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意識?關於意識的本質有哪些前沿的研究成果?

時間 2021-05-07 01:32:36

1樓:

丹尼特走了一條非常激進但也是至今為止在我看來唯一有價值的解釋路線:控制即解釋。

我們很清楚神經元間的電訊號和我們的感受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但我們現在仍不能下斷言意識就是足夠複雜的電訊號,除非有一天我們利用電訊號單元之間複雜的啟用抑制網路真正模擬出了「意識」,至少在功能上與意識沒有任何區別。

那就意味著我們控制了意識,我們可以根據需要生產或消滅意識,分解出意識現象中的各種性質,通過干預這些性質達到我們想要的各種效果。

最終就像說我們說光是電磁波一樣,因為我們就是借助電磁波的相關理論干預它的各種性質去實現我們想要的光電效果,也就是控制了光。

借助同樣的邏輯,當我們能像控制光一樣控制意識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斷言意識就是一堆足夠複雜的電訊號。

但在這條解釋路線上必須保持清醒的是:那些包裹在意識之中屬於質的內容,譬如我們對光的體驗?我們自身的意識體驗?

在這條路線上都是要被拋棄的,因為體驗無法交流,無法公共化,無法穿透人心,體驗唯一的價值是總結出描述性的公共概念,為假設的提出提供啟發性的材料。

2樓:latis

我感覺意識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可以一直往上追溯到存在的根源是什麼這個問題。

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自現了,哲學就會迎來它的終極。

3樓:

意識就是知道,認識,感受,思維,體驗,記錄肉體感官上發生的一切接觸後的資料,資訊。

意識就是透過眼睛與光接觸後認識色彩明暗,物體形狀,解讀光頻率的本質。

意識可以根據之前累積認識的光頻率分別手機上的文字,然後分析其概念。

4樓:孔明

什麼是意識,這個問題真難回答,我試試著說說吧

意識應該是一種能力,它可以讓乙個系統接收刺激,讓系統產生慾望,讓系統樹立目標,並控制系統完成目標,進而消滅慾望,達到0慾望平衡點,並等待下一次慾望的產生。

5樓:

我不是哲學家也不是醫學家,也不是任何學家,我只是個普通人,高中生物老師和我們說過貓和狗是沒有意識,只有我們人類有,那麼問題來了,意識是什麼?是我們通過感官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應?那位寫的最長的知友的正想我有點看不下去,太長了,,我看了個大概應該是說我們的意識的對錯,那麼狗看到的世界是灰色的,蛇看到的世界是熱成像,我們看到的是五彩斑斕的,狗會認為這個世界是灰色的,我們卻認為是五顏六色的 ,那你看到的那片葉子真的是綠色的嗎?

只是因為很多人覺得是綠色的所以它才成了綠色,所以這就是自我意識,對感覺的認知,不管是對也好錯也好,當你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已經有意識了

6樓:鹽選推薦

意識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這既是乙個哲學命題也是乙個科學命題,但是,在哲學領域已經爭論了 2000 多年了,並沒有得出什麼結果,看上去也不會再得出更多有價值的結論,我認為哲學對意識的研究差不多已經到頭了。

請不要誤解,總有人覺得我貶低哲學,實際上我並不貶低哲學,我對哲學的看法可以打個比方,例如格律詩詞,我認為有震撼人心的美,很有價值。但是格律詩詞的最高峰就是唐詩宋詞。哲學也是這樣,人類已經抵達它的最高峰了,我們已經可以盡情地欣賞它的美了。

因為哲學這種純思辨的研究方法,決定了它對認識自然規律所能達到的高度。

在人類研究意識本質的 2000 多年中,最後這 100 年是屬於科學的,科學家從哲學家手中接過了這個問題,這根交接棒是不會再遞回去了。我們先來簡要回顧一下對意識本質研究的科學簡史。

1969 年,神經科學家傑里·萊特文在麻省理工學院演講時,闡述了後來被稱為「祖母細胞」的理論。萊特文認為,我們日常的每一種意識體驗、思維以及記憶,不管是對於某個親戚朋友,還是其他任何人或者物,都只有大約 18000 個神經元與之對應。萊特文對人類對意識本質的思考脫離了哲學思辨,轉向了實驗科學,他認為意識的棲息地是神經元。

1987 年,美國布蘭迪大學的雷·杰肯道夫提出中間層次理論,認為意識既不是來自未經加工的知覺單元,也不是來自高層的思想,而是來自於最低的周邊(類似於感覺)和最高的中樞(類似於思想)之間的一種表達層次。我估計你聽的似懂非懂,坦白地說,我也是這種感覺,不比你強多少。

1990 年,英國科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美國科學家克里斯托夫·科赫(Christof Koch)發表《論意識的神經生物學理論》,提出泛泛的哲學爭論無助於解決意識問題,真正需要的是有希望解決這些問題的新的實驗方法。只有通過研究神經元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才能積累以實驗為基礎的、明確的知識,並建立起真正科學的意識模型。

1994 年,走向意識科學(Toward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TSC)國際會議首次在美國圖森市(Tucson)召開,標誌著意識作為乙個明確的研究主題,成為哲學和科學的共同使命,也標誌著意識研究的科學共同體的形成。

1998 年,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成立了世界上第乙個意識研究中心。

7樓:奇蹟人生

意識的概念在現在是沒有定論的,科學家、靈修者、悟道者他們對於意識的理解各不相同。

所有對於意識發表的文章,都請記住一點。那種對於意識的理解只是個人的,它具有獨特性。這裡我也說一下我融合所有自身知識和體驗,對於意識的理解。

意識具有「變換」的特性

一切具有「不確定性」,擁有時刻變化的能力是意識的初級功能。而一切物質的基本粒子都是在不確定的變換著的,也就是說,我們所在的世界裡的一切物質都是具有意識的。

變換的高階功能則公升級為改變。比如,我舉起乙個杯子,改變了杯子的「靜止狀態」。我踩死了乙隻螞蟻,改變了它「生的狀態」。

意識具有「一體性」

整體的意識我不知道那是什麼,也無法理解,但我知道它的存在。這裡要理解意識不等同於記憶,意識包含了記憶,可不能說沒有記憶的意識不是意識。

老子「道」的意識層次,屬於上面提到的由變換的層次進入區域變換的階段。這是我理解的極限,物質世界由此產生。(注意,這種產生是人以為的產生。)

意識具有「侷限性」

物質意識的侷限,物質內部是在不斷變化的,但它是固定在乙個範圍內的。這屬於某種震動,當它確定波峰已後,所有的運動都不會超過這個波峰的值。也因為有規律,我們才能感受到物質。

人體也屬於物質。

生物意識的侷限,相對於物質意識,生物意識要高階很多。但生物意識同樣受到五感、記憶、大腦的侷限。最初的意識如果是「輸入」,那麼生物意識就是「輸出」。

而且這不是單向的,它們形成了乙個迴圈,就像太極一樣。

總的來說,我說的意識像是乙個大的整體,不是侷限在我們人類的意識上。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意識不在人體內,而是人體在意識裡面,宇宙也在意識裡面,意識是乙個整體,不可分離,不過拆開來看倒是有助於我們理解,就像一台電腦裡面的所以部件一樣。

8樓:

意識是物質的結構,我們平時談論的叫物體,都是由物質有結構構成。例如葡萄糖(碳氫氧),但是木炭混水可不甜,更不能完成它的功能

9樓:「已登出」

離開結構說意識都是瞎扯淡。說結構又不說人的認識,也是徒勞無功。最關鍵的可能不是意識是什麼,而是存在是什麼。

這世界真的是表現得像它如此的這樣嗎,人類不同時代的科學更迭;世界觀顛覆又如何解釋。我們現在真的走到終點了嗎,我們所看所見所理解,真的能代表實際存在的世界嗎。

10樓:

1. 意識,意識,關鍵點就在 「識」——認識、識別—— 上,而不是 「控」——操控、控制。

2. 注意區別意識的本質或機制與意識的內容之間的區別。

意識是一種對自身和周圍的存在有所認識的心智狀態。它是一種心智狀態,如果沒有了心智,也就沒有了意識;它是心智的一種特殊狀態,由心智操縱的特定感官豐富了意識(內容);心智狀態中也包含自身存在的環境,也就是周圍的客體和事件。

——摘自 《當自我來敲門——構建意識大腦》[美]安東尼奧·達瑪西奧著

11樓:遲飛

意識就是乙個指導訊號。

最簡單的意識,就是趨利避害。草履蟲那種。只識別環境的好壞。

複雜點的意識,指導訊號就多了。這需要集中處理,不能相互衝突。也就是有邏輯地趨利避害。

這樣演化出了腦這個集中訊號處理裝置。

不同的指導訊號有輕重緩急等等級差別。由這個裝置統合排程,主觀能動地處理問題。它得有排程經驗,就是記憶——指導訊號的訊號庫。怎樣應對隨時而來的指導訊號,悉聽尊便。

那麼這樣,大腦越來越複雜,當它需要處理的趨利避害的訊號複雜到一定程度,也就是需要建立概念,進行模擬想象才能達成更高水平的趨利避害時,自我意識就作為區分想象與實際的必要的工具誕生了。它能認清映象的我根本不是我。

所以,自我意識就是趨利避害的訊號集合的最高指揮系統。它並不存在於大腦哪個地方,而是系統綜合的產物。是系統複雜度上公升自然演化的結果。

它是訊號系統的集中代表,或者說是「主持人」。它有了自我意識,只是為了趨利避害的方便。

所以人工智慧什麼的,最終也會出現自我意識這種「主持人」的。它會消滅人類嗎?關鍵在於,別讓它以為,你不是它的一部分。

12樓:

寫個落後的研究,幾千年前就有結果的,比如陰神出體是乙個傷身體的技能,當然還有入定出體的操作。佛教和道教基本上都完成了各自的解釋,雖然在輪迴之類的事上描述有較多分歧。

既然意識可以離開肉體,那所有懟神經的研究,都是不會得到最終結果的。既然可以出體,那麼意識就是出來的這個東西,即精氣神的神。

這個技能理論上人人都可以掌握,所以科學家有時候也很可憐。

13樓:諸葛先生

意識根本就不能動,大腦中存在唯一一顆生命粒子,心理過程中真正能動的因素是生命粒子。意識不是腦功能,而是生命粒子所能感受到的任意一種資訊或者資訊內容的統稱。

14樓:Fang Dang

我說個可能是形而上的答案。假設藤蔓植物需要依附一棵大樹才可以生長,但大樹的任何改變都會影響藤蔓植物的生長。久而久之,藤蔓植物覆蓋了整個大樹,兩者形成了十分緊密的共生關係。

然後問題來了,現在我們要認知這種被覆蓋藤蔓植物的東西是一種新的統一的植物,還是說我可以把這個仍舊看做是兩個不同的物種。

15樓:貓和v可

這是我的一種天馬行空的想法,不喜勿噴。意識是什麼,要通過事情來分析。比如發生什麼事,產生什麼意識,它就像(條件反射),就像吃了飯,就不餓了一樣,意識的複雜是後天形成的,生命之初的意識是(簡單)的,其複雜是由於我們人類的(知識文化)造成的,也可以理解為意識產生文化,文明,我們所謂的知識,我們(現有的)反而不能解釋它。

它就像高維度的東東,現有的我們理解不了。

就像人類理解的意識,我們自己認為很特殊,自己是高階的生命。植物擁有生命,就沒有意識麼?它的意識不覺得自己也是獨一無二的麼,它只是不能行走。

生命有許多種,我們不知道,但不是不可能。有所謂的碳基生命,或許還有岩石生命,宇宙中各種星球的形成,毀滅,就不是麼?

用人類的幾千年的文明,幾百年的科學,去研究億萬年的宇宙,而且只在地球上觀察,我認為還是不夠的,現有的(科學)也不行。就像電腦系統,有漏洞,打補丁,實在解釋不了,就換了乙個系統。我們還在win98.

的階段,發展到知道黑洞是什麼,可能到了xp,宇宙外邊是什麼可能到了win7.這些都是物質方面的,如果知道意識是什麼可能是win10.如果宇宙是生命,我們是宇宙的灰塵,腦細胞,是癌細胞,我們正在破壞宇宙正常的細胞,而且又在研究宇宙飛船,破壞另乙個細胞,那我們的意識是什麼,是dna,是遺傳,是使命,是破壞,是終將毀滅。

我們的意識是本能,是人工智慧一樣的東東,人工智慧能理解自己的意識麼?只會按照生產自己的(不知道怎麼稱呼)的想法,去做下去,人類生存的意義,不是自我毀滅,就是毀滅世界,呵呵

眼睛從宇宙的大的方面講,不要從我們的知識方面,我們的眼睛看到的就是真實存在的麼,看不見的就不存在麼,我們的手摸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真實的麼,我們所謂的真實又是什麼,我們的認識世界的窗戶,眼睛,如果出現了錯誤,我們通過眼睛知道的所謂的東西在其他生命的(眼睛)裡又是什麼,就像我們的耳朵能聽到

的聲音,是怎麼形成的,蝙蝠的翅膀不也是它的另一種耳朵麼,我們能聽到他們麼,它不存在麼,我們看不見的也不存在麼,暗物質是怎麼存在的?

有哪些關於人腦意識的理論?

洪權 意識研究是自古以來的禁區,到現在還處於無知狀態。意識與人腦科特?忘了,李恆威翻譯。心智探奇 楞嚴經心理學對意識的理解分為三個方向 1.神經系統的高階發展。2.覺知意識,在覺知的瞬間才會產生的火花 3.民族意識,上公升為道德意識形態。這三種意識,都不是意識本體。神經系統是意識的傳遞路徑。覺知意識...

生命的本質和意識的本質是什麼?

Entropie 從我對物理學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理解,生命可以通過消耗外界的低熵,排出高熵,來延緩自身的熵增。比如進食排洩,剝削揮霍。與此同時,一些生命還可以有意識地增加外界的熵,成為熵增主體。比如愚公移山,著書立說。而無生命物質只能是熵增的客體,低熵被消耗或虛耗。意識形成的微觀機制至今是乙個迷。但是...

什麼是潛意識?潛意識有什麼作用?

Excel Brain 潛意識的含義與積極影響 excel brain 分析心理學,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潛意識,集體無意識,夢的解析 潛意識的消極影響 excel brain 思維誤區,心理誤區,潛意識的消極影響,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 貝殼傾聽 要知道除了我們的頭腦可以清楚感知的意識 比如我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