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繼位的皇帝們不給死老爹弄個好諡號?

時間 2021-05-05 21:03:42

1樓:開天闢海

問這種問題,八成是因為題主不大,還沒有過了依賴父親的年紀。

等你大了,自己拖家帶口的時候,你對自己父親的感覺,肯定不一樣。

每年那麼多老頭老太被子女送到養老院,為啥啊?在一起矛盾太大,過不下去了唄。普通人家尚且如此,帝王家就更別提。

站在新皇帝的立場,他並不一定願意誇讚自己的老爹。

2樓:噬嗑

其實大多數親兒子繼位的實權皇帝,諡號都不錯的。甚至不是親兒子繼位,諡號也可以。

只不過有些字是被用過後的用壞的。

比如「桓」,大家可能只知道「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可是「桓」字絕對不是差的諡號啊。甚至蜀漢政權給張飛的諡號,也是「桓」侯。

但是被諸葛亮論過之後,就壞了啊,三國之後,也沒有什麼後世皇帝給老爹弄個「桓」了。

3樓:北條龍介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諡號到了唐朝及之後基本上都是濫封的狀態,比如知道慈禧的諡號有多長嗎?知道為什麼清朝皇帝是用年號來稱呼的嗎?

4樓:

其實很多惡諡大多出現在末代皇帝上,給他們起的諡號也大多來自它的下乙個朝代,既然是已經亡國之君,那下乙個朝代也沒必要給那個皇帝起乙個好聽的諡號,甚至可以說,有哪幾個末代皇帝不是昏君,他們被起惡諡應該又自知之明。

也有一些皇帝被起惡諡,並不是在亡國的時候,例如東漢倒數第二個皇帝漢靈帝,但東漢最後乙個皇帝漢獻帝在位的時候也沒有實權,漢靈帝被起什麼諡號也由不得漢獻帝說什麼了。

5樓:東皇太一

本來就是這樣搞的啊,兒子繼位都盡量找好的啊!秦朝沒有諡號制度,漢朝開始看,只要是直系血親繼位都是好諡號啊!亡國之君那種那沒辦法,除此以外都不錯啊,楊廣諡號雖然現在說是煬,他孫子可是用的明,唐朝開始,皇帝諡號是越來越好,越來越長,亡國之君往往都有不錯諡號。

之前皇帝鬧的厲害,很可能給乙個不好不壞的諡號,唐朝以後,只要沒有亡國,那諡號基本都好!

6樓:曼聯秀

第一,新君兵圍朝廷和國會這樣做的簡直就是侮辱人智商??能這麼幹的,等於給自己挖坑,很容易政局不穩國家動亂,你說你都當皇帝了,搞啥飛機,但凡有點政治思維的不會這麼做很多。

第二,中國歷史上臣子權利最低的除了剛立的新朝基本是滿清,滿清臣子的權利在那些貴族那裡,當然也不好惹,為了乙個身後稱號這麼做也沒必要,其他時期臣子基本還是限制部分皇權的。

第三,從歷史來看,大部分的諡號或者後面的廟號一般不會做的很過分的,參加評價的基本還是會考慮全面不要太過分,不會給太太黑也不會太過不公正的讚揚,稍微還是公正的,當然清朝不算。

第四,心理陰暗點說,大部分的繼位皇帝和老爹關係其實都一般,權利讓親情熱度降低,雖然上任給了位置,但是也沒有必要過份為了爹的乙個稱號讓自己不穩吧,臣子也是很可怕的。。

7樓:魏闕

歷朝歷代的皇帝,只要是他的後代(無論是血緣上的還是宗法上的)繼位,那麼他的諡號基本上都是好的諡號,不可能出現什麼壞的諡號。但是很多時候後面的皇帝可能就不是合法的繼承人,因此對於上一位皇帝的諡號就比較隨便了。

西漢一朝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好的諡號。除了哀帝感覺不那麼好以外,其他的皇帝的諡號都過得去。而哀帝也是因為死後就很快出現了政治清算,加之自己沒有合法的繼承人。

所以就沒有人來考量這些事情了,加之那個時候西漢也確實是日薄西山了。

東漢一朝,因為皇帝的繼承不是那麼有序,繼任者和上一任也沒有太多的感情,但是基本上也都是中規中矩的。除了桓靈有點過不去,但那個時候也是因為確實已經扛不住了。

三國時代,但凡是合法繼位的都對上一任還不錯

兩晉也是如此

南朝,除了末代皇帝以外,大家的諡號都不錯。

北朝也是如此

到了隋朝,就只有文帝有機會享受到繼承人給諡號。

唐朝以後,哪個皇帝的諡號不是一堆溢美之詞疊加而成的。(只要他不是末代皇帝)

8樓:midgard

似乎戰國以後就不怎麼有君主會有惡諡號了。秦沒有諡號,漢好像也就乙個漢靈帝有那麼點惡諡號的意思,唐以後諡號就一大坨了,搞得咱都用廟號來稱呼皇帝了。司馬衷那麼爛的皇帝也得了個中性偏貶義的惠,偶爾那些不好的也都是改朝以後人家給的。

9樓:李劍

漢首輔:通常我們會給新皇呈上三個諡號讓他選擇,第乙個和第二個是差不多的,而第三個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像「煬」「紂」之類……

10樓:李木子

諡號是大臣們想的,禮官們想了幾個,最後讓皇上選乙個。不是皇帝乙個人一拍桌子就定下來的,除非你是個昏君。

先皇寵信奸佞,宦官釀禍,三年一次早朝,早朝了殺個大臣助興,對外割地賠款,流民失所,餓殍遍地。結束了罪惡的一生後,你登基了,尋思雖然他是個昏君,但這是我爹,必須整個好點的諡號!

「給個文!必須文!文帝!」

大臣內心:「我文你*了個*文,又是乙個昏君!社稷危矣,江山危矣!我還是找個機會告老還鄉,回家種地去吧…」

大臣嘴上:「皇上聖明!」

11樓:Caspar Cui

唐代以前,君王,尤其是大漢民族(胡人王朝先不算)至少還是要面子的。死了以後諡號該是什麼是什麼,是後人評說自己的一生的詞彙。所以君王們因為要臉,所以會盡力做乙個好君王。

來爭取乙個好一點的諡號。

但是唐代以後就不要臉了,先給楊廣乙個隋煬帝的諡號,然後自己的諡號越來越高大上,就是不嚴謹。

以後諡號體系就崩壞了。

所以即位皇帝給老爹乙個好諡號的事兒確實發生了,而且在唐代之後代代發生。

12樓:雨瀟瀟

諡號又不是皇帝乙個人能定的下來的,是皇帝和手下臣子商量出來的,禮這個東西是大事,皇帝想憑自己做主非得弄死幾個大臣才行,而且弄死幾個自己還未必就能完全做主把事幹下來。

參考嘉靖皇帝,嘉靖為了稱呼自己的老爹為爹,和滿朝大臣鬥法,首輔都搞了下去才把事情搞定。

13樓:楚去病

一般都會給個好諡號。

很多諡號都是原本都是美諡和平諡,因為使用者而多了一層隱喻。

比如「惠」,先秦是來形容君主仁慈愛民,性格好之類的。但後來從漢惠帝後,這個諡號就多了「軟弱」的隱喻,晉惠帝之後更是成了廢物的代名詞。

比如「桓」,字面上是形容以武立功的君主,自齊桓公漢桓帝後,這個桓字就多了一層晚節不保的意思,如張飛桓侯,有開疆拓土之功,卻被手下刺殺死了。如長沙桓王孫策,也是被刺客暗殺。

14樓:Ross Li

繼位的不一定是兒子。。。

是兒子也不一定是心懷感激的兒子,奪儲之爭常與人倫相悖。。。

是心懷感激的兒子也不一定能壓得住群臣,剛繼位啊。。。

先坐穩了再說。

15樓:

第乙個原因就是要孝,所以才不能亂給這種極美的諡號。兒子給老爹弄個好諡號,那爺爺咋辦?如果老爹和爺爺水平都差不多,老爹給爺爺的是「景」,你給老爹個「文」,不是說明老爹不孝嗎?

所以,美諡一般都有上限,不是有功之帝不給極美之諡。

第二個原因就是皇帝也不傻,如果給乙個過高的諡號,那只能有反作用,就像宋真宗封禪一樣,貽笑千古。

第三,你這種說法只在秦漢之前才可能成立。如果老爹平平無奇那也只能給個美諡,不能給文武這種諡號。如果你對老爹感情特別好,或者是你覺得特別愧疚,那給非常過讚的諡,也沒人敢不同意。

但是到漢朝時候,諡號就氾濫了,除了靈帝、亡國之君和早夭的,諡號都基本上是到頂了。第乙個皇帝基本上就「高、武」三個,」文」基本上都是第二個皇帝,「武」因為要用兵才沒被早早定下來,接著就是各種「明」「成」這種極美之諡或者在文武前面加字。到李治那會,可能覺得「文」對於李世民來說太掉價了,直接上了「文武聖」三個字,再然後諡號越變越長,各種字都敢往上加,貶值成辛巴維(威)幣了,就沒人再記得了。

16樓:越仍

首先呢秦後的2023年間,只有九個皇帝被惡諡,其中只有兩個(後涼靈帝和東漢靈帝)是被自己的親屬惡諡的…像明神宗(神宗是廟號)這樣的,算極美之諡。

諡法在周穆王時成為乙個制度,有褒貶善惡的用途是從周厲王開始的。最早的惡諡主要是幽、厲、靈。

歷代天子美諡、平諡、惡諡的統計是這樣的

而後期給定諡號為什麼被放寬呢

主要是由於儒家對社會思想的影響和對政治生活的滲透。

基本上自從秦朝有了皇帝以後,就已經盡力給好的諡號了,漢代以後,真說自己家親屬給惡諡的,就倆人。

ps:秦始皇帝時廢了諡法制度,沒給他兒子評價他的資格…

17樓:

你這問題不成立啊。惡諡很少,還大部分都是亡國之君。或者繼任者不是親兒子的情況。少部分親兒子即位還給惡諡的,都是有推手的。

18樓:我最愛煮字齋

唐高宗就是這麼想的,所以唐高宗以後的諡號都是好的

唐高宗認為定諡號是以子議父,以臣議君,所以給他老爹上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的諡號,所以唐高宗以後人們就不太提皇帝的諡號,基本上都是好的,改提廟號

19樓:陳棪

除了亡國之君有個''煬''字,其他也沒啥差的諡號呀。哪怕是旁支入統給上一位皇帝也是美諡啊

20樓:

新皇帝給先帝的諡號一般都不錯,但是好的諡號能得到好的評價嗎?答案是否定的。

漢朝二十四個皇帝除去劉嬰在太子位被王莽取代,劉協的諡號是曹魏官方追贈的,其他二十二個分別是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光、明、章、和、殤、安、順、衝、質、桓、靈,其中哀和殤是表達英年早逝和幼年夭折的,其他的諡號除了靈都在美諡的範圍內。這有什麼效果呢?《出師表》那句「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把漢桓帝也拉下水了。

到了魏晉南北朝,除了晉朝和北魏,統治時間沒有超過一百年的,這種現象更明顯了。

曹魏:武、文、明;劉宋:武、文、孝武、明;南齊:高、武、明;南梁:武,元;南陳:武、文、宣;北周:文、閔、明、武、宣;北齊:神武、文襄、文宣、孝昭、武成;

代之而起的隋朝則是文,明(隋朝官方追贈),唐朝是太武、文。

縱觀這一段歷史,諡號簡直成了文武開會,所以在唐高宗和唐玄宗的匠心操作下,新的傳統開始了,後來的皇帝們不再專注諡號本身的意思,而是擴充諡號的容量,所以到了清朝,皇帝竟然有二十三字的諡號。

為什麼清朝光緒皇帝繼位後慈禧仍然是皇太后?

Black Bob 光緒過繼給咸豐,成為文宗顯皇帝第三子,兩宮太后仍然是皇帝宗法上的母后。普遍說法認為慈禧為了不讓阿魯特氏成為太后,動搖她的權力地位,故意不給兒子立嗣,看似有理,實則大謬。第一,同治駕崩時的近支宗室裡,溥字輩只有三個月大的溥倫一人,一來夭折風險太高,二來他的父親載治屬乾隆系子孫,過繼...

為什麼學生們喜歡死背各種口訣?

亮雪無痕 題主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之所以學生喜歡狂背口訣,是因為我們的考試大多數考的是結論性的東西,而且預設大家必須背口訣來解決一些 簡單題 比如很經典的金屬鈉投入水中的現象 芙蓉又想紅 浮熔遊響紅 這個口訣適用於問現象的填空題,和選擇題中提及現象的選項的正誤判斷,對於金屬鈉投入水中發生的化學反應...

坦克對機甲的優勢這麼明顯,為什麼不給士兵們裝上底盤?

履帶 輪子 腿在多地形地面作戰都未必是最佳選擇,我倒是覺得高達裡的MS 09DOM的設計理念更為先進,腿部搭在氣墊噴氣引擎使機體浮空,既可以走路爬山又可以高速貼地滑行。 許中 1,只有在重量較重的情況下,履帶的優勢才比較明顯,如果連10噸都不到,最好的選擇是裝幾個輪子例如輪式裝甲車和悍馬。你乙個全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