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境與現實的真實關係是什麼?

時間 2021-05-29 23:56:55

1樓:漁夫

曰常生活中常常聽到活在當下,怎麼叫活在當下?真正的當下是了了分明,當下即體不離面,面不離體。禪境如體,現實如面,是不離不棄,不可分離!

禪境猶如乙個整體,一面鏡子,沒有雜念只停留一處,對境起念而不住於念,隨境變化而不執一切。現實就是變化無常,無有休止,每一種存在都在不斷的生滅,現實就如海上的波浪起落不停,只有返回本來才會不再如浪花起落而去受生,有來即有去,有起即有落,禪即當下,當下即禪!

2樓:

沒啥關係吧,

人在把幾個主要感覺,進行遮蔽之後,

大概48小時,就會出現幻覺,

禪定修的就是這東西

真有用的話,印度就應該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事實上,印度,還有奴隸制

3樓:菩提心

禪境是關閉六根後真心示現的狀態,心久久保持這種狀態可以用來指導現實生活,最後在現實生活行住坐臥中心也能保持這種狀態。就是把禪定中心境複製到現實生活中 ,慢慢成為習慣,從習慣再到自然。

4樓:雲上雪

真禪定,在日常吃喝拉撒中,學習工作生活中,於一切現象不觸不背,隨順無礙,故而見一切現象本無差別但了了分明。如一輪明月沉影江海,雖清澈無暇卻了無可得。

5樓:白寶蓮童子

對,禪境有種程度像3D投影,Vr模式一樣,令人覺得十分真實,若入了某種禪定就能夠見到天人的境界,那不就相當於投影一樣嗎?

現在,這種模式可以用科技展現出來,以後會更先進,真假難辨?說假的,但是就能呈現,我們用手機照攝影像,也能玩弄虛擬,造出的遊戲都是虛擬呈現,就連我們通過打字上網聊天,在古人看來,也是不可思議的!

但是,禪境不僅是為了在妄想中遊歷做夢一般,它同時也在提公升智慧型,以及定力,還有更多未知的東西不斷的在挖掘,它與3D投影或者睡覺做夢不同。

那些對鏡,若不加觀行,就只是助長愚痴,比如VR境界中,心隨境轉,找刺激,找感覺,妄心在不停的動,在分別,那就不會生智慧型,而禪境是在了解內心,在觀照覺悟的狀態下,所以同樣是境界卻不一樣的作用。

對於人生的啟示就是看明白它的把戲,不上當,現實境界也真實的如投影一般,而且不僅是現實,就是只要有對鏡,就十分真實,天人在禪境之中也覺得真實,地獄輪迴的眾生同樣覺得真實,西方淨土,未達到佛境界,也是如此不例外!

修行目的就是為了達到佛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就是把Vr,濾鏡拿掉,讓它回到本質,或者把電影放映機關了,螢幕一片白,這就是真相。

但如果你足夠智慧型,那不必非得把對鏡滅了,才是真實,就是對鏡存在的本身,它也沒有違背真實義!

6樓:淨海潮水

《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們眾生,都被五蘊所迷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這種對,物理現象,身心現象,的錯誤認知,導致了眾生的無明,又對無明的妄想,執著,導致了痛苦(八苦)和生死輪迴(業)。

四大(地水火風),不過是原子,電子的組合,加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相互為緣,而形成的,物相和感受(名言),這都不是物相和感受的如實相,如實知。

佛陀說,五蘊皆空,無常,無我,涅槃寂靜,這才是,如實的知見。

有如實知見,的智慧型,才不會去妄想執著,不妄想執著,就斷集,離苦,證滅,成道。

禪定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之一,是解脫道必當修學的。

禪定,就是要使,我們的心,回歸心的本然狀態的方法。

在心的本然狀態下,明了身心,世間的真相,緣起,五蘊皆空,無常,無我,涅槃寂靜,從而解脫。

而你把禪定的修學,當作一種外在的境界在追求,這是我和我所,的一種貪欲,是心外求法。

無我,無為,的心一境性,才是禪定,否則背道而馳。

7樓:凡非凡欄 小海哥

旁友,你對禪定存在這很大的誤會啊。

禪定的修法我們來看看《瑜伽師地論》是怎麼說的:「三摩地者,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

我大概翻譯一下:「禪定,就是在乙個下手處上,清楚明白的觀察,做到專注度不間斷。」

我總結為八個字:「心繫一緣,不起別念。」

就是選定乙個專注的物件,心專注在這個物件上,心中除了這個物件(所緣),不生起別的念頭。

以上就是止禪修法的大方向,不論用什麼具體方法,都不會離開這個大方向。

所以當乙個人在修止禪時,出現了所緣以外的念頭或者境界,那都已經是在打妄想了。

8樓:

但從題主的題目描述中,感覺題主對禪定的理解是有誤的。(和經典比照)

先引用題主的問題描述:

(禪定與現實是什麼關係?在禪定中因果了了分明隨心所欲,厲害的很,為什麼改變不了現實?回到現實中還是跟凡人一樣無奈?

禪境與現實只能打成兩截嗎?若如此,禪定豈不跟玩虛擬網遊一樣?是純粹虛幻的?

真實情況是:只在坐在那裡敲鍵盤,對著螢幕幻想,逃避現實而已?既改變不了世界?

也改變不了自己?)

引用完畢。

禪定肯定不是像題主所想那樣,題主描述中的情況叫做做白日夢,幻想,yy。如果症狀嚴重的話,會沉迷於自己幻想的世界和故事,逃避現實生活和現實世界。說大白話,這種情況如果嚴重的話,該去看看醫生了。

禪定是不存在題主題目描述中的幻境的,如果乙個人說自己禪定中幻境出現還不斷操控改變幻境像打網遊一樣,那他就進不了禪定。禪定恰恰是要求在幻境出現後不隨它(不被幻境牽著走),只是關照,察覺它。察覺這個念頭(幻境)的公升起熄滅,不管它,如如不動。

維摩詰經有表述,何為宴坐。楞嚴經中楞嚴大定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說說對現實的作用,大部分人會有很多雜念,妄念,雜念來的時候,自己心一跟隨就止不住了。就導致了拖延症,做白日夢症。

或者因為執我為真,不會換位思考。

這樣多關注自己念頭的起滅。是可以逐步讓自己做到「活在當下」的。

虛無與真實的關係是什麼?

不出彩的真知 真實的反意詞可能是 假像 虛假 想像之類 而絕不是虛無。駭客帝國的虛假世界或者任何缸中之腦,背後仍有乙個真實世界支撐,它們是假而不是無。正常 的無是指某種東西不存在,不是什麼東西也沒有。宇宙根本不存在什麼東西也沒有的無。宇宙之外?好吧,也許有這種什麼東西也沒有的無,不過它可以被言說,正...

響度與振幅與分貝的關係是什麼?

Grit 響度是人耳對聲音輕弱的主觀感受,符號為N。聲音的振幅越大,聲壓級 dBSPL 就越大,聲壓級其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的 分貝 聲壓級是個客觀量,不受人的主觀聽覺影響。但是同樣的聲壓級,不同的人感受就不一樣。響度取決於聽覺神經刺激的程度,比如說老年人耳朵會背,刺激程度就弱了,那麼同樣大的聲音對老...

科學與倫理的關係是什麼?

wood 異同科學是事實判斷,真假。倫理是價值判斷,善惡。這裡還不得不說到宗教,科學的學科是分層的,人類的倫理只有在心理 生理層面上才談得上,從分層來看科學是倫理的基礎,但是從複雜系統論來看,我們雖然知道倫理和物理學有關,但是無法從物理學直接推導出倫理,甚至無法從物理學推導出心理現象.通過教義或者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