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什麼當不上皇帝?

時間 2021-05-13 00:03:03

1樓:北冥有魚

以淮陰侯列傳來管中窺豹。

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

背景:此時的韓信的經歷不過是在項羽帳下擔任郎中,「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的無名年輕人。在項羽這兒看不到前途,轉投劉邦。

運氣差,遭受連坐。臨死時一言博得夏侯嬰的好感,刀下逃生,並第一次被推薦給劉邦。上拜以為治粟都尉。

並得到蕭何欣賞和推崇,再一次被推薦給劉邦。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蕭何月下追韓信,劉邦意識到蕭何確實推崇韓信,亡羊補牢,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拜為大將軍。

劉邦確實了不起,首先手下聚集了一批良臣名將,而他們(如蕭何、夏侯嬰)都極力在蒐羅人才;其次,知錯立改(在拜韓信事上或許可沒有犯錯,因為他沒有開天眼)。劉邦以極大對魄力拜韓信為大將,以至於一軍皆驚,可以知道下這個決策有多麼艱難。

信謝,因問王曰:「今東向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漢王曰:「然。」

人精對話就是那麼簡單,互相知道想要什麼。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乙個敢問,乙個敢答。

信再拜賀曰:「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

韓信敢和領導這麼說話,項羽不用他的計策可以知道原因了。如果是正常人的話,會說這是領導自謙,因為領導永遠英明神武,無所不能。

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

1.項王喑惡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君做將的事。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2.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吝嗇賞賜,以情懷馭人)

3.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沐猴而冠耳。)

4.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名不正,且任人唯親)

5.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授人以柄)

6.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彊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不得民心)

項羽六必敗。

今大王誠能反其道:

1.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

2.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3.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

4.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坑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

5.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6.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劉邦六必勝。

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

2樓:茯苓

項羽的鬥爭敏感性太差了,奪江山的不是你死就是我完,其他歷史事件都可以忽略,那些畢竟是勝利者寫的虛虛實實,但是鴻門宴不得不提,居然看不出劉邦懷有帝心,白白讓劉邦溜走,然後再失去軍師亞父范曾,基本可以宣告大勢已去了。決定事業成敗的是情商,項羽就輸在這點上,過了烏江還可以捲土從來,他卻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選擇自刎,按現在說就是臉皮太薄,情商逆商都不高注定他會失敗。相反,劉邦被追殺可以把自己的骨肉從馬車上踹下來,可以誅殺第一功臣韓信,謀臣張良早就看清楚了這一切,劉邦一統天下後,他選擇了歸隱。

所以古代開創江山的臉皮要厚心要黑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那種境界一般人做不到。

3樓:「已登出」

反對微笑不許的答案,支援那個叫淚痕的。

先指出一點,難道項羽沒把劉邦趕到四川嗎?劉邦幹嘛要修棧道?

我們要正視乙個大前提,項羽的對手不只劉邦,還有各路諸侯。」先入關中者王之」。劉邦先入關中,項羽再怎麼樣也不能當著天下豪強的面毀約。就象徵性的給了塊漢中,項羽心已經夠黑的了。

同樣的道理,項羽必須分封有功的人。諸侯們都看著他分蛋糕,要他分贓不均是用不著劉邦動手的。

各路諸侯或多或少占領故國地盤。項羽拿頭從他們手中摳地盤?

現在局勢明了。劉邦必須封,楚地是基本盤項羽必須「封」給自己,各路諸侯最低限度要封回故地。

項羽的策略簡單,把劉邦趕去四川只象徵性的給他塊漢中,關中打散了封。當然項羽也可以選擇拿關中,但離楚太遠,會分散自己的力量。所以他要了楚地和周邊富庶的中原。

關中早晚會出現項羽的敵人,項羽的問題恰恰在於他把四川給了劉邦。給劉邦必須給漢中,這導致巴蜀和關中的力量被整合在一起。如果他選擇將關中的一部份分給劉邦,巴蜀拆開分封給別人外加不給漢中直接把路堵死。

這樣他就只用面對關中的敵人,對方還未必姓劉。

4樓:哈哈哈哈

看史記的時候覺得項羽全程智商下線。

講幾個印象深刻的點。

第一,項羽這一方戰力是真強,前中期吊打各方諸侯,但是真是架不住人傻(單純是史記上的記錄給人的感覺)。

第二,鴻門宴的時候,開頭就把曹無傷給賣了,後面己方高層中出了個叛徒(就是季父項伯),臨陣變卦,范增給了訊號,他視而不見,項伯居然還替劉邦擋刀。。。

第三,後期本來快搞定劉邦的時候,被劉邦離間,劉邦投降結果看到是項羽派來的使臣後,表示我們要向范增的使臣投降,項羽的使臣我們不降。於是項羽和范增就崩了。。。這時候看到項伯居然還待在項羽身邊,這真讓人無語。

第四,項羽比較明顯的大敗就是最後四面楚歌的時候,然後。。。自刎了,這個心理素質怎麼能當皇帝。

綜上,史記中記載的項羽基本就是個智商下線,武力值高的憨厚大個,被人揪著短處懟幾句就把實情招了,各種屠城,很少聽人勸,簡而言之,沒有做帝王的性格

5樓:鈞離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項籍唯不能忍,事故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矣。(《留侯論》)

哈哈看來項羽當不了皇帝是因為沒有張良(劃掉別信)。

不過劉邦的忍術確實很厲害,一直消耗項羽的實力,在暗中壯大自己的隊伍,項羽打硬仗,但不會管理自己的隊伍,更談不上什麼計謀策略,他只是乙個將才而非帥才,只能打仗,不能領到。

6樓:劉凱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其實呢也算上事實上的最高權力者了。

項羽出身貴族,有優越感,光宗耀祖不願錦衣夜行,所以稱沽名,時人就譏他沐猴而冠。

用人不以大利益籠絡人,時人就批評他象個女人,把印信的角都要磨圓了也不授予帳下將軍。韓信陳平都憤而離開。沒有人才濟濟,怎麼打天下?

就這麼個沽名的人卻做出了殺義帝的昏招。失掉人心。

7樓:趙洪

項劉之爭,霸道與王道之爭也。

霸道者,在尊吾一人;王道者,尊天道也。吾行天道,故爾吾尊。

信霸道者,必稱其力,至蠻至殘,皆不足惜。

信王道者,必收拾人心,借勢取力,政不拂眾,以求長久。

霸道行,則生死榮辱繫於一人之喜怒。人皆懷忐忑。聚小眾猶可,聚大眾則懈。

王道行,則生死榮辱在爾自取。亂世之秋,人心思安,能聚大眾。

項羽坑降卒,燒阿房,其不行王道明矣。

劉邦廢苛政,行約法,其志亦明矣。

或者問:何故項氏不得為帝?

嘻!王道既出,霸道安得為帝?

千秋之後,吾族名漢。非徒借名,實獎王道也!

8樓:

項羽是個理想主義者,他恨秦國,恨秦國的制度,所以他不想當秦始皇第二,而是要強夠了東西會老家建設家鄉。

劉邦是個實用主義者,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什麼分封,郡縣只要能夠打敗對手,讓老子舒舒服服的就是好辦法。

理想主義者通常都開啟乙個時代,但最終所有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往往要歸了實用主義者。毛締造了共和國,但享有平安快樂,長壽安康的卻是鄧。賈伯斯創造了蘋果,但躺著掙錢功成名就的卻是庫克,曹雪芹嘔心瀝血寫下80回《紅樓夢》但真正坐享其成的是紅學家們。

項羽如果沒有對秦和秦制的刻骨仇恨,才不可能如同送死一般在鉅鹿跟十萬秦軍死磕到底。沒有這份功績也就沒有所謂逐鹿中原的資本。

9樓:人就不能閒

項羽為什麼當不上皇帝?因為歷史已經發生了,事後諸葛亮的真的別分析了。世間的事情其實哪有那麼多原因,劉邦萬一在大戰前期染了重疾死翹翹呢?

你昨天中午為什麼吃的是公尺飯而不是饅頭?是不是也要從家庭習慣、地理環境、兜裡的人民幣分析分析?也許僅僅因為家裡停水了沒法蒸公尺飯,所以買點饅頭配老乾媽充飢罷了。

10樓:寧一冰

夷夏之防。劉項都是出自楚地,沛縣更靠近中原,劉邦是接受中原文化的楚人。祖籍湖北,生於江東的項羽可以說是比較純粹的楚人,剽悍蠻勇。

中原(包括秦人)人認同接受他們文化的強者,不希望項羽那種純粹的楚人(南蠻子)統治他們,以夷變夏。

徐州是古楚國的最北境,項羽在此定都,說明他留戀故土,只想恢復楚國,沒有統一天下的志向。想統一天下,非定都東西兩京(長安洛陽)不可,然而那裡的中原人並不待見項羽,文化上就排斥。

11樓:天命

史記裡面寫的非常清楚了,有這麼一小段題主自己體會一下。

【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

至於司馬遷那個對漢朝皇帝有莫名惡意的傢伙寫的是不是真的,那就不是我的能力能夠考究的了。

12樓:萬古長醉我一人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因為皇帝這個詞語在當時還沒成為傳統的中國君主的暱稱,只有秦朝叫,所以項羽選擇了霸王,同樣是另外的暱稱,如果後來的漢朝也選擇了別的詞彙,如上帝,那上帝這個詞可能會持續下來成為中國歷代君主的稱謂。

13樓:

項羽這個人愛耍帥,喜歡自己出風頭,不給部下足夠的表現機會,這種人當領導很討厭。

韓信這麼強的統帥,在他手下只能門前站崗,到了劉邦那裡就跳公升為最高統帥。我敢說給韓信一本史記,他還是會選擇跟劉邦而不是跟項羽。

史書記載項羽手下有名的謀士基本就範增一人,還不被他信任。反觀劉邦部下,謀士如雲,雖然多數是鄉鎮公務員出身,卻都能讓每個人充分發揮其才能,成為後來漢室興起主力。

項羽跟劉邦打仗,喊劉邦出來單挑,完全一副流氓打架的樣子,沒有統帥風度。火燒秦宮,搶劫財務也屬於強盜才做的,很沒有帝王氣質。

項羽稱霸後短時間內殺了秦王、楚王、韓王,可見這個人對敵人、上司、盟友都很不厚道,必然喪失大量人心。

有人勸項羽在秦國故地立國,項羽不聽,被罵沐猴而冠,轉頭還把人殺了。婁敬也這麼勸過劉邦,劉邦也想回家,但是聽從了他人意見,還重賞婁敬。項羽的氣度和大局觀被劉邦甩了不止幾十條街。

劉邦被發配到當時鳥不拉屎的漢中,手下一批批逃跑,為了大計忍了,部下自然願意跟這種有追求的boss。項羽為了個人名譽,兵敗不肯過烏江,雖然得了英雄美名,但是這就跟玩王者榮耀之類的遊戲一場團戰輸了就秒了,誰還想跟這種大哥玩。

綜上所述,項羽雖然戰力超群,但除去武力,當皇帝的不是劉邦,也絕不可能輪到他,眾多諸侯王不會服他,除了楚國外的六中國人也不會服他。

項羽為什麼不當皇帝,是不能還是不想?

普朗特 鉅鹿之戰後,他只是諸侯聯軍名義上的老大。鉅鹿之戰他表現精彩,諸侯聯軍將領認他當老大。事實上呢,聯軍的軍隊還是聽自家將軍的話而不是項羽的命令。而軍隊的後勤,人事,指揮三部分權力,經過鉅鹿之戰,他掌握了自己軍隊的人事,指揮,後勤不確定是否能真正控制。其他軍隊,他無法控制其他軍隊基層 中級 高階軍...

為什麼當不上優秀員工?

老五喊我吃麵啦 首先,優秀員工的標準並不是單一維度,而是乙個綜合維度,所以題主說的拼死拼活 加班之類的並不能作為評選的標準,因為僅憑這些東西並不一定能讓領導非得選你,有可能領導更加看重這個人的積極性 為人處世還有忠誠。其次,優秀員工評選站在公司的角度需要講究乙個平衡,是否優秀不是和其他部門人的比較,...

項羽為何從未想過當皇帝?

太陽照常公升起 你不是他,怎知他不想?心理學上說,他恨嬴政,表現出的行為可能是表象上沒有當皇帝的意願,但他已經是西楚霸王,一朝統一,大概率少年即是惡龍。 MrWmRs 項羽的志向不是做皇帝,皇帝在他心裡不是嚮往,而是痛恨的東西,因為有人 秦始皇 要做皇帝,所以楚國被滅了,家破人亡,他認為帝制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