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摩爾濃度為什麼除數是溶劑的質量而不是溶液的質量?

時間 2021-06-01 06:36:10

1樓:百浩生物

你這個是為了考試方便吧(我猜的,質量摩爾濃度可能只是乙個概念,在實際過程中有用嗎,除了測溶解度,而溶解度這個是為了測試方便)。

對於低濃度如生理鹽水級別如0.9%,兩者差別不大,9克/1000克與9克1009克,算是在誤差之內(對於水為溶劑,可以理解為1L就是1000克)。

對於高濃度,我們都是用的摩爾/L(體積摩爾濃度)。也就是大寫的M。如0.

5M EDTA溶液,就是0.5mol/L的意思。而生理鹽水,我們習慣於用150mM的氯化鈉來取代。

這樣用體積來算,無論溶解了多少種溶質,溶解完全,最後定溶就行了(比如要配1L,可以先加到900ml),非常方便。

雖然溫度對體積有影響,但工程過程中,這些我們都不考慮。(除非有明確提到,要換算到25度時的體積,一般不用換算,我見識少,沒遇到過,一般都是換算PH值的多。)。

2樓:

因為這是規定,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為什麼質量分數是質量除以總質量,而不是除以目標物以外其他質量?

為什麼摩爾濃度是摩爾數除以總體積,而不是除以溶劑的體積?

3樓:木木

你回家量一公升水,稱5.85g食鹽,加進去,得到氯化鈉溶液濃度為0.1mol/kg對吧;

這時候再加18g葡萄糖進去,按溶劑質量計算,鹽的濃度還是不變,鹽和糖的濃度都是0.1mol/kg;

但是,若按溶液質量,完了,鹽的濃度變化了!糖的濃度也很難算!

所以問題描述裡說後者更方便是不對的。

也就是說,如果按溶液質量來算濃度,這個濃度會成為乙個【偏摩爾量】,即乙個溶質的濃度的變化會影響到其他溶質的濃度,這樣的話濃度以及許多其他物理量就不能簡單加減乘除了。(當然,物理化學規律裡關於濃度的根本關係是基於摩爾濃度Χ的,那就更不好用了,所以要修正、轉化成更方便實踐的量)

抽象一點講,質量和摩爾量是廣度量,相除得到的濃度是強度量。乙個強度量是否好用,數量關係的應用是重要的標準。質量摩爾濃度本來就是應用於稀溶液的量,是存在偏差的、著眼於實踐的。

用溶劑質量作除數,既好量,又好算。

關於「好量」,多跟題主說兩句,濃度的測量往往是和配製掛鉤的。稱溶劑的質量,再稱溶質的摩爾量,溶解,得到一定濃度的溶液。這跟摩爾體積濃度有點不同,後者是定總溶液的體積。

4樓:Luyao Zou

除以溶液總質量的話,怎麼區分這個質量來自溶劑還是來自溶質本身呢?題主考慮一下混合溶液,如果你計算的是溶液的總質量,各個溶質的質量摩爾濃度還能不能有簡單的加和性?

但為什麼質量摩爾濃度被除的質量是溶劑的質量而不是總溶液的質量?明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後者更便於測量與計算。

並不認為後者更便於測量。配置溶液的時候,溶劑和溶質是分開的,這時單算溶劑質量也更方便。

為什麼重結晶的溶劑要求雜質在溶劑中溶解度很大或很小,而不是雜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小

重結晶時 溶解度極小的雜質,過濾除掉。溶解度大的雜質留在母液中。雜質溶解度隨溫度就算有較大變化,在含量極小時沒影響,在含量較大時又不能滿足除雜要求。拿 KNO3 作例子,從 90 到 0 還至少殘留了 6 呢。話分兩頭說 比如,有 x g A 和 1 x g 雜質 B 的混合物,A 和 B 熱溶液中...

為什麼水銀被稱為金屬的溶劑?

波鼬 要用化學上的金屬鍵,6s2惰性電子對效應和相似相容原理來解釋,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三個理論 金屬鍵 分子間作用力的一種,由自由電子及排列成晶格狀的金屬離子之間的靜電吸引力組合而成。顯然,由庫倫定律得,金屬半徑越大,金屬價電子越多,分子間作用力 金屬鍵 的強度就越高,所以熔沸點就越高。可是為什麼汞...

為什麼高濃度的氟化氫是強酸?

鷹派首領 氫氟酸溶液中,氫與O或氟除了生成化學鍵外,還能形成氫鍵。稀的氫氟酸酸性弱的原因是,F原子半徑小,又質子數較大,根據庫侖定律,對核外氫原子的吸引力較強,氫原子不容易解離。如果是稀的氫氟酸,由於F的強電負性,會加大水的電離程度,形成三種結構的氫鍵 氟氟氫,氟氧氫,氧氧氫 這時候如果增加HF的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