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乙個將軍被命令去打一場必輸的戰役,他最好的做法是什麼?

時間 2021-05-12 08:25:22

1樓:不眠之眼

要看為誰打,和誰打,為什麼打,怎麼輸

讓你保家衛國,打不贏就不打了嗎?敵人所到之處盡數三光,打不贏就不打了嗎?決定國家民族生存和命運的戰役,打不贏就不打了嗎?

如果失敗比不戰而降,比投敵更能成為政治籌碼,那麼戰敗就是有價值的

也就是說,戰爭的意義永遠不止於戰爭本身,要準確衡量戰爭的價值,必須講政治。反過來說,如果你搞不清楚這場戰爭的政治價值,那麼你就不可能得出最優解,如果僅僅是考慮自身和士兵的保身之道,那根本就不是稱職的將軍。乙個不懂政治的將軍,不可能成為最出色的將軍。

2樓:

戊戌年,光緒被軟禁於瀛台,譚嗣同夜訪法華寺,帶著「衣帶詔」抄本,命袁世凱出兵「圍園劫後」,勤王救法。

見到譚的那一刻,袁已經知道,他這百年罵名怕是躲不掉了

袁世凱一直對變法的態度曖昧,既同情這些熱血志士,又深知他們與慈禧實力懸殊,所以深居法華寺,想要置身事外。

不想譚嗣同這位義士(妄人),直接闖進來逼他去打一場他明知會輸的仗。

他最好的做法是什麼?

忠奸,進退,生死,去留,榮辱,家國,常變,怪力亂神,我們不身處那一時刻,永遠不知道自己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我們不跳出那個時刻,也永遠不知道最好的做法是什麼。

3樓:狗狗吹泡泡

皮定均,前面有30萬大軍,指揮部命令你部7千人死守3天,掩護中原5萬部隊突圍。

堅決完成任務。

三天後,帶著剩下的人一路狂奔。過了伏牛山後,中原狂飆,5天5夜不頓舍,到達陝北還有5000人。途中還有個小孩出生,取名突突。

還有個,即使我們中原野戰軍全部犧牲,有其他友鄰部隊,一樣解放全中國。

4樓:喵了個咪

5樓:餘昧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想法就想到了栗林忠道。

如果不帶任何偏見的去看他,他在硫磺島上簡直就創造了乙個近代軍事史上的奇蹟。

雖然抗戰時他是侵略罪人,但硫磺島一役,他所體現出的戰術素養和戰術意識絕對是日軍中數一數二的。在硫磺島這種絕境下能夠死守三個月絕對是軍史上令人欽佩的。

他將乙個真正的孤島變成了二戰美軍的絞肉機,並且死活堅守了乙個多月,在整個戰爭史上都是少見的

6樓:祝小姐的小蜜罐

那就要看為誰而戰了,為了皇帝和國會老爺們的錢包打仗,別說死,我禿嚕個指甲蓋都給你分分鐘下火線,哎喲你傷到我寶貝頭髮了!

如果是為人民,天下蒼生而戰,死又何懼,來,統統過來,越多越好。

狼牙山五壯士執行的掩護任務,其實是極其危險的,和自殺任務差不多,可你看誰推辭了?

董存瑞炸碉堡的時候,你看他猶豫了嗎?

當然如果是因為戰役組織的問題,本可以逃脫不受損失,上級又因為對戰場把握不清,就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了。

當然這會有代價,可戰爭期間人命賤如草芥,任何決定都會有代價,你選擇了更好的一條路,最後的勝利終屬於你,怕什麼。

7樓:圖總裂夫司機

喬治奧威爾認為,你如果只是肉體消滅了敵人。而他表現出了精神上的崇高,那麼你實際上是輸了。

歷史上有無數這種例子。

比如楊靖宇、趙尚志。

他們的隊伍被打散,他們被叛徒出賣,被百倍的敵軍圍剿。

但是他們犧牲的時候,敵軍為之唏噓。無數的後人,不斷的緬懷他們。

你可以在肉體上消滅他,但你無法打敗他——海明威

8樓:1g不吃魚

諸葛亮(蜀VS魏)七出祁山

我會用盡全力捅他一刀,哪怕只是給他的鬆鬆皮。

周瑜(孫權集團VS大漢)赤壁

哪怕只有一絲可能,我也要奪取這兩分天下的機會。

曹操(大漢VS袁紹集團)官渡

他們都說十勝十敗論,可是我知道,這一戰沒有天時沒有地利也沒有人和。

9樓:

認認真真的準備出征的東西,用不上的就不帶了,鼓舞鼓舞士兵,給留一封家書,配上一點有紀念意義的遺物,然後從容出征。

大概就是這樣吧,那些佯攻,做誘餌的將軍大多都是這麼做的吧

10樓:趙大偉

參考電影海軍上將,講述了荷蘭歷史上最牛叉的「海上殺手」——公尺希爾·德·魯伊特的事蹟

好久之前看的,記不太清了,貌似是政治的原因,德魯伊特被陷害為國家的叛徒,國王讓德魯伊特展示他對國家的忠心,洗清他叛徒的嫌疑,就派他去打最後一次仗,其實就是讓他去送死

上兩張圖給你們看一下實力差距

第一張是英國艦隊,第二張是荷蘭艦隊

被炮彈擊中小腿

英國艦隊指揮官

魯伊特的妻子和女兒

11樓:一蓑煙雨

周赧王五十五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西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秦軍在主將王齕率領下與趙將廉頗數戰皆勝後對峙,廉頗令趙軍堅守不出。兩年之後,秦趙和議期間秦昭襄王麻痺諸國,示意秦趙修好,導致趙國失去外援;同時趙國國內飼軍糧草告急,趙王急於盡早結束兩軍之戰;隨後秦相攜重金於趙都邯鄲實施反間計,趙王啟用趙擴替代廉頗,引軍出擊。秦昭襄王自知王齕不是趙擴對手,秘密認命白起為上將軍,秦軍主將,王齕為副將,白起佯敗,誘敵深入,趙擴大軍深入。

趙擴在前有強敵,後有趙王死命,深知此戰必敗,命大軍原地駐守,強攻秦軍堅寨。白起抓住戰機用25000人的精銳部隊切斷趙軍後路,5000人精銳騎兵直插趙軍大營和趙軍主力之間,分割包圍,並同時一舉切段趙軍糧道,趙軍堅守。秦昭襄王親臨河內郡,全郡官民爵公升一級,大修糧道河渠,並火速徵召秦國15歲以上全部男丁增援。

趙軍於是奮力突圍,兩軍均死傷慘重,史籍記載秦趙各20餘萬死於這場包圍戰,最後趙擴死於突圍途中,趙軍群龍無首,糧草皆無,20萬趙軍投降。白起命秦軍全部坑殺。是役,秦軍精銳折25萬,趙軍折精銳45萬,只240名少年兵放回。

在趙擴攜援軍從邯鄲出發時就知道此役必敗,其母在趙擴出征之後便找趙王,如果趙擴戰敗,許不殺之命,趙王允。

12樓:劉承哲

1、袁崇煥——「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當然他守城實際上是違抗了命令)

2、孫傳庭——「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對獄吏乎!」……傳庭死而明亡矣。

3、盧象公升——「感父老義。雖然,自予與賊角,經數十百戰未嘗衄。今者,分疲卒五千,大敵西沖,援師東隔,事由中製,食盡力窮,旦夕死矣,無徒累爾父老為也。」

4、《我的團長我的團》

這場阻擊戰之後,大部分人,都躺在了西岸。

龍文章知道這只是一群炮灰,但是他知道,他們也是戰士。

5、《鳴梁海戰》

13樓:RafaSperone

諸葛亮五出祁山撤退時,司馬懿命令張郃追擊,據裴松之注《三國志》引《魏略》的記載,張郃對司馬懿說:「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但是司馬懿不聽,於是張郃只能硬著頭皮去追擊,結果蜀軍果真在劍閣木門道設伏,張郃膝蓋中箭而亡。

這裡先提一句題外話,《三國演義》把兩人的角色調了過來,說司馬懿認為不能追擊,張郃偏要追擊,因此不要被演義迷惑了。

至於司馬懿為什麼要讓張郃追擊,如果呼應這個問題,再考慮一下陰謀論,司馬懿是必然知道這一追是凶多吉少,而如果張郃這位僅存的五子良將陣亡,那曹魏就再沒有人的資歷比他高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一定要讓張郃去追擊。

當然也不能忽略當時的情形:諸葛亮自己先行一步撤退,結果魏延、吳班、高翔三人就被單獨隔在了北山,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張郃會說「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因此另外一種說法是司馬懿認為追擊還是有勝算的,張郃只是自己不走運膝蓋中箭,才導致追擊失敗自己殞命。

但無論如何,諸葛亮除掉了自己的心頭大患,或許司馬懿也是這麼想的。

打一場必輸的戰爭是怎樣的體驗?

白雲天 我現在坐在從北京到廣州的火車上 2121公里的距離 跨越大半個中國的思念。儘管我已經知道可能的結局如何,但是終究意難平,終究想看一看究竟有沒有一線生機。我想所有的知道結局的卻仍舊堅持的人的想法都是一樣的吧。所以這個回答只有一句,天意豈可定,終究意難平。 向英吉利國,宣戰!向法蘭西國,宣戰!向...

如果人生是一場80分鐘的dota,不想輸,從30歲開始努力,還有可能翻盤嗎?

onion 乙個 80分鐘dota 足以說明題主還沒有認清自己,誰能定這個80分鐘,而不是40分鐘或者120分鐘?這就是題主所說的 前期沒有好好發育 再來說這 80分鐘dota 玩dota的誰都知道,能到80分鐘,已經不能說哪邊還有什麼絕對優勢了,因為零和博弈的時間越長,越趨於平衡。再說說這個30歲...

兩場面試,一場有十個人選乙個,一場有一百個人選十個,那一場的概率高?

羅凱瀚 10選1和100選10。要分析面試環境 面試過程 面試官的狀態以及你當天的表現。以面試時間都是一天的情況下分析。第一 10選1面試對於面試官而言時間比較充足,在相互了解的過程中,自身的優缺點會有更多反饋給面試官,面試官對於面試人員就更能準確的判斷。100選10,面試時間比較緊張,面試過程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