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和朱元璋,成功的過程中,誰更難一些

時間 2021-05-12 00:24:18

1樓:小周周

劉邦是沾了漢朝的光,大明是沾了朱元璋的光。劉邦被人覺得厲害,是因為漢朝太強,就讓人覺得開國皇帝當然也很厲害,而朱元璋讓人覺得,後世的明朝皇帝,都是在吃老本,都是敗家子,就這還敗了快300年

2樓:四藏居士

朱元璋。有的答主說劉邦是平民稱帝不容易,其實不然。劉邦在受義帝領導後,已經具備了稱王的資格,而且是首先入關滅秦,最起碼是乙個諸侯王,又在項羽殺了義帝之後,為其發喪聲討項羽,無論在道義上還是在資格上已經是義帝的繼承人,所以出身不成為乙個困難。

劉邦的對手後期除了項羽之外,其餘諸侯都昏庸無能,很容易擊敗,前期也沒有遇到硬仗,章邯留給項羽。稍難的是稱帝後平滅諸侯王。

朱元璋的對手實力都比較強勁,前期的陳友諒和張士誠,陳友諒和朱元璋幾次交手,朱元璋的將領一部分是死於此。後期與王保保的戰爭也是有幾次險著,即便統一中原後,在掃北過程中,徐達也被王保保打敗過,可見王保保是乙個勁敵。比劉邦差強人意的是稱帝後沒有異姓諸侯王的分封,雖然大殺功臣製造冤獄,但都很順利。

3樓:愛在深處

劉邦和朱元璋他們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

共同點一:朱元璋祖籍沛國相縣(今安徽淮北境內),劉邦雖然出生徐州,但祖籍魏國大樑人(今河南開封人),劉邦祖父父親都曾經做過沛國地方小吏,管轄今天的安徽和河南交界地帶的芒碭山一帶,所以劉邦,朱元璋也算沛國(今淮河流域的)老鄉

共同點二:二人都起步平民,劉邦雖然做過亭長,但官職不大,只不過比朱元璋起步稍微高一點

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劉邦當上皇帝後並沒有大殺功臣,而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大肆誅殺功臣,濫殺無辜,但朱元璋對待老百姓還是非常仁慈的

4樓:jay008

也許雙方都很難,但總體來說可能劉邦更難一些,這裡面有《史記》的因素,《史記》記載的清楚,劉邦的對手是中國歷史上戰鬥力最強的兩個集團:強秦,項羽,實際上還有乙個,就是匈奴。劉邦在統一的過程中,在面對項羽和匈奴時,好幾次差點人頭落地,那是驚險萬分的死裡逃生,朱元璋卻少有。

《史記》的結尾評價劉邦為聖人,他的才能是上天賦予的,很多事情在他這裡都具有開創性,可他做的既自然又成功,朱元璋的分封制加郡縣制學的不就是劉邦嗎?這樣的天才設計,有的人還在認為劉邦是流氓什麼的,這是流氓幹出來的事?蕭何監督製造了大漢的宮殿,非常巍峨壯大,劉邦打仗回來一看說「天下現在戰亂頻任,百姓民不聊生,修這麼豪華的宮殿太浪費了」,蕭何用皇室威儀才搪塞過去,劉邦是流氓能說這樣的話嗎?

最後再說乙個,劉邦的御人之道可是甩朱元璋一大截,蕭何、曹參、韓信、張良、周勃、樊噲、陳平等等,這些中國歷史上頂尖級人才的名字,簡直如雷貫耳,而朱元璋就少的多了……

5樓:種花家的小白

兩個人有極為相似的地方:

出身很相似,劉邦出身於地痞無賴,朱元璋出身於乞丐和尚,都是底層人民;

都是處於亂世,劉邦處於秦朝末期,朱元璋處於元末,都是王朝末世,起義四起的場景;而且這些朝代在末世到來之前,都統一了全國,有過短暫的強盛時代;

面對的敵人都很強大,都是一方霸主,一代梟雄,劉邦面對的是霸王項羽以及他分封的諸侯王,朱元璋面對的是梟雄陳友諒,張士誠等,名將王保保等。最後都戰勝了他們;

都有冠絕天下的文臣武將,而且能夠很好的駕馭他們,發揮他們的能力,劉邦武有韓信,彭越等人,文有張良,蕭何等人,朱元璋武有徐達,常遇春等人,文有劉伯溫,李善長等人。都是不出世的人才。

他們還有很多相同之處,相對而言,朱元璋的成功要難一些,從南至北完成國家統一的只有他一人做到,北方地區地勢高,險地多,而南方地區相反,從北往南進行軍事活動很容易,三國時期的東吳,南朝的陳朝,兩宋等南方政權都是在北方政權地勢的衝擊下滅亡的。劉邦的統一是自西邊的巴蜀開始的,朱元璋的統一是從淮西開始的,朱元璋的成功更不容易。

6樓:MR Z

站劉邦,第一,秦之一統,二世便亡。因為時間短,各家貴族殘餘勢力都還在,對劉邦來講,那也是個中國幾千年未有之變局。項羽也是基於此原因,分封諸侯。

誰知道被劉邦一鍋端了!朱元璋開局要好得多,天下紛亂,遍地是大王的時候,他已經有了個相對於粗壯的大腿可以抱,有人馬才點燃了野心!

7樓:李道玄

我覺得是劉邦更難些。理由如下:

第一,劉邦開國創業時他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經驗,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統一天下的秦始皇是奮六世之餘烈,而戰國七雄都是家族創業,一步一步、一代一代接力賽般建立起來的。朱元璋卻是有著現成的經驗,就看他學不學,李善長就讓他效仿劉邦。

第二,劉邦的對手是戰神,而朱元璋的對手就差了很多。項羽雖然在政治上較弱,但軍事上可是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搞不了陰謀陽謀,可是在軍事上給你來個一波推,這陳友諒、張士誠他們能做到?

而蒙元也沒有給朱元璋造成多大的威脅。

第三,項羽是西楚霸王,劉邦是項羽封分的諸侯之一,而朱元璋和陳友諒卻無從屬關係。劉邦對項羽發動戰爭時,人家是執天下牛耳,劉邦對項羽的政治地位極不平等,所占有資源也就天壤之別。但陳友諒、張士誠跟朱元璋同為天下諸侯,政治地位是相等的,雖然陳友諒張士誠的勢力較大,但占有的資源相對來說還是較為平衡的。

8樓:lyhx

應該是劉邦

1、這兩人都是身處亂世,從一介草民爭皇帝(劉邦可能條件稍好,但是也很有限,與皇帝這個珠峰頂端相比兩人基本算乙個起跑階段),難度都極大,成功概率比中彩票還小……

2、爭皇帝的過程中劉邦的難度更大。其一秦帝國崩潰太快,但是軍隊的威力和組織尚在,章邯其實是個很厲害的傢伙,他和王離帶的秦軍戰鬥力其實很強,但是碰見了千年難遇的猛人項羽,那真是沒辦法,以前看過文章分析項羽的破秦軍之戰,項羽這個人完全是個戰場天才,其實秦軍很難打,但是項羽用了一系列手段分割、包圍、殲滅了秦軍,最後迫降章邯,項羽臨陣判斷能力令人吃驚的可怕,不是原來想象的就是靠掄刀斯巴達衝鋒一波流就沖垮敵人那種莽漢……還有就是韓信,韓信用兵詭異就不多說了,當年韓信被人勸說自立的時候,最終沒有選擇自立(當然後來很後悔),其實我覺得相當程度的原因就是忌憚劉邦的用人能力(劉邦對韓信也是很矛盾,給權力,但是戒心極重,對韓信內部監控很嚴,以前也有人分析國劉邦也早防韓信有異變,做了很多措施,韓信軍隊裡的將領有很多劉邦的人)。能和這樣的兩個人同一時代而最終脫穎而出成為帝王,這說明劉邦用人心機之深,劉邦原來也不會打仗,但是就是看韓信打,然後被項羽打,到最後這兩人完蛋了打仗誰也打不過劉邦了,更別提玩政治、玩人心、玩心機劉邦早就是天生一代厚黑學鼻祖,項羽和韓信捆一起也根本不是對手……當然,朱元璋也是一代豪傑,而且用兵能力超過劉邦,但是朱元璋的對手裡沒有和項羽、韓信這樣厲害非凡到歷史都公認的人物,所以朱元璋的含金量要低於劉邦……

9樓:不愛笑的貓

劉邦!四十多歲的人了還要進行打天下這麼激烈的競爭很不容易啊!打完項羽之後都還沒完,六十多的老人為了兒子老婆還要上戰場中了一箭!

你說老朱開局乙個碗勝過劉邦開局小亭長,我覺得這很不公平,因為劉邦這亭長的位子又不是世襲的,乙個四十多歲的人你不能不把他前半生的奮鬥當回事啊!讓老朱在人間混個二十年再天下大亂,我保證老朱開局也不是那個只有乙隻碗的乞丐!

10樓:者也

個人覺得是劉邦。

劉邦打天下時雖說有一幫沛縣老兄弟,但也僅僅能拼而已。如果沒有韓信,他頂好就是漢王,龜縮漢中、蜀地一隅罷了。

那時候張良一會兒跟劉邦一會兒跟韓王,而且張良智謀有餘但打仗的才能不足以平天下。

剩餘的,蕭何不是打仗的料,陳平陰謀詭計可以但打仗也不行,英布是諸侯王而且遠在安徽,彭越還是流寇,其他的人就基本上是有勇無謀的沛縣老兄弟。

劉邦能取天下當皇帝,關鍵在於韓信。當然是劉邦領導得好,知人善任,團隊努力,但技術上韓信是最主要的。別人沒誰都行,沒韓信肯定不行。

韓信相當於技術總經理了。韓信是一代聖賢。他從基本沒有作戰經驗到統領漢軍是一步跨越。

劉邦也是膽大敢用,韓信也是真牛叉。

縱觀中國歷史,在天下大勢基本確定,作為秩序破壞者,建立這樣功業、自己又是如此弱小而對手如此強大——這樣的條件下,竟然還成功的,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

可以這樣說,劉邦的天下,除了漢中、蜀地是項羽封的,其餘都是人家韓信打下來的。所以蒯通說天下可以三分,這是非常有根據的。當然韓信政治上太傻帽這也是真的,這人太實誠了,也太年紀了。

韓信感念劉邦知遇之恩,但劉邦卻越來越不信任他。但天下打下來了,狡兔也死了,然後他就被清燉了。這很可悲。

朱元璋就很不同。朱元璋本身就很能打,屬於智勇雙全,軍事家加政治家。就這個能力上講,劉秀、李世民、鐵木真、努爾哈赤與朱元璋是一類的。

劉邦是異類,他只是政治家而非軍事家,只會玩人,但這已經足夠了。就偏科嚴重度而言,劉邦也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開一代盛朝的皇帝,這一點似乎只有李淵與他稍有相似。

朱元璋儘管能打,但他手下也不弱。武將勇謀具備的很多。這是中國絕大多數開一代盛朝的帝王共有的特點。

而劉邦方面就不行。也許是韓信是太陽,遮蔽了其他所有將領的光芒。總之給人的印象就是劉邦手下的將領論獨當一面,遠不如朱元璋手下的將領。

劉邦的主要敵人項羽實在是太厲害了。項羽軍事上智勇雙全。其實項羽政治能力也不弱,最起碼在那個時代,項羽肯定是佼佼者了,但他正如韓信,還是太年輕了。

項羽閱歷還是比不過老謀深算的劉邦。而且正因為自己太強也太年輕,所以多數人不入他眼又不能包容,所以他身邊的人才也就逐漸走空了。但不論怎樣,如果沒有韓信,劉邦跟項羽鬥,大概率會崴泥。

即便是韓信也不太敢跟項羽正面對決。垓下一戰,那純粹是韓信欺負人啊,勝之不武。

朱元璋的敵人就能力而言相對就弱很多。無論陳友諒、張士誠還是王保保就能力而言都不成為朱元璋和他手下那一群智勇雙全的將軍的對手。

楚漢相爭,劉邦能獲勝,最開始絕對是超小概率事件。是韓信的加入改變了一切。而朱元璋獲勝則是乙個大牛人領著一批小牛人。

其他的諸如政策、策略什麼的,都是衍生的。

11樓:小湯圓

個人認為是劉邦更難

但是朱建國後做的更圓滿一點

劉邦有白登之圍朱已經捕魚兒海誅北元了

當然也有時代的影響

劉邦的對手其實也不只是項羽還有分封的諸侯

後期還有彭越英布

縱觀王朝統一戰項羽算是最強的對手了

在《鴻門宴》中劉邦出逃的過程中遇到老虎怎麼辦。

名劍977 1 根本遇不上。從史記記載,劉邦在撤走前曾經對張良說楚營距離漢營不過二十里,當時漢軍有十萬人,楚軍有四十萬人,五十萬大軍,相距只有二十里,再膽大的老虎也早就被突然增加的幾十萬大軍給驚走了吧?2 劉邦自身藝高人膽大。退一萬步說真有乙隻不開眼的老虎就在劉邦撤回的路上等著劉邦,但劉邦是好惹的嗎...

單板滑行和轉彎過程中重心的位置?

奧瑪 在中間是對的,也是理想狀態,也是每個教練都會提到的要求,但是做起來很難,因為隨著坡道在轉彎中的變化,你需要不斷的輕微動態調整姿態才能保持住在中間的位置。比如坡面變化從小到大,你不變化就會被坡面拉到後方。但是一開始這麼做很難,所以對於乙個體系而言,在開始教學時,會建議大家先靠前腳,這樣在開始入彎...

如何緩解科研過程中的壓力和負面情緒?

知行者 科研壓力 很多人哀嘆,科研壓力大。但是這跟你當年就業選擇是密切相關的。985本身就是科研型大學,地方高校是教學為主。學校層次不同,對科研要求應該不同,對科研的期待也不同,同時科研內容與方式也應該不同。不能自己選擇重點大學就業,還哀嘆壓力大。這本身是不合理的。這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娜na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