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最終會怎樣

時間 2021-06-05 01:41:58

1樓:幼稚

在大的時間尺度上(可能是幾百萬年)全球變暖最終會趨於緩和。但在短期內(這個短期可能就是整個人類歷史時期,因為地質年代以百萬年為單位,人類歷史能不能再延續幾百萬年很難說),氣候變暖將加大海洋蒸發量,並增強大氣環流,由此增加降水量和極端天氣。

至於兩級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公升已經是確鑿的事情。

更為糟糕的是:兩級海水溫度上公升到二十幾度後,將不再有海水的上下對流。而這對海洋生物是致命的。

在正常情況下,海洋也有像大氣一樣的環流,即溫暖的海水從熱帶流向兩級,降溫後下沉再流向赤道。這一環流的作用非同小可,它有幾個重要作用:一是海洋的暖流和寒流影響所經過地區的氣候。

二是下沉的海水給海洋深部補氧,在上公升過程中,又把海底的無機鹽帶出水面,給蜉蝣生物提供養料。由此維繫著整個海洋生態系統。

所以兩級海水變暖後,整個海底將缺氧,海面將缺營養。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將崩潰,海洋生物全部滅絕。死亡的生物沉到缺氧的海底,在厭氧菌的作用下分解出有毒的硫化氫氣體並溢位海面汙染整個地球,由此造成生物大滅絕。

這是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是很多科學家,特別是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沈樹總團隊歷時十年得出《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的真相》的結論。

對於氣候變化,大自然有自己的調控方法。只是近兩百年來人類社會的工業化程序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速了氣候變暖。請看下面氣候變暖後大自然的應對方法:

這是我的另乙個回答,《岩石迴圈怎樣影響自然》

是矽酸鹽——碳酸鹽迴圈對地質歷史中地表溫度起了穩定作用。

地球與金星的次生大氣是火山爆發噴發出來的,大部分是水蒸氣,其它是氨、二氧化碳、甲烷、氮和硫化氫。所有這些氣體中,氨可以被光分解,甲烷可以被後來由生物產生的氧氣氧化,氮比較惰性保留至今。所以早期地球和金星的大氣基本相同,主要是厚重濃密的二氧化碳、水蒸汽和氮氣。

兩者氣壓都很高,金星至今氣壓是93大氣壓。那麼地球的氣壓為何降低到1大氣壓呢?

原因就在於98%二氧化碳被固定到了岩石圈裡。

地球形成初期是個高溫的球體,遍地火山噴發,噴出的氣體絕大多數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當氣溫降到低於100°c後開始降雨,雨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這碳酸雨下了幾百萬年。碳酸淋在岩石圈發生如下反應:

CaSi+2CO+3HO--->Ca+2HCO

+HSiO

即矽酸鹽被碳酸溶解,形成重碳酸鹽隨著流水進入海洋。

在海洋裡發生如下沉澱過程

Ca+2HCO——>CaCO+CO+HO

這一迴圈將通過海相碳酸鹽的俯衝深埋、變質、部分熔融過程再釋放出CO2,並通過火山作用再次進入大氣圈而完成。釋放二氧化碳的變質反應可表達如下:

CaCO+SiO——>CaSiO+CO

在此迴圈中,若增加二氧化碳向大氣圈的輸入,將促使更強烈的風化作用和更多的碳酸鹽沉澱,以阻止二氧化碳在大氣圈中的進一步增長。這種反饋機制已經對地質歷史中地表溫度起了穩定作用。如果某一時期太陽亮度突然下降,地表溫度隨之降低,導致大洋水體蒸發減少,降低矽酸鹽的風化速率和減弱海洋的沉澱,結果將造成二氧化碳在大氣圈中的積累,並增強溫室效應,最終又能恢復較高的地表溫度。

結論:人類的活動造成了小尺度上的氣候變暖。但已經覺醒了的人類不會坐以待斃,我們可以通過積極的活動,比如節能減排和大量植樹造林來幫助地球固定二氧化碳。

以延緩甚至逆轉氣候變暖。這不是在拯救地球,而是在拯救我們自己。

參考文獻《地球化學》

《地球的化學演化》

以貸養貸最終會怎樣?

成都Mr房產金融 因為職業的原因,見過很多以貸養貸的悲劇,信用卡刷了二三十萬,小貸記錄一百多條,夫妻都有各種債務,但互相並不知道對方的債務情況,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以貸養貸最後結局基本上都是債務窟窿無法補上,徵信大量逾期,個人信用破產。大家需要明白乙個道理,乙個人的負債極限是有上限的,當你的負債...

全球變暖是好事嗎

神雲大俠 好事,1,中國地形北方平地多,全球變暖後,中國的耕地會增加.2,中國北方沙漠,乾旱,半乾旱地方多,變暖後,雨水增加,這些地方的生物多樣性會增加,環境承載能力會增加,3,中國缺水,變暖後雨水變多,緩解水壓力,例如京津冀這些地方可以住更多的人,開更多工廠 星系 並不是啥好事,當地球兩級的冰雪融...

全球變暖是壞事嗎?

泰然 辯證的看任何事總有好處和壞處。全球變暖帶來的變化影響到方方面面,短期來看人們要為應對這些變化付出大量的成本。長期來看,當這些成本支付了以後新的氣候環境下也會有比現在好的改變。比如最近官宣的西北變綠了,比如以後羅布泊重新變成水泊,比如Murano重新變成綠洲。 as藍月兒 全球變暖的好處例如俄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