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的 有道理 和 科學的 是一回事嗎?

時間 2021-06-07 21:59:17

1樓:雲天

要清楚什麼是有道理,什麼是科學的,首先把兩者定義搞清楚。

關於科學的定義很多,舉個例子:人們在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了解有關自然環境和人與自然關係的知識,知識的積累和系統就逐漸形成科學研究的形式:概念、假設、定律、公理和體系,這個系統的有關自然的知識就是(自然)科學。

又有定義:科學是對真理的逼近體系。按這個定義來說科學的涵蓋範圍就更廣了,而且很簡潔。

無論按哪種定義,科學都不是完全正確的真理,甚至可以說科學的成長是在乙個錯誤建立在另乙個錯誤之上。這裡的錯誤是相對的,時代性的。比如從輕的物體落得慢,到輕重一樣快,到萬有引力,到目前的廣義相對論。

誰知道後面還會不會有呢。

有道理,說的是邏輯上的自洽,即在乙個形式體系內達到相容性,也就會要有乙個閉合的邏輯鏈條,也就是把話說圓了。但是話說的圓不代表就是對的。

總結:在一定的時空範圍,科學一定有道理,有道理不一定是科學。

2樓:周譚均

先回答題主問題:不是。

首先,我們得弄清楚科學是什麼。科學是什麼,庸俗的說法就是對客觀現實的規律總結,它永遠與客觀事實相符合。

舉個並不太恰當的例子:小明拿著筷子急匆匆跑進廁所,a說他去吃屎了;b跟著進了廁所目睹了整個過程後說他是手機掉坑了了。

我們很容易知道b說法科學,b去廁所直接觀察了,並且符合小明剛從廁所出來,而且小明不是智障這個客觀事實。

現在我們換另外乙個例子,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糾正了幾千年的錯誤,這就是典型的有道理並不科學。

我說得很有道理對嗎。

但是,目前沒有資料能夠證明伽利略真的做過這個實驗。

我舉以上兩個例子,第乙個是為了告訴你,什麼是科學,第二個例子是為了告訴你有道理不一定是科學。

所以題主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別人的話包括逼乎都不一定是科學,別人瞎bb都是屁,自己好好學習才是科學。

3樓:海兮吾槊

科學的:邏輯嚴謹,自洽的,得到科學共同體的廣泛認同

有道理:自己覺得有道理,忽悠思辨能力一般的人相信,一般經不起推敲,最大的特點是經驗性

4樓:零度君

科學是100%理性的,有道理不一定是足夠理性。

如果按100%理性的話,領土、生命、朋友、國家、甚至自己都是可以出賣的,不過是利益交換罷了,如果有個100%理性的人那一定是乙個十足的壞人。

私以為這也是很多大科學家性格極端的原因吧,過度理性的人不讓人敬畏而是讓人可怕。

所謂講道理,應該就是理性主導感性輔助的一種複雜思維模式。

這樣說吧,科學本事就是不講道理的,什麼天道酬勤,什麼勤能補拙,什麼天助自助者之類的都特麼不科學,包括什麼善有善報什麼的。

但是,學不會科學思考的人是不可能講道理的。我們可以這樣人為,講道理其實就是乙個函式的解析解,但遺憾的是這是乙個超越方程,所以沒人能時時刻刻講道理。科學就是最小二乘法來不斷求數值解,但因為沒有合適的初始值和邊界值所以經常有出格的解。

沒有科學思考的人就是乙個只有初始值和邊界值卻沒有最小二乘法的空殼,結果只能是一堆亂碼。

上火和發炎是一回事麼?

我叫城北徐公 西醫中的發炎指組織充血 滲出 炎細胞浸潤等改變,又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等,有些炎症能夠和中醫上火類似 中醫的上火指功用亢進,就是陽盛,相對與陰盛而言,多體現為紅腫熱痛等,又分實火 虛火,和一部分炎症體現相同,但範圍更寬。 26度愛 銀耳雪梨氣候枯燥,人們稍不留神就會上火。嚴重的不只會口乾...

貧和幽默是一回事嗎?

當然不是,貧招人煩,幽默惹人愛 我只知道貧嘴是可以練出來的,每日讀繞口令半小時,難度逐步加深,速度加快。至少背上五百則歇後語,熟練掌握,保持學習。半個月就可出山。記住多出說善語。至於幽默 本人沒發現訓練方法。貧是橫切面,幽默是縱切面。貧就是逗樂,練嘴皮子,是一種玩世不恭,古人也說輕浮,說的是表面的東...

虛電是怎麼一回事?

兩天 這裡說的電池應該是指的最常用的鋰電池。所謂虛電指的不是新電池,而是壽命已到的電池。所謂的虛電,就是明明還有很多電量,忽然就沒有了。比如 用到10 的電量,忽然就提示電量低自動關機了。嚴重的甚至會有20 30 就忽然沒電了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問題,就是電池壽命已到。電池壽命是指 迴圈一定的次數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