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繼位時不能直接殺掉魏忠賢嗎

時間 2021-05-12 13:05:22

1樓:大螃蟹

需要摸清他扮演的角色,他佔據的位置,摸清他的實力,他黨羽都是誰,都要慢慢來,閹黨太多的都是沒節操的庸人,殺之無用,留著也不會為魏忠賢叫屈,這都要調查,魏忠賢就在那裡,又不會跑掉。

2樓:張浩

哪有這麼容易。總結一下歷史上類似的記錄,成功率不算高。而且成功的幾個,除康熙以外結局也都不算圓滿。

子嬰vs趙高,成功。

漢桓帝vs梁冀,成功。

漢獻帝vs曹操,失敗兩回。

曹髦vs司馬昭,失敗。

元修vs高歡,失敗。

元善見vs高澄,失敗。

宇文覺vs宇文護,失敗。

唐文宗vs仇士良,失敗。

劉承祐vs楊玢、史弘肇等,成功

劉承祐vs郭威,失敗。

建文vs永樂,失敗。

崇禎vs魏忠賢,成功。

康熙vs鰲拜,成功。

光緒vs慈禧,失敗。

3樓:江鄴

崇禎皇帝一開始也畏懼魏忠賢的勢力,不敢直接下手,等摸清魏的底牌後,崇禎帝慢慢玩死了魏忠賢,作為乙個皇帝,殺人也得有個利用,總不能無緣無故殺人,商紂王因為無緣無故的殺了比幹,導致大臣們心寒,再也不敢為紂王賣命,這樣的教訓到處都有,皇帝落得乙個昏君的名聲也很難受的,還不如編個奸臣罪名殺魏忠賢,這樣也能樹立典威

4樓:李二狗

有明一代,上陣砍人的不算,親自動手打死大臣的,也就是朱元璋了,不過朱元璋乾綱獨斷,還尚且要等胡唯庸作死才殺他,朱由儉會比太祖爺爺權力更大嗎?

5樓:知北遊

政治人物的死亡,不是以他的生命終結而終結,而是他失去權力的那一刻。

魏忠賢在失去權力後就是乙個死太監,皇帝想讓他怎麼死就怎麼死,但是沒失去權力前,他就是九千歲,誰敢動他?殺了他,就好像王允誅殺了董卓,反而惹來了李傕郭汜一樣,他的權力集團還在,他手下人不是傻子,鋌而走險,犯上作亂,到時候你這麼個無權無勢才入住北京連紫禁城的路都不熟的外藩小王怎麼辦?要捋虎鬚,先要拔去虎的爪牙,沒有拔去老虎的爪牙,就去老虎面前亂竄,是作死。

政治人物,先要想的是奪取權力而不是殺人,殺人,是權力穩固之後的事,自古帝王,皆是如此。

韓信的生命不是終結在未央宮,他在被劉邦奪去軍隊,從齊王轉封為楚王的那一刻就已經死了;大魏皇帝曹髦,率領宮中童僕數百、鼓譟而出討伐司馬昭的時候,他走向的,是注定的死亡;我初中的時候以為戈巴契夫這種歷史教科書裡的人是老早就該死了,可其實他到現在還活蹦亂跳著。當然,現代社會,在政治鬥爭失敗的人物,不再像從前一樣人頭落地、被肉體消滅了,這也是人類社會的乙個大進步。

6樓:陸聞道

花花轎子眾人抬,乙個權臣背後是錯綜複雜的利益集團。你把帶頭的殺了,剩下的小弟殺不殺?

你如果要殺,那對不起,這個集團不會束手就擒。你能伏擊刺殺乙個首腦,你沒法伏擊刺殺一群從眾。這個集團之前能捧著乙個首腦架空皇權,那麼他們拼死一搏就能把你換掉。

理由還十分正當,因為你刺殺大臣,品行不端。

你如果不殺,那也不行,因為他們會害怕你秋後算賬。而且你能下狠手把首腦殺掉,將來未必不會慢慢地把剩下的人殺掉。所以他們還是會想方設法把你換掉,因為你刺殺大臣,品行不端。

那如果你政治手段高明,名聲也好,最後既沒有大規模肅反,也安撫了權臣餘黨的情緒呢?那一切又會回到起點。——你這個皇帝雖然手段狠了點,但是不追究責任,想必好欺負。

利益集團在短暫的蟄伏之後又會捧出乙個新的首腦人物。而且你還不能故技重施,不然就必然會出現前兩種情況之一。於是你的權力再次被架空。

7樓:

我還是要說你多讀點書,而且你篇幅越長大家越覺得你讀書太少,本來可能還能往其他地方想,你解釋清楚你怎麼想的了大家不得不黑了。而且不是黑你,你真黑,而且越描越黑。這個問題真的太傻了,傻的可愛。

可能題主是小學或者初中生?每個人都傻過,而且別人說自己應該挺不爽的,不過真的,大家都黑你問題的時候在你。

8樓:曜陽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首先是明朝皇帝乙個賽乙個的混蛋,不理朝政,導致權利旁落;其次是東廠西廠太監權利很大, 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干政之端。殺乙個魏忠賢很簡單,難的是要對付他身後的那個權利網路鏈

9樓:Noel Seeker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肉體消滅這種行為在政治鬥爭中都是毫無意義的。

毫無意義。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兩遍。

不是說殺人這種行為做不到——它很容易做到。

但是殺人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問題在於殺完人之後該怎麼辦,而不是能不能殺人。

題主在問題補充這裡,很明顯思路跑偏了。

魏忠賢死了之後,崇禎依然需要司禮監,來完成對於文臣的牽制。

沒有司禮監的情況下,皇帝自己面對文臣,從宣宗開始就已經被壓制了。

宣宗之前?建文+仁宗一共五年上下,忽略不計都沒什麼問題;太祖+成祖都是開國皇帝的戰鬥力,至少對於軍隊能做到絕對的把握。

那麼我們得到結論1。司禮監的存在以及太監掌權都是有必要的。

那麼,也就是「要有掌權的太監,但不能是魏忠賢」。

為什麼?

因為有所謂的「閹黨」的存在。皇帝需要的太監是站在自己一邊,為自己分攤工作的。

皇帝+太監 VS 文臣,藉此保持朝堂之上的相對均勢。

可是魏忠賢如果叛逃到文臣那邊,皇權就可以說是被架空了。

那麼問題應該如何解決?換上乙個忠誠於自己,野心還沒被培養起來的人就可以。

簡單,穩定,更為可行。就像明明可以用鑰匙開門,就沒必要去找消防斧頭了。

而事實上,崇禎就是這樣做的。

結論2。對於崇禎來說,魏忠賢不是非死不可。

那麼用殺掉魏忠賢的方法進行權力交接,剩下的唯一理由是這樣做效果好。

不要開玩笑了。

權力交接時候永遠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難道這還要證明嗎?

退一百萬步——殺人之後權力平穩交接。

那麼對於所有的大臣以及太監來說——「今天魏忠賢死,明天就可能是我。今天魏忠賢因為擅權而死,明天就可能有人因為工作做的不好而死,後天可能有人話說的不對就招致一死。」

一葉知秋而已。想到這些難道很難嗎?

那麼朝堂之上,要麼是想著奉承拍馬的,要麼就直接『等死,死國可乎』了。

從來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就是:

1.要按照規矩來。

2.如果不按照規矩來,那麼一定要保證自己有隨時掀桌子的能力。

畢竟這些規矩,一方面確實是限制沒錯,另外的方面也是保護。

子他老人家曾經曰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這話可絕對不僅僅是詛咒。

P.S.:

政治鬥爭之中,使用暗殺最多的,據我所知是同盟會以及它後來衍生出來的國民黨之類,當年蔣公就是靠暗殺起家。

雖然國黨不怎麼樣,但是終歸還是能找出一點閃光點的。

題主要學,也學點好的吧。

10樓:啊勒

魏忠賢並非只有乙個人。。。。。。

利益才會產生勾連,而承諾永遠不會實現。。。。。。

所以如果你是皇帝,你用什麼來吸引魏黨黨羽。。。。。。

你即使殺了魏忠賢,那麼剩下的黨羽與其投降後將性命交予你手,倒不如拼死一搏。。。。。。那麼局面更加致命。。。。。。

11樓:注水雞蛋

崇禎殺魏忠賢我始終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都是昏招。就好像乙個成年大漢虐殺小朋友一樣,花招層出事後還有人總結手段多麼多麼高,純扯蛋。

12樓:範西迪

去看萬曆十五年。

即使是在皇權空間強大的明朝,皇帝與文官系統之間仍呈制衡狀態。

魏閹能夠權傾朝野,靠的也是掌控壓制了整個文官系統。

崇禎要上位必須先從文官系統中加入自己的黨羽,逐步排斥魏閹的勢力,最終一舉翦除。

而崇禎出身寒微,此舉更要消耗時間。

如果你成了剛繼位的崇禎帝,會採取哪些措施來保住大明?

范無病 第一步,調集全國各地所有的在冊兵員進京大閱兵,地方只留廠衛管制,軟禁魏忠賢,以他名義查抄,事後扔出去處死。第二步,把吃空餉的所有將領抄家處死,地方主官以回京述職名義送大理寺審查,留地方廠衛抄家利益集團。第三步,打散所有軍隊編制,剔除老弱病殘回家屯田,重新組建軍隊,收繳地方所有兵刃,回爐重造所...

請問庶出皇子繼位時,生母已去世,嫡母尚在的情況下能立刻追封生母為皇后嗎?(嫡在庶死的情況)?

鯽魚先生 春秋之義,母以子貴。劉備永安崩,庶出皇子阿斗即位,時皇后吳氏尚在,諸葛亮上書追尊阿斗生母甘夫人為昭烈皇后,與昭烈皇帝合葬,以慰寒泉之思,阿斗表示 妥了! zhangmengxia00 明朝的明孝宗,生母死於1475年,嫡母死於1518年。明孝宗在生母死後就封了生母為 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

假使崇禎不殺袁崇煥,袁到底能不能復遼復國?

銀河摘星者 我感覺很有可能。滿清第一次入關,皇太極起頭。如果這次入關失敗或無甚大收穫的話,皇太極很可能失勢,然後恢復滿清八王議政。這樣權力一分散,滿清政權所為可能就不會如皇太極掌權時那樣得心應手。少數民族都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等在遼東戰場戰成均勢,拉鋸之後下一代就差很多了。到時候再慢慢復遼。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