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晶體只有 230 種空間結構?

時間 2021-05-06 13:08:49

1樓:斈者

這個東西用五行陰陽理論解釋再合適不過了,根據晶體的自然屬性可以將晶體分五金,木,水,火,土五種相性。再根據晶體的透光性,又有陰與陽兩種坌性。五種相性,兩種坌性自由組合,就誕生了最基本的十種晶體。

再看「晶」字,說明乙個晶體是由三種基本晶體組成的,比如我們最常見的晶體其實就是陰水·陽木·陰土晶體,它的自然屬性一目了然。如此組合自然界便有了720種晶體,說明還有很大一部分晶體還沒有被發現。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在這五千年裡老祖宗已經悟透了自然界所有奧秘,並一一記錄在古籍之中。

如今西方的「自然科學」教在中華大地上興起,人們寧可去迷信簡單易懂的科學,也不願意動腦筋思考,去學習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希望大家可以有所啟發,去重拾我們的文化。如果人人都去學習《易經》、《管子》、《百喻經》等聖書,那麼我們的自然學術超過全世界只是時間問題了。

2樓:HJ·X

晶體空間群的種類有多少個,就是以重複單元填滿三維空間的方式有多少個。

我們有乙個要求,即對稱性相同的填法,只能算一種。

先拿鋪地磚來模擬,周期性地鋪地磚其實就二維的晶體,一共有四大類:

三角形/六邊形磚鋪地,叫做六方晶系,只有五種對稱方式,就是五個空間群;

正方形磚鋪地,叫做四方晶系,只有三種對稱方式、即三個空間群;

長方形/菱形磚,正交晶系,七個空間群;

平行四邊形磚,單斜晶系,兩個空間群。

擴充套件到三維空間,230種砌法,同樣也是完全由幾何學計算出來的,不多也不少,嚴格證明了。

3樓:JY XU

為什麼蛋白質一定要具有高階空間結構才能具有生物活性?蛋白質工程如何進行?

半世流離 不是蛋白質一定非要要高階空間結構才有生物活性。結構決定功能!體內生化反應底物種類繁多,各種不同的反應物的微觀特徵不同,如果蛋白質做不到不特異性的扭曲無法做到和底物特異性結合,無法實現催化功能。很多反應沒有酶催化,反應效率極低。另外,作為結構分子的蛋白質,肯定也要經過摺疊,試想如果只是一長串...

從化學反應基團和空間結構的角度說明為什麼可用天然皮革製備多種功能材料?

Schuroankes 皮革主要是蛋白質。蛋白質的底層結構是鏈狀分子,一維聚合物,鏈間有適當的空間可以容納功能基團,且容納後還有多餘間隙,可供其他物質,如待催化反應物等,進入鏈間與功能基團反應。從基團上,蛋白質本身的肽鍵含有的氮 氫鍵還可以與烷基化試劑反應,從而實現官能團與肽鏈主鏈的鏈結。蛋白質氨基...

為什麼金剛石原子級結構是正四面體,而晶體是正八面體?

因為在金剛石的晶胞中存在4 1螺旋軸吧,然後這些螺旋軸在巨集觀晶體中退化為4重旋轉軸,在Td點群的基礎上增加4重旋轉軸,就會得到Oh點群,然後正八面體是Oh點群的乙個代表性的形狀 不請自來。在固態化學裡乙個材料的基本單位是晶胞而不是分子。因此即便很多材料原子之間以共價鍵相連,我們也不太在意它們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