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經在佛入滅後幾百年才出現,怎麼保證它們是佛所說的?

時間 2021-05-12 22:41:33

1樓:yonghewph

個人認為這肯定不是佛說的。但是它是佛陀思想的發展,它是乙個教派傳承演繹的必然結果。乙個教派要傳承下來它必然要跟著時代的受眾而不斷修正完善。

宗教是給它需要的人的精神食糧。大乘也好金剛乘也好只要它和佛陀教義原點一致,它們就也可以說是佛說。恰恰這種與時俱進的精進才更符合佛陀的精神。

2樓:

這個問題大乘佛教有幾種解釋,此不贅述。

站在世俗的立場上,這些大抵是考據的結論,那麼它是否是確鑿無疑的事實或者說是全部的事實?誰敢(能)回答這個問題?世俗的意思就是不圓滿不究竟,不是真理,既然如此,世俗說什麼沒必要糾結。

如果是宗教的立場那就簡單了,宗教都有超越世俗的一面,意思就是世俗的認知無法反駁,說得學究一點就是無法證偽。

3樓:淨意道人

三星堆的壁畫上都有人字拖、跨肩包了,還出土了食堂用的窗格盤,你還相信現代考古學嗎?你要證據,很簡單,派個團隊回到過去給你造乙個大乘真佛說的證據就行了,大乘非佛說也一樣。考古學根本就不可信。

4樓:鏡鑑

佛經但凡指向那乙個道理的,哪怕是今天寫的,也如同佛親口所說。

但凡不指向那乙個道理的佛經,都是不了義經。

佛經的道理有且只有乙個,各個經是為了不同根性的人,認識到那乙個道理,而進行不同方式的解說。

5樓:

佛教是個圈子

他只要保證他範圍內有被忽悠到的人就可以了

你提的這些問題佛教也可以回答

但是回答也只是保證能忽悠到一部分人就夠了

畢竟這一部分人就足以保證吃香喝辣了

本來也沒指望忽悠所有的人

對於這部分被忽悠到的人

就說他們有慧根,有善根,有靈根有等等根

無論如何都不受忽悠的,就說他們沒等等根

搞得跟算高次方程似的……

6樓:嘉善寶

大乘佛法是總結,小乘佛法是過程,其實佛經中是沒有大乘佛法的,或者說所有佛經都是大乘佛法。

後人對前人思想的總結,用文字比喻,這就是一些大乘佛法的文字示現。

正如花到果一樣,其根其種不離般若。

7樓:乾元智藏

法脈傳承呀!

之所以有「天台、華嚴、禪」等等各種宗派,就是為了佛教傳承的純正性,就是為了保證佛法在傳承的過程中不被歪曲、錯解。

8樓:普波居士

其實,你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信佛不是人人都能信的,這需要善根福德因緣具足才行,尤其大乘,小乘根性的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發心去修的。你對小乘或原始佛法相信,你就修大乘的一些基礎法,與小乘相同的法門,如四聖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等,這都可以保證是佛說的,你修吧。就怕你不修。

大乘佛經介紹佛功德偉力鬼神菩薩的地方太多看的腦仁兒疼喜歡跳著看修證部分的這樣看經書會不會有謗佛嫌疑?

九億流觴 其實,佛教的絕大部分經典,是通過一種 美學 的方法來傳遞思想。美學的核心是感性,佛經之中那麼多的場景描繪 氣氛渲染 故事譬喻,都是為了喚起人們感性海洋之中 善 的共鳴。從這一點來說,跳著看沒有任何問題,只要你覺得你從中獲取的思想不會受到太多的折扣。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 華嚴經淨行品 華嚴經...

大乘佛教認為已經入滅的釋迦摩尼還永恆的存在於色究竟天,是否是禪定中,把濕婆神當做了悉達多

問道於賢 這事,找南傳中有四禪的人一觀望不就清清楚楚了嗎?須深 南傳中特別是帕奧一系的,不是有辣麼多的四禪成就者嗎?隨便提溜乙個出來就可以解決問題了,順便用宿命智看看當時集結經典的時候窟外集結到底是怎麼回事,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嗎? 鎮華 佛教的色究竟天是淨居天,他受用報土還在其上。濕婆在他化自在天。就...

如何理解「先以欲鉤牽 後令入佛智「

護法居士 善男子。云何菩薩迴轉毒塵。菩薩摩訶薩見諸眾生深著貪欲。但令滅其貪欲因緣。作是方便化作女色。形容端正具足相好勝餘女人。眾生見已生貪甚深愛樂耽著。於所眠息受樂之時忽然而死。一念之頃即成臭爛。可惡不淨見即怖畏。大生厭離慞惶苦惱。此是臭穢誰能除之。爾時菩薩侍立其前即為說法。令得決定令入正位。於三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