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劉備沒有死,並最終蜀國實現三國一統,劉備會效仿先祖滅殺關張趙嗎?

時間 2021-05-07 21:04:47

1樓:閒雲鶴

劉封是劉禪最大的威脅,如果他性格溫和也就罷了,偏偏他又是個直性子;而魏延在劉備去世前都不會有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諸葛亮能活多久,諸葛亮死得早,魏延會出事。其他人都不會有什麼事。

2樓:美人奈落需要教育

1.假如不成立,劉備不大可能統一三國,他有性格短板,太重義。

2.劉備與高祖怎麼能先提併論,其實高祖更像曹操,卸磨殺驢這種事情高祖做不奇怪、曹操做不奇怪、劉備做就奇怪了。

3樓:溫暖的黃沙

不會的劉邦殺韓信、彭越、英布,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繼承人考慮,這三人固然功勞大,但只要劉邦在,他們是翻不起浪花的,但是劉邦死後就不好說了。

劉邦於前196年連殺韓、彭、英三位功臣,這時候他已60歲,而儲君劉盈才15歲,有點腦子的人都會選擇殺掉這幾個不能完全信任的部下,事實上劉邦因為呂后的關係連樊噲都想殺。

劉邦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為劉盈鋪路。

劉備就不同了,我們假設當年關羽沒有主動進攻,等曹操死後,也就是220年,劉備和關羽一起伐魏,吳國也沒有背刺,劉備花費5年時間終於滅魏,又花2年時間兵不血刃的降服了吳國,終於成了光榮的大一統君主,這一年227年,劉備66歲,在古代已是高壽,假設從這一刻劉備開始考慮為繼承人也就是劉禪鋪路的問題,那麼他的考量會是:

劉備自己66歲,恐怕已沒幾年壽命

儲君劉禪20歲,還嫩得很,確實需要鋪路

養子劉封生年不詳,應在30歲左右,正當青壯

丞相諸葛亮46歲,年富力強

李嚴生年不詳,應在50歲左右

關羽生年不詳,應比劉備小,算63歲,垂垂老矣

張飛生年不詳,算62歲,也已經老了

趙雲生年不詳,算60歲,也老了

馬超222年去世,非戰死,這裡不改

黃忠220年去世,非戰死,這裡也不改

魏延生年不詳,較為年輕,這裡算43歲

關平49歲,年富力強

姜維25歲,青年才俊

這些人裡面,劉備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關羽、張飛、趙雲,一方面值得信任,另一方面年事已高,恐怕會隨劉備同去。

剩下的人裡,46歲的諸葛亮是文臣代表,50歲的李嚴是益州集團代表,43歲的魏延會在關張趙死後成為重要武將代表,49歲的關平是功勳集團代表,25歲的姜維是青年才俊,但此時應該還沒什麼話語權

繼承人劉禪20歲,需要人輔佐,如果有人搞事,則30歲的劉封是最好的發力點。

劉備死後,會堅定擁護劉禪的:諸葛亮、關平

可能會聯合起來推舉劉封搞事的:李嚴、魏延

李嚴無兵權,留著還能制衡下諸葛亮(帝王心術考慮的話),可以不殺;魏延殺了一了百了;劉封不必殺;剩下的基本不用擔心

最終結果可能就是劉備找個藉口殺了魏延,當然也可能是劉禪在繼位後找個藉口殺了魏延,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4樓:GOD

為什麼劉備一定要打夷陵之戰?如果不打繼續聯吳抗曹主力部隊可以儲存下來未來可以繼續爭奪天下。這點劉備一定知道的,但是他打了,他在天下和兄弟之間已經做出了選擇。

難道這樣的乙個人以後會殺功臣?

5樓:不如摸魚去

不好說,因為我們不是劉備。

而按照一般常識分析的話,那就要看關羽,張飛懂不懂事,知不知道激流勇退了。

如果像唐朝李世民時代的武將們,李靖,秦叔寶他們這樣知進退,那就沒必要殺功臣了。

但是如果不知道進退。。。那就不好說了,畢竟一朝為君他必須為自己後代考慮,為自己的統治穩定考慮。

當然,這不代表一定就是要殺了他們,打壓是肯定的。不過如果打壓還是沒用的話。。。。哪就真的不好說了。

6樓:網癌患者

三國志不知道,三國演義一定不會,關羽是武聖啊,他是武聖不是武力最高,是義薄雲天!張飛在演義裡是個「憨憨」,瀟灑自在,沒理由。而且劉備跟他先祖根本不是一類人

7樓:華萊士鷹雕

不大可能。劉邦當時的情況是社會思想價值混亂,他必須解決掉抱有自治思想來跟他混的弟兄,比如齊王韓信。劉邦殺韓信被京劇罵了幾百年,但說實話,我是劉邦我也會殺他——老子的大一統怎麼可能容得了你這個國中國?

但劉備不太需要,劉備時代迷信漢室的人民已經非常多了,劉備對關羽也基本上是完全放權。

8樓:小豬快跑

首先,劉邦剿滅的是異姓王而不是功臣,異姓王,除了韓信都只能算是劉邦曾經的盟友,真的屬臣功臣周勃,灌嬰他搞誰了?關,張還到不了那一步。

其次,韓信被搞的兩大因素索王求自立,關羽,張飛玩不出來,善戰不能制,講真關羽,張飛雖然能打,但是均衡戰績沒比魏延強多少,更不至於導致劉備不能制。

其三,正因為武侯難制而又有王佐之才,留下關張這兩個並不怎麼鳥武侯的勳舊制衡不香麼。

9樓:「已登出」

這個問題明顯是個偽命題

蜀國憑什麼實現三國一統

蜀國之所以存在,不就是因為吳國與魏國的爭鬥嗎?

蜀國遠離曹魏政治中心,偏居蜀地,離兩方都比較遠,因此才能長存,這樣的國家自保尚且做不到,憑藉什麼一統天下呢?

10樓:吳蒙

從劉備已有的事蹟上來看,大概是不會的。鳥盡弓藏的做法不太符合劉備已有的人設。

從制度上來說,漢初還處於封建向郡縣過渡的時期,韓信等開國功臣被誅殺有這一方面的原因。但是隨著制度的不斷完善,如何善待開國功臣這一問題其實是得到了解決的。譬如到了光武帝的時候,就沒有發生誅殺開國功臣的事情。

再後來的一些所謂殺功臣也屬於坊間訛傳(如徐達)。比較容易出事的是儲君問題帶來的一系列隱患與矛盾,這個不能說沒有可能,但是回到第一點上,要考慮劉備的人設,畢竟歷史上的劉備是有白帝託孤的度量的。

從我的主觀出發,我很希望把話說得更滿一些,就如同這個問題下的絕大多數回答一樣,明確地告訴題主「一定不會發生」。

但是,客觀地說,這種假設性的問題,怎麼可能會有乙個絕對的答案呢?人是會變的。劉備如果能夠統一,保守估計得再活五至十年,統一之後再活幾年也要考慮。

屆時的天下是怎樣的,廟堂又是怎樣的,人心又是怎樣的,都有變數。

《詩經》中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希望劉備哪怕能再活上十年、二十年,哪怕在一統中原,復興漢室之後,也能不變初心。

我相信許許多多的三國愛好者也有著跟我一樣的期盼,因為先主象徵著理想——嗯,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理想。如果劉備最終走向了「鳥盡弓藏」的那一步,意味著理想世界的坍塌,那是多麼讓人痛心的一件事情。

所幸,歷史沒有去考驗人性。先主在白帝城給出了完美的答卷,武侯在五丈原為答卷鑲了金邊,姜維之流在劍閣與綿竹最終把它裝裱了起來。他們的故事是悲劇的,但是他們的人格卻是偉大的。

在這一點上,歷史對蜀漢是多麼的友善啊!

所以,不管題主再怎麼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終究只是不可能發生的假設罷了。再怎麼給劉備潑莫須有的髒水,也髒不了他半分。被歷史眷顧的人,就是這樣的讓有些人羨慕嫉妒恨!

11樓:精神病略有好轉

我講四件關於劉備的事:

1.劉備任平原令時,劉平收買刺客刺殺劉備。劉備不清楚實情對刺客優待。刺客被感動,和盤托出離開了。

原文如下

魏書曰:劉平結客刺備,備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狀語之而去。是時人民饑饉,屯聚鈔暴。備外禦寇難,內豐財施,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眾多歸焉。

2.劉表之子劉琮投降曹操而未告知劉備,使劉備陷入險地。諸葛亮讓劉備襲取荊州,劉備說:我不忍心。

原文如下

孔衍漢魏春秋曰:劉琮乞降,不敢告備。備亦不知,久之乃覺,遣所親問琮。

琮令宋忠詣備宣旨。是時曹公在宛,備乃大驚駭,謂忠曰:「卿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語,今禍至方告我,不亦太劇乎!

」引刀向忠曰:「今斷卿頭,不足以解忿,亦恥大丈夫臨別復殺卿輩!」遣忠去,乃呼部曲議。

或勸備劫將琮及荊州吏士徑南到江陵,備答曰:「劉荊州臨亡託我以孤遺,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以見劉荊州乎!

3.糜芳投降孫權對關羽被害有直接影響,其兄長糜竺負荊請罪,劉備沒有遷怒於他,還安慰這是你弟弟的過錯與你無關。

4.劉備夷陵兵敗,黃權無路可走,只能投降了魏國。劉備手下勸劉備殺黃權家人,劉備說,是我對不起黃權,不是黃權對不起我。

並一如既往地優待黃權的家人。黃權在魏國,有人告訴他,劉備已經將他的家人殺害,黃權說:「我與劉備、諸葛亮推心置腹,表明了我的本志。

疑惑還未解,請等待之後的答案。」沒有立即發喪,後來得到確切訊息,果然和他判斷的一樣。

好了,故事說完了,我相信乙個如此仁義的人,乙個胸懷大志說出髀肉復生的人,乙個死前告訴自己兒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人,非但不會殺關張趙等人,倘若歷史有可能,他能一統天下,我們中華民族一定會多出乙個雄才偉略的君王。中華文明也會多出一座光照古今的精神豐碑。

12樓:身藏風

想想曹操,死前沒殺夏侯與曹氏宗親。

死後就沒人殺了嗎?

老劉不殺,老諸也會殺,說不定劉嬋也會殺。

老劉死後他們的命都不保不住,也就別提生前了。

再說了,想想關羽怎麼死的?想想張飛怎麼死的?

老劉不死的話,也會有人逼他下手殺關張。

這兩個人會誤事,曹操說的好,老劉這人大偽似奸,統一後老劉肯定心裡會認為這倆是個禍患。

老趙就不見得了,知進退,有大功,守禮節。遠不是關張二人可比的。

老趙肯定可以功成身退。

13樓:liyu

你們都忽略了乙個問題。

為什麼劉備要效仿先祖??

先祖姓劉, 然後傳了幾百年,黃巾起義一把火,幹倒了。這是先祖有問題嗎? 不,這是傳下去的過程中出了問題。 要終止這個過程,就得弄明白這個問題是怎麼出現的。

是他們的問題, 他們幫誰,誰贏。 他們不幫誰了。就輪到黃天當立了。

劉備只要讓他們幫自己。 幫自己兒子。幫自己孫子........而自己子孫不要太敗家。

將來不管誰反,劉備總能贏。所以他根本不用擔心手下會反.

14樓:月明

可能是我說的絕對了點但在我心裡一定就是不會中二的時候讀書少就看四大名著無甚見解看到某某胡咧咧就跟著跑黑劉備耷賊慫壞慫壞的假仁假義後來發現這個遊俠能促成三國鼎立真的挺偉大很慚愧劉備在我心裡評價真的很高我不配黑他(貼幾個優秀作者的帖)

機會太重要了明主難求啊

這裡有一些曹老闆和備備的比較…… 以前認為曹老闆不僅奸雄還是梟雄但是……徐州百姓呢?被做成肉乾的百姓呢?真就割草?

這種意識形態就注定我一生黑啊喂 (不否定統一北方興修水利等等優點但是屠戮這個我也是乙個屁民接受不了)

三國時期,劉備的國名為什麼不叫漢朝而是蜀國?

1.正式國號為 漢 劉備政權的正式國號是 漢 一國可以有各種稱呼。但國號一定會出現在正式的文書上。比如兩國締結條約或結盟的文書上。這點今天也不例外。盟曰 今日滅睿,禽其徒黨,非 漢 與吳,必先盟誓,故周禮有司盟之官,尚書有告誓之文,漢 之與吳,雖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約。重複結盟,廣誠約誓,使東...

《三國殺》中蜀國有神劉備,魏國有神曹操,為什麼吳國沒有神孫權?

大謬不然者 蜀,魏的開國君主都是神,其實吳國也是一樣的。這不過吳國的開國君主不是孫十萬,而是 江東小霸王孫伯符也!孫家天下孫家兵,成就千秋萬世名!沒錯!就是那個男人! 三國志14 曹操是霸道,劉備是王道,孫權是割據。開場動畫,一藍一綠兩條龍,代表蜀漢和曹魏,東吳的紅色,是個珠子。就二龍戲珠的珠子。大...

為何三國志中沒有蜀國宗教狀況的記載?

董休昭 南中的鬼教 劉備死後,益州郡大姓雍闓反叛,張裔擔任益州郡太守時,雍闓假借 鬼教 之名曰 張府君如瓠壺,外雖澤而內實粗不足殺,令縛與吳。鬼教 是當時南中蠻夷少數族原始宗教信仰的泛稱,對民眾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以致雍闓利用其來達到對抗蜀漢政權的目的。從另一方面來看,雍闓是漢族移居南中的大姓,其能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