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馬超,關羽,黃忠,張飛的死對蜀國有什麼影響?

時間 2021-05-11 20:38:29

1樓:

最重要的是關羽!蜀漢二把手,獨自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出兵荊州圍困樊城是老劉家唯一的可能恢復大漢天下的時候,可惜被十萬盟友捅了刀子。

法正。這就不說了,如果還活著皇叔絕不會白白的送葬蜀漢大軍。

2樓:耗子扛刀滿街找貓

這些人的死對蜀國的影響來說遠沒有龐統的大,這些人的死就是龐統的死引起的多公尺諾骨牌效應,龐統不死,讓他跟著關羽就不會兵敗被殺,關羽雖然剛愎自用,驕傲自滿,但對龐統的話,關羽還是聽的,龐統不死,關羽不會中計,呂蒙白衣渡江龐統還是看得破的吧,關羽不死就不會引起後面的一系列的悲劇,你看,關羽一死,劉備為羽報仇伐吳,後有夷陵兵敗等等,一系列的悲劇……

3樓:熱心市民金先生

法正對於劉備來說是最好的搭檔,頂級智囊型選手,他的眼光和才能在之後的戰役中展現的淋漓盡致,深得劉備喜愛。比方說之後的夷陵之戰,諸葛亮會勸劉備不要去打,而法正會去想怎麼樣才能幫助劉備取得勝利。有法正在夷陵之戰就未必會輸,克復中原就未必不能實現。

我個人認為他和諸葛亮在蜀漢的地位類似於周瑜和張昭,法正主外,諸葛亮主內。法孝直的死直接導致蜀漢政權內部缺少了一塊重要的拼圖,克復中原的希望少了一半。

馬超,做為蜀漢政權名義上的二把手(官職除了劉備第二高),實際上的吉祥物。他的經歷(以前畢竟做過一方諸侯,而且是迫不得已降的蜀,劉備不放心他掌權)和能力(才能並不突出,不是缺一不可的人物)決定了他除了穩定羌族有點用之外,存在感很低,他的死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關羽,在死前達到了他的人生巔峰,也掉到了人生低谷,他的死對於蜀國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下面慢慢說。首先魏國鼎鼎有名的驍將曹仁被打成縮頭烏龜,連連叫救兵。後面來的援軍更慘,于禁被生擒,龐德被斬首,嚇得曹操想遷都。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這個威震華夏是敵國記載,含金量總是有的吧)在面對魏國全明星陣容依舊取得豐厚戰果,著實不易。如果照這個勢頭下去,克復中原指日可待。奈何大魏吳王對魏國忠心耿耿恪盡職守,寧願背刺隊友落下一世罵名,寧願放棄從東線北上與劉備逐鹿中原皇城pk的機會,也要誓死捍衛大魏江山,背刺關羽,這份忠誠真的令人唏噓不已。

結果關羽戰敗身亡,而蜀漢也痛失了一統中華的最好機會,再續大漢兩百年終究只是一場夢。

黃忠,在暮年(劉表一輩的人,可能跟太史慈過過招,雖然沒有記錄年齡但是至少四五十歲是有的)遇見劉備,本來碌碌無為的人生有了起伏。要用一首詩來評價那就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定軍山斬夏侯一戰成名,拜後將軍,與關羽齊位,可惜第二年就死了。他的死可以說是乙個不小的損失,蜀國本來就缺人才,這下人更少了。

張飛,為世虎臣,萬人之敵也。作為最早入夥跟劉備打天下的那批人,可以說是看著蜀漢政權長大的。他在追隨劉備的同時也立下了赫赫戰功,是蜀漢政權的核心人物。

再拿之後的夷陵之戰來說,夷陵之戰並不是一邊倒的戰鬥,而是打了一年多。劉備兵力一點也不佔優勢,甚至還是劣勢。手底下沒人,法正死了諸葛亮不在,魏延在防備曹操,黃權趙雲因為勸諫不被重用,還剩誰?

打架沒人出謀劃策靠自己,就這樣還打的有來有回,要是再來個能打的最終戰局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夷陵之戰慘敗是多方面原因產生的,要是蜀漢人才不凋零,歷史的走向說不定真的會改變。

總結一下,法正關羽要是不死說不定可以直接改變歷史,中國提前進入大統一。黃忠張飛不死蜀國還有再戰之力,之後的夷陵之戰,北伐也不會打的這麼難受,養精蓄銳還是有統一中華的希望。至於馬超沒啥影響,安心的當吉祥物就行了。

4樓:風雨者再戰

關羽,不僅自己死了,丟了一塊地盤,乙個集團軍及配套將領,導致後期的戰略無法執行,這是最傷的。

張飛,則是展示軍隊建設有問題,並加重了政策誤判(夷陵之戰),如果關羽之死後還有補救的話,曹操之死讓劉備集團有調整戰略的機會,人才還可以培養。

法正、馬超、黃忠都是正常死亡,都還可以培養,其中馬超形象最小,他實際上和吉祥物沒區別,倒不是待遇問題,而是四川能訓練多少騎兵,馬超其實是騎兵統帥,沒有騎兵也發揮不出他的作用。

5樓:獨孤陽

個人覺得是得看時期吧,前期最關鍵的人物是法正,劉備真正的謀主;後期最關鍵是關羽,劉備陣營獨當一面的人物。

馬超則更多的是一面旗幟,政治意義大於實際作用,劉備則時時刻刻在提防著他,畢竟曾經是威震一方的諸侯!

6樓:每天一杯

真正對蜀影響深遠的只有關羽之死

法正黃忠張飛死了,馬良傅肜黃權可以頂

實在不行,還有個十哲大佬

然而因為關羽之死,夷陵之戰勢在必行,結果就是可以頂替法正張飛等的中堅力量跟著一起沒了

中堅力量的崩塌,也是諸葛大佬活活累死的乙個伏筆吧

7樓:頂不住

這些根本不在乙個等級,龐統這麼重要的你就忽略了啊。馬超黃忠張飛影響都是不很大。法正死是損失,但他基本也完成了任務,指望他能改變局面是不現實的。

唯一可能改變局面的是關羽,關羽的情況就要說龐統了,他死太早了。關羽服龐統,倘若他在荊州為關羽配合運營的話,必然事半功倍。威震華夏的時候龐統為關羽鎮守後方的話,呂蒙之輩必有來無回。

龐統是荊州土著,什麼降吳是絕無可能。

8樓:[已重置]

關羽死,則蜀漢日益消亡,作為蜀漢僅有的兩州之一的荊州假節,關羽在蜀漢集團官最大,能力最強,也是能夠稱得上國士無雙的人,他的死亡被基本上蜀漢就只能苟延殘喘。

法正死了,沒有乙個能夠勸住劉備的人,除了主西川的諸葛和在荊州的關羽,劉備身邊沒有可以左右他謀略的人,也沒有乙個可以臨場決策之人。

至於張飛、馬超、黃忠三人之死,也就是打手之死,領兵將軍的死,影響力有,但是相比之前兩個人,影響力還是不夠的。

9樓:壯漢神射手甜瓜

「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

關羽從劉備起家開始就獨領一軍,獨當一面,劉備時期唯一乙個假節鉞。

關羽的死亡對蜀漢的影響,甚至大於周瑜之死對東吳的影響。

10樓:

如果夷陵之戰前法正還在,可能夷陵之戰不會打,也可能敗得不會太慘馬超如果北伐的時候還在,說不定雍州涼州就拿下了關羽不死,你是說關羽守住了荊州?那變的太多了,整個三國的歷史可能都要重寫;如果是兵敗逃回荊州,估計會和劉備一起伐吳,然後。。。

黃忠已經活夠本了。。。

張飛,和劉備一起伐吳,然並卵

所以,法正和關羽的死,是對蜀漢打擊最大的

為什麼關羽看不起黃忠,不服馬超,卻單單對趙雲沒意見?

欲與魚語漁 說到底還是階層出身的關係,關羽從草根開始爬起向來不服出身較高的名士之流又比較講義氣。所以對手下和身邊的人很好。張飛則相反,張飛好像是個富二代又寫的一手好字比較看不起手下這些人也就跟劉,關二人關係鐵,所以也造就了張飛的結局。 優秀的小馬 因為趙雲是劉備最絕對的親信。在趙雲還跟公孫瓚混的時候...

巔峰期的黃忠跟關羽誰厲害?

公尺粥 還是看好關羽。論勇力,關羽白馬親斬顏良,黃忠率軍斬夏侯淵,都有三國時期頂尖的戰績,不過論統帥,早年黃忠沒有記載,後期也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例子,關羽前期就指揮荊州的水軍,後期更是拔襄陽,擒于禁斬龐德,就是結局不太好,剛而自矜,導致後方反水,呂蒙偷襲荊州而喪身。總體看,關羽與黃忠勇力上互有所長...

如何客觀的評判劉備 關羽 張飛的智商

皮皮豬 關張只配帳下一將,才能一詞根本無從談起。先說張飛,呼朋喚友,一勇之夫。義釋嚴顏,雕蟲小技。戎馬一生,歷經蒼桑,最終死於帳下軍士之手,身首異處。不知仁,不知己,擊鼓胡殺亂砍,鳴金酒饢飯袋。生的糊塗,死的冤枉。再說關羽,所謂雙目徵閉,手捻長髯,不過是故做姿態,假充聖人。所謂讀春秋,明大義不過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