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的一切事物變化都必須遵循人類的邏輯規律麼?

時間 2021-05-06 00:03:22

1樓:零克質量

事物的發展都有其一身規矩,或者說遵循的是自然規律,而人類得出來的這些規律以及結論都是通過實踐去發現並且以人類自身的邏輯進行表達而已。不屬於人類的規律,人類只是發現了而已。

2樓:言可息

科學是正確反映世界本質與規律的理論,包括正確的概念、命題、原理與理論體系;

其物件是客觀本質與客觀規律,內容是科學本質與科學規律,形式是語言,包括自然語言與數學等人工語言。

科學和科學理論是同義語。

真正的科學或科學理論不可證偽。

根據科學反映物件的領域,科學目前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橫斷科學、縱深科學、哲學六個大類。

在中華民族整體論的思維方式看來,科學是乙個整體,科學不等於學科,也不等於分科,不同類別的科學之間的區別,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綜上所述,人類從未停止對世間一切事物變化的探索,並試圖總結規律。

一些偉大的科學家發出猜測疑問,一些偉大的科學家加以論證,然後科學得以奠定基石,發展至今;宇宙還在探索,我們仍在尋找並完善未知的規律,不斷的建立——推倒,重複這一過程。

為了乙個終極的目的:發現乙個絕對的真理,足以解釋一切未知的真理。

他們仍在為之努力者

3樓:

是的,邏輯規律這個定義有點模糊,但不妨從使人對世界理解有意義的角度說一下

人對世界變化的理解基於人的自身的生理構造,有限的感官接納和資訊處理能力,還有模糊的語義系統等等,以及後來的作為生理延伸的手段,人也只能通過上面的東西做出邏輯判斷,世界能反映到人身上的東西也只有能被上述內容捕捉到並理解,所以必然遵循其規律,或者說,不遵循其規律的東西不在人的文明中有相應變化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人的邏輯規律從某種意義上就是生命本身,不是靜態的,是可以隨著生理延伸手段的增加而延展的

而對世間事物的變化的理解的前提在於,能夠捕捉到這種變化比如從巨集觀的生老病死,到微觀的細胞老死

所以人捕捉不到的皆可以是邏輯無法解釋的例項人是從始至終在給世間萬物賦予理解意義,建立理解模型的主體

4樓:時傾

你要知道所謂的邏輯真理是怎麼來的,是來自人類對世界的觀測歸納總結演繹得來的,所以你說呢。很明顯,這一切都是我們看到並想像的怎麼能說這就是對的呢

5樓:ystok

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是盲人,那我們總結的客觀規律還正確嗎?

我們所謂的邏輯規律,是通過經驗和邏輯推理得來的。經驗來自於我們的感受。我們的感受是一種主觀的產物,如同第一段所講。如果我們都是盲人,我們總結的規律並不準確。

現實世界中我們何嘗不是「盲人」呢?

(可以看看康德的書,其中講了物自體和先天意識形式)

6樓:

可以這麼說。

世間預設了主語是人世間,邏輯是人類發明的改造人世間的方式方法。

也就是說,想要人世間的存在就必須遵從現存人世間的邏輯規律,或者說發明更先進的邏輯體系。

變化本身是隨機性的,無邏輯的,一切事物本身就是人類邏輯的集合。

也可以說,變化在先,邏輯在後。

可以用經典先有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邏輯困境來打破普通人常規意識中的邏輯在先,變化在後,或者說打破常規意識中的變化自有邏輯。

這個邏輯困境如果無限追溯,會有三種結果,一種形而上,概念分析,生命是人類的邏輯定義,本質上萬()物為了區別混淆可以說是宇宙自由自在,一種是邏輯自洽,什麼算雞,什麼算蛋?將問題劃定有限範圍,規定好雞,蛋,再來重新給出一套邏輯關係。還有一種就是最簡單的實用主義,關我屁事,老子忙的很,沒功夫瞎扯蛋。

7樓:萬重江山

問得既然是是否遵循「人類」的邏輯規律,答案就一定是肯定的,因為不是人類的邏輯規律我們根本無法理解。人類只能理解自己能夠認識的東西,對它加以提煉,就形成了規律。通過規律的發展,人類的認識會向前延伸,當然,一切必須在人類自己的理性,自己能夠理解的邏輯基礎上的,牛頓說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麼這個巨人就是千百年來人類的成熟理性,除此之外,人類什麼都不可能認識。

8樓:乙個道家沒有道

三體的主人公就叫這個。

邏輯本身就有人類的烙印,你追求的其實是天道,神蹟,顯聖一類的,我這麼理解。這個其實很好證明,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外星人是存在的。

作為乙個人類,你可以在不遠的將來問一下這個問題。三體裡的丁儀丁博士問過,也得到了回答。

9樓:李牧

我們都常說要「知行合一」、但是人類自己本身就有許多認知上的侷限性,就如同樹葉上的螞蟻、空中的雲雀一般。

那麼比如乙個最簡單的論斷:「真理具有普遍性」,但人的認知雖然可以通過旁證從而得出這個結論,但卻永遠無法直接驗證其本身的真理正確性,如能驗證,那麼存在乙個偽論據的風險,如果不能驗證,那麼即為真理並不具有普遍性。

那麼這個條件和範圍,其實也就是人類的認知與邏輯規律及普世價值等要素。

所以你的問題可以這麼假設回答:「在人類的認知與邏輯規律內,世間的一切事物變化均遵循此規律」。

但你發現了乙個問題沒有?那就是在人類的認知與邏輯規律以外呢?

所以我們可以旁證得出反向結論,即「人類的認知和邏輯規律,僅是世間一切事物變化的寫照而已」。

但同理,雖然我們可以通過推斷得出該結論,但受認知和條件的影響,同樣也沒辦法直接驗證其本身存在的正確性,所以都只好先輔以乙個先決條件在來解決問題。

邏輯規律不是憑空出現的,更不是被創造的,人們只能認識規律並利用規律。

10樓:細虒恐極

1題主邏輯錯了喲,是人類不斷探索事物遵循的規律並盡量掌控規律。

2客觀角度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因為合理(符合一定的規律)才會出現,不合理的不會出現。無法解釋的事物只是資訊掌握不足以解釋罷了,並不是其不合理。

虒聊哲學:什麼是哲學?——關於客觀(視角),主觀,「問題」,人腦,意識體,意識,顯意識,潛意識,唯物,全知,死亡,永生邏輯,虛擬,現實,鬼神,宗教等 - 細虒恐極的文章 - 知乎 https:

//zhuanlan /p/348842267

11樓:鐵男

首先,人會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實踐去解釋一切,"規律"是人的一種【主觀定義】

雖說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然而對人而言,永遠無法觸及那個絕對客觀的世界(物自體),人只能藉由主觀意識去二次【創造】乙個自己眼中的世界。所以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裡說:人為自然立法。

有人說,客觀世界有客觀規律,其實我告訴你,客觀世界在〖巨集觀〗上是隨機混亂的,並沒有真正恆定的規律,所謂規律也是人主觀意識在〖微觀〗層面上的定義。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舉個例子:你在大街上看見乙個人迎面向你走來,在撞上你之前。你把他的運動過程放慢(大)千百萬倍,慢到幾百年才會撞上你,那麼你會覺得這個人的執行就是非常有「規律」的,他似乎只會緩慢而平穩的沿直線執行,交替邁動兩隻腳,完成乙個又乙個週期。

然而切換回正常視角你當然會明白,這個人的運動哪有什麼規律,或許再過幾秒他來到面前拐個彎繞過你,又或者下一秒他一跤摔倒在地又或者忽然想起了什麼乙個轉身遠去,從整體巨集觀上看,從你們的相遇到他的行動完全是一連串隨機事件。但如果你擷取整個事件的任何乙個微小的片斷無限放大,都具有穩定的「規律」。顯然,所謂規律,是人對世界上的現象進行主觀〖擷取〗,主觀定義的。

人為什麼會「發明」規律這個東西呢?因為人天生是有時間感的。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認為,【人類天生具有對空間和時間的直觀感受力】。

也就是說人在觀察外部世界的同時,天生在意識裡帶著〖計時器〗和〖尺規〗。或者說人類在觀察現象的同時,是以量化的【空間和時間為尺度】的(維度意識)。那麼再看「規律」這個詞,字面上就是空間加時間。

知道數學裡面的週期,頻率等概念,對「律」字包含的時間屬性應該不難理解。回頭再看前面兩人相遇的例子,就是對整體事件的時間尺度人為拉長,擷取微小時間內的、事件的微觀片段加以觀察(觀察者的時間尺度並未改變)才會在微小的片斷中發現「規律」。從這個角度講,所謂規律確實是人類主觀定義的,當然世界並不遵循什麼,一直是隨機混沌的,所謂「自然」。

比如我們常識中日月地球執行是有規律的,這是因為宇宙太巨集大,宇宙的時間尺度太巨集大,而人類生活在宇宙的微觀世界裡,才會看見"規律"。對宇宙而言,太陽系的存在與消亡只是剎那間的事,就象空中飄浮飛舞的火星,宇宙大帝還沒來得及注意到它的存在便消失不見,這樣的火星不知什麼時候迸出又熄滅,隨風飄逝更別提發現它有什麼"規律"了。

12樓:不惑的人生觀

世間一切事物的變化都遵循自然規律,但自然規律中包含了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兩種特徵。

複雜的物質結構的形成改變了物質間相互作用的方式,人及其社會就是乙個典型。人的意識會使得事物的運動偏離原先正常軌道,出現一些極端狀況,但最終還是要受到自然規律的限制。

因此,自然規律是根本,人類社會的規律是建立在自然規律之上的一種變形。

13樓:蘭博克爾

可以參看我的提問

為什麼邏輯學三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不能被違反,違反會怎樣?

邏輯學三定律不是一定不能被實質違反的,至少量子力學的疊加態就不適用於這些邏輯定律。邏輯規律是巨集觀規律,微觀上可能很多地方都不適用。

簡單來說,如果邏輯規律巨集觀微觀都適用的話,邏輯推理上會有迴圈或者奇點。無論迴圈或是奇點都是不可接受的。

14樓:空氣濾心

形式邏輯對應事物形式表象規則,這個規則不考慮概念形式的本質內容,本質內容是形而上的精神實體,高於邏輯表象規則。形式邏輯規則下的概念形式運動發展會趨向於本質內容。

15樓:王時舟

正好相反,是人類的所有邏輯規律都必須遵循事物變化規律。之所以我們要用到邏輯規律,是因為我們通過經驗,並總結了經驗中的規律把它作為邏輯規律,就可作為可應用的一般規律去使用。在應用時間進一步伸長,應用範圍進一步擴大,原來所總結的規律就有可能不完全適用了,這是的修改原則就是遵循外部事物的變化規律,來修改已有的邏輯規律。

16樓:秦佑歌

人類是規律的發現者,而不是發明者。

規律是在物質的反覆運動、反覆鬥爭中形成的,它隨時會隨著運動的變化而達成新的平衡,所以它是乙個動態平衡的量。

17樓:靜墨

這是典型的邏輯主義,或者科學主義,沒懂得邏輯怎麼來的。事實上,世間的一切事物變化都壓根不遵循人類的邏輯規律!邏輯只是人類的規定,規定並非事實!

就像你的名字,那只是就這麼約定俗成的給了你個代號,大家看到名字時,就知道是你,事實上,你的名字難道是客觀存在的嗎?乙個叫張三的人,他完全可以叫李四,王二麻子,就看他最初的怎麼約定了!邏輯只是人的主觀規定,約定俗成了這麼一套法則,大家認可了,並且有必然的規律性,所以才拿來認識事物!

如果一切事物遵循 近小遠大 的規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黃清華 真實的世界如你所說就是近小遠大。比如,近處的都是雞毛蒜皮的事,家長里短的事,錢多錢少的事,生老病死的事。眼睛看到的世界就以為是真實的世界,所以,我們會發現越是無知的人 近視的人 越是以為自己了不起,以為掌控了宇宙真理 比如,錢是萬能的,我爸是李剛,我上面有人 反而,越是那些看的遠的人,越敬畏...

意識是定義一切事物存在即變化還有邏輯推演的本源,為什麼唯物主義這麼看低意識?

ylbmzw9903 什麼時候唯物主義把意識定義為物質了,馬克思主義是唯物主義的代表 我只熟悉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是從物質和意識的關係中定義物質和意識。認為物質決定意識。 空氣濾心 唯物哲學只承認人腦的形式邏輯知性意識,其它的一句本能就糊里糊塗地打發了。不承認物自體或者實體感性絕對精神意識 形而上天賦...

既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於運動變化之中,那麼規律在變化嗎?

一滴之雨 你覺得規律變化了嗎?一年四季 花落花開,萬物生長,小麥何時收成,苞公尺何收成,棉花何時收成,茄子青椒西紅柿,何時收成,有變化沒?動是外,不動的是內。 淡之 規律者,不變性也。字面的意思是永遠不變的東西。這裡的不變有兩個方面,且仍處在追尋或追問過程之中 其一 人類一直在追尋的宇宙本體論意義上...