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星球之間真空的環境是什麼?

時間 2021-05-31 13:07:59

1樓:趙泠

星球之間的環境稱為外層空間,在定義上是地球的卡門線[1]之外及其他天體的類似界限之外的空間區域。

外層空間不是真空,而是密度很低的等離子體、電磁輻射、磁場等等的混合物,在地球附近每立方公尺約有6000個氫原子。外層空間還含有一些塵埃、冰或石頭的碎片、小天體。

根據觀測事實,宇宙在加速膨脹,銀河的運轉也和發光物質表現的質量不符。現在一般解釋為外層空間還含有大量的不能通過電磁波探測的暗物質和巨量的驅動加速膨脹的暗能量。

暗物質之中有一小部分可以是暗弱的常規天體,其餘則是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的東西,例如中微子。通過引入大量的冷暗物質,可以解釋觀測到的諸多引力透鏡、星系團碰撞的質心偏移、CMB重子聲振盪等現象。可以參照:

既然暗物質「觀測」不到為什麼還要定義為物質?

暗能量可能是時空固有的性質抑或某種標量場。可以參照:

當暗能量變得不那麼集中時,它是如何加速膨脹的呢?

在量子場論中,零點能就是真空能量,指空無一物的空間仍有一定的能量存在,可以對一些系統造成擾動並導致一些量子電動力學的現象,例如實際存在的蘭姆位移與卡西公尺爾效應。

在量子場論中,空間的織構可以視為由場組成。場在時間與空間中的各點是量子化的簡諧振子,相鄰振子有相互作用。在這種情景裡,空間中各點各有 的貢獻。

這就將真空能量解釋成了將空間視作點組後所有點的相互作用勢能,也就是自能。

但是你真的這樣去算,會得到誇張得無法直視的巨大能量(1E113焦耳每立方公尺)。而實測值在1E-9焦耳每立方公尺的程度。即使用大量的假說修正,也難以將這樣的斷層彌合起來,這是物理學上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物質在真空的宇宙中,為什麼不會被撕裂?

因為物質與真空是一體的,物質是真空中幻化出來的,幻化的因就是一切有情的心識。所以說如果沒有因緣,物質是不會被撕裂的,只是我們的本性 智慧型被物質隔開了,而真空本來是我們的本性,我們執物為自性,所以真空顯現為距離,其實物空本來是一 真如,只不過我們都被自己的業障所障礙,無盡的本覺無法顯用,而受限於識心...

地球,不,星球為什麼是在宇宙中漂浮的?

hu ou 把時空作背景,然後物質漂浮在時空中,這是幾何想象,不合邏輯。其實純粹的時空背景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其實是因果作用,由因果作用而表現為時空相。hu ou 時空是非存在,世界是個跑步機 東明 如果用地球上的生活常識去解釋宇宙,超出理解而不能解釋的那部分,人就會創造乙個神去彌補這方面的缺失,要不...

宇宙中的物質與物質之間的「空洞」是什麼?天體與天體間,粒子與粒子間,是虛無?還是另一種物質?

做乙個可愛的人 民科大膽瞎說一下,其實空間也是一種物質,主要證據有 1 空間是可以被壓縮的,引力波的發現完美證明了這一點。2 光在通過被壓縮的空間的時候會產生彎曲,類似於從空氣射入水中產生的折射現象。所以我認為空間也是一種物質 那麼進而可以瞎說,因為空間是一種物質,所以空間是有密度有質量的,被壓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