毫勿慮,盡量發胖,愉快而回。

惟獨馬爾賽回來時,恐其馬力不支,朕委實為之懸念。著怡王選備二匹腳力強而能支撐之馬,以賞賜於馬爾賽。倘若尚未發胖,則毋庸賞賜。

萬不可與人知道!

歷史上有哪些生不逢時的人物?

儒家的少年 我看見你這個題目,腦海裡面閃現的第乙個任務就是李定國。明末農民軍領袖,兩厥名王的名將。少年從軍,青年崛起,於1644年山河飄搖時摒棄前嫌與明王朝合作,用今天的話說建立了抗清民族統一戰線,擊斃了尼堪,滅亡了孔定國。幾乎就要讓多爾袞劃江而治了,無奈孫可望心胸狹隘,嫉賢妒能。大好局面一朝而散,...

歷史上有哪些其人配不上其名字的人物

1.很多昭和時代的日本人,比如說石原莞爾廣田弘毅起了個文藝有內涵的名字,卻是喪心病狂的法西斯分子 2.晉朝宗室 司馬亮的頭腦並不亮。司馬倫的行為也毫無人倫。司馬穎的水平無法讓他脫穎而出。在這些人手上的司馬衷可以說是言不由衷了。 王東來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林則徐誕生在福百建侯官 今福州 林...

歷史上有哪些一戰成名的人物?

有德沒意志 大孔代親王,22歲帶著一群烏合之眾出征全滅了西班牙步兵之花弗蘭德斯軍團,自此奠定了之後300年法國陸軍在世界上的地位,至於之後他的輝煌戰績就不細表了 welle 莫德爾在莫斯科戰役後期只有莫德爾堅決執行了希特拉的 一步不許後退 而後被提拔,後來成就防禦大師。曼施坦因也應該算,刻赤半島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