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恆溫條件下向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溶液的ph不變,不是消耗水了嗎?

時間 2021-09-09 22:53:12

1樓:胡斌

CaO+H2O=Ca(OH)2,反應消耗了水,但是這個溶液當中溶液所能溶解的氫氧化鈣已經達到了飽和,所以有氫氧化鈣會析出,就是我認為這個生成了的氫氧化鈣,不能再溶解於水當中,原來溶解的氫氧化鈣都在析出,可以認為就是溶液當中的那個溶劑減少,因為氧化鈣和水反應消耗了水,減少的那一部分溶劑中所溶解的溶質也會對應的減少,也就是氫氧化鈣也會析出,所以溶液當中氫氧化鈣的物質的量是會減少的,總的氫氧化鈣的物質的量是會增加的,因為加入生石灰,就是還要加上不能溶解在水當中的氫氧化鈣的物質的量,因為溶液是飽和的,氫氧化鈣的濃度是不變的,所以溶液當中的鈣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最終都不會發生改變,氫氧根離子濃度不會發生改變的話溶液的pH就不會發生改變,題目也說是恆溫,所以也不用考慮那個氧化鈣和水反應放熱,使溫度公升高,就是溫度不變,溶劑又沒有發生改變一直都是水,氫氧化鈣溶解度也不會發生改變.

也可以用溶解平衡來理解,這裡將大量的氫氧化鈣固體溶於水當中應該就是認為這個溶液已經達到了飽和,利用恆溫條件下Ksp不變,加入少量氧化鈣,氧化鈣和水反應消耗了水,可以認為是溶液的體積減少,在那一時刻鈣離子濃度和氫氧根濃度增加,Qc>Ksp,反應溶解平衡逆向移動,從而有氫氧化鈣析出,直到鈣離子濃度和氫氧根濃度又恢復到原來的平衡時的濃度, 氫氧化鈣就不會再析出了.

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公升高是減小的,所以Ksp[Ca(OH)2]也是隨溫度的公升高而減小,至於氫氧化鈣,為什麼是強鹼? 熟石灰(氫氧化鈣)[Ca(OH)2](中強鹼,但常常被當做強鹼,飽和澄清石灰水pH≈12,kb1=3.72×10-3,kb2=3.

98×10-2,次級電離按鹼式氯化鈣計算)

常規鹼指的是能在水溶液電離出氫氧根的,能電離大半的一般都視為強鹼(與酸不同,不少多元鹼很難用Pkb值直接看出是否強鹼),因此氫氧化鈣嚴格來說不視為強鹼,因為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有大量CaOH+離子,所以我們在高中階段包括大學還是認為Ca(OH)2是強鹼.

為什麼氫氧化鈉的醇溶液使末端炔鍵向鏈中移,氨基鈉使其向末端移?

以丁炔為例,炔鍵位移的機理如下 這是乙個酸鹼平衡體系,最後一步拉動了整個反應的進行,所用鹼的強弱控制著平衡的位置。當條件為 時,實際上起作用的鹼是 最後一步的反應 因此平衡對反應物一側有利,故 使末端炔鍵向鏈中遷移,得到熱力學穩定的產物 從超共軛效應考慮,2 丁炔比1 丁炔更穩定 當條件為 時,最後...

德國鹼水麵包 表面的氫氧化鈉 為什麼可以吃。?

引自 食物與廚藝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鹼液和爐中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無害的可食碳酸成分 我其實是來查證 烘焙鹼 是不是NaOH的 情緒溫馨 首先氫氧化鈉不能直接用手觸碰,也是有濃度關係的,濃度很低的氫氧化鈉本身沒有風險。中式麵包為了終止發酵,也會加入純鹼中和酵母菌產生的酸。 小水道平 你確定是氫氧化鈉...

為什麼碳酸鈉不能和氫氧化鈣共存?以及為什麼碳酸鉀呈鹼性?

醉紅顏 本人初三,只能從自己學過的角度解釋 1.Na2Co3 CaoH Caco3 NaOH初三下第一章酸鹼鹽裡學的,碳酸鈉與氫氧化鈣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氫氧化鈉,就是說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只要同時存在就會發生反應,知道一種物質反應完,所以不能共存 2.第二個問題吧,課本沒學過,只學過碳酸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